鍦

拼音: shī ◎ 短矛:“藏鍦於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鍦
  • 拼音:shī 
  • 注音:ㄕ
  • 繁體字:鍦
基本信息,基本解釋,漢語字典,音韻參考,字源字形,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田字格中的“鍦”田字格中的“鍦”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簡體部首:釒 部首筆畫:8 總筆畫:17
筆順:撇捺橫橫豎捺撇橫捺橫折撇撇橫折豎折
五筆86:QYTB
五筆98:QYTB
五行:金
UniCode:U+9366
四角號碼:88112
倉頡:CYSD
GBK編碼:E59C
筆順編號:34112431415331525

基本解釋

shī ㄕˉ
◎ 短矛:“藏鍦於人”。

漢語字典

[][shī]
[《廣韻》式支切,平支,書。]
[《廣韻》視遮切,平麻,禪。]
[《廣韻》施智切,去寘,書。]
亦作“釶1”。
短矛。

音韻參考

[廣 韻]:式支切,上平5支,shī,止開三平支A書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字形對比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視遮切《集韻》時遮切,𠀤音闍。《集韻》短矛也。《揚子·方言》矛,吳揚江淮南楚五湖之閒謂之鍦。《注》嘗蛇反。《左思·吳都賦》藏鍦於人。《注》鍦,矛也。
又《集韻》詩車切,音奢。
又《廣韻》式支切《集韻》《韻會》商支切《正韻》申之切,𠀤音施。
又《廣韻》《韻會》𠀤施智切,音翅。義𠀤同。 《廣韻》同鉈。《集韻》或作鉇𥍸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