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莊(昌都鍋莊)

鍋莊(昌都鍋莊)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鍋莊是藏族的民間舞蹈。在節日或農閒時跳,男女圍成圓圈,自右而左,邊歌邊舞。“果桌”——鍋莊舞,早期與西藏奴隸社會和盟誓活動有關,後來逐步演變成為歌舞結合,載歌載舞的圓圈歌舞形式了。鍋莊舞,又稱為“果卓”、“歌莊”、“卓”等,藏語意為圓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間舞蹈之一,分布於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壩、甘孜,雲南迪慶及青海、甘肅的藏族聚居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鍋莊
  • 外文名:tibet dance
  • 分類:民族舞蹈
簡介,風格特色,

簡介

鍋莊分為用於大型宗教祭祀活動的“大鍋莊”、用於民間傳統節日的“中鍋莊”和用於親朋聚會的“小鍋莊”等幾種,規模和功能各有不同。也有將之區分成“民眾鍋莊”和“喇嘛鍋莊”、城鎮鍋莊和農牧區鍋莊的。舞蹈時,一般男女各排半圓拉手成圈,有一人領頭,分男女一問一答,反覆對唱,無樂器伴奏。整個舞蹈由先慢後快的兩段舞組成,基本動作有“悠顫跨腿”、“趨步輾轉”、“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為主變換舞姿,隊形按順時針行進,圓圈有大有小,偶爾變換“龍擺尾”圖案。
“鍋莊”--藏族的民間舞蹈。在節日或農閒時跳,男女圍成圓圈,自右而左,邊歌邊舞。“果桌”——鍋莊舞,早期與西藏奴隸社會和盟誓活動有關,後來逐步演變成為歌舞結合,載歌載舞的圓圈歌舞形式了。《清史稿·樂志》音譯為“郭莊”,近代有稱“歌莊”,唯《衛藏通志》說它是圍著支鍋石樁而舞的意思。《西藏舞蹈概說》載:以前的康定一帶,有一種商業性組織叫“鍋莊”'這類商行收購土產,代辦轉運設有客錢,沿途過往的藏族商賈常攜驟宿幫居其中。晚上,他們往往在院內曠地壘石支鍋熬茶抓糟袍,茶餘飯後不時圍著火塘歌唱跳舞,以驅一天的勞累與疲乏,保持旺盛的精力,適應惡劣環境。
“鍋莊”一詞由來已久,是“卓舞”的俗稱。“卓”是藏語的譯音。根據昌都鍋莊的歌詞和民間的傳說來分析,卓舞這個民間古老的舞蹈形式,早在吐蕃時期就存在了。卓舞早期與西藏奴隸社會和盟誓活動有關,後來逐步演變成為歌舞結合,載歌載舞的圓圈歌舞形式。《清史稿·樂志》音譯為“郭莊”,近代有稱“歌莊”。趙爾豐等撰寫的《請史稿》卷一百一、志七十六樂八中記有“高宗平定金川,獲其樂日大鍋庄司舞十人,每兩人相攜而舞,一服蟒袍、戴翎、掛珠、斜披黃藍二帶,交加十字。”這種對藏區鍋莊的描述,解放初期尚見於昌都的寺廟鍋莊。
鍋莊舞形式多樣,反映勞動生活的叫“羊毛鍋莊”;反映婚慶的叫“吉慶鍋莊”;表現生活情趣的有“兔子鍋莊”(雜以模擬兔子跳的動作)、“醉酒鍋莊”(有模仿醉漢神態,顯示身體靈巧的嬉戲動作)。鍋莊舞姿矯健,動作挺拔,既展舞姿又重情緒表現,舞姿順達自然,優美飄逸,不但體現了西藏藏族人民純樸善良、勤勞勇敢、熱情奔放、驟悍的民族性格,而且有一定的力度和奔跑跳躍變化動作,動作幅度大,具有明顯的體育舞蹈訓練價值和鍛鍊價值。不論從表演者的裝飾上,動作節奏上,還是從表演時的舞姿變化上,都能體現出西藏民間體育的風格,鍋莊舞的健身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風格特色

在西藏,鍋莊以昌都鍋莊最為有名,每逢節日慶典、婚嫁喜慶之際,廣場上、庭院裡,男女相聚,圍成圓圈,自右而左,邊歌邊舞。男性穿著肥大筒褲,有如雄鷹粗壯的毛腿,女子脫開右臂袍袖披於身後,飄逸灑脫。男女各站一邊,拉手成圈,分班唱和,通常由男性帶頭啟唱,歌聲嘹亮穿透力強,舞群和著歌曲作“甩手顫踏步”沿圈走動,當唱詞告一段落後,眾人一齊“呀”(擬聲)地一聲呼叫,頓時加快速度,撒開雙臂側身擰腰大搓步跳起,揮舞雙袖載歌載舞,奔跑跳躍變化動作,尤以男性動作幅度較大,伸展雙臂有如雄鷹盤旋奮飛。女性動作幅度較小,點步轉圈有如鳳凰搖翅飛舞,具有健美、明快、活潑等特點。舞圈中央通常置青稞酒、哈達,舞畢由長者或組織者敬獻美酒、哈達,兄弟姐妹情誼得到升華。
昌都鍋莊中男女老幼皆可隨意加入或退出跳舞隊伍。只是男女領舞不能隨意更換,若需要換也必須是大家公認的嗓音好、歌詞熟練且又能壓得住陣的人才能有資格出任。鍋莊之所以深受廣大民眾所喜愛,代代相傳,長盛不衰,在於其不受地點、時間、人數限制。即喜慶節日、平時均可跳;農牧區、城鎮、宅內和宅外也可跳;少則幾個人,多則上千也可跳,這種表演形式,可以充分表達藏族人民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情豪邁的民族特性。
昌都鍋莊舞昌都鍋莊舞
昌都鍋莊通常分為“曲朝”(寺廟鍋莊)、“仲朝”(牧區鍋莊)、“王朝”(農區鍋莊)3種。曲朝普遍是在寺院宗教節日的時候跳,迎送康區大活佛時也跳。這是一種莊嚴、隆重。充滿宗教氣息的舞蹈,男男女女為祈禱來生幸福而獻給神佛的舞蹈。清朝乾隆年間,這種舞蹈被引進當時的京都——北京,成為宮廷朝廟樂舞的組成部分。而農區和牧區鍋莊則更為熱烈奔放,充滿自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