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品面吧

鍋品面吧

上海“老磨坊”豆業老總吳佳賓收購了新加坡“老鍋面鋪”,將其門店、祖傳的湯料秘方、煲面工藝一同買下。隨後吳佳賓責令上海老磨坊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該麵館的標準化、流程化、統一化、品牌化設計和專業設備的研發。並以手擀麵為基礎,在面上花大力氣加以改良。在店面形象上,把傳統風格的“館”注入了“吧”的元素,改“老鍋面鋪”為“鍋品面吧”。2006年初春,“鍋品面吧”在上海一條不起眼的街道上開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鍋品面吧
  • 開張:2006年初春
  • 地點:上海
  • 開創人:吳佳賓
成就,起源,經營理念,核心價值,產品差異,管理簡單,開店工廠,在中國,發展戰略,快餐時尚,亮麗風景,記者問答,老磨坊,相關連結,公司榮譽,個人榮譽,

成就

鍋品面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特許經營備案品牌
鍋品面吧
鍋品面吧~2004年中國創業暨加盟連鎖項目50強
鍋品面吧~最具潛力4050創業項目50強
鍋品面吧 上海市政府再就業培訓基地
鍋品面吧 上海市政府4050工程項目示範店
鍋品面吧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員 上海連鎖經營協會會員
鍋品面吧 被連鎖加盟排行評選為2008年最熱門餐飲品牌

起源

2004年初春,在上海靠赤手空拳打造了“老磨坊”豆業加盟連鎖奇蹟的吳佳賓先生第一次踏上美麗的島國――新加坡。美麗的城市、如畫的風光都如過眼煙雲,而街角上的一個叫“老鍋面鋪”小麵館卻在吳佳賓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記憶:麵館的經營者是一對華人老夫婦,與眾不同的是這裡的每一碗麵都是用砂鍋煲出來的。妻子下面,丈夫煮麵調湯,夫妻倆配合默契,做事一絲不苟,其樂融融,生意天天爆滿。那些天吳佳賓幾乎天天都到這裡吃麵。漸漸的他悟出了成功的奧秘源於湯頭和煲法。

經營理念

沒有理念就沒有方向。
麥當勞經營的是漢堡文化,它的內涵就是“溫馨的、舒適的、可口的、方便的、衛生的、快捷的、現代的”。在這種理念指引下,“麥當勞”創造了被業界普遍認可的QSCV法則,這就是品質、服務、環境和物有所值。
“鍋品面吧”秉承東方文化,吸收先進理念,提煉出自己的品牌文化,這就是“親切自然、時尚簡約、好吃營養、快速清潔”。從產品開發、餐廳規劃、管理設計到發展策略等等,“鍋品面吧”始終遵循這個文化脈絡。

核心價值

“鍋品面吧”的核心競爭力是體現在“產品差異化、管理簡單化、開店工廠化”上。

產品差異

砂鍋煮麵 把煮麵分成兩道程式,先清水煮,後砂鍋煨,先使之清淨爽滑,後注入滋味營養。
靚湯煨面 新加坡引進的百年湯料配方熔煉出的上品靚湯。面煨於湯中,湯汁浸於面內,美味妙不可言!
手工檊面 手擀麵勁道爽滑、潔白如玉、面香純厚、久煮不爛,堪稱面中上品。鍋品面吧採用手工和機器配合,現下現擀,又快又好。
“吧”里吃麵 鍋品面吧餐廳風格把中國元素的“館”和西方色彩的“吧”有機結合,新穎、時尚、令人耳目一新。在這裡吃的不僅僅是一碗麵,更是一種文化和感覺。

管理簡單

工藝簡單 人人都能當師傅,自主研發的擀麵、切面、煮麵平台系統,出貨只需三分鐘。從根本上解決了快餐不快的難題。
管理簡單 個個都能當老闆,鍋品面吧獨創“傻瓜模式”,令開店、管店更輕鬆。 《產品手冊》、《培訓手冊》、《營運手冊》,使管理更加標準化和規範化。
培訓簡單 實戰型的教學和訓練體系,讓您快速成為專業的快餐管理人才。

開店工廠

中央廚房 在每個城市都將建立規範的中央廚房系統,實行原料集團採購、集中製作,統一配送的路線。真正實現了標準的統一。
研發中心 總部的研發中心不間斷的進行產品的開發,確保門店產品的升級換代、常吃常新。
物流體系 由此形成了以中央廚房為核心,以面吧門店為終端的網路的物流化經營體系,走出一條“小麵館大工廠”之路。

在中國

——八年的孜孜以求,我們成為了行業的精英,鑄就了老磨坊的金字招牌;
——四年的精心籌備,我們建立了完善的體系,打造了鍋品面吧的成熟項目;
——兩年的市場考驗,我們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贏得了投資者的高度信賴!
為了與更多的投資夥伴分享這份事業良機,推動“鍋品面吧”連鎖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實現整體上市的戰略布局,經公司董事會一致決定,自2008年7月起正式啟動全國238個城市的區域特許計畫!
238個城市,238名精英。我們將通過嚴格的遴選機制,構建一個創富精英聯盟,形成總部與區域特許商緊密合作的網路行銷體系, 共同打造中國本土的快餐連鎖航母。對部分充分認同公司經營理念和品牌價值,合作意向強烈,卻受資金實力限制(自有資金50萬以上)的投資夥伴,如通過公司考察,將得到公司總額達800萬的激勵扶持。

發展戰略

為了保證鍋品面吧快餐連鎖項目的健康發展,實現長遠的戰略目標,鍋品面吧採取區域特許的發展策略,在每個特許區域都設一家以上中央廚房,由區域特許商直接開設直營店或推廣加盟商的政策。
1.授予 “鍋品面吧” 註冊商標、標誌及企業VI視覺形象系統。
2.對預選的店鋪進行專業化的商圈評估。
3.負責待開店鋪的整體規劃、裝潢設計及裝修指導。
4.負責店鋪、中央廚房、收銀系統的設備安裝、調試和培訓。
5.負責開店、管理、服務、技術、財務的全面培訓,提供全套管理手冊及培訓手冊。
6.開業期間公司派資深管理人員和熟練店員進行現場帶教。
7.對店鋪的日常經營、管理、績效進行督導和經驗診斷。
8.提供經營過程中的店鋪促銷等活動的指導。
9.公司的研發中心根據季節和市場流行趨勢,定期的進行新品升級換代。
10.對區域代理商進行加盟推廣的指導和業務培訓,幫助指導推廣策略和法律文書。
11.物流、冷鏈運輸、冷藏系統的規劃指導,專用原材料及半成品的統一配送。
12.實施區域性或全國性的惠及各代理商的促銷廣告和招商廣告覆蓋計畫。

快餐時尚

時下特許行業有個比較流行的做法,就是選一個項目題材,然後到國外去註冊一個商標或公司,披上一個外國的外衣,這樣就被包裝成一個國際品牌了,然後拚命的拉加盟。老磨坊反其道而行之。他們到新加坡買了一個叫“老鍋面鋪”的麵館題材,然後回國後進行精雕細琢,全面整合,打造一個全新概念的麵館――“鍋品面吧”。
2006年初春,“鍋品面吧”在上海一條不起眼的街道上開張了,從開業的那天起,就出現了令人期盼的場面――每天都有等位候餐的人們!隨即前來洽談加盟合作的人接踵而至。但老磨坊不為所動,堅定不移開好直營店,打好基礎,穩健發展。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一來自新加坡的項目的代理權又被新加坡人買了去。2006年5月下旬,新加坡千品有限公司與上海老磨坊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簽署協定,買斷其旗下的“鍋品面吧”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的獨家代理權。此舉一出,令業界刮目相看。什麼原因使異國人士對“鍋品面吧”情有獨鐘?“鍋品面吧”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品牌呢?它的創立者吳佳賓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亮麗風景

我見到吳佳賓是在2006年的5月中旬,他來北京在中央電視台製作一個節目。因為他和我們雜誌社主編是朋友,所以離開北京時順便拐到了我們編輯部。這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商界奇才身材魁梧,臉膛黝黑,樸實的相貌卻無法掩飾東北人所特有的爽朗和軍人的果敢。他從編輯部離開的時候是下午五點半,外面下著大雨,我們開車送他去北京站趕晚上七點半去上海的火車。
在車上我們談得最多的是他創立的“鍋品面吧”。
“如今快餐品牌很多,‘鍋品面吧’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哪裡呢?”牛主編好奇地問。
“‘鍋品面吧’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簡、快、新’三個字上。”吳佳賓娓娓道來:“‘簡’就是簡單。人們一提起連鎖馬上就聯繫起標準化、統一化、規範化云云。其時殊不知,這些都是始於簡單化,沒有簡單化其它都無從談起,同時由於簡單化,節約了大量的培訓和管理成本,有效的規避了員工跳槽流動、技術秘密外流等風險”。
簡單化人們俗稱為“傻瓜化”。表面雖然簡單,但後台系統卻相當複雜,它的基本流程是中央廚房+物流系統+現場快速組裝。
‘快’就是快捷。快捷是現代快餐的基本要求,也是成敗的關鍵所在。我們有很多好的品種,但這些品種組合後就是快不起來,一快就亂,這正是無法作大的原因之一。
解決快的難題有很多,前面已經說過簡單化是一個重要方面,同時還要流程化,機械化。我們研製的擀、切、煮系統很好的解決了快的問題
所謂“新”是新穎,新穎就是差異、新穎就是靈魂、新穎就是活力。鍋品面吧的新穎化主要體現在鍋、品、面、吧四個字上。”吳總一一解釋道。
鍋――每一碗麵都用紫陶砂鍋煲制
一碗好面不僅要面好、湯好還要煮好。煮麵也是相當有講究的,“鍋品面吧”最擅長的是把煮麵分成兩道程式,第一道是寬湯初煮,目的是去掉麵條身上的浮面所產生的麵漿,使麵條清淨爽滑。第二道是煲煮入味,目的是將湯頭中的營養和滋味煲到麵條里。
好滋味自然就有好生意!
品――刻意提升湯頭的特色和品質
多數麵館不怎么注重湯頭,而他們卻把湯放在極為重要的地位,把營養滋補的理念引入到湯頭之中,潛心研究,推陳出新,終有心得。
以優質豬腿、牛腿骨、魚骨、老雞、火腿等多種原料,採用從日本引進的先進設備,經過10小時的熬制,熔煉出集營養和美味於一身的系列湯譜。
面――每一碗麵都是手工現擀的
鮮麵條,特別是手工拉麵由於工藝和保鮮的原因,必須添加大量的鹼,口味會因此大打折扣。而手擀麵由於製作過程麻煩,費時費力,不適合快餐和連鎖經營而無法被專業麵館採用。
“鍋品面吧”自有主張,他們研發的擀麵、切面、煮麵技術平台,很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只需要三分鐘的時間,一碗條理整齊、勁道爽滑、潔白如玉、面香純厚、久煮不爛的極品麵條便呈現在人的面前了。
吧――把麵館注入“吧”的元素
這不僅僅是刻意追求時尚,更是一種經營理念的創新。把具有中國元素的“館”和現代的“吧”文化有機地結合,造就的“鍋品面吧”令人耳目一新。
吧檯式切面、煮麵設備實現了及時出貨的經營方法,藉此拉近與顧客的距離,形成一種互動的就餐氛圍。在“鍋品面吧”,吃的不僅僅是一碗麵,更是一種輕鬆、愉快、舒適的感覺。
聽到這裡,我們無不為吳總的睿智頭腦和敬業精神所折服。“是不是現在就開始招商加盟了?”牛主編對這樣的問題很感興趣。
“不,我們現在的工作中心是做直營店,然後做授權代理。一個好的品牌,不愁別人不去加盟。只有做好了,賺錢了,才能讓加盟者信服。因為目前特許經營市場還不規範,魚龍混雜,圈錢的項目很多,加盟者怎么敢相信你是一個賺錢的好項目呢!”吳總感慨道。
他回答著我們,忽然間說自己餓了。順手從身邊的手提袋裡拿出小食品吃。他說他中午忙於處理事情就沒有來得及吃飯。見此情景,牛主編感慨不已:看來中國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都是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啊!
車上吳佳賓還給我們講述一個鮮為人知的“鍋品面吧”故事。
對連鎖事業情有獨鐘的吳先生敏銳的發現:這是一個極好的快餐連鎖項目素材,並決定收購這家“老鍋面鋪”。最終他以多於店鋪市值幾倍的價錢將其門店、祖傳的湯料秘方、煲面工藝一同買下。隨後吳佳賓責令上海老磨坊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該麵館的標準化、流程化、統一化、品牌化設計和專業設備的研發。並以手擀麵為基礎,在面上花大力氣加以改良。在店面形象上,把傳統風格的“館”注入了“吧”的元素,改“老鍋面鋪”為“鍋品面吧”。

記者問答

記者:“你是如何想到推出‘鍋品面吧’的呢?”
吳佳賓:“前面我說過,5年來,我們在連鎖行業,尤其在快餐連鎖方面做了不少探索,在成功與失敗、經驗與教訓中積累了許多心得和感悟。我們中國的快餐之所以不能和肯德基、麥當勞相比,就是因為經營者沒有從文化這個層面去理解快餐。針對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我們要借鑑外國的經驗,提煉自己的快餐文化,並把這種文化滲透到餐廳經營中的每個細節。所謂細節,就是從產品開發、餐廳設計、管理體系和品牌規劃等系統進行全面考慮。‘鍋品面吧’就是這樣思維下的產物。這是我們高標準要求自己,多方面考證,精心推出的一個快餐品牌,也是中國快餐市場的示範品牌。”
記者:“快餐素材很重要,你為什麼沒有選中炸雞、土豆、薯塊或別的什麼,惟獨看中了‘面’呢?”
吳佳賓:“中國小吃豐富多彩,琳琅滿目,但大多不適合做快餐用。‘面’是一個能做成規模的最好的材料。它具備客群廣、易操作、工廠化的條件和豐厚的文化基礎,只要在產品風味上提煉出特色即可。中國餐飲市場的專業麵館也不少,譬如蘭州拉麵,但它們都有無法規避的缺陷。我們在開發‘鍋品面吧’的時候,剛好彌補了他們的不足。前面我講過,那次新加坡之行,有意外中的靈感,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記者:“在經營上,‘鍋品面吧’追求什麼樣的風格?”
吳佳賓:“親切自然、時尚簡約、好吃營養、快速清潔——是我們的文化。兼收南北風味,並蓄中外風格,別開生面,獨具特色,是我們的產品策略。”
記者:“聽說,你們為了研製面的秘方,下了很大的功夫,是嗎?”
吳佳賓:“是的,我們挑選了全國幾十個地方的麵粉,做了上百次配比試驗,讓幾百人品嘗,最後才確定面的配方。”
記者:“從快餐的經營理念上講,您認為鍋品面吧有那些優勢?”
吳佳賓:“主要還是體現在產品上,即產品不僅要要有特色,還要能夠易操作和工廠化。有特色是指本產品和其他同類產品的差別即差異化。差異化是極其重要的,如果沒有差異化就沒有特色,就沒有賣點。易操作是指操作流程更加簡單化,這個前面已經說過。工廠化是指可實現中央廚房配送。如果項目中的成品、半成品或核心配料不能實行中央廚房生產和配送,那么就不可能實現核心技術的保密、產品標準的統一、產品的快速出貨、總部長期利益的獲得、加盟店對總部的依賴性和可控性等等。鍋品面吧在產品設計和規劃上正是遵循這些原則,緊緊圍繞著鍋和湯兩個基本要素做文章。
首先,“鍋”既是本店的基本標誌,又是主要廚具。一鍋多用,可以節約工具,減少工序;其次,湯是本店的基本特色和核心技術,一湯多用對於統一標準,控制質量,縮減工序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湯料、配料、餡料都實行工廠化生產和配送,有利於技術保密和質量控制,有利於縮減工序和降低勞動強度。”
在管理上,吳總說,“鍋品面吧”非常注重流程管理、文化管理、制度管理和技術管理。特別是制度管理,他們建立了《VI手冊》、《裝潢手冊》、《設備手冊》,嚴格按手冊規定執行和運作,保持店鋪形象系統的統一。建立了《產品手冊》,從原料採購標準、產品投料標準、產品成品標準上實行量化管理,門店廚師只要按量添加即可,既方便加工,又有效控制質量。建立了《店長手冊》、《店員手冊》、《培訓手冊》和《營運手冊》,開業前對加盟店鋪實行系統的培訓,開業後對門店實行嚴格的營運管理和店鋪督導。談到如何保證連鎖店盈利時,吳總說,他們建有管理中心、研發中心、培訓中心、物流中心,這些足以保證加盟商無後顧之憂。在技術管理上,凡是創新技術、創新經營成果等都已經申報了國家專利和智慧財產權保護,設立了技術壁壘。引入IT技術,開發管理軟體,實行網路化、電子化管理。砂鍋是店鋪的主要標誌物。因此他們用“鍋品”二字作商標,並進行了註冊。
對於“鍋品面吧”的未來,吳總躊躇滿志。他自信,它必將稱霸麵館市場,必將在中國的快餐行業占有一席之地!

老磨坊

關於老磨坊的誕生,吳總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段故事。
1993年,畢業於大連陸軍學院有著16年軍旅生涯的吳佳賓少校在轉業時製造了一個破天荒:他離開舒適富裕的都市家庭,不要組織安排,甘願到貧窮的鄉村當農民。他的夢想是在黑龍江省的農村建成一個像華西村那樣的樣板村。為了彰顯自己的決心,他把自己的戶口也從都市遷到了農村。在他的帶領下,村里開辦了採石廠、豆制廠、釀酒廠和礦泉水飲品公司,此年村民收入增長一倍。作為黑龍江省只有兩個名額的優秀軍轉幹部,那一年他在北京受到了江澤民總書記和李鵬總理的接見。正當他雄心勃勃,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他被人排擠了,並遭受了很大損失。在他最無奈時,妻子提出了離婚,他依然將家中所有的積蓄留給妻子,自己帶著孩子過單身生活。
夢想破滅了。他帶著那顆疲憊不堪的心,離開了創業的地方。當黑龍江省委書記和當地市委得知他的境況後,決定給他安排個副處級的官位,他毅然謝絕了。
以後的日子裡,他做過遼寧營口木製廚房用品銷售代理,在大連為朋友做過餐廳策劃,但他始終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坐標。
吳佳賓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到一個地方出差,都要逛菜市場,品嘗當地的風味小吃。在上海出差期間,他注意到當地的豆製品在品質、口感、花色上比不上東北的產品,而且食用方法也不多,這使他產生了做豆腐的念頭。後來他從報紙上看到,不少不法商販,利用醫院外科手術用的石膏點豆腐,對消費者禍害無窮,這增添了他做衛生豆腐的信念。
那一段時間,他想:如果能製造一種能現做現賣的一體化小型豆腐機該有多好。有一天,他在大連的一個菜市場上發現了一台和他想像一樣的機器,生意非常火暴。想法得到了驗證,他欣喜異常:別無選擇,就做豆腐了。
那時,買一台那樣的機器需要十三四萬塊錢,沒有有那么多錢,他決定自己製造。於是他經常去那個小店觀察機器的構造,畫圖紙。他籌措了8萬塊錢,其中5萬塊前用來開發設計機器和購買配套設施,1萬元用來做廣告,2萬元做開辦費。
豆腐機的出台也頗費周折,在落實了購買者要來的情況下,他們和工人連夜加班生產,直到加盟商趕到的前兩個小時才調試完畢。
那時候,喜歡讀書且對經營管理頗有研究的吳佳賓敏感地意識到,如果像麥當勞那樣,把豆腐店門面全部統一,形成連鎖效應會更好。於是,他註冊老磨坊豆業有限公司,做了統一的服裝和牌匾。
第一家直營店開業的時候,附近來購買的居民絡繹不絕。新穎的牌匾,統一的服飾,誠懇熱情的服務,乾淨有營養的豆腐------誰也想不到,小小的豆腐店在吳佳賓的包裝下變得如此高雅。
很快,全國各地來來此加盟購買機器的人絡繹不絕。他們看中的是“老磨坊”三個字,這三個字,讓吳佳賓無限風光!也就是在那時,吳佳賓真正認識到一個好品牌在連鎖經營中的重要性。
從2000年到2006年短短的幾年時間,他們在全國各地共拓展400多家加盟店。其爆炸式成長,在全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中國店鋪管理協會副會長吳一夫教授稱之為“老磨坊”現象。
聽完吳總介紹,我們感慨不已。吳佳賓是一個軍人,軍人的正直、堅韌、果敢和智慧,使他成就了老磨坊。我們相信,在他的駕馭下,“鍋品面吧”也一定會有一個更加輝煌的明天!

相關連結

公司榮譽

2001年,首屆上海市“4050”工程項目;
2001年,加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2001年,通過國際ISO9001質量認證;
2002年, 成為上海市商業連鎖協會會員; 2002年,上海市政府評為4050工程樣板單位;
2003年,最具潛力的“4050”創業項目;
2003年,上海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常任理事單位;
2003年,上海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微型企業專業委員會委員單位;
2004年,2004中國創業暨連鎖項目50強單位。

個人榮譽

1995年,獲佳木斯市“十佳青年”稱號;
1996年,獲“黑龍江省勞模”稱號;
1996年,獲 “全國優秀軍轉幹部”稱號,受到江澤民、李鵬等領導人接見;
2002年,受到上海市政府的表彰和市政協主席蔣以任的接見;
2003年,受到上海市市長韓正的接見;
2004年,國務院、總政治部授予《軍營中走出的時代驕子》光榮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