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故事
Perner和Wimmer(1985)編制了研究兒童二級錯誤信念的實驗故事。實驗過程為:實驗者給兒童講故事:約翰和瑪麗在公園裡玩,他們看到了一個人在賣冰淇淋。瑪麗想買冰淇淋,但身上沒有帶錢。她就回家去取錢,約翰也回家去吃午飯了。而賣冰淇淋的人在他們走後,也離開公園到學校去了。瑪麗回家拿到錢後就往公園走,這時她看見賣冰淇淋的人正往學校去。她問賣冰淇淋的人要往哪裡去,並說她要跟他去學校買一塊冰淇淋。約翰吃完午飯來到瑪麗家找她,瑪麗的母親告訴他瑪麗去買冰淇淋了。約翰就離開瑪麗家去找瑪麗了。講完故事後,實驗者然後問兒童:“約翰認為瑪麗去哪裡買冰淇淋了?”
新故事範式
這一測量兒童二級錯誤信念認知的新故事範式是Sullivan等(1994)設計的。新故事是在Pemer等人的標準故事基礎上設計而成,其特點是設計精巧、對信息加工的要求較低。其中,~個是“生日小狗”故事,描述了母子之間的互動:一位媽媽故意錯誤地告訴兒子將會收到什麼樣的生日禮物,因為她想給他一個驚喜。接著,在媽媽不知道的情況下,兒子發現了他真正的生日禮物。後來,奶奶問媽媽,孩子是否知道他真正的生日禮物(1級未知問題),以及孩子認為他將會獲得什麼樣的生日禮物(二級信念)。
另一個是“小畫書”的故事,描述了同伴之間的互動(張文新、趙景欣、王益文、張粵萍,2004)。故事內容是:寧寧故意錯誤地告訴小亮小畫書放置的地點,因為她想自己獨占。接著,在寧寧不知道的情況下,小亮看到她從藏畫書的地點拿小畫書。然後,老師問寧寧,小亮是否知道小畫書真正的放置地點(二級未知問題)?他認為小畫書在哪裡(二級信念)?
反應結果
從以上對研究結果的綜述可以看出,錯誤信念任務是否低估了兒童真實的信念一願望推理能力,是“概念因素變化說”與“表現因素變化說”爭議的~個焦點問題。錯誤信念任務是對心理狀態基本認識的測驗,常常要求被試認識到他人的心理狀態。要求兒童在某種既定的情景中判斷另一個人的信念,這要求兒童能夠理解這個情景中的各種關係。有些研究者認為,雖然錯誤信念任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測查出兒童的信念一願望推理水平,但由於任務情境是成人在自己的思維平台上設計出來的,其中包含的種種關係必然體現了成人的思維特徵,也就是它必須符合某些規則,具有外顯的邏輯結構,而兒童與成人在對指導語的理解上往往會存在不一致的可能性,如果兒童對測驗問題作出某種一般的對話式的解釋,就有可能低估兒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