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錫盟蘇尼特右旗舉行。蘇尼特右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錫林郭勒盟西部,是錫盟的西大門,東鄰蘇尼特左旗、鑲黃旗;南靠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後旗、商都縣;西接烏蘭察布市的四子王旗;東北與本盟二連浩特市接壤;北與蒙古國交界,國境線長18.15公里。地理位置為東經111°08′~114°16′,北緯41°55′ ~43°39′。蘇尼特右旗轄3個蘇木3個鎮,總面積2.23萬平方公里,由蒙、漢、回、滿等11個民族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錫盟蘇尼特右旗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3年
- 地點:錫盟蘇尼特右旗
-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億元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今後五年的總體思路和奮鬥目標,2013年主要目標和任務,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2007年以來,在盟委、行署和旗委的正確領導下,在旗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旗第十三屆人民政府團結帶領全旗各族人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創新發展思路,強化發展措施,狠抓工作落實,圓滿完成了既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十一五”規劃勝利完成,“十二五”規劃穩步推進,全旗經濟社會呈現出又好又快的發展新局面。
經濟成長明顯加快,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2007年以來,經濟總量持續增長。預計2012年,全旗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3.7億元,比2007年增加26.2億元,年均增長20.1%;地方財政收入完成4.3億元,比2007年增加1.6億元,年均增長9.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億元,比2007年增加26億元,年均增長2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550元,比2007年增加9640元,年均增長14.6%;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800元,比2007年增加3578元,年均增長16.1%。三次產業結構由2007年的8.7 :63.5 :27.8調整到2012年的9.9:66.1 :24.0,第二產業比重提高了2.6個百分點,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經濟轉型取得階段性成果。
工業經濟不斷壯大,主導作用顯著增強。2007年以來,全旗工業總量進一步擴大,工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2007年的28戶增加到2012年的36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由2007年的21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53億元,年均增長20.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2007年的9.5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21.5億元,年均增長17.7%。以朱日和金屬採選冶產業、賽漢塔拉輕工業、烏日根塔拉化工業三個功能區為載體,立足資源和區位優勢,積極培育金屬採選、能源化工和畜產品精深加工等特色產業。黃金產量由2007年的0.23噸增加到2012年的3.3噸,年均增長70%;銅精粉產量由2007年的1.5萬噸增加到2012年的2.7萬噸,年均增長12.5%;全旗社會用電量由2007年的5億千瓦時,增加到2012年的7億千瓦時,年均增長7.0%;風電併網發電量完成9億千瓦時;無毛絨產量由2007年的700噸增加到2012年的900噸,年均增長5.2%;肉食品產量突破 1萬噸。五年引進盟外資金90億元,開工建設工業重點項目185項,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86億元。累計投入資金12億元,加大地勘工作力度,金、銅、鐵和煤探明儲量分別新增2.1噸、14.6萬噸、5200萬噸和30億噸。積極推進金曦黃金礦業公司、峰雷公司等和諧礦區建設。努力培育後續財源,逐步構建煤電水冶一體化產業,總投資100億元的10萬噸銅冶煉、120萬噸氧化球團、10萬噸鎳鐵和1000萬噸褐煤提質四個儲備項目獲得自治區經信委備案,工業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全面提升。
農牧區工作穩步推進,生態環境明顯改善。2007年以來,高效生態避災型畜牧業格局初步形成,“東牛、西羊、南草、北移”畜牧業發展布局日趨成型,“飼草料基地、蘇尼特羊養殖基地、蘇尼特駱駝養殖基地、絨毛加工基地、肉食品加工基地、良種肉牛養殖基地”六大基地建設逐步完善。累計投入6億元,不斷強化生態及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五年完成沙源治理面積76萬畝,完成國家生態公益林補償面積49.4萬畝,生態移民4400餘人,發放禁牧和草畜平衡補獎資金2.2億元,人均受益1萬元。全旗禁牧和草畜平衡區草場植被蓋度、牧草高度和畝均產草量均有大幅提升,生態環境實現了“整體遏制、局部明顯好轉”的重大轉變。五年新增標準化畜棚11萬平米,全旗畜均棚圈面積分別由2007年的0.57平方米和2.3平方米提高到2013年的0.95平方米和3.8平方米。日曆年度牲畜頭數控制在了80萬頭(只)以內。母畜比重和良改比重分別達到92%和99%,比2007年分別提高了3和5個百分點。加強飼養管理,大小畜繁成率由2007年的95%提高到了2013年的97%。調整最佳化畜群結構,山羊存欄量由2007年的35%壓減到2013年的14%,大畜比重由2007年的1.5%提高到2013年的2.3%。著力夯實草業基礎,年儲備飼草總量突破1億公斤,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和防災減災能力穩步提升。努力轉變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加快推進畜牧業產業化進程,初步構建了草原生態保護與農牧區經濟發展良性互動的有效機制。重點培育建設了蘇尼特肉業現代化養殖科技示範園區、草原羊肉業現代化養殖基地、烏日根塔拉鎮薩如拉塔拉嘎查產業化基地、蘇尼特羊優質種公畜保種基地四個現代化養殖基地。積極推行冬羔補飼提前出欄,自2009年以來,旗財政累計投入2000萬元,提前出欄冬羔20萬隻。進一步規範了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全旗各類農牧民經濟合作組織達到120個,輻射帶動牧戶4600餘戶,農牧民來自產業化的收入由2007年的1750元增加到2013年的4760元。紮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累計投入扶貧資金8600萬元,實施扶貧項目35項,扶持6800餘人實現脫貧。
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總量和規模不斷擴大。2007年以來,第三產業活力顯著增強,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逐步提升,增加值由2007年的4.9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10.5億元,年均增長16.5%。積極爭取項目資金2000萬元,重點用於肉食品加工技改、農機改造、糧油批發市場建設等,促進了商貿流通業健康快速發展。深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全面落實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各項惠民政策,兌現補貼資金1200餘萬元。努力打造錫盟西部物流園,遠通、雙贏兩家物流企業累計完成稅收3000萬元。加快發展餐飲旅遊業,服務水平和檔次不斷提升。一批現代商業企業建成運營,全旗民族餐飲、奇石、民族工藝品製作和服飾加工達到了118家,“牧人之家”旅遊點達到37戶。投入6000萬元,加快推進了溫都爾阿爾善溫泉療養中心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發展條件進一步改善。2007年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0億元,年均增長27.5%。全面加強了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水利方面,完成水保治理面積23平方公里,實施了五個小(2)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新建自來水工程40處,打各類抗旱機井106眼,解決了1.6萬人、21萬頭(只)牲畜飲水困難。電力方面,投入資金2.2億元,重點實施農網改造和風光互補等工程,新建及改造線路1400公里,安裝風光互補3000餘套,解決了5700餘戶農牧民用電難問題。交通方面,投入資金2.3億元,完成通蘇木鎮油路324公里,通嘎查村瀝青、水泥路257公里,通嘎查村砂石路609公里,實現了100%蘇木鎮通油路、80%的嘎查村通公路目標。總投資46億元、全長164公里的賽白高速公路全面建成通車。
加快城鎮建設步伐,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五年累計投入資金5.2億元,城市道路、給排水管線和供熱管網分別達到49公里、132公里和48公里,分別是2007年1.2倍、2.3倍和4倍。全旗綠化面積達到92.5萬平方米、硬化面積達到39萬平方米、供熱面積達到126萬平方米。總投資4500萬元的賽漢塔拉鎮垃圾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建成並投入使用。以全盟兩個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為契機,2008年實施了“城市建設管理年”、2009年實施了“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年”,不斷加大城市改造力度。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累計完成徵收搬遷13萬平方米、2050戶,賽漢塔拉鎮人均住房面積由2007年23平方米增加到2013年的29平方米。制定賽漢塔拉鎮“城鎮西擴”發展規劃。實施了賽漢塔拉鎮新區建設,城鎮管理逐步規範有序,城鎮化率達到了64%,比2007年提高6個百分點。通訊、寬頻網路覆蓋城鄉,信息公共服務進嘎查村工作有序開展。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眾得到更多實惠。2007年來,地方財政用於民生支出達到20億元,占到財政總支出的59%以上。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穩步提高,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由2007年的6.6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16億元,年均增長19.4%。就業形勢保持穩定,累計徵集就業崗位3.7萬個,安置城鄉各類人員就業1.7萬人,就業率達到85%以上。通過公開考錄等形式累計安置大中專畢業生500餘人。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率先啟動實施了新型農牧區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全旗達到年齡老人全部領取了養老金。城鄉醫保實現了全覆蓋,城鄉各類醫保、低保等保障標準持續提高,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按標施保”。五年累計建設廉租住房1481套,實施棚戶區和農牧區危房改造2700戶,切實解決了部分低收家庭和困難群體住房保障。千方百計解決民眾切身利益,每年為民辦十件具體實事,件件得到落實。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公共服務得到加強。2007年來,地方財政用於社會事業投入達到12億元,年均增長23%。教育布局調整全面完成,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校安工程順利完工。累計投入8680萬元,新建校舍面積6.5萬平方米,中國小和幼稚園全部實現了樓房化、標準化。實現了“十五年”免費教育目標。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本科上線率由2007年的35.2%上升到2012年的63.2%,職業高中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8%以上。醫療條件持續改善,新建蘇木鎮衛生院2所、嘎查衛生室8所,改擴建蒙醫院、婦幼保健所,實施了旗標準化人民醫院建設。基層衛生院全部實施藥品“零差率”服務。人口繼續保持低生育水平。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爭取國家、自治區科技項目16個,4項實用新型專利獲得國家批准。文化體育事業全面進步,精心培育打造了“金色草原珍珠節、綠色巴彥敖包祭祀暨蘇尼特王府那達慕、紅色烏蘭牧騎藝術節、銀色駱駝文化節”四大文化品牌,蘇尼特長調、祝讚詞被確立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投入2600萬元修繕了蘇尼特王府。全旗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95.8%和92.8%,自辦廣播節目農牧區覆蓋率達到了80%以上。烏蘭牧騎廣場、蘇尼特文化活動中心等一批文化場所建成並投入使用。全民健身運動深入開展。工商、供銷、統計、審計、氣象、殘聯、工青婦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績。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社會大局和諧穩定。2007年來,積極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加快社區“網路化”工程基礎建設,新建社區活動陣地4個。實施了蘇木鎮幹部職工周轉房工程,社會管理基礎建設不斷加強。深入開展了“五五”普法和“平安西蘇”創建活動,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推進矛盾化解和公正廉潔執法工作。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和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信訪批次、件次逐年下降。堅持不懈地開展各類專項整治活動,依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不斷淨化社會環境,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全面加強食品、藥品市場監管,確保了人民民眾的飲食用藥安全。積極開展軍警民共建活動,軍政、軍民關係進一步密切,邊疆鞏固安寧,人民安居樂業。積極配合國防建設,順利完成朱日和基地牧民搬遷工作。全面貫徹落實民族宗教政策,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係不斷鞏固。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行政效能進一步提高。認真落實人代會及其常委會的決議和決定,注重加強與政協和人民團體的聯繫,五年共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和建議342件、政協委員提案483件,滿意率達到95%以上。進一步簡化規範了行政審批事項,全旗累計辦理行政審批事項1.5萬項,辦結率達到99%。切實加強了政府政務網站管理,加快推進了電子政務和信息化建設。積極組織開展了政風行風評議活動,政府機關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顯著提高。深入開展機關效能監察和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等活動,勤政廉政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回顧過去五年,我們深切體會到:
做好政府工作,必須始終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在加快發展中最佳化發展環境、破解發展難題、構築發展支撐,推動了三次產業量質並進、基礎設施大為改善、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實現了綜合實力顯著提升、民眾生活明顯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必須始終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第一抓手。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全力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實現了一產打基礎、二產為支柱、三產繁榮發展的產業結構格局;必須始終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第一目標。堅持發展為民、發展惠民的理念,大力實施民生工程,努力使發展成果惠及廣大民眾,推動了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旗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總量小、底子薄、發展不足的局面仍未根本改變,與兄弟旗縣、發達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趕超任務艱巨,發展壓力很大。二是農牧業基礎薄弱,抵禦自然災害能力不強,促進農牧民持續穩定增收的任務十分繁重;工業經濟總量較小,缺乏大項目支撐,產業鏈延伸短,後續資源儲備不足,發展質量和效益還需進一步提高;第三產業結構還比較單一,規模和層次仍需擴大提高;城鎮化水平較低,城鄉基礎設施需要進一步完善,發展環境需要進一步最佳化。三是財政收支不能滿足剛性支出需求,主體稅種增長緩慢,缺乏新的收入增長點和骨幹財源。四是金融服務機構不健全,企業授信低,對中小企業和“三農三牧”的投放總量不足。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數量少,規範經營有待進一步提高。五是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和深層次矛盾尚未得到徹底解決,社會建設、社會管理和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依然艱巨。六是少數幹部缺乏開拓創新和狠抓落實的精神,加快發展的責任感、緊迫感不強,依法行政需要進一步強化,行政效能有待進一步提高。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科學分析形勢,深入調查研究,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今後五年的總體思路和奮鬥目標
今後五年我旗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富民強旗”為目標,牢固樹立生態立旗、經濟強旗、文化興旗戰略,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兩大抓手,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畜牧業產業化進程中,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最佳化經濟結構,統籌城鄉發展,保障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為實現兩個翻番打下堅實基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途上實現新跨越。
按照旗十一次黨代會的總體部署,今後五年全旗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是:到2017年,全旗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5億元,年均增長19.2%。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0億元,年均增長18.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5億元,年均增長2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0億元,年均增長20.7%。城鄉居民收入實現翻番目標,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萬元,年均增長15.4%;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4萬元,年均增長15.5%。民生改善水平顯著提高,社會各項事業全面協調發展,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實現上述發展目標,今後五年,我們重點把握以下五個方面:
(一)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旗戰略,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圍繞能源、化工、金屬採選和畜產品精深加工等優勢產業,進一步強化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在大項目的引進和建設方面實現重大突破。加快推進賽漢塔拉煤田和賽漢高畢煤田開發,儘早啟動熱電聯產項目建設。加大石油勘探投資力度,促進原油穩產高產。著力解決電力外送瓶頸問題,繼續大力發展風電業。大力支持蘇尼特鹼業公司乙二醇項目加快建設進度,促進項目儘早投產達效。穩定金屬採選企業數量,將資源優先配置給能帶動全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企業,做大做強金屬採選業。規範引導畜產品加工業向規模化、品牌化、集群化方向發展,把我旗建成能輻射周邊地區的蘇尼特牛羊肉精深加工銷售基地和絨毛加工集散基地。最佳化工業發展環境,認真落實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快推進投融資、信用擔保、信息諮詢、物流等中小企業綜合服務平台建設。積極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向行業骨幹集聚,努力形成多頭並進、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力爭到2017年末,工業優勢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全部工業增加值達到61億元,年均增長18.6%,工業園區爭取進入自治區“雙百億工程”行列。同時,大力發展非資源型產業,積極引進單體規模大、輻射帶動力強、耗水耗能低的非資源型加工項目,力爭五年非資源型加工企業實現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10%以上。
(二)堅定不移發展高效生態避災型畜牧業,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步伐。按照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堅持把生態保護與建設作為長期的戰略任務,正確處理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的關係。積極推進禁牧區和草畜平衡區減畜工作,組織實施好京津風沙源治理等生態建設工程,使草原生態保護步入良性軌道。嚴格落實草原生態保護減畜任務,年均出欄65萬頭只左右,出欄牲畜加工轉化率由2013年的73%提高到100%,實現不加工、不出旗的目標。繼續以發展高效生態避災型畜牧業為主攻方向,大力提倡生態畜牧業理念,全面推進冬羔補飼提前出欄工作,力爭通過市場化運作模式達到每年40萬隻出欄規模。堅持不懈地抓好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牲畜疫病防治工作,不斷夯實農牧業發展基礎。全旗從事畜牧業生產的牧戶標準化棚圈覆蓋率由2013年的70%提高到100%。以提質提效為核心,加快結構最佳化調整步伐,走少養精養之路,不斷提高牲畜個體產出。蘇尼特羊種畜繁育戶由2013年的150戶穩定提高到300戶,蘇尼特羊標準化畜群由2013年的700群提高到3000群,全旗60%以上牧戶成為蘇尼特羊標準化畜群養殖戶。積極探索牧戶、專業合作社和國內知名企業聯合建設“蘇尼特羊”基地,實現肉羊產業健康發展。紮實推進新農村新牧區建設,認真落實好惠農惠牧政策措施,不斷增加“三農三牧”投入。深入挖掘畜牧業內部增收潛力,多渠道增加農牧民收入,力爭到2017年全面解決我旗貧困農牧民的脫貧問題。努力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牧區覆蓋,城鎮現代文明向農牧區輻射,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未來五年農牧區水、電、路等基礎條件大為改善,農牧業生產更加高效、農牧民生活更加富裕。
(三)堅定不移推動城鄉建設,全面促進第三產業繁榮發展。積極引進和吸納現代城市建設先進理念和成果,加快內涵式改造步伐,打造獨具草原特色的城鎮建設風格。結合老城改造和新區建設,以110省道和集二鐵路為界,以賽漢塔拉鎮為主中心,形成新區、老區、產業區“一城三區”的發展格局。到2017年底,全旗城鎮人口達到5萬人,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初步建成生態宜居、功能完備、充滿活力的草原特色小城鎮。以創建“全國衛生城鎮”為目標,全面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爭到2017年城鎮基礎設施水平顯著提高,服務功能基本完善,供水普及率達到98%以上,供熱普及率達到70%以上,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以區域協調發展為基礎,深入挖掘第三產業新的增長點。繼續提升傳統服務業,鼓勵扶持新型物流和旅遊業健康發展,統籌城鄉一體化,進一步繁榮市場、拉動消費,促進第三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到2017年全旗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5.5%,達到32.7億元,從業人員達到1.6萬人,占全社會從業人數的45%以上。
(四)堅定不移推進民生改善,提高人民幸福指數。堅持實施一批民生工程,每年為民辦好十件實事,確保民生支出占到地方財政總支出的60%以上。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惠牧政策,多渠道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加快構建城鄉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的多元支撐體系,努力實現十八大提出的“兩同步”、“兩提高”目標,使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城鄉居民。努力增加就業崗位,大力提升轉移農牧民和城鎮下崗職工創業能力,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每年新增轉移農牧區勞動力1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以內。逐步完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進程,足額安排補助資金,提高城鄉居民參保比例。建立落實城鄉低保自然增長機制,實現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全覆蓋。深入推進廉租住房、農牧區危房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工程,著力解決城鎮和農牧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加大社會救助力度,做好殘疾人等困難群體的解困幫扶工作。
(五)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事業,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動九年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辦好學前教育,重點扶持民族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全面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完善醫療基礎設施,促進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城鄉全覆蓋。加大科技投入,不斷提升科學技術在全旗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作用。以四大文化品牌為龍頭,全面提升文化旅遊業品位和規模。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和綜合性大型體育場館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和民眾性文體活動。擴大烏蘭牧騎誕生地社會影響力。加快發展廣播電視旅遊事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深入貫徹民族宗教政策,全面加強民族團結。加強社會綜合管理創新,深入開展“六五”普法工作,加大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力度,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動雙擁共建,積極爭創國家級“雙擁模範旗”。加強安全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進一步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全面提高人口素質,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2013年主要目標和任務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主要奮鬥目標: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50億元,增長14.4%,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預計分別完成4.6億元、32.9億元和12.5億元,分別增長7.1%、13.8% 和19%;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41億元,增長10.8%;地方財政總收入預計完成4.8億元,增長1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21000元和7600元,分別增長7.4%和11.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以內,節能減排完成既定目標。圍繞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做大做強工業經濟。堅持工業經濟主攻方向不動搖,堅持在增量中調結構、在發展中促轉變,不斷壯大支柱產業,最佳化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條,促進產業多元發展,提升工業經濟發展整體實力。預計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59億元,增長1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4億元,增長11.6%。
——全力推進工業重點項目建設。牢固樹立抓項目、抓投資就是抓發展的理念,進一步加大項目爭取和建設力度,不斷擴大投資規模,支撐和帶動全旗經濟快速發展。金屬採選方面,加快推進朱日和銅業別魯烏圖銅礦採選項目建設進度,力爭年內建成投產。積極推進鐵礦石資源整合,督促天寶力礦業300萬噸鐵精粉項目早日開工建設。蒙鑫鐵選廠實現投產達效,力爭年內生產鐵精粉50萬噸,實現產值3億元。推動寶豐和新紀元鐵礦採選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加快推進煤電水冶一體化項目建設進程,開工建設烏蘭敖包水庫,爭取10萬噸銅冶煉、50萬噸鎳鐵冶煉和120萬噸氧化球團項目開工建設。能源化工方面,賽漢高畢煤田實現整合轉讓;賽漢塔拉煤田完成礦區總體規劃並通過評審,力爭下半年開工建設。加快中廣核風電項目四期工程和鄂爾多斯寶恆風電項目一期工程建設進度,力爭北京興啟源二期、京能四期和國華風電二期工程取得核准手續,全旗風電核准容量達到76萬千瓦時、併網發電達到61萬千瓦時。積極爭取風電就地消納優惠政策,促進耗電企業可持續發展。年內用電量完成8.5億千瓦時。蘇尼特鹼業公司乙二醇項目完成建設,具備試車條件。全力抓好林城石化分公司年產10萬噸瀝青項目和德利礦業公司氫氟酸生產項目前期建設。繼續加大石油勘探力度,力爭原油產量突破萬噸以上。畜產品精深加工方面,策劃包裝“蘇尼特”品牌,提高畜產品附加值,提升“蘇尼特”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鼓勵支持絨毛企業由初級加工向梳、紡、織等終端產品轉化,實現企業提檔升級。
——全力抓好企業生產運行。重點抓好規模以上企業的經濟運行質量,規範企業管理,提高運營水平,督促企業早開工、早達產、早見效。年內力爭生產黃金3.5噸、銅金屬量5000噸、鎳鐵4萬噸,分別實現產值11億元、3億元和4億元。積極支持金曦黃金礦業公司做好後續資源配置保障工作。認真落實好各項扶持政策,切實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有效解決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的各類制約性因素。大力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切實幫助企業解決資金不足問題。
——全力做好招商引資工作。進一步完善我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獎懲措施,突出招大引強,重點瞄準主導產業、大項目和大企業招商。立足旗情,重點爭取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國家支持的高新技術、資源深度加工、產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等方面的新項目,以及與我旗產業優勢相關聯的項目。充分利用我旗豐富的礦產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圍繞主導產業延伸、重大項目的配套項目開展以商招商、定向招商。加大項目前期投入,切實抓好項目儲備,確保有政策就有項目、有客商就有項目、有資金就有項目。對有條件實施的重大項目,抓緊赴區進盟匯報銜接,力爭年內批覆立項,儘快開工建設。
——全面增強工業經濟發展後勁。加快園區建設步伐,高標準、高起點總體規劃和實施都呼木經濟循環園區建設,為下一步發展煤化工下游項目、風機製造、倉儲等行業提供有力的支撐。強力推進賽漢塔拉工業園區建設,逐步完善朱日和、烏日根塔拉工業園區功能配套,建立健全園區公共設施管護機制,推動資源要素向園區集聚、工業項目向園區集中。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和綜合利用水平。探索建立多元化融資機制,創新投資模式,不斷吸引投資額度大、發展前景好、拉動作用強的大企業、大項目入駐園區,做大做強園區產業。同時,積極做好園區升級申報工作,力爭年內取得新突破。預計2013年,工業園區企業戶數達到100戶以上。
(二)紮實推進高效生態避災型畜牧業發展。始終把生態建設作為最大基礎工程來抓,轉變生產經營方式,最佳化畜牧業區域發展布局和畜群結構,努力促進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推動城鄉統籌發展上水平。
——加強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合理劃定草原生態保護和建設功能區,認真落實“一個機制、兩項制度”,嚴格制定實施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年度計畫,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及時發放補獎資金。加大對禁牧和草畜平衡區的監管力度,確保項目區草原生態明顯恢復。嚴格落實“禁牧不禁養、減畜不減收”政策,將生態與高效有機結合,進一步提升農牧民生態文明意識。
——加快轉變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一是紮實推進畜牧業產業化進程。依託國家財政支持現代化肉羊養殖項目和扶貧集中連片等項目,重點培育建設四個現代化養殖基地、農牧民專業合作社養殖育肥基地和生態家庭牧場,將發展現代畜牧業和品牌效益有機結合,切實推動蘇尼特羊組織化推進、模式化養殖、標準化生產。加快轉變生產經營方式,鼓勵農牧民組建多種形式的專業合作社,繼續推行冬羔補飼提前出欄,年內力爭完成16萬隻出欄任務。二是深入實施牲畜品種最佳化工程。全力提升“西羊區”36個養殖基地蘇尼特羊個體品質和群體整齊度,年內力爭繁育戶達到200戶,標準化畜群達到1000群,種畜繁育戶基礎母羊合格率達到100%,標準化畜群基礎母羊合格率達到95%以上。抓好蘇尼特羊提純復壯工作,全旗58個牧業嘎查全部實現種公羊集中管理,達到特一級化標準。同時,繼續加大黃牛改良力度,爭取年內完成黃牛冷配3000頭、本交改良7000頭。三是不斷提高農牧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積極爭取農牧區安全飲水、風沙治理、暖棚建設等項目,進一步改善農牧民生產條件。抓好農牧區危舊房改造、道路建設和電網改造等工程,逐步提高農牧民生活水平。四是全力抓好牲畜疫病防治,健全動物疫病防控體系。重點加強布病、五號病等為主的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強制免疫責任制,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突出抓好農牧民增收。一是充分挖掘第一產業內部增收潛力,加快畜種改良、選育提高步伐,全力推進冬羔補飼提前出欄,引導農牧民從畜牧業內部要收入;二是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惠牧政策,增加農牧民的政策性收入;三是進一步規範土地草牧場流轉機制,增加農牧民財產性收入;四是提高非農非牧收入,加大農牧民技能培訓、擔保創業等方面政策扶持力度,積極開展民族工藝、服飾、肉、奶製品等產品的開發和精加工。充分發揮農牧民轉移就業、轉移轉產、轉移創業的主動性,推進農牧區人口自願有序轉移,促進農牧民持續增收,力爭年內轉移就業1000人。
——深入推進扶貧開發工作。緊緊抓住國家、自治區和盟加大扶貧開發和革命老區建設的有利契機,充分利用各項扶持政策,加快農牧民脫貧致富步伐。一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做好扶貧開發規劃。二是認真組織實施“集中連片”、“整村推進”和“移民擴鎮”等扶貧項目,制定出台與扶貧開發工程配套政策,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集中攻堅。三是大力推進行業扶貧和社會幫扶,積極做好產業化扶貧項目申報,認真編制幫扶項目,推動幫扶項目早建設、早投產。做好國家定點幫扶單位中國航空集團公司和自治區經信委“企業對口幫扶”項目對接,通過部門引導幫扶、產業扶貧等措施,提高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年內確保1800名貧困農牧民穩定脫貧。
(三)努力提升第三產業發展水平。堅持生產性與生活性服務業並重、現代與傳統服務業並舉,進一步發展以商貿物流和文化旅遊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
——大力發展商貿物流業。加快糧油批發市場和蘇尼特右旗建材商貿城建設進度,年內完工並投入營運。做大做強飼草業市場建設,努力建成錫盟西部飼草料集中交易市場和自治區中部草業中轉站。加強規範再生資源回收市場管理,提高資源回收利用水平。繼續把發展物流業作為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重要切入點和經濟成長點,依託現有物流業發展條件,鼓勵現有物流企業發展壯大,不斷擴大經營規模和經營範圍,逐步實現物流業規模化、規範化運營。深入開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年內改造農家店5個,力爭使商品配送率達到60%以上。
——加快發展文化旅遊業。以蘇尼特王府、溫都爾阿爾善溫泉療養中心為核心,結合“牧人之家”餐飲旅遊和古樹、岩畫等自然景觀,深入挖掘旅遊文化內涵,高起點做好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精心設計旅遊精品線路。充分利用建立二連浩特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優勢,挖掘我旗邊疆城鎮旅遊業,提升草原特色旅遊業檔次和水平。加大民族文化產品和特色旅遊產品開發力度,增強文化旅遊吸引力。
(四)不斷改善城鄉基礎設施條件。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快推進城鎮建設水平和以水利、電力、交通為主的基礎建設,逐步改善城鄉發展環境。
——進一步提升城鎮建設水平。加快賽漢塔拉鎮城鎮化建設步伐,以爭創國家衛生城鎮為抓手,重點加強賽漢塔拉鎮新區建設和老區改造,年內投入資金2000萬元,實施賽漢塔拉鎮新區綠化、亮化、硬化工程;投入資金1800萬元,實施道東生態公園二期工程和101省道鎮內段西側景觀工程建設。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服務功能,投入資金4900萬元,完成賽漢塔拉鎮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達到2萬噸。啟動實施賽漢塔拉鎮燃氣站工程,新建管道7公里,當年建成並投入運營。大力實施節水工程,加快推進中水利用。切實做好供熱系統改造升級,從根本上解決供用熱問題。按照政府鼓勵、居民自願的方式,加大土地收儲力度,盤活土地資源,實施房地產開發13萬平方米,逐步改善城鎮面貌和人居環境。進一步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推動城市管理體制創新。
——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著眼長遠發展,堅持打基礎與促發展並重,著力提高交通、電力、供水等保障能力,不斷完善城鄉綜合承載能力。交通建設,加大農牧區公路建設力度,修建160公里嘎查水泥路。加快推進朱化鐵路和二滿鐵路前期建設。積極協助賽張高速公路早日開工。水利建設,深入實施安全飲水工程,做好朱日和鎮防洪工程和小(2)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電網建設,投入資金2.3億元,新建500千伏變電站一座,切實提高供電保障能力,滿足接入電網送出需求。繼續實施農網改造工程,新建線路400公里,進一步擴大嘎查村電力服務範圍。
(五)努力提高財稅金融管理水平。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深入挖掘培植後續財源,進一步夯實財政增收基礎。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稅源、重點稅種的征管,做到應收盡收。調整最佳化支出結構,厲行節約,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努力提高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強化財政審計監督,有效控制政府性債務,加強對重大項目資金的監督檢查,確保資金安全規範,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把改善人民福祉、滿足民生需求作為政府工作的最大追求,著力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讓全旗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 努力擴大就業規模。重點抓好城鎮就業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和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紮實做好定向、集中、技能培訓工作,由政府出資,與高職院校聯辦,積極開展多種形式培訓,切實提高就業能力,實現高質量就業。進一步加強轉移農牧民、大學生創業園區建設,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
——紮實做好社會保障工作。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做好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工作,逐步實現農牧區養老保險與自治區新型農牧區養老保險制度接軌。進一步完善城鄉救助體系,提高城鄉低保、農牧區“五保”、重點優撫對象等弱勢群體生活保障標準。加強勞動用工管理,嚴格執行工資保障金制度,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為民辦好十件實事。一是投入資金1000萬元,改善辦學條件,實現6所盟級標準化學校達標目標;二是為80周歲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年發放1200元長壽保健金;三是徵集就業崗位8000個,新安置城鄉各類人員1600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200萬元;四是新建4個城鎮社區活動陣地,進一步提高社區的服務水平;五是投入資金7200萬元,加大農牧區防災公路建設,新建8條通嘎查村水泥路;六是全力實施保障性住房工程,新建廉租房200套,棚戶區危房改造200套,農牧區危房改造500套;七是年內完成自來水工程4處,打供水基本井30眼,解決2550人飲水困難問題;八是整合各類涉農涉牧資金,建設生態家庭牧場小康示範戶100戶;九是繼續實施農牧區網電及風光互補通電工程,解決1000戶農牧民通電難問題;十是加強社會管理基層基礎工作,將嘎查村兩委班子、社區幹部補貼每人每月提高400元,將城鎮環衛工人勞動報酬每人每月提高400元,將鄉村醫生補貼每人每年提高500元。
(七)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堅持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相協調,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大力發展科教事業。紮實推進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普及科技知識,加大對實用性科學技術的推廣套用,切實提高全民科技素質。全面落實教育改革,加快發展民族教育和職業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朱日和鎮、烏日根塔拉鎮和賽漢塔拉鎮三所幼稚園續建工程,確保2013年9月份投入使用。投入資金400萬元為兩所基層學校新建教師周轉房,切實改善教師生活和學習條件。新建蒙古族中學和第一國小塑膠運動場工程。積極爭取國家標準化建設和薄弱學校改造項目建設資金1300萬元,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合理布局、均衡發展。
——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醫療保障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繼續完善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旗標準化醫院、衛生監督所和蘇木鎮中心衛生院建設進度,確保年內投入使用。加強醫療機構內部管理,強化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婦幼保健工作,實現基本公共衛生和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全覆蓋。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促進人民身心健康。
——深入推進文化興旗建設。積極爭取烏蘭牧騎培訓基地和蒙古語木偶劇項目建設,努力打造烏蘭牧騎誕生地文化品牌。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做好“蘇尼特長調”、“祝讚詞”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牧人之家草原珍珠節”、“蘇尼特駱駝文化節”申報節慶品牌工作。年內完成蘇尼特王府陳列布展並對外開放,旗老年活動中心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蘇木鎮綜合文化站、嘎查村社區文化室服務能力,積極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推動民眾體育事業健康發展。
——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建立健全防控體系,嚴密防範和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確保人民民眾安居樂業。高度重視信訪維穩工作,堅持重點信訪案件領導包案督辦制度,鞏固提高信訪積案化解成果。積極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力爭把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持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治,努力消除各類隱患,嚴防重特大事故的發生。重視民族和宗教管理工作,進一步鞏固民族團結、共同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能力。加強邊境管理,確保邊疆穩定。
(八)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政府工作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轉變職能,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努力建成職能科學、結構最佳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強化能力建設。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進一步提升幹部整體素質,切實解決幹部能力不足問題。注重社會實踐,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及時總結推廣基層好經驗、好做法。加大培訓力度,加強法律法規和專業知識學習,著力提高領導幹部抓工作落實的能力。
強化法治建設。自覺接受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旗政協的民主監督,主動接受人民民眾的社會監督和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認真辦理人大議案、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不斷改進政府工作。加大行政責任追究力度,堅決查處各類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