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澄運河

連通京杭大運河(無錫)和長江(江陰)之間的運河,宋代鑿通錫澄運河後,方便了無錫的船隻經江陰進入長江。

錫澄運河自無錫皋橋由京杭運河分支,北經青陽、月城、南閘,于澄江鎮西過江陰船閘,至黃田港入長江,全長37.01公里,溝通長江與江南運河兩大動脈,為蘇、錫水道出江的重要通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錫澄運河
  • 說明:連通京杭大運河和長江
  • 鑿通時間:宋代
  • 功能:方便了無錫的船隻經江陰進入長江
連通京杭大運河(無錫)和長江(江陰)之間的運河,宋代鑿通錫澄運河後,方便了無錫的船隻經江陰進入長江。
錫澄運河自無錫皋橋由京杭運河分支,北經青陽、月城、南閘,于澄江鎮西過江陰船閘,至黃田港入長江,全長37.01公里,溝通長江與江南運河兩大動脈,為蘇、錫水道出江的重要通道。
錫澄運河古稱漕渠。古無錫縣治西北有五瀉水(河)由運河分支,過五瀉堰經泗河口,北達江陰城。宋皇祐年間(1049~1054年),江陰知軍葛閎聚粟2萬斛,力浚漕運要道,成為江陰主要通江航道。明天順年間(1457~1464年),常州西北呂城堰坍塌,鎮武段運河阻斷,漕船改錫澄運河出江駛往瓜洲,成為貫通大江南北的漕運要道。清末漕運廢止,江南運河鎮武段日趨淤塞,錫澄運河遂成為江南運河通江的要道。錫澄運河北段位於長江河口段,潮汐漲落,泥沙涌淀,加以兩岸陡峭,沙土坍塌,河道易於壅塞,歷代官府為保漕運,對河道疏理極為重視,自宋代至清末,見於史載的浚治計有25次。
民國23年(1934年),夏季大旱,河床淤高,江潮受阻,灌溉失水,船隻困損,時江蘇省政府趁疏浚鎮武運河之便,責成浚河工賑處設段以工代賑,按原河身挑浚,自民國24年2月下旬動工,至4月底竣工,實浚土方67萬立方米;黃田港至應天河口,河底拓寬為17米、16米,以下至青陽,底寬由16米漸收至10米;河底標高,黃田港浚深至吳淞零下1.6米,向南以萬分之一的降程推移至吳淞零點,所用工款16萬元,除省撥給6.5萬元外,余由江陰縣抵借籌措。由於經費限制,工期短促,以致青陽以南河道未及疏治,河道的彎曲亦未能改善。
抗日戰爭時期,黃田港、錫澄運河在日軍嚴密封鎖控制下,河道失修,水運不興。抗戰勝利後,民國35年疏浚一次。至民國37年5月,黃田港定波閘東堤坍塌,沿堤道路龜裂,房屋傾斜,河道淺狹,行船過閘更為艱險,時民眾、商界呼籲搶修,縣府參議會也聯合上報江淮工程救濟專款監理委員會等機構,要求撥款浚河、修堤、建閘,但總遭託詞搪塞答覆,以致錫澄運河淺狹淤阻日益嚴重,河寬10米左右,只能通行20噸、80匹馬力的輪船和50噸以下的木船,南閘至三板橋一段有“九里十三彎”之稱,30噸以上木船也不易通過。
建國後,蘇南行署及江陰縣人民政府立即組織搶修黃田港定波閘及坍塌的堤岸、道路、房屋。1952年又呈經華東軍政委員會報中央批准,撥款230萬元(已折合為新人民幣),用於黃田港改善工程,包括疏浚黃田港舊航道1218.5米,裁直南門及青陽茶庵嘴二處彎道,在澄江鎮西開闢順直通江的新航道,新建1座江陰船閘,開闢南北待船港各長135米,底寬40米,工程於1952年2月24日開工至1953年9月基本結束,共疏浚航道5424米。
1956年江蘇在貫徹《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時,由蘇州專區組成錫澄運河拓浚工程指揮部,組織江陰、無錫、常熟、武進、吳縣5個縣5萬多名民工,分段包乾,按六級航道標準,全線拓浚,從4月上旬開工至5月下旬竣工,共挖土300萬立方米,原流經青陽、月城、南閘3個鎮內的河道改線由青陽鎮西、月城鎮東、南閘鎮西通過。
六七十年代,隨著運量不斷增加和船舶大型化的發展,先後投入航養費179.62萬元,對錫澄運河江陰西門、南門河段,船閘上下游引航道,東避風港等航道,數次拓寬、浚深,共挖土18.6萬立方米,砌築駁岸長4776.7米,並拆除了礙航的文富橋,使西門段航道河底拓寬為40米,水深達3米左右。
80年代,連續兩期按五級航道標準拓浚整治擴建江陰河段23公里航道。第一期拓浚工程,自1981年冬起至1982年底,共投資770萬元,其中交通廳投資700萬元,水利廳投資70萬元,拓浚江陰西郊三板橋至泗河口18.9公里的河道,動員江陰、無錫、沙洲、常熟4個縣(市)民工10萬人分段包乾施工,最高上工人數達11.6萬人,共人工開挖土方328萬立方米,水下機浚土方5.4萬立方米,航道水深加深到2.5米,底寬加大到30米,將六級航道提升為五級航道,並砌築駁岸4.6公里,綠化植樹4.07萬棵,拆除老橋5座,新建月城、南閘公路橋2座,機耕橋、人行橋4座。第二期拓浚工程,自1983年開始,按照五級航道標準,重點整治江陰市區西門橋到黃田港口段2526米航道,拓寬挖深上游(江陰船閘以南)航道長574.3米,底寬為40米,引航道長500米,底寬為40~80米,面寬最大為92米;下游(江陰船閘以北)航道長827.6米,底寬為60米,引航道長500米,底寬為60~82米,面寬最大為94米。河底高程均為-1.0米(吳淞基準)。同時改造擴建黃田港橋、西門大橋、通運橋,並於江陰船閘西側按1輪10駁800噸級船隊一次過閘的要求,新建1座江陰複線船閘,全部工程費用1842萬元由省交通廳投資。
同時,自1980年起至1987年底,交通廳在全省交通專項工程費用中,連續8年共安排錫澄運河工程經費492.3萬元,疏浚航道土方22.1萬立方米,修建石駁岸21公里,其中1984年投資51.22萬元,在南閘西岸至九里橋1368米長的堤岸採用日本化纖膜袋(“法布”Fabriform)護坡施工新技術,即在堤岸上鋪上特製的錦綸化纖膜袋,注入混凝土高壓漿,使之凝固成塊,達到護坡的效果。
黃田港為錫澄運河的入江咽喉,潮汐漲落,水流涌急。北宋大觀(1107~1110年)以前即建有黃田閘,後經歷代多次修建、改造,清代康熙、雍正時又重設閘板,更建閘橋,改名定波閘。但閘小水急,尤以內河枯水季節,待閘船隻日以千計,一旦開閘,急先恐後,搶檔進出,稍有不慎即發生船翻人溺之禍。民國時期失於養護,閘底破損,閘牆坍塌,敝壞不堪。1950年3月,蘇南人民行政公署曾撥款整修,勉強通航,但遠不敷航行和灌溉之用。1952年,在澄西鎮新開河道新建江陰船閘1座,閘室長92.08米,寬12米,口門寬10米,最小水深2.5米,上游標高-1.05米,引河底寬16米,下游標高-1.6米,設計年船舶通過能力為420萬噸(不包括平潮放通閘的通過能力在內)。初建成時船舶年通過量為80餘萬噸,至1963年已達421萬噸,1973年更達905萬噸,1983年高達1481萬噸,雖平潮開通閘,並用臨近的通航節制閘分散流量,仍難滿足船舶和運量增長的需要。1981年開始研究建造複線船閘方案,後由中國船舶總公司第九設計院設計,經有關建築院、校等24個單位專家、學者會審通過,1984年底動工建築。複線船閘位於原江陰船閘西側,首次採用地下連續牆和土錨施工,閘室長98米,寬16米,口門寬12米,最小水深2.5米,計投資900.9萬元。建成後東、西兩閘船舶年通過能力可達2000萬噸以上(不包括平潮放通閘的通過能力)。
錫澄運河經歷年整治後,除泗河口以南部分航段水位較淺、寬狹不一外,泗河口以北航道底寬30米,水深2.5米,達五級航道標準。其中三板橋至江陰船閘3.6公里,航道底寬40米;江陰船閘至黃田港江邊1.6公里,底寬63米,水深3米,航道順直寬深,兩岸駁岸整齊,船舶過往通暢。全線共17座橋樑,淨空高度4.5~5.5米,淨跨20米以上,符合五級航道橋樑標準。全線有過河線15處,設航標11座。
錫澄運河為無錫、蘇州、上海、浙江內河船舶進出長江的捷徑航道,通行100噸級貨駁組成的船隊,航行於錫澄運河的有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河南等12個省、市籍的船舶。連貫於錫澄運河的江南河道眾多,過船密度和貨運量大,航道效益顯著,據江陰船閘和月城觀測點統計,1987年船舶通過量分別為24.35萬艘、2406萬總噸和60.85萬艘、3283.61萬噸,其中重載為18.65萬艘、1698.4萬噸和39.79萬艘、2241.68萬噸。主要大宗運輸物資有建材石料、煤炭、糧食、外貿物資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