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港河

夏港河舊名夏浦,相傳為夏禹所鑿,歷史悠久,在大禹來夏港之前就存在,大禹來夏港率眾疏通,使夏港河成為江陰有史以來直至明朝的第一大河。

現在的夏港河有新夏港河和老夏港河之分。老夏港河就是歷史上的老河道,北起長江,向南流經夏港鎮、葫橋、觀山,東行至蔡涇入錫澄運河,全長約12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港河
  • 舊名:夏浦
  • 長度:全長約12公里
基本簡介,歷史沿革,現今發展,

基本簡介

江陰縣誌記載:“夏港,祖傳禹跡所經,故名。”明朝正德《江陰縣誌》云:“夏港舊名夏浦……,洪荒以來,禹跡所及,固巳有之,非若申蔡諸港智創而力為。”

歷史沿革

古時夏港河南端西接錫澄運河,南接龍遊河,龍遊河接五瀉堰,是古時浙西地區及蘇南地區的重要入江河道。朝廷貢品、軍糧、軍隊及各種商貿物資均從夏港河出入長江。尤其在元明二朝代,京杭大運河淤塞水淺時,更是朝廷的主要水上通道。“明正統元年(1463年)官史會議,浙江等處軍民船隻均由常州夏港、孟瀆河出江,值河道淺澀,各船搶占挽越。應專委工部主事一人監視,令軍民糧船務按順序行進,搶先者懲治”(摘自《京杭大運河史》)。“弘治十七年(1504年)十二月工部覆各官會議:江南糧船由夏港、孟瀆出江,二三百里方至瓜洲,風濤險惡……。”“萬曆元年(1573年),總河萬恭議每年奔牛築壩,兩浙回空漕船可行由江陰夏港口,歷青陽,出無錫之高橋,至蘇、杭之捷徑。”(摘自《京杭大運河史》)

現今發展

現在的夏港河有新夏港河和老夏港河之分。老夏港河就是歷史上的老河道,北起長江,向南流經夏港鎮、葫橋、觀山,東行至蔡涇入錫澄運河,全長約12公里。徐再思在《澄江舊話》“水道今昔觀”一文中說:“我邑乾河,在宋元時代,則以夏港河為最巨。夏港河在宋代是第一大水,跨夏港河之葫橋,共有環洞二十個,長數十丈,為全縣各橋之冠。據此,可知夏港河較今黃田港寬闊幾倍也。”
夏港為古延陵驛道必經之途,隋唐及遠古就已架橋方便驛郵和行人。夏港何時開始有橋,現巳無從查考。夏港河大,河口靠近長口處寬闊,河口逞喇叭型,乃至漲潮時發生涌潮,水流湍急。又因河口堤岸為沙質土,易坍,難以架橋。根據明正德《江陰縣誌》記載,宋紹定二年,知縣林庚將橋移建稍南五十步,未幾年,又廢,紹定五年知縣高不儔、知軍史窩之仍就舊址重建,長三十五丈。宋《江陰縣誌》說是建的石橋,後又傾圮。明永樂三年,當地居民徐道通(明正德《志》為徐道通,清光緒《志》為周道通)等人重建木橋,寬一丈五寸,長一十五丈,被潮汐衝激,又坍,直至明正德年間均以舟渡。明隆慶年間(1567~1572)建造三孔石拱橋,清順治十四年(1657)繆宏倡導捐款易石,道光二十八年(1848)當地居民關凌雲、朱顯揚倡導捐款修葺,更換橋面石攔。
夏港萬安橋坐落於夏港集鎮老街東首夏港河上。萬安橋俗名夏港橋,古名亦稱延陵橋。
現存的萬安橋全長50.7米,中孔跨徑12.8米,橋高7.6米,頂寬4.5米,共有石階82級,。其中,東坡為38級,西坡為44級。
現在的三孔萬安橋,線型流暢,薄壁輕巧,如三跨飛虹凌空。主橋橋圈為寬狹不一的青石條石壘砌,無橫枕條石,這在古代拱型石橋中極其少見,展示了建築師高超的架橋水平。側面石塊亦不計尺寸大小,或平直對齊或亂砌,這是我們常見到的大型石拱橋中絕無僅有的。夏港萬安橋為民間捐資建造。主拱條石上有十多幅蓮花、雲朵花紋,中間刻雕建橋捐款者的姓名和捐款數額。在橋東側的一幅石刻上刻有‘欽差提學道張捐銀俸響銀佰兩。’橋西側的一幅石刻刻有‘夏浦綠××捐銀伍拾兩。’由於年代久遠,再加上青石易風化,很多字都已模糊不清。還有的石條上百蓮花雲朵等花紋,但無字,可能是捐款者不願揚名而未刻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