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紫荊山

錦州紫荊山

紫荊山橫亘在錦州東,錦州八大美景之一“紫荊朝旭”。紫荊山位於東經121.12°,北緯41.07°。紫荊山地區年平均降水量為541.5毫米,土壤為中性。山上有多處山泉,常年泉水不斷,水質好,無色透明,符合飲用水標準,山石以灰石為主。由於地殼升降構造節理髮育,地形坡度25°—30°。大部分山峰海拔在10--270米,適於徒步攀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錦州紫荊山
  • 別名:紫荊朝旭
  • 所屬地區:遼寧錦州
  • 地理位置:東經121.12°,北緯41.07°
  • 著名景點:紫荊朝旭
簡介,地理,氣候,風景,歷史記載,建築,戰爭遺蹟,

簡介

紫荊山橫亘在錦州東.此山被荊條覆蓋,每到春季綻開的紫色小花把整個山峰染成了紫色而得名.晨羲太陽冉冉升起照耀得山巒金紫耀眼,由此又衍生出"紫荊朝旭"列為錦州八大美景之一.紫荊山自然生態環境原始,景色宜人,天然景觀獨特,是綠色旅遊、生態旅遊勝地。
錦州紫荊山

地理

林深樹密,有松柏、油松、刺槐、側柏、紋冠果、花曲柳、山杏、桃、蘋果、李子、桑以及各種未認定樹種總計幾十種近120萬株以及蒼松翠柏等耐寒樹種。山上中草藥品種達130多種,如知母、桔梗、光參、柴胡、靈芝等;林區內現有野雞、野兔、獾子、刺蝟等野生動物,還有各種鳥、昆蟲上百種。可謂春可花香、夏可觀海、秋可賞紅葉、冬可聽松濤。

氣候

紫荊山頂峰,俗稱“白頭山”,立於其上,百里之內盡收眼底,極目遠眺,南可見海,甚至海上點點船帆;西可見錦城全貌;東北方向系閭山山脈,蜿蜒起伏,層巒疊嶂,甚為壯觀。

風景

紫荊山山色秀美,崗巒交錯,林草豐厚,夏則雲鎖高峰,冬末白雲盈頭,每年中秋過後,天道南行,日出於主側峰之間,形成一個“旭”字,故稱“紫荊朝旭”,是錦州八景之一。
錦州紫荊山錦州紫荊山

歷史記載

據錦州府志記載:紫荊山距城東二十里,高約三里,周圍四十里,尊嚴高大,郡之主山,以產紫荊色故名,因紫荊山風景清幽,古時文人雅士游此多留詩文。明大學士孫承忠題:“紫荊山高大為城東障,日出時山頂如盤捧日,而山嵐光青靄入畫”,並作詩:“西周荊作天,東周荊作山,獨有關山月,雙披客鬢斑”。又詩曰:“荊山山作紫,螺山山作紅,夕河拋日梭,織山錦州雄”。
錦州紫荊山
另外明代郡守孫成作詩:“紫荊橫亘壯東偏,幼出扶桑景宛然,殘月已沉蒼靄散,片雲初擁赤光懸,海門耀日騰朝氣,水際凝寒戀煙宿,錦水風清春光曉,腫朧直上翠屏邊”。另有無名氏讚譽紫荊山“紫荊高聳客城東,曙色平分瑞靄濃,煙鎖層戀連翡翠,嵐騰絕項隱芙蓉”,並作藏頭詩云:“紫氣東來道貌岸然可傳,荊門山脈繞城邊,朝時日出窗前望,旭字形成八月天。”
紫荊山原有古建築——“荊山寺”(現改名為“三聖寺”),建於唐代、重修於明嘉靖年間。據大明嘉靖丁末年所立重修碑文記載:“紫荊山雲錦城東十八里許山之西麓有寺稽諸說蓋自宋元以來古剎也,峰巒疊翠水秀溪明名曰‘紫荊清曉'為錦州第六景,僧眾修養於此凡居民過客歲時伏暑盛遊玩於焉”,再現了當時寺廟氣勢恢宏的景象。

建築

荊山寺有三層大殿及山門,金碧輝煌,僧眾甚多。現在原寺院東側,仍依稀可見成片的八十座“和尚墳”。半山處有“洗筆泉”,水如墨汁,經年不涸,旁邊石壁上刻有“洗筆泉”三字,依次下行,便是“和尚墳”、“荊山寺”、“朱將軍墓”等憑弔處。沿主峰左側山脊下山,可以遇到大片楓葉林、果園和松林。

戰爭遺蹟

紫荊山為南北走向,東坡緩.是錦州東部的屏帳.山脊上縱橫交錯地布滿了戰壕.那是遼瀋戰役攻打錦州時國民黨軍隊的防禦戰壕,後來成了解放軍阻擊國民黨寥耀廂兵團增援錦州守敵的戰場.漫步在戰壕里不時地看到銹跡斑斑的子彈和彈殼,顯露出當年戰事的激烈程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