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滿族民間刺繡,俗稱“針繡”、“扎花”、“繡花”,最初主要流行於滿族人聚居的廣大農村。通常以家織布為底襯,以紅、黃、藍、白為主調的各種彩色絲線,用一根細小的鋼針參照圖案上下穿刺,織繡出各種紋樣,繡品包括服飾、日用品、喜慶節令等。繡品題材廣泛,風格多樣,情趣盎然,寓意深刻,充分表達了滿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厚重文化的內涵。2008年,列入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由於錦州地處滿漢文化交融會合的遼西走廊,所以錦州的滿族刺繡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既保留了流傳於女真人在皮革上補繡的稚拙、純樸的工藝風格和以“生命樹”、“嬤嬤人”、“滿族神話傳說”等傳統的薩滿文化內容,又以極強的文化包容性吸收中原地區魯繡、江南地區蘇繡等地的技藝和文人畫的藝術營養,形成了豐富、粗獷的構圖中蘊涵細膩技藝的藝術風格,百年不衰,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 錦州滿族民間刺繡使用的工具是針、布箍、剪刀和錐子。作品內容突出人們渴望富貴平安、吉祥如意的主題,記述民族遷徙、信仰崇拜的歷史。圖案色彩搭配生動、熱烈。錦州滿族民間刺繡傳承方式,舊時以家庭內部傳承為主,母親向女兒手把手地傳授技藝,並監督女兒繡出大量枕頂、幔帳、鞋面等作品。出嫁時,這些作品成為布置在新房中的嫁妝,以顯示新娘的才藝。
錦州滿族民間刺繡的主要原材料是線和布。刺繡使用的一般為絲線和十字線。絲線光澤度好,適用繡制精緻的花紋圖案;十字線線體柔滑,適用廣泛,是使用最多的繡線。刺繡常用的棉布類有平布、府綢、條格布、水洗布等;毛織類有法蘭絨等;絲綢類有素緞、喬其紗等以及化纖和混紡織物。工具包括針、布箍、剪刀、錐子四種。
它的主要技法分為6個部分:一是圖案設計。錦州滿族刺繡的作品十分突出人們渴望富貴平安、吉祥如意的美好願望,形象地表達民族遷徙、信仰崇拜的敘述,圖案色彩配合要充分體現樸素、典雅、秀麗、生動、熱烈的不同藝術效果。二是根據設計、意圖選用最有表現力的原料、繡線、剪刀等材料與工具,為著手刺繡做好準備。三是將設計好的圖案繪製到所選擇的面料上,要求圖案勾描準確,線條清晰,繡面潔淨。四是將描繪好的底布上到布箍上,調整好繡布在布箍上的鬆緊度,保持平、直、緊狀態,以便正常作業。五是開始繡花,將提前設計的圖案運用工具、材料表現在布料上。最後一步便是整理、裝裱。
錦州滿族民間刺繡作品是直通的原始藝術,保留著滿族原始的思維結構和原始造型,它是東北地區滿族手工母體藝術最基本的載體之一。它內容博大,想像力豐富,涵義深刻,手法新穎,形式多變,是研究、挖掘滿族歷史文化、歷史美學等方面的有利物證。
為有效保護滿族民間刺繡,錦州市將滿族民間刺繡列為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採取了保護措施:積極扶持錦州滿族民間刺繡團體,在社區、農村、學校廣泛開展技術傳播;在錦州市內成立了滿族刺繡廠,舉辦刺繡學員學習班八期,總計培訓學員156人;聘請老藝人講課、傳授刺繡技術,深入民間蒐集資料,參加中國各類型刺繡展銷會;對錦州的老藝人提供力所能及的生活補助,更好地傳承這項工藝;同時錦州市還將錦州滿族民間刺繡列入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制定了五年的保護計畫。2008年,列入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遺產級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序號:856
遺產編號:Ⅶ-80
項目名稱:滿族刺繡(錦州滿族民間刺繡)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