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歌川

錢歌川

錢歌川(1903—1990),原名慕祖,筆名歌川、味橄等。湖南湘潭人。著名的散文家、翻譯家。1920年赴日留學。1930年進上海中華書局做編輯。1931年參與主編《新中華》雜誌。1936年人英國倫敦大學研究英美語言文學。1939年回國後任武漢東吳等大學教授。曾與魯迅、茅盾田漢郭沫若、郁達夫等文化名人交往,參與文化運動。1947年春,前往台北創辦台灣大學文學院並任院長。1972年底,以70高齡退出講台,移居美國紐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錢歌川
  • 別名:慕祖,歌川,味橄
  • 出生地:湖南湘潭
  • 出生日期:1903年
  • 逝世日期:1990年
  • 職業:散文家、翻譯家
  • 代表作品:《地獄》,《翻譯漫談》等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譯作,譯學論著,文學理論專著,小傳,成就及榮譽,社會評價,

人物生平

長沙明德中學肄業,曾任明德等中學教師。1920年赴日留學。1929年放棄教師工作,赴上海,進入中華書局任文藝編輯,並於1933年參與主編《新中華》雜誌。1936年入英國倫敦大學研究英美語言文學,1939年回國後任武漢東吳等大學教授。曾與魯迅、茅盾田漢鄒韜奮郭沫若、郁達夫等文化名人交往,參與文化運動。
40年代初,任武漢大學以及滬江、學分制江、東吳聯合大學教授。抗日戰爭勝利後,任中國駐日本代表團主任秘書,台灣大學文學院長,台灣成功大學、陸軍官校、海軍官校教授。1964年,應聘新加坡,在義安學院、新加坡大學、南洋大學執教。
70歲退休,僑居美國紐約,專事著述。中美建交後,多次率兒孫回國觀光。1986年捐贈湖南大學8000元美金作獎學基金,並應聘為該校名譽教授

個人作品

錢歌川在台灣、新加坡、美國發表了大量的散文和英語教學資料。

譯作

《地獄》、《安娜哀史》、《娛妻記》等

譯學論著

《翻譯漫談》、《翻譯的技巧》、《英文疑難詳解》(已為台灣大學用作教本)
錢歌川錢歌川

文學理論專著

《文學概論》,晚年有《錢歌川散文集——瀛壖消閒錄》面世。
另有《三台游賞錄》、《西笑錄》、《近代文學之特徵》、《閒中滋味》(1934)、《楚雲滄海集》、《錢歌川散文全集》(四冊),《祖國的召喚》、《躍進的中國》、《英美採風錄》以及《英美習俗與社交辭令》等書。 。
其散文創作格調輕鬆,構思奇妙,別人覺得沒什麼可寫、不屑為之的細微小事,他能挖掘出不同尋常的意義來。他把自己的作品稱作“夜話”,說自己的書里“滿紙都是些詹詹小言,真不足以當大雅一餐”,說自己是“以閒人作閒話”、“人所不屑道者,我樂道之”,所以作品“既不入流,又不成品”,都是些“流外之作”;後來又說自己的短文“不三不四”,無非是些“竹頭木屑”,“狂言瞽說”。

小傳

錢歌川的英語世界——韋泱
在現代文學史上,人們通常稱錢歌川為散文家、翻譯家,因為他一生孜孜不倦,筆耕不輟,從1935年在開明書店出版《北平夜話》後,其散文作品共有二十多部問世。不僅創作,他還翻譯了不少外國文學名著,如哈代的《娛妻記》,托爾斯泰的《安娜哀史》,愛倫坡的《黑貓》,薩洛揚的《失足恨》等等。
然而,錢歌川有很長一段時間在教育系統任教,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他早年赴日,就讀日本東京高等師範英文系,畢業回國後,先後在家鄉湖南和上海兩地擔任教職。1930年,經夏丏尊先生引薦,錢歌川進入中華書局。不過,要跨入中華書局的門檻並非易事。書局讓他先交一部關於新文學的論著,審閱後才能決定取捨。錢歌川畢竟才氣橫溢,不多時,一部四五萬字的書稿《文藝概論》,便放在了中華書局總編輯舒新城的辦公桌上,頗得舒先生讚賞。此書即於當年由中華書局出版。
作者在後記中寫道:“這篇論文是我這次從日本歸來時,應中華書局舒新城先生之囑而編的,前後雖經二十餘日,而時寫時輟,真的在家握管來寫的時候,至多不過半月,加以我的書籍都未寄到,手裡差不多沒有參考書,所以內容不免大有缺陷,這一點尚希讀者諸君特別原諒。”這短短的後記,可以看出錢歌川的博學與高效,以及他的謙遜。

成就及榮譽

進入中華書局後,錢歌川除了參與《新中華》雜誌與《辭海》的編輯外,還將更多精力投入英語讀物的編著與普及工作中。他擔任了中華書局主辦的《中華英語半月刊》主編,這每月要耗去他不少時間。他還主編了一套“英文研究小叢書”,計二十九種,如《英文新辭彙》、《英文難句詳解》、《英文標點法》等,這整套書均由他一個擔綱編著。他在《發行旨趣》中寫道:“要學會一國的語言文字,決不是一回輕而易舉的事,尤其是英國語文,似乎更難精通。中國學生在中學六年大學四年,一共要學十年的英文,但學到大學畢業,學通了的人,似乎並不多。這當然歸咎於學校中要學的課程太多,無法專修,而讀書時不求甚解,只顧大體,忽視小節,實為失敗的主因。編者不揣譾陋,就平日個人研究的心得,分題寫出這許多小冊子,雖屬斷片零篇,亦能自成段落,居然編印成冊,匯為叢書,自知不免有小題大做之嫌,然而對於有心學習英國語文的人,或者不無小補罷。”可見他對英語普及的現狀甚為熟悉,並予以相當的重視。
此外,他還編著了《日用英語尺牘》、《日用英語會話》,以及“英文常識小叢書”中的《英美風采錄》等書。近年來我常在舊書店徜徉,見到這些書,亦不輕易放過,一一收入囊中。閒時把玩,可以看出錢歌川的英語功底深厚,且著述由淺入深,條理清晰。據說他用英文寫的書,在英國也出版了好幾種。半個世紀過去了,國內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第一次出版他的散文集,曰《浪跡煙波錄》,在扉頁“編者的話”中,對錢歌川作了高度評價,最後寫道:“錢先生的確是我們的師友,學習英語的讀者們可能都會知道,他早年編寫的基本英語教材,現在國內已有大量重印,是為我們學習英語不可多得的輔佐。”錢先生作為一個文學家,所主編的英語刊物、叢書及教科書等,幾十年來,使多少莘莘學子從中受惠啊,亦足見他在英語教圃中耕耘的辛勤與貢獻。

社會評價

錢歌川留學日本後,又於1936年赴英進修,並遊歷歐洲。抗戰勝利後,因他精通日文、英文,被派往日本,出任中國駐日代表團主任秘書,他對之無甚興趣,轉而應聘到台灣大學任文學院院長。後到新加坡執教,直到1973年退休,去美國定居。1990年10月病逝紐約。
走筆至此,想到自己的一次淘書插曲。那天在文廟路舊書地攤上,看見一冊髒兮兮的書,印的是斯坦培克著,秦戈船譯。這分明就是一本翻譯書,然書名卻用了中國的一句古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我好生奇怪,翻閱著,這確是一本小說譯著,由中華書局出版於1943年。攤主要價不貴,便淘下再說。經過近來對錢歌川史料的進一步熟悉,才獲知此書為他所譯,他一章章翻譯,《新中華》雜誌就一期期連載,最後全部譯完,結集成書出版。我當初無論如何想不到,這秦戈船就是錢歌川的諧音哪!這也是他遨遊於英語世界所留下的深深印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