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台灣大學文學院前身為日據時期之“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台灣光復後,將原有之“文政學部”,分別設定為文學院及法學院。當時該院設有中國文學、歷史學、哲學共3學系,36學年度增設外國文學系,38學年度再增設考古人類學系,自44學年度起,外國文學系改稱外國語文學系。50學年度又增設圖書館學系。自71學年度起,考古人類學系改稱人類學系。83學年度增設日本語文學系。自86學年度起,圖書館學系改稱圖書資訊學系。88學年度增設戲劇學系。 該院於38學年度設定文科研究所;45學年度第二學期起,改為中國文學、歷史學、哲學、考古人類學四研究所。55學年度增設外國語文學研究所。56學年度中文所及歷史所增設博士班,歷史所碩士班分設近代史組、一般史組及中國藝術史組。59學年度外文所增設博士班。69學年度增設圖書館學研究所。74學年度哲學所增設博士班。77學年度歷史所一般史組、近代史組合併,不再分組。78學年度圖書館學研究所增設博士班,另歷史所之中國藝術史組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83學年度增設語言學研究所。84學年度設立戲劇研究所。85學年度增設音樂學研究所。88學年度人類所增設博士班。89學年度藝術史所增設博士班。91學年度語言所增設博士班。92學年度日文系增設日文研究所碩士班。93學年度增設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班。
65學年度撤銷外文系語言實習室,改設該院之視聽教育館,工作項目包括輔助教學、協助視聽教材的蒐集與製作,並提供相關之服務。70學年度起,該院設立語文中心,分置中語、外語兩組,以加強語文推廣教育,提供校內外在職進修的機會。86學年度,原史丹福大學主辦之美國各大學中國語文聯合研習所由該院接辦,88學年度改隸語文中心,名為國際華語研習所。
目標
台灣大學文學院歷史悠久,研究範疇豐富,12個系所中,或屬於傳統人文學,或屬於外國語文領域,或屬於藝術相關領域,活潑而多元。 全力發展人文教育及研究,並發揚人文價值,是該院努力的目標,尊重學術自由,是該院不變的立場,全院師生都有肩負繼往開來使命的認識。
教學資源
為了增進教學效果,該院各系所不斷充實更新設備。諸如館藏相關圖書逾五十萬冊,數量為全國之冠;視聽教育館現有各種錄影帶、錄音帶及電影片等數以萬計及網路外語教學教室;人類學系之標本陳列室更收藏很多稀世的珍貴民族及考古文物。此外該院電腦教室設備完善,亦提供優良的教學環境。
學術研究
該院教師素重研究著述,量多質精,久為士林稱道。出版品方面,除全院性之《文史哲學報》外,各系、所大多編印其專業之學術刊物並定期出版,如《台大中文學報》、《台大中文系學術論著提要》、《
中國文學研究》、《文史叢刊》、《
中外文學》月刊、《台大歷史學報》、《哲學論評》、《考古人類學刊》、《圖書資訊學刊》、《台大日本語文研究》、《美術史研究集刊》和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等。
未來發展
在科技掛帥的今天,人文日益式微,導致人的物化愈趨嚴重。而社會價值的重建,端賴人文教育之提升。有鑒於此,台灣大學文學院於1995年起,積極推動人文學園的構想,並擬以文學院為基礎,孕育出藝術與外國語文兩個學院,使台大成為更具有人文風貌的綜合大學,從而達成潛移默化,再造社會之功。
現有單位
中國文學系 (學士、碩士、博士)
外國語文學系 (學士、碩士、博士)
歷史學系 (學士、碩士、博士)
哲學系 (學士、碩士、博士)
人類學系 (學士、碩士、博士)
圖書資訊學系 (學士、碩士、博士)
日本語文學系 (學士、碩士)
戲劇學系 (學士、碩士)
藝術史研究所 (碩士、博士)
語言學研究所 (碩士、博士)
音樂學研究所 (碩士)
台灣文學研究所 (碩士)
視聽教育館
語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