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卓(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錢卓江蘇常州人。美國喬治亞醫科大學腦研究所所長。同時擔任華東師範大學紫江教授、腦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所所長,上海市腦功能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主任。任教育部2001-2005年度第三屆“長江講座教授”。 錢卓1984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生物系(今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獲理學學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錢卓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62.10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主要貢獻,研究歷程,研究成果,遭遇反對,研究突破,相關評論,相關詞條,個人成就,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84至1986年在華東理工大學任助教。
1986至1990年就讀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系,並獲博士學位。
1990至1993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EricKandel(2000年生理/醫學諾貝爾獎獲得者)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1993至1997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SusumuTonegawa(1987年生理/醫學諾貝爾獎獲得者)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
錢卓錢卓
1997年至2004年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助理教授,並於2004年初經系職稱委員會投票通過了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職務(副教授職稱)。
2004年6月-2007年6月,擔任波士頓大學醫學院(藥理系)、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系統神經科學中心主任。2007年7月迄今,擔任美國喬治亞醫科大學大腦與行為研究所所長、神經學系終身教授、喬治亞基金會著名科學家學院院士。

主要貢獻

研究歷程

“聰明鼠”的研究讓錢卓教授名噪國際生物學界。 錢卓和同事們一道,經過長達8年的實驗,終於能夠準確地讀懂小鼠的“心思”。破譯了大腦的記憶密碼,也就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儀器來監測他人的記憶和意識,具有人類思維方式的機器人也不再是夢想。———這一切,不但奠定了錢卓在全球神經科學領域的領軍地位,也拉開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智慧型時代的序幕。
錢卓研究的“聰明鼠”錢卓研究的“聰明鼠”
1,令世界沸騰的“聰明鼠”之父
1999年,一隻名叫“杜奇”的小鼠成為科技界的明星。
杜奇生活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分子生物實驗室中。讓它超越自己的同胞,聞名世界的,是它擁有同類小鼠無法比擬的智力:學東西學得更快,記憶維持得更長,對於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強。這就是讓整個世界為之瘋狂的“聰明鼠”。
製造這隻聰明鼠的,就是當時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錢卓。
據錢卓回憶,當時,他已經知道NMDA受體是重要的記憶分子開關,但它由幾個亞單位組成,研究了這些亞單位的生理特徵後,他認為NR2B可能是調節NMDA受體功能的關鍵分子。
為了證實自己的推測,錢卓和同事決定以老鼠為試驗對象。
一般說來,研究大腦中某個基因的功能時,科學家往往會敲除這個基因,看大腦的哪些功能因此出現缺陷,這樣就可以確定這個基因的作用了。錢卓對此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像你通過拆除汽車的輪子,拔掉點火器,或往發動機里灌水等,來判斷汽車是如何工作的。”但這種敲除基因的方法,存在一個缺陷:很多基因被敲除後,大腦功能幾乎陷於癱瘓。研究人員自然也就沒有辦法來確定哪些基因是最關鍵的。
正是看到了這個缺陷,錢卓決定反其道而行之———不是敲除基因,而是增強大腦中某個基因的功能,觀察它對小鼠記憶力的影響。
將NR2B基因轉入杜奇的大腦中,奇蹟開始出現了:杜奇的記憶比以前活躍得多,也顯得比自己的同類聰明得多。其中有一個實驗是這樣的:給“杜奇”一個塑膠盒子,第二天又給它另外一個塑膠盒子,它知道這個盒子與腦子裡記得的前一天的盒子不同,在盒子上嗅來嗅去。而一般的老鼠的反應很平淡,都以為就是前一天的那一個。
1999年9月2日,當錢卓在《自然》上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時,整個科學界都沸騰了。因為它暗示了這樣一個美妙的前景:“實驗結果表明,利用基因改造這一生化手段增強哺乳動物的智力是可行的。”也就是說,人類可以通過改造基因來變得更聰明!
“聰明鼠”成為1999年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精明的普林斯頓大學立即為“聰明鼠”申請了專利,並開始著手商業開發。
也正是從那一年開始,“聰明鼠”之父錢卓成為生物科學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2,無心插柳與大腦“結緣”
錢卓坦率地說,高中時的他,最喜歡的科目是數學,報考生物專業,完全是“無心插柳”。
哥倫比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
大學裡,錢卓開始對腦科學產生興趣。“大二時,班上組織同學參觀著名生理學家周紹慈教授和翁恩琪教授的實驗室,就是在這裡,我第一次聽到腦細胞放電時產生的‘噼噼啪啪’的聲音,使我一下子對探索大腦的奧秘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1984年,錢卓從華東師範大學畢業,到華東理工大學任教。
上個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後第一次出國潮在知識分子中興起,錢卓也做出了一個決定:赴美留學。
剛踏上美國的土地,錢卓就面臨一個兩難抉擇。那時,生物化學是熱門學科,也是基礎學科,很多研究都要用到生物化學知識。錢卓既想學生化,又捨不得放棄腦科學,“魚和熊掌”怎樣才能兼得?一個人的出現幫他解決了這道難題。萊斯特·德魯斯(LesterDrewes)教授時任明尼蘇達大學生物化學系的系主任,同時又是有名的神經學家。於是,錢卓奔赴明尼蘇達大學,師從德魯斯。
經過5年奮鬥,1990年,錢卓終於順利拿到博士學位,他把目光轉向哥倫比亞大學,投奔到坎德爾教授門下做博士後研究。坎德爾教授是20世紀最出色的神經生物學家之一,在記憶研究領域有過突出貢獻,並獲得了200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能與這樣的大師級科學家合作研究,非常有利於提升自己的視野和科研實力。 很快,錢卓開始在學術界嶄露頭角。在哥倫比亞大學的3年半里,他在小鼠身上發現了不少受到大腦活動調控的基因。對於錢卓的發現,坎德爾不吝讚美之詞,稱為“very beautiful science”。此外,他還首次套用差異篩選技術,克隆了一系列依賴於大腦活性的即早基因,如Arc基因和tPA基因等。
3,連續拜師兩大諾獎得主
頭頂明尼蘇達大學博士和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的光環,錢卓要找一份賺錢多的工作,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錢卓再一次做出讓人們大跌眼鏡的選擇:不找工作,再做一次博士後研究。
《細胞》《細胞》
促使錢卓做出這個決定的,依然是對學術的追求。這時,困擾他的問題變成:“那些基因的表達為什麼會受到外界刺激的影響?這些基因對大腦活動和動物行為又有什麼影響?”
要回答這兩個問題,就需要深層次的分子生物學知識。而此時的錢卓,儘管在神經科學領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分子生物技術領域的造詣卻不足。意識到這一缺陷將是科研道路上的攔路虎,錢卓立即做出了再做一次博士後研究的決定。
錢卓的目的地是麻省理工學院,著名生物學家利川根進成為他一生中的第3位導師。利川根進是分子生物學領域的泰斗,曾在1987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求學生涯中,能連續接受兩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大師的教誨,是非常罕見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也體現了生物學界對錢卓的肯定。
之前的十幾年是在積蓄能量,在麻省理工學院的3年半,錢卓對記憶的研究逐漸步入正軌。
Cre/loxP系統是一種對轉入基因進行組織特異性、定點操作的基因重組系統,一般用於對細菌等微生物的研究。錢卓卻將這個系統用在小鼠身上,成功抑制了NMDA受體的活性(這個受體位於小鼠大腦海馬區的CA1區域,參見封面故事)。由此產生的小鼠表現出明顯的記憶缺損,證明了NMDA受體在記憶形成過程中的關鍵作用,也為後來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久,這一重大發現便發表在著名的學術雜誌《細胞》上。看到論文後,坎德爾教授立即給與高度評價:“這真是一流的研究工作。”錢卓的創新精神、不拘泥於傳統的創新精神在這次研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一位同事這樣說道:“在生物學的其他研究領域,使用Cre/loxP系統的人不在少數,但錢卓卻是第一個將這一系統用於神經生物學的科學家。”而由他開創的Cre/loxP介導的條件性基因敲除技術,更是被世界上的許多實驗室所採用。對於一個生物學家來說,自己發明的方法能得到同行的廣泛認可,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榮譽。 1997年,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為了加強科研力量,向年輕有為的錢卓伸出橄欖枝,請他加盟該校分子生物學系,並為他組建單獨的實驗室。在那裡,錢卓用了不到3年的時間,就研製出“聰明鼠”。
4,雄心勃勃的“大腦破譯計畫”
“對大腦編碼原理的研究,只是一個開端,我今後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推動類似人類基因組計畫的國際‘大腦破譯計畫’。”
2001年,錢卓接受華東師範大學的邀請,回到闊別16年的母校。當年10月,在相關單位的幫助下,錢卓為母校組建了腦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所,並承擔了多個研究項目。
十幾年來,錢卓始終處於科學的最前沿,在輝煌成就的背後,少不了艱辛與挫折,但他總是坦然面對:“一般來說,科學研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好像種一顆果樹,需要多年的耕耘,才有可能有收穫,但也存在各種風險,可能會顆粒無收。當然,當你自己最欣賞的論文被好雜誌拒絕接收的時候,可以說是最痛苦的。不過十幾年來,我已經習慣了。”
“聰明鼠”、“記憶密碼”足以使錢卓載入科學的史冊,但在他看來,這只是一個開端,因為在他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更加宏偉的研究計畫:類似“人類基因組計畫”的國際“大腦破譯計畫”。
國內科學研究建議
最後,當記者請他對國內的科學研究提點建議時,他滿懷感觸地說:“美國的科研體制能寬容探索中的失敗,我也希望我們國家在大力提倡科研創新的時候,儘量避免急功近利的評判標準,以及片面地追求《自然》、《科學》、SCI論文等表象指標,這樣可能有悖於真正的科學精神,甚至會導致一些學術上的不端行為,從而影響國家和學校的整體聲譽。因此,國家應該儘快地建立一種穩定有效的、真正能鼓勵創新的科研體制。”

研究成果

華裔科學家錢卓教授領導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科研小組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華盛頓大學的同行專家一起,經過移植NR2B基因成功地培育出一批聰明的老鼠。科學家認為可以藉此開發出一種“聰明藥”,幫助家長培育聰明的孩子,同時老年痴呆症的治療在醫學上有望得到重大突破。 “聰明鼠”的研究被科學界譽為遺傳基因工程領域的重大突破,是“繼多利羊成功克隆後的又一次奇蹟”,“為人類腦基因活動開啟了一扇天窗”。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錢卓在華師大露了面,原因是錢卓的兩所母校———華師大、普林斯頓大學,將聯合組建“腦功能基因組學聯合實驗室”,錢卓博士將擔任實驗室主任。
科學界認為,錢卓這項在遺傳基因工程的重大突破,在成就上絕不亞於英國“多莉羊”的成功克隆,它為人類神秘而黑暗的大腦基因活動,開啟了一扇天窗。
聰明鼠的誕生
錢卓及其小組所改造的基因是一種被稱為“NMDA神經末梢”的一部分。這種神經末梢存在於神經細胞膜中,充當一種生物天線,以接收來自其他神經細胞的信號。為印證這種基因在學習中所扮演的角色,錢卓決定利用一種會在老鼠壽命中出現的自然改變,以提升這種基因的功能。
錢卓與麻省理工學院及華盛頓大學的同事一起研究、製造出一種擁有充當製造NR2B次單位藍圖的額外基因的老鼠。他也在這些額外基因前面插入DNA(去氧核糖核酸)序列,使這些基因只在適當組織,尤其是前腦與海馬趾中活化。海馬趾是一種與空間及其他種類記憶有關的腦部組成部分。
在所有這些測驗中,經基因工程改造的老鼠表現一直優於正常老鼠,不但提升了智力也增強了記憶。美國有個電視劇描述一個叫“杜奇”的男孩子,小小年紀便當上了醫生,錢卓遂以“杜奇”為這些新種類老鼠的名字。
錢卓表示,原則上說,若發展出可靠的基因治療方法,或者只要開發出能改變職司記憶基因的藥物,人類即可通過改造基因而提高智力。不過他也認為有必要先進行廣泛的公共討論及建立指導原則,才能探討這些可能性。人類基因療法迄今只在成人身上試驗,未來可能很快會對胎兒試驗,但從未在胚胎上試驗,而且試驗的目的完全是為了治病。
老鼠兒子也可變龍鳳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萬物天生就很不平等,而決定人類的學習、反應的智商,主要由基因決定,但是這天生的不公平法則即將被打破!錢博士所領導的研究小組突破基因的限制,成功地孕育出高智商的老鼠。 錢卓表示,基因不像人類的其他器官,並沒有排斥性,低智商的人可以藉助沒有血緣關係的聰明人,經由基因工程技術,提升聰明才智。錢卓認為,不僅是老鼠,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哺乳類動物,甚至鳥類,生理在性成熟期之後,記憶與學習能力都會降低,這是因為決定大腦活動的一個NR2B基因變得不活躍。因此在實驗室中,他們以兩組老鼠做實驗,其中一組植入複製NR2B的胚胎的老鼠,因大腦神經蛋白引導作用,不僅學習與記憶能力明顯增加,同時進入老年期之後,大腦依然活躍,同時還可遺傳到下一代。
老鼠老鼠
十年苦學終成正業
當錢卓於1986年從中國上海市乘機首抵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里市進一步深造時,他的英語能力並不理想,懷抱的僅只是實現雄心壯志的堅決意志。 在美國念博士學位的最初幾個月期間,他幾乎無法聽懂課程的內容。歷經四年的堅持,他終於跨越語言與美式學風的藩籬,取得博士學位。
美國明尼蘇達州美國明尼蘇達州
隨後的十年間,錢卓在哥倫比亞大學追隨記憶機制研究領域巨擘艾立-坎道從事博士後研究,進一步提高自己在這一領域的相關技能。之後,錢卓還曾在麻省理工學院與曾獲諾貝爾生物學獎的免疫學家利根川進共事。
在他完成學業時,神經科學尚處於初步發展階段,研究界對大腦運作的機制所知仍相當有限。但他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上新方法,不斷針對“人類大腦中究竟有何機制促使我們能夠學習和記憶”,兩年來研究不輟,終於取得了一項神經科學上的重大突破。
6大表現證明老鼠很聰明
是普通老鼠,還是聰明老鼠,在錢卓教授專門為老鼠設計的6大考試下,老鼠們紛紛“現形”,表現出或拙或靈的姿態。
老鼠老鼠
聰明老鼠表現一:對玩具喜新厭舊。第1天,錢卓拿了同樣一件玩具———塑膠桶,分別發給普通老鼠和聰明老鼠玩。隔了3天,也就是第4天的時候,錢卓分別給普通老鼠和聰明老鼠兩件玩具,一件是第1天玩過的塑膠桶,一件則是從未玩過的玩具。聰明的老鼠抱著新玩具玩得津津有味,對舊玩具置之不理。而普通老鼠則一會兒玩玩新玩具,一會兒抱抱舊玩具,全然忘記了自己曾經玩過那隻塑膠桶
聰明老鼠表現二:“水迷宮”內快速逃生。把聰明的老鼠和普通老鼠分別放入“水下迷宮”。這時老鼠紛紛閉上眼睛,以免水進入。蒙上眼睛的老鼠,完全依靠感覺來尋找活命的平台。80秒鐘後,聰明鼠、普通老鼠都找到了平台。7天以後,當錢卓再次將聰明的老鼠和普通老鼠分別放入“水迷宮”時,憑著記憶,聰明鼠只花30秒就找到了平台,而普通老鼠還是像無頭的蒼蠅一樣,找了80秒鐘才找到平台。
聰明老鼠表現三:電擊後很“記仇”。這一恐懼測試,被錢卓教授稱為情緒條件反射。電擊聰明的老鼠,過了幾天,把老鼠重新放到籠子裡,老鼠一進去就被嚇癱了。
除了以上三大表現外,聰明老鼠還有三大表現:對同一環境容易產生相關聯想;對同一聲音、視覺很快產生聯想;善於學習新東西。一是,錢卓教授在相同的環境中電擊聰明老鼠,老鼠會記住環境、產生聯想而癱倒。二是,每次電擊聰明鼠時,同時伴以鈴聲,下次聽到鈴聲老鼠也會癱倒。三是,電擊聰明鼠之後,過幾小時把老鼠放回,不電擊,再過幾小時放回老鼠,也不電擊,反覆三、四次,聰明鼠很快不再害怕這個曾被電擊的環境。雖然動物都會有條件反射,但實驗中,錢卓教授還是發現,聰明老鼠反應比普通老鼠要靈敏、快速、強烈得多。
移植基因造就聰明小老鼠
培育聰明老鼠的環境很特別。在錢卓的實驗室內,科研人員想盡辦法讓老鼠“Happy”開心。 錢卓小組研究表明,被稱為NR2B的基因對控制腦部聯想力和辨別能力起了關鍵作用。為了研究出“聰明鼠”,錢卓博士等科研人員花了長達6年多的時間。實驗當中,研究人員把能夠增強大腦長期機能的NR2B基因複製一份植入老鼠胚胎中。結果發現這些有兩份NR2B基因的老鼠比其他老鼠聰明,它們辨別事物快,而且記憶事物的時間長。
錢卓小組在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出“聰明鼠”時,美國當地正在放“少年天才杜奇”。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位名叫“杜奇”(Doogie)的少年,12歲就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14歲當上了醫生。實驗室的年輕人靈機一動,把這些聰明的老鼠叫做“杜奇”。

遭遇反對

科學家堅決反對:用此方法培育聰明娃 有關專家認為,錢卓的研究表明,哺乳動物的智商和記憶力可能通過基因工程得以改善,藉此發現,人類可能生育出智商較高的嬰兒
嬰兒嬰兒
錢卓教授對“人類可能藉此生出聰明娃”的可能性做了肯定。據介紹,通過人的基因改變,當孩子尚在娘肚子裡時,對胚胎進行一定改造,可以讓孩子智商更高。但這種通過遺傳工程的方法來改造孩子智商的方式,將會對倫理道德產生重大衝擊。因為,在做基因移植的過程中,可能會生出缺胳膊少腿的孩子,而且生出的孩子還將一代代地把特殊的基因遺傳下去。它對倫理道德的挑戰,不亞於“克隆”。
科學家們堅決反對用這樣的辦法來培育智商較高的嬰兒。錢卓希望能通過開發藥物、後天培育的方法,培養出“聰明娃”。
12年科研釀出“妙藥”要多長的時間才能研究出讓人聰明的“靈丹妙藥”?“12年。”錢卓教授說,如果一切進展順利的話,“聰明鼠”轉入套用藥物開發,將要12年的光景,這也是開發新藥的一個周期。
青少年在12歲左右,當性成熟之後,NR2B基因對NMDA控制慢慢降低。所以孩子在12歲之前學習外語,可以做到與本地人無差異,而到了12歲以後學外語,則會有以往當地的口音。同樣的環境下,七、八歲的孩子學習速度很快,十七、八歲慢一些,而五、六十歲則更慢。
錢卓教授說,要讓孩子聰明,一是服用“聰明藥”,二是通過好的外界環境來改善孩子智商。比如說,學習前吃“聰明藥”,或者在好的外語環境裡學英語,都可以學得快一點。而作為家長和學校老師,則要儘量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美好的環境中學習。

研究突破

治療老年痴呆將有新突破 正常情況下,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哺乳動物都有NR2B基因。人進入中年,記憶力和學習力減退。特別是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病人,他們的NR2B基因變得很不活躍。
研究中,聰明的老鼠因為有雙份的NR2B基因,進入老年期後,基因表現仍然很活躍,甚至可以繁衍後代。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對人類進行類似的實驗還有諸多的改良等問題需要解決,但是NR2B能夠提高學習能力已經明確,製藥商會很快研製出能夠增進腦部基因活動的藥物。
聰明鼠的發現,對今後治療老年痴呆也將會有一個很大的新突破。
錢卓的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9月1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已經引起了分子生物界和醫學界的高度重視。

相關評論

眾說紛紜,有人歡喜有人憂 人和其他動物在進入中年後,記憶力及學習能力都會降低,這時,NR2B基因變得不活躍,這是正常現象。但是,聰明的“杜奇鼠”因為有這種基因的複製品,在進入老年期以後,這種複製基因仍然活躍。增效的功能變成永久性的,而且遺傳給後代。但聰明鼠的製作成功,也立即引起各界擔心,這種基因工程技術可能會被濫用。
這種行為也可能會付出代價。NR2B基因可通過增加鈣流入神經細胞的劑量來增強記憶力,但是鈣含量太高會增加腦部抽筋的危險性,就像癲癇發作的情況。如果中風,鈣質也會加重腦部的損傷。
雖然聰明鼠看起來很健康,但沒有人知道它們以後是否會有後遺症。聖地亞哥加州大學精神病學教授史奎爾說:“在採取對人類試驗這一步之前,有許多事情是必須先知道的。我們還不曉得這種基因改良是否要付出代價。”
以基因工程改良嬰兒智力的前景,也引起一些社會人士的關切。紐約州民間的生物倫理智庫哈斯丁中心總裁湯瑪士·木瑞說,認為人類應該不斷奮鬥以求更好的“完美主義”思想,是一種看似崇高的世界觀,但卻含有潛在的心理和文化的壞處。他說,期望不斷提高會變成很大的負擔,尤其是對那些頭腦被基因改造過的兒童而言。
科學家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以基因工程提高動物的智商,也引起高度的質疑。木瑞說:“我不認為提升猿的基因可以使它們有能力背誦莎士比亞,但是可能讓它們變得聰明些,而我們可能必須重新思考我們和到底有何不同的問題。”

相關詞條

個人成就

錢卓博士現任教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是國際著名的基因工程學家和神經科學家,並擔任華東師範大學“教育部長江講座教授”、教育部及上海市“腦功能基因學組重點實驗室”主任、華東師範大學“腦功能基因學組研究所”所長。曾受益於兩名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獲得者。 因錢卓在遺傳工程和腦科學等領域做出了許多開創性的貢獻,獲得了多項國際學術獎,其中包括100萬美元的Keck傑出學者獎,貝克曼獎、鮑勞斯·維康獎和美國華人傑出科學家獎等多項獎項。同時擔任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認知與行為重大研究項目”的評審委員、“遺傳與腦疾病重大研究項目”評審委員、“認知神經科學部項目”評審委員及Novartis等多家跨國製藥公司科學顧問、中國基因工程小鼠國家資源庫學術顧問。
錢卓錢卓
老鼠老鼠
錢卓博士在基因工程領域享有崇高的學術聲譽。他領導的實驗室連續開創了第二、第三、第四代基因或蛋白敲除技術,奠定了其在遺傳與基因工程領域的開拓者地位。錢卓博士還是腦科學尤其是學習與記憶研究方面的權威。他在國際著名的學術雜誌《自然》、《科學》、《細胞》、《自然—神經科學》、《神經元》等都有重要的學術論文發表。
近年來,僅他的幾篇代表作引用次數已達1400次以上。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Kandel博士在2000年《細胞》雜誌發表學術綜述——《神經科學:一個世紀的進展和依然存在的神秘》,對錢卓創造基因工程小鼠進行學習記憶研究給予了極高評價,認為是上一世紀末學習記憶研究最重要的進展之一。在其許多突破性工作中,以1999年的“聰明鼠”構建工作尤其令人矚目,被《時代周刊》作為封面故事加以報導,並被《科學》雜誌列為當年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由於錢卓在遺傳工程和腦科學方面的傑出貢獻,他被《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American)邀請撰寫權威性綜述文章,系統介紹有關“聰明鼠”的構建,以及他發現的學習與記憶分子開關這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
華東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
錢卓博士的突出貢獻在於發展了一種新的基因敲除技術,對精確地研究腦功能和腦疾病的細胞和分子機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他套用這項技術構建了海馬CAI區限定性的NMDA受體基因缺失的小鼠品系,在國際學術界引起轟動,被國際學術界譽為“聰明鼠之父”。目前,錢卓教授在華東師範大學建立了“腦科學與素質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改善和治療人類學習與記憶障礙。

獲獎記錄

錢卓在遺傳工程和腦科學等領域做出了許多開創性的貢獻,獲得了多項獎項,包括:Keck傑出學者獎,BurroughsWellcome青年研究者獎,華東師範大學傑出校友獎,中美協會科學成就獎,Beckman青年研究者獎,明尼蘇達醫學基金Bacaner基礎研究獎。 錢卓同時還擔任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認知與行為重大研究項目”的評審委員、“遺傳與腦疾病重大研究項目”評審委員、認知神經科學部項目評審委員、愛爾蘭科學基金(ScienceFoundationofIreland)、諾華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基金(GenomicsInstituteoftheNovartisResearchFoundation)、中國科學院、貝克曼基金(BeckmanFoundation)、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老年痴呆症研究中心(theAlzheimerDiseaseResearchCenterofJohnsHopkinsUniversity)、分子和細胞認知學會(theMolecularandCellularCognitionSociety(MCCS))等機構的科學顧問;中國科技部“國家遺傳工程小鼠資源庫”科學顧問,中國科學院海外評審專家。近期他應邀為諾貝爾獎委員會(NobelPrizecommittee)提名候選人。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由於錢卓在遺傳工程和腦科學方面的傑出貢獻,2000年應《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American)的邀請撰寫權威性綜述文章,系統介紹有關“聰明鼠”的構建,以及他發現的學習與記憶分子開關這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今年又通過創建高密度神經元記錄技術,首先發表了大腦記憶的編碼原理及其破譯方法,這一千古難題的攻破在學術界引起很大反響,並再次被《科學美國人》邀請撰寫文章。
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
《科學美國人》1845年在紐約創刊,一百六十多年來,《科學美國人》見證了科學各個領域每一個大的進步,成為世界頂級科普雜誌。全球18個版本同步傳播,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132位諾貝爾獎得主應邀在《科學美國人》撰寫他們在科學上的傑出貢獻。從愛迪生比爾·蓋茨,全球數千萬人從《科學美國人》汲取知識和智慧,走上成功之路。《科學美國人》內容涉及天文、地理、生物、人類、自然、IT、醫學、電子等,見證了科學、技術、商貿、政策等領域的最新發展狀況,成為政府制定科技政策和發展戰略的首選參考。由於錢卓博士在科學上的巨大貢獻,得到了中國國家領導人的讚譽。江澤民李嵐清陳至立等親筆批示,歡迎並支持錢卓博士在中國的生物科學技術領域展開工作。其中也包括雲南省領導(如徐榮凱等)為雲南省靈長類實驗動物中心引進錢卓的合作團隊展開國際前沿性研究,為雲南省的生物科技產業發展作貢獻。 1999年他所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自然》雜誌上首次報導了通過轉基因手段構建的“聰明鼠”,2000年又在《科學》雜誌載文提出了長期記憶形成的新機制,這些研究工作為揭示學習與記憶過程中的腦機製作出了重要貢獻。此外,錢卓博士於1999年在同一期《細胞》雜誌上連續發表了三篇有關條件基因敲除技術的開創性論文,被國際上譽為這一領域的里程碑。同時,錢卓博士也是國際上最早開展腦功能基因組研究的科學家之一。目前,他領導的研究組已率先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上發表了三篇有關腦功能基因組圖譜的研究論文。錢卓博士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很高評價,僅他在《自然》和《細胞》雜誌上發表的4篇論文,目前已被SCI收錄的論文引用達615次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