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腦功能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腦功能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時間是1999年9月,作者是錢卓博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市腦功能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
  • 外文名:Genetic Enhancement of Learning and Memory in Mice 
  • 時間:1999年9月
  • 作者:錢卓博士
實驗室介紹,主要研究方向,

實驗室介紹

1999年9月,錢卓博士在《自然》雜誌發表重要論文《Genetic Enhancement of Learning and Memory in Mice 》(即構建“聰明鼠”研究學習與記憶問題),引起了學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也成為錢卓母校華東師範大學實施“以傑出學科帶頭人提升學科建設水平”治校策略 的一個重要契機。
隨後,學校主管領導與錢卓博士進行了多次的溝通與商討。在校領導策劃、錢卓博士牽頭、生命科學院及科技處有關人員的 配合下,通過各級政府為優秀人才設立的“綠色通道”途徑,我校於2001年5月首先獲準設立了“功能基因組學”上海市重點學科,緊接著於2001年10月 成立了上海市腦功能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2002年1月成立了腦功能基因組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2年10月“腦功能基因組學”列為“十五”“211 工程”重點建設項目。為方便管理,學校於2002年10月將各重點項目集成後成立了華東師範大學腦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所。
2002年9月,在錢卓博士的鼎力引薦下,胡應和博士全職回國,擔任該所的執行所長兼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研究所自此步入了實質性建設階段。
在錢卓博士和胡應和博士的帶領下,在學校領導大力支持和各職能部門的配合下,腦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所白手起步,逐步進入了良性發展軌道。
重點實驗室依託領先的基因工程技術,以腦功能模式動物的構建與分析為中心,從基因、細胞、神經元網路以及認知行為等多層次上,對學習、記憶等高級腦功能展開系統性研究,以揭示大腦認知功能的基本原理。

主要研究方向

1. 腦基因組學與蛋白組學研究 運用先進的功能基因組學和蛋白組學技術,對基因和蛋白在整體動物大腦中的表達、活性和調控等問題展開深入研究,揭示相關基因與蛋白在大腦學習、記憶等高級認知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2. 腦功能模式動物構建與分析 利用轉基因或基因敲除技術,構建小鼠、大鼠、猴等腦功能模式動物,結合生化、生理、行為學等多種研究手段,從細胞和整體行為等不同層次,研究高級認知功能的神經機理。
3. 學習記憶神經編碼 以尖端的高密度群體神經元在體記錄技術為核心手段,結合腦功能模式動物,研究大腦學習、記憶過程中的群體神經元編碼規律,從神經元網路水平探討大腦學習記憶信息編碼的基本原理。
4. 腦基因功能的分子調控 根據腦功能相關基因藥靶的特性,圍繞中草藥化合物庫建立篩選平台,研究小分子天然產物對相關腦功能基因表達及活性的調控作用,研發對腦疾病靶點基因起作用的藥物先導化合物。
5. 感知覺信息處理及可塑性 採用神經生理學和心理物理學方法研究感覺系統對感知覺信息的處理機制;採用神經生理學、分子生物學、神經藥理學方法研究感覺信息處理的可塑性;採用行為學、心理物理學、生物醫學、生物工程技術和神經藥理學、分子生物學等方法研究感覺功能異常與修復。
以上述五個方向的研究目標為核心,重點實驗室組建了基因組學、蛋白組學、模式動物構建、模式動物分析、神經編碼分析、神經藥物研發等環環相扣的腦科學研究六大技術平台。並以此為依託,圍繞大腦學習、記憶等高級認知功能的一些重大基本問題,展開了從“基因——神經突觸——神經網路——腦功能——腦疾病藥物研發”的整合性研究,承擔了國家“973計畫”、“863計畫”等重大科研項目,獲得了一批初步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在《Neuron》、《PNAS》等國際專業雜誌。
由於重點實驗室在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的崛起,已先後有包括Thomas Sudhof、Joshua Sanes、Richard Thompson和Roger Nicoll等8名美國科學院院士以及德國馬普醫學研究所所長Peter Seeburg、法國巴黎高師生物系系主任Antoine Triller、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John O’Keefe教授等國際權威科學家來實驗室進行學術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