錞於

錞於

錞於,亦作錞釪、錞。我國古代銅製打擊軍中樂器。現發現最早的作於春秋時期,盛行於漢代。《國語·吳語》:“鼓丁寧、錞於、振鐸”。《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錞於常與鼓配合,用於戰爭中指揮進退。鄭玄註:“錞,錞於也”。《淮南子·兵略訓》:“兩軍相當,鼓錞相望”。多用於戰陣。《國語·晉語五》:“戰以錞於,丁寧,儆其民也。” 韋昭 註:“錞於,形如碓頭,與鼓角相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錞於
  • 別稱:錞釪、錞
  • 發現時間:春秋時期
  • 類別:銅製打擊軍中樂器
  • 拼音:chúnyú
出處,形狀結構,文物出土,歷史記載,

出處

古代一種銅製樂器
”《周書·斛斯徵傳》:“又樂有錞於者,近代絕無此器,或有自 蜀 得之,皆莫之識。 徵 見之曰:‘此錞於也。’眾弗之信。 徵 遂依 乾寳 《周禮注》以芒筒捋之,其聲極振,眾乃嘆服。” 清 趙翼 《觀西洋樂器》詩:“錞於丁且寧,磬折柎復擊。”

形狀結構

錞於形如圓筒, 上部比下部稍大,頂上鈕。鈕多作虎形, 故常有“ 虎鈕錞於”之稱。有人認為,具有虎鈕的錞於應屬古代巴人遺物。已發現的青銅錞於多出於四川、安徽和湖北部分地區。
自宋代以來,在湖南南部、湖北西部、四川東部等地區多次發現錞於。現在,錞於出土地已遍及湘、鄂、川、黔、滇、陝、皖、贛、粵、桂、魯等十一個省、區。其形制一般多略呈橢圓筒形,肩圍大而腰圍小。無鈕,或為光素無飾的環鈕、橋鈕,或作虎形、馬形、龍形、鳳形鈕。以虎鈕錞於最為多見。

文物出土

山東沂水劉家店子東周墓出土錞於,圓弧形頂、無盤、頂部有綯索狀環鈕。安徽宿縣出土無鈕錞於,頂端有盤,不設鈕,在盤壁上鏤刻兩個對稱的方孔,可繫繩懸掛。均屬春秋中期遺物,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錞於。
1985年,江蘇鎮江諫壁王家山東周墓出土三件錞於,大小有序。弧圓形頂,無盤,頂端有虎形鈕。錞體上部向前方傾斜。其中較小的一件。肩徑22—26.5、底徑16.9—20.8、通高43厘米。有雲紋、三角雲、螺旋紋、鳥紋等多種紋飾。正面肩腹部向前突出部位浮雕人面紋。腹部有一獸形邊棱。腹內有兩個三角形矯音孔。其造型奇特。屬春秋晚期遺物。
四川多有虎鈕錞於發現。1972年,涪陵小田溪二號巴族墓出土虎鈕錞於。墓葬年代約為戰國末年或秦初。與它一起出土的銅鉦上,刻有巴族圖符。巴族銅器多飾虎紋,錞於為虎鈕,與巴族的圖騰崇拜有關。唐樊綽《蠻書》說巴人是“白虎之後”,蓋即由此。1958年,湖南常德地區曾徵集到一件虎紋錞於。通高37.3、肩寬22厘米。頂端盤上立一虎鈕,虎身飾雲紋。錞於下部刻一生動的行虎,虎頭上刻太陽紋圖符,殊為少見。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收藏一件虎鈕錞於。通高74、肩寬44—50厘米。頂端盤上立一虎鈕,虎形較大,張口露齒,造型栩栩如生。均為戰國時期製品。
1978年,陝西鹹陽市東郊塔兒坡出土龍鈕錞於
通高69.6、肩圍111、底圍118厘米。頂端有盤,立一張口、曲頸反轉的飛龍,形象生動。錞於身飾葉紋、雲紋、焦葉紋。約為戰國晚期至秦代製品,是一件罕見的珍品。1962年,貴州松桃縣發現五件一組、大小依次遞減的虎鈕編錞於。1981年,湖南湘西吉首縣發現四件一組、大小有別的錞於。均為東漢遺物。
1995年,甘肅涇川縣王母宮祖祠遺址出土
宋獅紐錞於,1995年5月16日出土於涇川縣王母宮山頂。宋代,黃銅質,通高98.5厘米,口徑53.6厘米,口壁厚3.3厘米,平底葫蘆形,獅鈕,圓肩出寬沿,束頸,鼓腹,微侈口,獅昂首,粗眉凸目,嘴緊閉,腦後螺飾,豐胸,短體,四肢粗狀有力,附站錞肩,足部連襠,長尾後拖,四肢肩腹飾凸雲紋。此錞於是宋代珍貴文物,為研究回山王母宮的建設史提供了實證。

歷史記載

關於錞於奏法,歷代記載紛紜。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約當西漢時期)出土的銅貯貝器上,鑄有大群滇人舉行宗教儀式的場面,其中有兩人合扛一木,下懸一錞於、一銅鼓、銅鼓側懸,錞於則正吊於橫木之上,旁有一人執棰並擊之(《中國音樂史圖鑑》Ⅱ—41)。為我們提供了生動的演奏圖象。另據《南史·齊始興王鑑傳》和《北史·斛斯征傳》記載,用盛器置水於錞於之下,“以芒莖當心跪注錞於,以手振芒,則聲如雷”或“以芒筒捋之,其聲極清”的奏法。
錞於
上述古制錞於至南北朝時失傳。宋《樂書》載有形狀似鐘,內懸鈴舌的錞於。明代王圻《三才圖會》所繪錞於,口朝上,亦作“大上小下”之形,用曲繩形鈕系懸於木架上。這些錞於與古錞於已有較大的區別。
春秋晚期 1984年丹徒北山頂出土一套三件,大小相次。整體呈橢圓筒形,虎形鈕。盤內、肩部和口部均飾以變體雲雷紋,隧部兩側各有八條小龍組成的裝飾圖案。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