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軌生產與使用

鋼軌生產與使用

《鋼軌生產與使用》是2009年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寶升、趙憲明。該書可供鋼軌生產廠及使用部門的科研和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鋼軌生產與使用
  • 作者劉寶升、趙憲明
  • ISBN:9787502449551
  • 定價:52元
  • 出版社冶金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07月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鋼軌生產技術的發展、鋼軌的冶煉、軋制及不同鋼種鋼軌的技術開發過程和質量控制。第1章介紹了鋼軌生產的沿革,國外鋼軌生產技術的發展和我國鋼軌生產技術的發展。第2章的主要內容是中國鋼軌生產技術回顧,簡單介紹了鋼軌的熔煉與鋼錠的澆鑄,鋼錠的加熱及初軋機開坯軋制,鋼坯表面缺陷清理及加熱,軌梁軋機軋制及軋制缺陷調整,以及多年來對鋼軌鋼質不良的試驗研究結果和鋼軌使用過程中的破損。第3章主要介紹了現代鋼軌生產技術,其中包括吹氧轉爐冶煉及大方坯連鑄;步進式加熱爐及鋼坯加熱;鋼軌的軋制,鋼軌軋機及其典型布置,鋼軌的萬能軋機軋制;鋼軌的軋後處理,鋼軌的矯直,鋼軌軌頭淬火;鋼軌的檢測技術,鋼軌的平直度檢測和鋼軌殘餘應力檢測。第4章主要介紹了鋼軌新鋼種開發,包括中錳鋼軌開發、高矽鋼軌開發及SiMnV特級耐磨鋼軌的開發。本書系統地介紹了鋼軌生產技術的發展、鋼軌的冶煉、軋制及不同鋼種鋼軌的技術開發過程和質量控制。

作者簡介

劉寶升,1929年生於河北省滄縣李天木鄉。
1953年畢業於東北工學院(現東北大學)冶金工程系金屬壓延專業,分配到鞍鋼鋼研所,負責重軌的科研和技術工作,一直到1990年退休。參與了重軌技術規程的制定、修改;進行了為消除重軌表面缺陷和低倍組織缺陷的試驗研究;主要負責鞍鋼多項合金鋼軌的開發、研製。承擔的“鐵路用中錳鋼軌的研究”獲國家發明獎。負責承擔的“74SiMnV耐磨鋼軌”獲冶金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趙憲明,l965年6月生,遼寧省桓仁縣人,東北大學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l987午7月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鍛壓設備與工藝專業,1992年3月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1995年6月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軋制領域新技術和新工藝、型鋼軋制過程理論和工藝及材料成形過程的模擬和組織性能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與開發工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發明一等獎l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項。發表論文40餘篇,參加編寫教材2部,電子教材1部。

圖書目錄

1 國內外鋼軌生產的發展
1.1 鋼軌生產技術沿革
1.2 國外鋼軌生產技術的發展
1.2.1 改進鋼軌質量
1.2.2 改進鋼軌斷面外形和尺寸
1.2.3 提高成材率
1.2.4 高強度耐磨鋼軌
1.2.5 貝氏體和馬氏體鋼軌
1.2.6 鋼軌的重量、長度和專門試驗設備
1.3 我國鋼軌生產技術的發展
1.3.1 概述
1.3.2 鋼軌的生產和設備更新
1.3.3 高強度耐磨鋼軌的開發
1.3.4 鋼軌控軋控冷的研究
1.3.5 提高鋼軌質量和成材率
參考文獻
2 我國鋼軌生產技術回顧
2.1 平爐鋼軌鋼的熔煉與鋼錠澆鑄
2.1.1 平爐鋼軌鋼的熔煉
2.1.2 鋼軌鋼錠的澆鑄
2.2 鋼錠加熱及初軋機開坯軋制
2.2.1 鋼錠加熱
2.2.2 初軋機鋼錠的開坯軋制
2.3 鋼坯表面缺陷清除及加熱
2.3.1 鋼坯表面缺陷清除
2.3.2 連續式加熱爐及鋼坯加熱
2.4 軌梁軋機軋制及軋制缺陷調整
2.4.1 軌梁軋機軋制
2.4.2 軋制缺陷調整
2.5 鋼軌鋼質不良缺陷研究
2.5.1 鋼軌的結疤、裂紋和分層
2.5.2 鋼軌的低倍組織缺陷
2.6 鋼軌的破損
2.6.1 核傷
2.6.2 鞍形磨耗
2.6.3 淬火過渡層掉肉
2.6.4 軌端淬火層金屬剝落
2.6.5 波浪形磨耗
2.6.6 鋼軌螺孔裂紋
2.6.7 壓潰與不耐磨
2.6.8 剝離
2.6.9 鋼軌的鏽蝕
參考文獻
3 現代鋼軌生產技術
3.1 吹氧轉爐冶煉鋼軌鋼及大方坯連鑄
3.1.1 鐵水預處理
3.1.2 吹氧轉爐煉鋼
3.1.3 爐外精煉
3.1.4 大方坯連鑄
3.1.5 我國鋼軌生產工藝與技術
3.2 鋼坯加熱
3.2.1 鋼坯表面缺陷及清除
3.2.2 步進式加熱爐及鋼坯加熱
3.3 鋼軌的軋制
3.3.1 鋼軌軋機及典型布置
3.3.2 鋼軌萬能軋機軋制
3.4 鋼軌的軋後處理
3.4.1 鋼軌的白點與緩冷處理
3.4.2 鋼軌矯直
3.4.3 鋼軌軌頭淬火
3.5 鋼軌的檢測技術
3.5.1 鋼軌無損檢測技術
3.5.2 鋼軌的平直度檢測
3.5.3 鋼軌殘餘應力檢測
參考文獻
4 鋼軌新鋼種開發
4.1 概述
4.2 中錳鋼軌的開發
4.2.1 研製過程
4.2.2 線路局部考察和全面使用
4.2.3 鑑定轉產
4.3 高矽鋼軌的開發
4.3.1 研製過程
4.3.2 高矽鋼軌接觸焊接的研究
4.4 SiMnV耐磨鋼軌的開發
4.4.1 研製過程
4.4.2 科技成果鑑定
參考文獻

序言

我國從1953年末開始生產43型鋼軌,起初是沿用前蘇聯的鋼種、型號和生產工藝。為了適應我國的具體情況,鞍鋼首先進行了技術規程的修改和試驗研究,並將研究成果納入了規程,套用於生產。隨著鋼軌生產和使用要求的不斷提高,鋼軌的型號逐步增大,1955年末開始生產50型鋼軌,1989年60型鋼軌進行批量生產。幾十年來,我國鋼軌的生產與科研主要圍繞著兩個方面,其一是減少結疤、裂紋、分層、低倍組織等鋼質不良缺陷;其二是提高鋼軌的耐磨、耐壓性能而進行新成分鋼軌的研製。開始生產鋼軌時由於缺乏生產和管理經驗,成品鋼軌的結疤、裂紋等鋼質不良缺陷嚴重,隨著生產經驗的積累、操作技術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鋼軌的一級品率逐年上升,曾達到88.2%,結疤和裂紋等缺陷逐年減少。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間鋼軌質量又一度變差。之後,加強了生產管理,重視科研工作,鋼軌的一級品率又逐年上升,到1965年達到96%以上,達到了國際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