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家(電影《鋼琴家》原聲專輯)

鋼琴家(電影《鋼琴家》原聲專輯)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鋼琴家》(The Pianist、Le pianiste)是由沃伊切赫·基拉爾製作的影視原聲音樂專輯。該專輯是電影《鋼琴家》的原聲專輯,於2002年11月26日發行,共收錄11首曲目。

2003年,沃伊切赫·基拉爾憑藉專輯獲得第28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電影配樂;提名第5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電影配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鋼琴家
  • 外文名:The Pianist
    Le pianiste
  • 專輯語言:英語
    法語
  • 曲目數量:11 首
  • 音樂風格:影視原聲
  • 發行日期:2002年11月26日
  • 製作人:沃伊切赫·基拉爾
創作背景,專輯曲目,專輯鑑賞,獲獎記錄,

創作背景

《鋼琴家》是沃伊切赫·基拉爾為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的電影作品《鋼琴家》製作的影視原聲專輯。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的回憶錄改編而成,講述了瓦拉迪斯羅·斯皮曼在二戰爆發後被放逐在華沙猶太人區生存的真人真事。
原聲音樂主題由弗里德里克·蕭邦的鋼琴曲貫穿始終——作為一個鋼琴樂手,蕭邦的作品是瓦拉迪斯羅·斯皮曼演奏曲目的核心部分。原聲專輯中這些曲目的演奏者是在20世紀70年代華沙國際蕭邦鋼琴大賽中奪冠的波蘭鋼琴家亞努什·奧萊依尼查克(Janusz Olejniczak)。而且在這張原聲專輯中還收錄了瓦拉迪斯羅·斯皮曼本人於1948年在波蘭親自演奏的蕭邦的《瑪祖卡舞曲》第十七號第四樂章(Mazurka In A Minor, Op.17, No.4)的歷史錄音。

專輯曲目

曲序
歌曲名
創作
時長
1
《升c小調夜曲(1830)》
4:06
2
《e小調夜曲,Op.72,No.1》
4:28
3
《c小調夜曲,Op.48 No.1》
5:56
4
《F大調第2號敘事曲, Op.38》
7:38
5
《g小調第1號敘事曲, Op.23》
5:56
6
《a小調第3號圓舞曲, Op.34, No.2》
5:11
7
《e小調前奏曲,Op.28 No.4》
2:27
平穩的行板與輝煌的大波羅乃茲舞曲,Op.22
8
《G大調平穩的行板》(Tranquillo)
弗里德里克·蕭邦
4:32
9
《降E大調大波羅乃茲舞曲》(Molto Allegro)
9:21
-
10
《搬至貧民窟1940年10月31日》
沃伊切赫·基拉爾
1:54
11
《a小調瑪祖卡舞曲, Op.17, No.4》
弗里德里克·蕭邦
3:48
參考資料

專輯鑑賞

《鋼琴家》一開始,在第一秒鐘,就響起了鋼琴聲,是蕭邦的《升c小調夜曲》,平靜中含著深情,舒展中含著細膩,像是蕭邦在深情地向別人訴說著什麼,時而會流露出一些傷感和無奈,像是預料到未來要有什麼災難發生一般。伴隨著這首鋼琴曲的響起,映入眼帘的是黑白的1939年的華沙街頭,這是一個安逸的城市,人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自己的生活,仿佛對於即將到來的災難一無所知。漸漸的影片轉為了彩色,首先看到的是一雙修長整潔的手、一個有著清秀面容的演奏者,他正在電台的錄音室中進行著音樂的錄製。他的演奏從容和自然,給人一種十分投入的感覺,而且那略帶憂鬱的眼神中分明透出了一種堅毅和自信。突然,一聲巨響襲來,整個房間都被震動,但他只是出於本能地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演奏。當電台的人告訴他德國人打過來了,要他離開的時候,他搖了搖頭,繼續演奏,直到轟炸將房屋炸毀,氣浪將他掀翻在地,才停下來離開。影片一開始就用鋼琴製造出了貫穿於全片的矛盾衝突,即音樂和戰爭的衝突,同時也告訴觀眾,波蘭人民安逸的生活結束了,苦難才剛剛開始。
德國軍隊進入了華沙,從此波蘭人們開始了他們苦難的歷程,他們被戴上了特殊的猶太人的標記,被趕進了猶太人的集中營,瓦拉迪斯羅·斯皮曼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機,不得不來到一家飯店演奏鋼琴,他演奏著一首不知名的樂曲,雖然鋼琴的旋律十分輕鬆,演奏得也較為輕鬆和自然,但是他的眼中分明流露出一種不屑和厭煩,甚至有一些詼諧的味道。他用一種黑色幽默的方式,抒發了自己的不滿。後來為了躲避德國人的搜查,瓦拉迪斯羅·斯皮曼不得不來到一個廢墟中躲藏,他發現這個廢墟中居然有一架鋼琴。隨後他彈起了《降E大調大波羅乃茲舞曲》,熱情豪放,充滿了昂揚的鬥志,音樂表情堅定,且充滿了激情。他將自己對於民族的關愛和希望以及必勝的信念,全都融入到作品之中。其實坐在鋼琴前的瓦拉迪斯羅·斯皮曼,並沒有真正演奏,他的雙手在空氣中模擬著演奏。
流亡了一天的瓦拉迪斯羅·斯皮曼,遇到了一位德國的軍官。當德國軍官知道瓦拉迪斯羅·斯皮曼曾經是一位鋼琴家之後,隨即將他帶到了一個有鋼琴的房間。他在鋼琴前面躊躇了很久,終於從一個和弦開始,演奏起了《g小調第1號敘事曲》。德國軍官完全被瓦拉迪斯羅·斯皮曼的琴聲征服。德國人用槍炮征服了波蘭民族,而波蘭人卻用蕭邦的作品征服了德國人。此後,這位德國軍官偷偷地幫助瓦拉迪斯羅·斯皮曼,直到蘇聯軍隊的到來,波蘭贏得了解放。這一次的演奏過程,也是影片核心意義的轉變過程。瓦拉迪斯羅·斯皮曼從衣不遮體到演奏時的從容和自信,德國軍官從桀驁不馴到徹底被征服。導演用這種方式,表明了波蘭民族的不屈和堅強。
波蘭光復之後,瓦拉迪斯羅·斯皮曼又可以正大光明地彈琴了。還是在電台錄音室中,斯皮曼在鋼琴前,再一次彈起了那首《升c小調夜曲》。但除了這個彈琴的人,時間、地點、人物,已經全部改變了。就算是得以倖存下來的瓦拉迪斯羅·斯皮曼,他的演奏,也是充滿了艱辛和滄桑。戰爭沒有打敗他,也沒有打敗波蘭民族,他依然要繼續彈琴。在萬人矚目的舞台上,他又一次深情地彈起了《降E大調波羅乃茲圓舞曲》,他要用自己的鋼琴聲,來續寫自己傳奇的人生,來捍衛波蘭民族的尊嚴,讓蕭邦的琴聲永遠流淌下去。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方
獲獎情況
2003年
第28屆法國電影凱撒獎
最佳電影配樂
沃伊切赫·基拉爾《鋼琴家》
獲獎
第5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最佳電影配樂
提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