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

銜是一個漢字,讀作xián,本意是指含著,用嘴叼,引申義是存在心裡,相連線。該文字在《後漢書·張衡傳》和《閱微草堂筆記》等文獻均有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銜
  • 拼音:xián
  • 含義:4個
  • 五筆字型:TQFH
  • 例句:寫作文時要注意上下文的銜接
  • 釋義:事物相連線
基本信息,更多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xián
筆順讀寫:撇、撇、豎、撇、橫、橫、橫、豎提、橫、橫、豎鉤
【釋義】①含著;用嘴叼:燕子銜泥做新窩|他銜著一個大菸斗|小狗銜著一塊骨頭。②存在心裡:銜恨|銜冤。③相連線:銜接|車首尾相銜。④行政、軍事、學術等系統中人員的等級或稱號:警銜|頭銜|軍銜|官銜。⑤馬嚼子
【銜接】xián jiē 事物相連線。
〖例句〗老師提醒我們,寫作文時要注意上下文的銜接。

更多信息

銜 <動>
口含
蟾蜍銜之。――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張衡傳
又如:燕子銜泥;銜環相報(銜環);銜刀(口中叼刀);銜土(口含泥土);銜口墊背(古代一種殮葬習俗:給死人口含珠、玉或米。死屍褥下放錢)
銜之次骨。――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如:銜恩(感恩);銜悔(懷有悔恨之心);銜匿(深藏在心裡);銜恤(心懷憂傷);銜哀(心懷哀痛)
奉接,接受
賈昌銜保家活命之恩,無從報效。――《醒世恆言
又如:銜命(奉行命令)
把兩物互相接起來或縛住
且把糧車首尾銜,權做寨柵。――《水滸全傳
展張盡力,舳艫頓見尾銜。―― 明《右僉都御史袁可立晉秩兵部右侍郎誥》
銜xián
馬嚼子:勒緊~。
⒉用嘴含,包含,含有:結草~環。~花。~遠山。
⒊藏在心中,懷恨:~悲。~恨。
鄭伯突銜傅瑕十七年相拒之恨,咬牙切齒。——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
⒋奉,接受:~命。
⒌相接:~接。
⒍職位,職稱:職~。頭~。官~。軍~。大使~。
公(袁可立)乞骨骸者七,辭銜者三。——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戸監切《集韻》《韻會》乎監切,𠀤音鹹。《說文》馬勒口中。從金從行。銜,行馬者也。《徐曰》馬銜所以制之行也。會意。《戰國策》伏軾撙銜,橫歷天下。《前漢·張敞傳》利其銜策。
《正字通》凡口含物曰銜。《詩·豳風·勿士行枚箋》初無行𨻰銜枚之事。《東京夢華錄》車駕登宣德樓,下赦,旋立雞竿,竿尖大木盤上有金雞,口銜紅幡子,書皇帝萬歲字。《盧照隣詩》龍銜寶蓋迎朝日。
《正字通》奉君命而行曰銜命。
官吏階位曰銜。《語林》近代選曹補授,先具舊官於前,次書擬官於後,新舊相銜也。《白居易·贈張籍詩》獨有詠詩張大祝,十年不攺舊官銜。《陸游詩》頭銜字字敵冰淸。
感也。《管子·法法篇》法立而民樂之,令出而民銜之。《林景熙詩》心銜造化仁。
憾也。《前漢·外戚傳》栗姬怒不應,言不遜,景帝心銜之。《唐書·薛藝傳》藝頻為李景所辱,深銜之。
人參,一名人銜。《本草》其成有階級,故名。《蘇軾詩》舊聞人銜芝,生此羊腸嶺。
馬銜,海神也。《木華·海賦》海童邀路,馬銜當蹊。《注》海童,馬銜,皆神名。馬銜,馬首,一角,龍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