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是2019年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姚江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鏡
- 作者:姚江波
- 出版時間:2019年6月1日
-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 頁數:167 頁
- ISBN:9787503899744
- 類別:圖書>歷史>文物考古>其他文物考古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銅鏡》是2019年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姚江波。
銅鏡一般是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來祭祀的禮器出現,在春秋戰國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貴族才能享用,到西漢末期銅鏡就慢慢的走向民間,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銅鏡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中國...
青銅鏡是一種古老的由青銅所制的使用器物,也是精美的工藝品。發現最早的青銅鏡,是距今4000年左右齊家文化墓葬中出土,直徑6厘米,厚0.3厘米,鏡面有光澤,鏡背中央有一個橋形鈕,未施紋飾。被譽為“中華第一鏡”,甘肅省廣河縣齊家坪遺址出土,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據史料記載,自商周時代起,古人就用青銅...
托力[Toli],漢譯為“銅鏡”。所謂銅鏡之“鏡”,並非古代照面所用之鏡,而是指懸掛在薩滿身上那些扭動起來“叮噹”作響,或提在手中舞動的盤狀銅器。其作用與西沙相似,為“鎮妖驅邪”之用。在滿族薩滿的視界裡,托力常常是那些能夠發光的天體的象徵,如太陽、月亮、星辰等。披在薩滿的前胸與後背,曰“懷日背...
銅鏡原本是古人使用的照面飾容的生活用品,如今古銅鏡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濃縮文化,鑑證歷史,創造財富,陶冶情操,成為人們投資收藏的古代藝術品。青銅的發明和使用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飛躍。作為當時先進性生產力的一個重要標誌,我國夏、商、周被稱為“燦爛的青銅器時代”。春秋戰國以後,青銅器逐漸衰落,被更...
銅鏡就是古代用銅做的鏡子。在古代,銅鏡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關係,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銅鏡又是精美的工藝品。它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作者簡介 丁孟,1960年生,現任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金石組組長、館員。十餘年中,一直從事故宮博物院院藏銅鏡的整理...
五山紋銅鏡是戰國時期的銅器類文物,現存於湖南省博物館,直徑19厘米。文物介紹 銅鏡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照面飾容用器,又叫鑒或照子。遠古時期,人們只能藉助自然界水的反光作用來觀察自己的容貌,後世陶鑒、銅鑒都有盛水鑒容的功用。銅鏡發明後,人們有了專門的照面用具,且攜帶方便。楚人對銅鏡十分喜愛,楚式...
春秋戰國銅鏡 春秋戰國時代是我國銅鏡盛行發展時代。戰國銅鏡的特點是:形體輕巧,紋飾精緻,線條流暢,一掃前期銅鏡幼稚樸拙的風格,展現出青銅工藝的新面貌。此時銅鏡多為圓形。紋飾表現手法多樣,有淺浮雕、高浮雕、金銀錯、嵌石、彩繪等。圖案多採用地紋襯映主紋手法,主紋地紋相映成趣。圖案顯得完善而和諧。根據...
漢代除了繼續沿用戰國鏡外,最流行的銅鏡 有:蟠螭紋鏡、蟠虺紋鏡、章草紋鏡、星雲鏡、雲雷連弧紋鏡、鳥獸紋規矩鏡、重列式神獸鏡、連弧紋銘文鏡、重圈銘文鏡、四乳禽獸紋鏡、多乳禽獸紋鏡、變形四葉鏡、神獸鏡、畫像鏡、龍虎紋鏡、日光連弧鏡、四乳神鏡、七乳四神禽獸紋鏡等。文物簡介 兩漢時期包括西漢、...
唐代是中國古代銅鏡製造的鼎盛時期,唐鏡不僅繼承了漢魏的文化傳統,而且吸收了邊疆民族的藝術成就,同時對外來(主要是波斯、印度)文化中的優秀部分也兼收並蓄,融匯一體,構圖更加精細,使銅鏡藝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鑄鏡業是唐代最精細的工藝,每逢八月五日(唐玄宗生日)人們都將銅鏡作為禮品送人,祝福長壽,這...
漢代銅鏡。早年在紹興,現藏上海博物館。最早載於宋姚寬《西溪叢語》:“近得一夾鏡,大鼻,叩之中虛,有冠劍四人,一題忠臣伍子胥,一吳王,一越王, 一范蠡,又二婦人云,越王二女皆小隸書,製作奇古。”高乳,圓紐,小朱紋紐座。簡介 (1)器物名稱:伍子胥畫像鏡 (2)形制規格:目錄紋飾說解:時代背景...
銅鏡合金主要成分是銅、錫和鉛三種。宋以後往往羼有鋅。加錫的主要作用,是加強硬度,並之有光澤。加鉛的主要作用是,使合金溶液在鏡范中,環流良好;使銅鏡表面勻整;利用鉛在冷卻後不收縮的特性,使鏡背紋飾完整清晰;避免鏡上產生泡斑。另外,加錫、鉛的另一作用,可降低熔點。唐代銅鏡,由於所含錫、鉛成分...
戰國蟠螭紋銅鏡是戰國時期的一件青銅器,直徑19.3厘米,重0.527千克,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發展沿革 商周時期,銅鏡最早作為祭祀用的禮器。鏡背裝飾語言豐富,鏡面平滑光澤,已經具備基本的照容功能。戰國是中國古代銅鏡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隨著禮樂制度的衰落,青銅禮器的鑄造數量逐漸減少,而日常生活的實用物品逐漸...
宋銘文銅鏡是宋朝青銅器文物,現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尺寸規格為直徑14厘米,厚0.5厘米。文物尺寸 直徑14厘米,厚0.5厘米。文物特徵 圓形,鏡外緣有兩圈凸起弦紋,中心有八字銘文“千秋金鑑,勳業頻看”。文物鑑賞 宋朝由於大量鑄造兵器和貨幣,造成銅料嚴重缺乏,使銅鏡鑄造業受到影響。因此宋鏡多輕薄,小鈕或者...
由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得到氫氧化銅,再加入酒石酸鉀鈉,配製成斐林試劑,如果加入甲醛能將其還原,就有紅色單質銅沉澱產生,在試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銅鏡。一般用反應檢驗醛基的存在。若改用乙醛,葡萄糖等其他物質,其還原能力比甲醛弱,不能得到銅鏡,只能得到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此外,銅鏡反應必須“見好就收”...
唐代銅鏡在造型上突破了漢式鏡,創造出各種花鏡,如葵花鏡、菱花鏡、方亞形鏡等等。圖案除了傳統的瑞獸、鳥獸、畫像、銘文等紋飾外,還增加了表現西方題材的海獸葡萄紋,表現現實生活的打馬球紋等等。唐代銅鏡的紋飾和總體布局,也突破了前期的程式規範。銅鏡的構圖雖然還是環繞式和對稱式的表現手法,但是布局清新明朗,...
《故宮收藏:你應該知道的200件銅鏡》主要內容:1975年甘肅廣河縣齊家坪墓葬和1976年青海貴南縣尕馬台墓葬,各出土了一面銅鏡,這兩處墓葬均屬齊家文化,這兩面銅鏡的出土,標誌著中國古代銅鏡至少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出現,這是我們發現僅有的、最早的兩面銅鏡。至於我國古代銅鏡最早從什麼時候開始鑄造、使用,還不清楚...
銅鏡又稱青銅鏡,即用銅做的鏡子,靠正面磨光、反射,是古人照面飾容的器具。中國最早的銅鏡是在新石器時代齊家文化(距今約四千年)遺存中發現的,共出土兩面,一為素鏡(無紋飾),一為七角星紋鏡(銅與錫合金),皆為圓形。戰國、漢、唐代是中國銅鏡鑄造發展的三個高峰。鄂州與洛陽、會稽、徐州並列為全國四大產...
寶相花銅鏡 寶相花銅鏡是唐朝時期的文物,此鏡為葵花形,圓鈕,現藏於河南省洛陽龍門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藏品為唐代文物。厚1厘米, 直徑24厘米,鏡為葵花形,圓鈕,鈕周邊飾纏枝牡丹,輪內交錯飾十二朵寶相花。光亮如初,絢麗華美。現收藏於洛陽龍門博物館。
菱花鏡,古代銅鏡名。鏡多為六角形或背面刻有菱花者名菱花鏡。唐代菱花鏡一名的緣起,出自唐代詩人韋應物和劉禹錫等人的詩句。韋應物《感鏡》詩中云:“鑄鏡廣陵市,菱花匣中發。”劉禹錫《和樂天以鏡換酒》詩中有“把取菱花百鍊鏡,換他竹葉十旬杯”。詩人們提到的“菱花鏡”究竟何所指?學界至今爭論不一,有人...
鎏金博局紋銅鏡,西漢,直徑13.8厘米,1978年長沙楊家山304號墓出土。照容用具。正面平整,背面鎏金,黃金為貴重金屬,此鏡上鎏金,足見主人對此鏡的重視 照容用具。正面平整,背面鎏金,黃金為貴重金屬,此鏡上鎏金,足見主人對此鏡的重視。鏡背面主要紋飾為博局紋圖案,博局紋是漢代銅鏡中盛行的一種裝飾圖案,...
稷山縣發現了一面銅鏡,對照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欣弘主編的 《百姓收藏圖鑑·銅鏡》21面圖譜,屬戰國時期的蟠螭紋銅鏡,是一件難得的珍貴藏品。該銅鏡直徑8.6厘米,重142克,圓形,夾層三弦紐,圓紐座四隻龍頭對著鏡緣,昂首張目,頭部有角,圓形眼,四蟠螭嘴銜鏡緣,C字形眉,黑漆古。銅鏡品相甚佳,真可謂是...
鼎形銅鏡 鼎形銅鏡為宋代文物,1956年在江西南昌市收集所得。宋代銅鏡中的奇異鏡型,較罕見。外形鑄成鼎形,通常無紐,素緣,鏡背以吉祥圖案為飾。鼎形雙麟紋鏡,徑10.8厘米,鏡紋以麒麟、“寶鏡”篆文為飾。
《中國古代銅鏡》是陝西人民出版社於1997年出版的彩版圖書,描述了從春秋戰國至清的2000年間中國歷史上的各類銅鏡。彩版目錄 1.戰國 花葉蟠螭紋鏡 2.戰國 日光草葉紋鏡 3.戰國 四乳蟠螭紋鏡 4.漢 星雲紋鏡 5.漢 日光昭明重圈文鏡 6.漢 四乳龍虎紋鏡 7.漢 四神規矩紋鏡 8.漢 七乳鳥獸紋鏡 9.漢 長...
從外觀上看與普通銅鏡一樣,但在反射日光或平射的燈光時,銅鏡的光影里,就會映出銅鏡背面所鑄的銘文及圖案。這種銅鏡被稱為“透光鏡”,出土的均為青銅製造,故多稱始“透光銅鏡”。見於西漢,後代工藝失傳。透光鏡曾引起古今中外諸多學者的關注和猜測。簡介 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對其原理進行了分析:...
高麗銅鏡是高麗時期的金屬工藝品。高麗銅鏡,高麗時期的金屬工藝品。由青銅精製而成。它以形態、圖案多樣化而著稱。歷來的銅鏡一般都呈圓形,而高麗銅鏡卻花樣繁多, 有4邊、6邊、8邊、4棱、6棱、8棱的,也有模仿花葉的4葉、6葉、8葉的,還有各種水果形的和各種凹凸面銅鏡。其中最為特殊的便是其圖案。面面...
瑞獸紋銅鏡,別名獸紋銅鏡,漢代文物,現收藏於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文物說明 該鏡直徑18.4、厚0.7厘米。此鏡園鈕,鈕座圓形。四乳釘之間飾浮雕象、豺、虎、鹿等動物作為主紋,其間輔飾花草紋。外區銘文帶為“王氏作竟真大工,上有仙人不知老,食飲玉泉飢食棗兮。”鏡緣飾鋸齒和雲氣紋帶,之間以弦紋...
透光鏡,又名連弧紋日光鏡。徐州東洞山漢墓M3出土,直徑17.5厘米。該銅鏡銘文為:見日之光,天下大明,樂未央,千秋萬世勿相忘,時來何傷,宜王。其鏡因具有特殊效果也被稱為“魔鏡”,在陽光照射下,背面的圖文能映到牆上,體現了光學和力學的原理。上海歷史博物館藏有兩面西漢時期的透光鏡,圓形,直徑7.4...
規矩鏡,ɡuī jǔ jìnɡ 規矩鏡(規矩鏡),也稱TLV鏡。古代銅鏡。鏡紐較大,多作半球形,紐座外有方欄,實為古代六博局紋,今正。銅鏡總體外形為圓形。始見於西漢。 武帝 、 王莽 時期最為流行。因鏡紋有規則的TLV形裝飾格式而得名。外國學者也稱之為TLV鏡。在這類銅鏡上,一般都用青龍、白虎、朱雀、...
西漢“見日之光”鏡是西漢時期的銅鏡,該面銅鏡正圓,半徑3.7厘米,直徑7.4厘米,整體淨重約50克,背面裝飾有漢代風格的紋飾。此件文物為西漢時期的青銅器,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歷史發展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銅鏡的地區之一,銅鏡因鏡背多有精美圖案銘文紋飾,成為古代青銅器中獨成體系的精美工藝品。銅鏡背面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