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爐村(山西省陽泉市盂縣西潘鄉下轄村)

銅爐村(山西省陽泉市盂縣西潘鄉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銅爐村位於陽泉市盂縣西潘鄉方山腳下,南與西潘鄉南羊圈村隔山相對,東與西潘鄉上卜頭村為界,西與西潘鄉侯莊村為鄰,北與西潘鄉橋耳村隔山相望。距離盂縣約70公里,距離西潘鄉約4公里。

村莊交通條件較為便利,2004年修建了村村通公路,該公路西起西潘鄉侯莊村,東至萇池鄉藏山村,全長30公里。水資源較為豐富,遊河自東向西繞村而過,全村飲水皆利用豐富的地下水資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銅爐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西省陽泉市盂縣西潘鄉
  • 地理位置:盂縣西潘鄉東部,距鄉政府所在地約7公里
  • 人口:300人左右
自然條件,人口,黨政工作,經濟發展與建設,文化遺產,1、文殊寺,2、北方山的報恩寺和說法台,故事傳說,1、劉秀報恩建寺,2、水靈茶,抗戰事跡,地圖信息,

自然條件

銅爐村位於陽泉市盂縣西潘鄉方山腳下,南與西潘鄉南羊圈村隔山相對,東與西潘鄉上卜頭村為界,西與西潘鄉侯莊村為鄰,北與西潘鄉橋耳村隔山相望。距離盂縣約70公里,距離西潘鄉約4公里。
銅爐村的地形奇特,背山面水,左右圍護。背後有連綿起伏的五台山山脈,南有文昌梁,西又小泉梁,兩梁之間有一土球,人稱“二龍戲珠”。前有河流婉轉經過,河的前面遠山近丘,朝安呼應。從村西對面的兌臼凹往村里看,村莊形似一把菜刀,村民居住分散在三樣溝、井溝、牛圈溝、陽坡崖、西崖溝、拐角口、街口、麻河沿、東門口等9個不同的地方。雖然居住分散,但是又互相連線,形成了房屋建築高低錯落有致。
棋盤山棋盤山
在銅爐村的南山,有銅爐村的制高點——銅爐寨棋盤山,這是銅爐村有地標性的自然景點。棋盤山的頂峰是寬闊平地,站在上面,可四下眺望周邊景色。

人口

銅爐村有三大姓氏,分別是李、王、楊姓。最早居住在銅爐村的是李姓人家,何時來到該村已無從考證。王姓是從芝角村搬來的,到現在最小的一輩兒已經23輩,來到銅爐村大概四百多年。楊姓是明朝萬曆23年(即1595年)從盂縣搬來的。
銅爐村村民銅爐村村民
截止到目前,銅爐村共有110戶,300口人。其中常住人口約160人,大部分為老人和兒童。

黨政工作

1947年,銅爐村進行了土地改革,下派工作組駐村。土地改革前,農村有土地,不過土地分配不平衡。土地改革後,舊的租地契約作廢,但是土地是誰承租的就歸誰。因為銅爐村比較貧窮,從來沒有地主和富農,成分最高的就是上中農,所以把村里上中農的土地、糧食統一收回,再統一分出去。
解放以後,50年代初期,全村有人口約120戶,約380人。
1952年,盂縣的整黨活動安排在銅爐村。整黨期限三個月,每月一期,分為三期。本縣黨員和外縣的黨員來了共200多人,所有的黨員集中學習和生活,本村的黨員晚上也不能回家住。吃飯的食堂安排在文殊寺,工作學習的地方在原王德順的院子。
1954年,有24戶(令一說27戶)加入初級社;1955年,初級社有50多戶入社;至1956年,全村全部入社。社長是王庭秀,書記為萬進秀。
1958年,銅爐村歸屬西潘人民公社。全村開始吃食堂,總共有4個食堂。三年後,食堂解散。
加入人民公社初期,全村有土地1457畝,有4個生產小隊,後來並為3個小隊,再後來合併為1個生產小隊。
目前,全村共有黨員12人,黨員結構呈現老齡化。
銅爐村老書記、現任書記、第一書記銅爐村老書記、現任書記、第一書記

經濟發展與建設

銅爐村的經濟發展以農業為主,土地貧瘠,是國家貧困村。全村總面積10000餘畝,其中耕地面積1100多畝。村里大部分青年外出經商或打工。農戶以傳統玉米種植為主,大部分民眾的收入仍以種植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有玉米、花生、豇豆、穀子等。有少數村民以雞、牛、豬等幾個傳統養殖種類為主。
銅爐村村口銅爐村村口
銅爐村水資源較為豐富,遊河自東向西繞村而過。銅爐村把大泉、小泉兩個山泉的水引回村里,作為全村的飲水。
2004年修建村村通公路,西起西潘鄉侯莊村,東至萇池鄉藏山村,全長30公里。交通條件較為便利。村里林、田、路及村民的健身廣場進行了建設。古村煥新顏。

文化遺產

銅爐村原有很多的寺廟,規模較大的有文殊寺和報恩寺。除此之外,村里原有文昌廟、玉皇廟、瘟神廟、關帝廟等。

1、文殊寺

據寺內原存的清乾隆30年重修文殊寺樂樓碑記載,此寺院約建於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至今有300年歷史了,是盂縣境內保存較完整的一座清代古建築。
文殊寺文殊寺
文殊寺,號稱“小五台”,位於銅爐村北面寺垴坡山腰。坐北朝南,上下二進院落布局,東西30.7米,南北26.8米,占地面積約822.76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詳,據廟內殘經幢記載,明嘉靖十四年(1535)已有此廟,現存為清代遺構。中軸線上從南到北依次建有南殿和正殿,南殿兩側建有鐘鼓樓,上院軸線兩側建有東、西配殿,正殿南側建有禪房。寺記憶體有清碑6通,明代殘經幢1個。2013年陽泉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殊寺前有兩株千年古柏,徑圍五尺有餘,枝繁葉茂。前後大殿年久失修,破敗不堪。灰瓦重檐,斗拱層疊,殿內木樑架構用材十分考究,粗壯結實,榫卯嚴謹,做工精細,雕樑畫棟,鑲嵌的彩壁突出了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的特點。但是殿內的壁畫大部分被毀壞,僅存的泥塑框架殘缺不全。據村裡的老人講,明朝的文殊木刻雕塑為十八羅漢木刻雕像,刻工精細,栩栩如生,堪稱木刻中的精品,和五台山文殊寺的雕像相媲美,故留下了“小五台”之稱。不幸的是,這一國寶級文物在20世紀90年代被盜。
文殊寺文殊寺

2、北方山的報恩寺和說法台

報恩寺遺址僅存幾通石碑,其中明末甲申歲(1644年)所立碑刻《重修兩剎碑記》中記載:“古仇猶北鄉聖佑四都有村曰上幞頭、銅爐,兩村有山名方山。山足有古剎兩寺,上名說法台,下名報恩寺。其報恩寺乃識傳後漢光武游及避暑,後親立敕封,曰報恩寺。其說法台乃李長者解經所也。” 這段文字說明了報恩寺的建寺由來。
報恩寺石碑報恩寺石碑
報恩寺分上下兩寺,占地四十多畝,有殿、堂、廳、軒、樓百十餘間。氣勢恢宏,蔚為壯觀。寺里蒼松翠柏,意境幽谷,鉤沉致遠。從漢至民國初期,寺以文存,文以寺顯。抗日戰爭時期,銅爐村的村民為了防止日本人搞破壞,村民把報恩寺燒毀。即使這樣,日本人還是把寺內的木料運到進圭炮台上當柴火燒了。現在,兩寺遺址尚在,現存完整石碑8通,門墩石1對,石幢1通。這些碑石詳細記錄了兩寺的修建歷史。
相傳兩寺院創建於距今1600餘年前的後漢時期。宋元兩代佛教不興,寺廟塌毀殆盡,明代再度興盛,故經明弘治七年(1494)、十六年(1503),嘉靖十九年(1540)、三十八年(1559),萬曆二年(1574),崇禎十七年(1644),清康熙十年(1671),乾隆十九年(1754)、三十一年(1766),以及民國十七年(1918),這十次較大的修葺,始具規模。
報恩寺廢墟報恩寺廢墟
報恩寺外建有戲台、牌樓,內建有東西南北四殿和鐘鼓二樓。正殿面寬3間,木石結構,飛檐碧瓦,五脊六獸,上方還建有一幢玲瓏別致的八角樓,內塑如來佛像,西南兩殿內分別立有十帝閻王和十八羅漢塑像。東殿名曰“黃龍殿”殿內地面有一天然水池,名曰“黃龍池”。殿樑上懸有一條張牙舞爪的黃龍塑像,倒影入池,碧波蕩漾,麟角畢現,栩栩如生。距下寺約一里許為上寺,上寺院內亦建有四座殿堂,結構造型與下寺如出一轍。正殿後築一石砌高台,名曰“說法台”。後漢光武帝劉秀之塑像端坐其上,台下塑有白鶴、猿猴、猛虎、雄獅等禽獸泥像,形象生動逼真。此外,山上還建有水神廟、火神廟、關帝廟、等許多小型附屬建築。考諸碑碣,傳說光武帝劉秀曾來此山遊覽避暑,即位後則賜封下寺為“報恩寺”。又傳太原滄州李氏長者,身為皇裔,見此地山明水秀,四神皆備,遂在此創庵修行,發現悟明諸佛理清之教根源,注釋《華嚴經》,故名那座石砌高台為“說法台”。現建築均拆毀無存。

故事傳說

1、劉秀報恩建寺

相傳,在西漢末年,王莽起兵造反,一路追殺劉秀。年僅12歲的劉秀從銅爐村西的樑上逃到方山。劉秀一行人馬來到這裡,銅爐寨的山民見來者神情慌張,疲憊不堪,便把他們迎進寨里,燒水做飯,熱情款待。這時,王莽帶著手下一路追來此地。剎那間,銅爐溝里狂風大作,昏天暗地,虎嘯猿啼。王莽一看此地地勢險惡,氣候詭異,猛獸狂叫,斷定劉秀不會來到這裡,即使來了也早已被猛獸吞下肚。於是他收兵回營,劉秀因此得以躲過劫難。後來,劉秀奪回了江山,為了報答銅爐寨山民的救命之恩,令國庫撥出銀兩,組織四方工匠在銅爐溝修建了報恩寺。

2、水靈茶

不知何年間,從南方雲遊來了一個制茶高手,他在全國各地尋找優質好茶。這年春天,他來到了報恩寺,發現這裡有全國罕見的茶樹。於是,他就留了下來,春天采春茶,秋天采秋茶,並把這些茶進行了精心的炮製。制好茶後,他雇了一頭毛驢回了南方。臨走之前,他送了一小包茶給方丈作為禮物。老方丈見此人在寺裏白吃白喝半年之久,臨走時卻只丟下一小包茶葉,心中不快,便讓小和尚把茶葉扔了,小和尚順手就把茶葉扔到了寺廟大殿的瓦楞上。冬去春來,此事早已被淡忘。夏日來臨,陰雨連綿,屋檐上的水滴到房檐下。房檐下有幾塊磚被雨滴腐蝕得坑坑窪窪,廟裡過往的和尚都無暇顧及。
銅爐村的寺銅爐村的寺
一日,縣衙大人來到報恩寺看望老友方丈。一進廟門,一股沁人心扉的茶香撲面而來。縣衙大人叫方丈把寺內最好的茶葉拿出來沏茶。方丈不敢怠慢,立即取出上好的安徽茉莉毛尖,拿出自己養了幾十年的宜興紫砂小口大肚壺,把銅爐溝里的泉水燒開,沏好茶,讓小和尚恭恭敬敬地給縣衙大人端上來。縣衙大人舉杯呷了一口,連忙說口味不對,這不是最好的茶葉。老方丈納悶了,自己用的已經是寺里最好的茶、最好的水和最好的壺,怎么口味不對呢!縣衙大人說,他進寺門就聞到了茶的清香,不是這個茶的味道。兩人討論了半天,爭論的面紅耳赤。
這時,小和尚問師傅,是不是房上丟的那包茶被雨水浸泡散發出的香味。老方丈馬上命小和尚取來梯子,取下那包已被雨水泡開的茶。小和尚立即燒開水,捏了一小撮放到壺裡,精心用“鳳凰三點頭”的方法沖沏好,恭恭敬敬給縣衙大人敬上。雖然縣衙大人久居高堂,品過各式各樣的茶,但此時他不禁一邊品嘗,一邊連聲誇讚:“好茶!好茶!上等的好茶!今天的茶外形緊秀勻其,色澤嫩綠,湯色明亮,醇爽清香。此茶叫什麼茶?”老方丈說不上來。縣衙大人說,既然水一淋就香氣四散,就叫它“水淋茶”吧!老方丈立即命小和尚記下。小和尚不會寫“淋”字,便寫了“靈”字來代替。縣衙大人一看這個字歪打正著,改得太妙了。從此,報恩寺的“水靈茶”名揚三晉。

抗戰事跡

抗日戰爭時期,銅爐村民與日本鬼子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
村民郭成序、楊夢生、楊愛元等人參軍扛槍,保家衛國。解放後,他們先後擔任副省級以上領導幹部。
村民王寶勝,抗日戰爭時期任國民黨少將軍銜,在閻錫山軍中管理後勤。
1944年8月15日(農曆六月二十七),日本鬼子抓了銅爐村百姓9人,押到上卜頭大廟的西禪房,放火把他們燒死。其中包括楊進通、楊金昌、楊順昌父子三人,還有楊廣大、楊生元、王存銀、楊生如和放羊人程榮和,另有一人名字無從考證。

地圖信息

地址:陽泉市盂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