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搖錢樹

銅搖錢樹

一種特殊的陪葬用品,陶製或者石雕的基座(搖錢樹座)和插於樹座的青銅樹。樹的部分又可分兩部分:樹幹和枝葉。。因該器物上裝飾大量方孔圓錢而被學術界命名為“搖錢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銅搖錢樹
  • 別稱:金錢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亞門: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尋麻木
  • 亞目:原始花被亞綱
  • :榆科
  • 亞科:榆科
定義,詳細介紹,起源,功能,文化屬性,類型,關於搖錢樹,

定義

在我國東漢時期,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西南地區流行一種特殊的陪葬用品——搖錢樹。因該器物上裝飾大量方孔圓錢而被學術界命名為“搖錢樹”。
《中國記憶——5000年文明瑰寶展》展出的件件都是珍品,但有一件展品卻有著特殊的意義,那就是四川綿陽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東漢銅搖錢樹。

詳細介紹

搖錢樹在結構上分兩部分:陶製或者石雕的基座(搖錢樹座)和插於樹座的青銅樹。樹的部分又可分兩部分:樹幹和枝葉。早期樹幹多為實心,但大多數發現的搖錢樹樹幹為空心,橫截面為橢圓形,布波浪紋。一般樹幹長1.5-2.0米,分4-6節。每節都有四個插槽,供插嵌枝片之用。枝片裝飾圖案多種,主要的有:鳳、西王母、龍、羽人、猴、射弋等等。
目前發現的搖錢樹總計189例,主要分布在四川重慶雲南貴州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湖北等地。最早的搖錢樹年代是東漢早期,數量稀少,集中在成都平原地區;東漢中期和晚期該器物迅速流行,覆蓋今天的四川、重慶以及周邊地區;東漢末到三國時期,搖錢樹數量銳減;西晉時徹底消失。有搖錢樹出土的墓葬大多為大中型墓葬,表示該器物在當時的使用者屬於富有家族。 對搖錢樹的起源、功能、文化屬性一直存在爭議。
東漢陶座銅搖錢樹東漢陶座銅搖錢樹

起源

一說源自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商代青銅樹;二說源自戰國時期的流行器物多枝燈,漢代各種神樹模型。目前持後者意見的學者為多數。還有不少學者指出搖錢樹枝片上的動物和錢幣圖案與四川鹽源出土的青銅枝片可能有淵源關係。

功能

一說用於死者生前家庭範圍內的祭祀;二說是早期道教法器;三說是專門的陪葬用明器。現在學術界認為第三種說法最有依據,並承認搖錢樹可能賦有多種意義。最主要是引導死者靈魂進入死後仙界(“引魂升天”),其次也是民間祈求財富的表現,同時搖錢樹還可能有庇護死者家庭子孫的作用。
引引

文化屬性

主要有兩派說法,一說搖錢樹是西南地區文化的產物,此種意見持有者占大多數,理由是搖錢樹這種器物只在西南地區發現,絕無僅有。第二種說法是搖錢樹為漢文化產物,使用者為移民到成都平原的漢人。該說法在20世紀90年代後被提出,依據是出土有搖錢樹的墓葬與中原地區墓葬在格局、規模、其它隨葬品的類型上都一致;並和同時期西南地區文化出土的隨葬品和規模有很大的差別。
東漢中期以後的很多搖錢樹樹幹上鑄有小型佛像,在少數例子中佛像還代替了西王母在頂枝的位置。學者稱這種西王母-佛像共存的現象為“仙佛模式”,其表現了佛教初入中國時候佛被中國民眾當作仙界的神仙之一,而把他與其他本土神仙共置於西王母仙境之中。
綠釉陶座銅搖錢樹綠釉陶座銅搖錢樹
雖然在學術界還存在爭議,搖錢樹佛像可能是中國最早的佛像刻畫。對搖錢樹佛教的研究還涉及了佛教南傳的爭議。
搖錢樹整體主要由基座、樹幹、樹冠等共29個部件銜接扣掛而成。以銅管作樹幹,插在有浮雕天綠、辟邪紋的陶座上,五組枝葉分插在樹幹套管上,樹頂一人正將由玉兔搗成的不死“神丸”置於雀嘴,樹枝上滿布銅錢,樹葉上還飾有西王母長生不老神仙故事及樂舞雜技者形象。樹葉婆娑,滿布銅錢,似乎只要搖動樹幹,銅錢就會嘩嘩墜落,故名為“搖錢樹”。搖錢樹在東漢的墓葬中常有出土,人們在樹上掛滿銅錢,編繪神仙故事,祈盼它能像果實那樣可以不斷地“開花結果”,希望能像神仙一般長生不死。“大地有泉皆化酒,長林無樹不搖錢”,墓中隨葬搖錢樹,表達了漢人渴求財富的願望。

類型

綠釉陶座銅搖錢樹
搖錢樹通高152,樹座高48 cm
1983年8月四川省廣漢市萬福獅象村出土 四川省廣漢市文管所
樹座為紅陶綠釉,上塑“天祿”、“辟邪”二神獸,樹身為青銅質,由樹桿、樹葉和朱雀組成。樹桿分六節,上掛大小葉片64片。小葉片分別插在大葉片兩側。大葉片分三種造形,一是桑葉狀,長22cm,上鑄“五銖”9枚和西王母座像,仙人騎驢、狩獵等圖案;二是松柏狀葉片,上鑄“五銖”5枚,西王母座像等,三是小葉片,上鑄“五銖”三枚,樹梢為一展翅朱雀。該樹採用失蠟范鑄,造型精美,工藝精湛。同時也是東漢四川地區墓葬中特有的器物,具有較高藝術、研究價值。
東漢陶座銅搖錢樹
朝代:東漢(25~220年) 尺寸:通高198厘米
整體由基座、樹幹、樹冠等共二十九種部件銜接扣掛而成。基座為紅陶質,樹用青銅澆鑄。樹冠可分七層,頂層飾鳳鳥為樹尖;其下二層的乾與葉合為一體,飾西王母、力士和壁等圖案;下部四層插接二十四片枝葉,向四方伸出。飾龍首、朱雀與犬、象與象奴、朱雀與鹿以及成串的錢幣等圖案。樹桿直徑約1厘米,葉片最長約15厘米,最短為10厘米,每片樹葉厚約2毫米,樹高度應在1米左右,為三向八枝。所謂三向,即為搖錢樹枝桿被分為三層共八片枝葉,呈對稱分布。 特別有意思的是樹桿上有造像,高約5厘米,寬約2.5厘米。兩側各有一條飛龍,龍長約6厘米。人像站立狀,身著袍衣,雙手下垂合於腰前,整體造型美觀而大方。 細看枝葉,每兩片為一對,有如芭蕉葉的,葉片上鑄有圓形方孔錢,每錢相互連線,鑄有一人作彎腰伸臂撿錢狀,葉片外側四周猶如太陽的光芒,延生出許多長短不一的萬縷細絲;有如橢圓形的,一頭為桌球大小的圓環,兩側鑄有飛龍,龍頭頂著錢幣,兩龍之間用錢幣連線,葉片外側如同刺猥般的短刺所包裹。1990年四川省綿陽市何家山二號漢墓出土。

關於搖錢樹

1、傳說中的一種寶樹,搖搖它就會落下金錢來。北京舊俗中有歲末做“搖錢樹”祈年的習俗。
2、金錢榕,多年生草本植物。
3、漢朝墓葬中使用的一種明器。
4、比喻藉以生財的人或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