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鈞窯起源於唐代,當時的制瓷工匠們不再滿足於過去單一的青色,開始在原有制瓷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他們通過在黑釉、褐釉、茶葉末釉上施以呈色不同的釉料,經過高溫燒制,燒制出了花瓷,也就是陶瓷史學界所說的唐鈞。
到了北宋時期,工匠們在唐代花瓷工藝的基礎上,在青釉中加入微量元素銅,通過還原氣氛創燒成功了高溫窯變銅紅釉。北宋末期,鈞瓷燒制技藝已經十分精湛。宋徽宗年間,他選派官員,集中鈞瓷民窯的優秀工匠,在陽翟(現在的禹州市)鈞台附近設立“官窯”,專為宮廷燒造貢瓷。
金元時期,神蜃民間仍然堅持燒制鈞瓷,但是,質量已經嚴重下降,無論是造型還是釉色都無法與宋代鈞瓷媲美。明朝萬曆三年,因鈞瓷忌神宗皇帝朱翊鈞“聖諱”,被勒令停產。此後300年間,鈞瓷生產銷聲匿跡,直到清朝末年。新中國成立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鈞窯得以恢復發展,使這一古老的藝術重新煥發了青春。從此,鈞瓷事業進入了新的大發展時期,改革開放後,鈞瓷迎來了發展的高峰期,憑藉著自身名貴和高雅的氣質,備受人們推崇。
工藝特徵
鈞瓷以造型為本。其造型講究氣勢和神韻,重視形態美、曲線美,注重比例得當、曲直適度。此外,它還追求實用性和觀賞性的和諧統一。
鈞瓷以釉層為藝術載體。與精巧玲瓏的現代瓷相比,鈞瓷釉渾厚凝重、乳光瑩潤。其色或沉釉底,或懸釉中,或浮釉表,層次豐富;形成的窯變景觀自然逼真、千變萬化,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衝擊力。
工藝流程
鈞瓷以黏土、長石、石英等為坯料,多樣礦物質成分為釉料燒制而成。傳統鈞瓷燒制需經配料、成型、上釉等七十二道工序。在現代生產中,鈞瓷燒制一般需經加工、造型、制模、成型、素燒、上釉、釉燒、檢選八道工序。鈞窯需經過兩次燒制,素燒成型後還要上釉進行再一次的釉燒,即在素胎表面通過刷、澆、浸、涮等方式附上一層以天然礦石及化學元素為原料的釉漿再入窯燒制。在高溫條件下,鈞釉以銅、鐵為著色劑,釉色與紋路相交疊置,出窯後可呈現色彩斑斕、變化萬千的窯變效果。
鈞窯瓷器常發生窯變,除本色釉外還會變出其他顏色,而鈞瓷的名貴正在於其獨特的窯變釉色,其釉色是燒制過程中自然形成,非人工描繪,每一件鈞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故有“鈞瓷無雙”的說法。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鈞瓷作為中國民族的藝術瑰寶,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獨樹一幟的藝術特徵。其價值主要體現在燒制技藝價值、文藝審美價值、科學價值、品牌價值、經濟價值、收藏鑑賞價值、實用價值等方面。
傳承現狀
近年來,隨著陶瓷行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及天然氣爐、電爐的套用,傳統的鈞瓷燒制技藝日漸式微,鈞瓷在文化內涵、藝術質量等方面均出現下降趨勢,保護鈞瓷傳統燒制技藝已刻不容緩。
傳承人物
楊志,男,漢族,1947年出生,河南省禹州市神後鎮人。2009年6月,楊志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河南省禹州市申報。
任星航,男,漢族,1955年1月生,河南省禹州市神屋鎮人。2012年12月,任星航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河南省禹州市申報。
保護措施
2008年,禹州市委、市政府投資興建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由兩院院士、建築設計大師齊康教授主持設計,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宋鈞官窯遺址為核心,集遺址保護,文物陳列、技術研發、學術交流、鈞瓷製作、宣傳教育為一體的遺址類鈞瓷專題博物館。
2011年,鈞瓷文化試驗區在《河南日報》《許昌晨報》上開闢專欄,宣傳報導試驗區、鈞瓷文化產業和名家名窯名品。與禹州電視台聯合製作了宣傳鈞瓷文化、神反古鎮的專題片《鈞瓷的力量》,並在禹州電視台《鈞瓷》頻道連續播出。參與錄製央視《歡樂中國行.魅力禹州》欄目,宣傳弘揚鈞瓷文化、夏禹文化和中醫藥文化。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1年,在首屆“大地獎”陶瓷創作大賽中,鈞瓷燒制技藝18件作品獲獎,其中獲金獎5件。
重要展覽
2017年6月6日,“名師出高徒”——許昌市第四屆《鈞瓷燒制技藝》項目傳承人授徒技藝大賽暨第二屆傳統工藝展演展示活動在許昌市舉辦,鈞瓷燒制技藝獲得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