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尾沙錐

針尾沙錐

針尾沙錐(學名:Gallinago stenura):是鳥綱、鷸科的小型涉禽,體長21-29厘米。頭頂中央冠紋和眉紋白色或棕白色。上體雜有紅棕色、絨黑色和白色縱紋和斑紋,嘴基淡色,眉較暗色,貫眼紋寬。下體污白色具黑色縱紋和橫斑。外側尾羽特別窄而硬挺,較中央尾羽明顯為短,尾呈扇形。虹膜黑褐色,嘴細長而直,尖端稍微彎曲;嘴尖端黑褐色,基部黃綠色或角黃色,跗跖和趾黃綠色或灰綠色,爪黑色。

棲息於沼澤、稻田、草地。常結成小群,常插於泥中攝取食物,在水稻田(尤其是收割後的水稻田)中常可遇見。羽色與雜草相混,不容易發現,有時常由腳下突然飛起。主要以昆蟲、昆蟲幼蟲、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在俄羅斯北部繁殖並遷徙到南亞,非繁殖季節分布於巴基斯坦到印度南部、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和東南亞大部分地區,在澳大利亞西北部和北部以及東非肯亞遊蕩。

(概述圖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針尾沙錐
  • 拉丁學名:Gallinago stenura
  • 別稱:中沙雉、針尾鷸、針尾水札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鴴形目
  • 鷸科
  • :沙錐屬
  • :針尾沙錐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與年代:Bonaparte, 1830
  • 英文名稱:Pintail Snipe, Pin-tailed Snipe
  • 保護級別:無危(LC) IUCN標準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物種現狀,

形態特徵

針尾沙錐頭絨黑色,羽端綴有少許棕紅色。從額基經頭頂中央到枕部有一條白色或棕白色中央紋;兩側從嘴基經眼上緣到後頸有一條長的黃棕白色眉紋。眼先白色。從嘴基開始有一黑色貫眼紋經眼先。後頸、背、肩羽、三級飛羽黑色或黑褐色、其上雜有紅棕色、絨黑色和黃棕白色斑紋和縱紋。由於肩羽外側邊緣具黃棕白色,故在體背的兩側形成兩條寬闊的縱紋。翅上外側覆羽飛羽黑褐色,末端具窄的灰白色端緣;翅內側覆羽和飛羽與肩相似。尾上覆羽淡栗紅色,雜以黑褐色斑紋。尾羽24-28枚,多為26枚。中央5對尾羽絨黑色,具寬闊的棕栗紅色次端斑和窄的棕白色端斑;其間夾一窄的黑色橫斑,將寬的棕栗紅色次端斑和窄的白色端斑截然分開。外側7-9對尾羽特別窄而硬挺並較短小,其寬度為1-2毫米,最外側尾羽實際僅為一羽軸,形如針一樣,顏色為灰褐色,具白色橫斑和端斑。自嘴角至眼和眼下各有一黑褐色縱紋。頦、喉灰白色,下體餘部污白色,前頸和胸具棕黃色和黑褐色縱紋或斑紋;尾下覆羽沾棕,具黑褐色橫斑。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密被黑褐色斑紋。
幼鳥和成鳥大致相似,但上體淡色羽緣窄,有時具蟲囊狀斑;翅覆羽具窄的淡皮黃色羽緣。
虹膜黑褐色。嘴尖端黑褐色,基部黃綠色或角黃色,跗蹠和趾黃綠色或灰綠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95-132克,♀92-135克;體長♂210-268毫米,♀242-285毫米;嘴峰♂53-66毫米,♀61-71毫米;翅♂126-138毫米,♀127-138毫米;尾♂47-57毫米,♀45-56毫米;跗跖♂30-34毫米,♀31-39毫米。(註:♂雄性;♀雌性)

近種區別

扇尾沙錐與針尾沙錐特別相似,在野外幾乎不能辨別。但扇尾沙錐體色較淡,上體黑褐色斑點較粗,下體白色範圍較大,翼下覆羽較白,較少黑褐色斑點,尾較長,外側尾羽較寬,站立時尾顯著的超過翅尖,飛翔時腳微突出尾端,次級飛羽具顯明的白色端緣。而針尾沙錐由於尾較短,站立時尾剛達翅尖,或突出亦不明顯,飛羽時腳遠遠伸出尾端,次級飛羽末端白色亦不明顯或根本缺失,翼下覆羽具密的黑色斑紋,區別仍較明顯,野外亦能夠辨別。
大沙錐與針尾沙錐亦很相似,但大沙錐體型很大,尾較長,站立時尾明顯超過翅尖,飛翔時腳不露出尾外。另外大沙錐驚飛時顯得笨重,多成直線飛行,而針尾沙錐飛行敏捷,多成波浪式或鋸齒狀飛行,野外亦容易鑑別。

棲息環境

繁殖期在北極和北方濕地,海拔2300米。主要棲息于山地森林、高原、針葉林、泰加林、河谷的潮濕草地、苔蘚沼澤、和森林凍原地帶的沼澤濕地;非繁殖在其越冬範圍內棲息於更廣泛的濕地棲息地,包括淹水稻田,濕草原,滲流沼澤和沼澤地。主要棲息於開闊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帶的河邊、湖緣、水庫、水塘、溪溝、沼澤、草地和農田等水域濕地。

生活習性

在中國部分為夏候鳥,部分冬候鳥,多數地區為旅鳥。常單獨或成鬆散的小群活動。早晨和黃昏環境較為安靜時,常在開闊的水邊淺水處、沼澤、濕草地和水稻田中漫步覓食。白天多潛伏在溝渠或草叢下。在有草叢或植被掩蓋的地方,白天常蹲在草叢下,藉助植被的掩護,將長嘴插入潮濕的泥中取食。當一處捕食完後,又快步走到附近另一處有隱蔽的地方繼續取食。性膽怯而機警,當有干擾者到來時,常快步走到附近隱蔽處隱伏,或就地蹲伏於地不動,常藉助自身的保護色躲避危險,直到危險臨近時,才不得已被迫突然衝出,並發出“嘎一”的一聲鳴叫。飛行速度甚快,飛行方向變換不定,常呈S形或鋸齒狀的曲折飛行,但每次飛行距離不大,通常飛行十多米後又降下。落地後常靜立幾分鐘,機警的觀察四周,見無動靜,才又跳躍式的疾速前進幾步又停一會,或很快鑽入草叢中。
主要以昆蟲、昆蟲幼蟲、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常將細長的嘴插入泥中取食。有時也吃部分農作物種子和草籽。覓食主要在清晨和黃昏。

分布範圍

原產地:巴林、孟加拉國、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中國、科科斯(基林)群島、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馬爾地夫、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俄羅斯聯邦(歐洲區)、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越南。
繁殖地: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聯邦(東亞區和中亞區)。
非繁殖地:葉門。
旅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和土庫曼斯坦。
遊蕩(非繁殖地):沙烏地阿拉伯。
遊蕩:澳大利亞、不丹、聖誕島、葛摩、以色列、約旦、肯亞、塞席爾、索馬里、突尼西亞和美國。
不確定:北馬里亞納群島。
針尾沙錐分布圖針尾沙錐分布圖

繁殖方式

針尾沙錐的繁殖期為5-7月。雄鳥常作求偶飛行。求偶飛行時,雄鳥飛翔於高空,忽而突然急劇下降,尾呈扇形散開,並從尾發出一種特殊的聲音。通常營巢于山地苔原草地和沼澤地上,也在湖邊、河谷和水淹的火燒森林地區營巢。巢築於富有草本植物的乾燥地上或沼澤濕地中的土丘上。巢甚簡陋,主要在鬆軟的地上刨成一個近似碗狀的圓形凹坑,內墊以枯草、松針和落葉。每窩產卵4枚,卵的形狀為梨形,顏色為灰白色,黃色或綠色,被有大的褐色或赭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7-44.5×27-31.5毫米。

物種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