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龜村

金龜村

金龜村位於深圳市坪山區,歷經400餘年發展,方圓接近14平方公里的金龜村,目前有7個自然村,共160多戶人家,這些原居民都是客家人。村落依山伴溪而建,順著地勢的起伏,從山腳下一直延綿到田心山(深圳第六高山)海拔689多米的地方,海拔最高處的坪頭嶺村,僅有一戶原村民還居住在此。

多年前,金龜仍盛產金龜桔。金龜桔以個大色鮮、桔皮易剝、甜而多汁聞名遐邇,古寶安縣有“南山桃、金龜桔、龍崗黃腳雞、坑梓沙梨”的說法,指的是深圳歷史的四大名產。

如今,金龜農家樂是金龜村金成小區一處依山傍水的農家旅遊區。

基本介紹

自然條件,土地利用狀況,人口狀況,產業狀況,經濟發展水平,村落建設情況,社會服務基礎設施,村發展條件,發展優勢,發展劣勢,規劃目標,

自然條件

金龜村位於深圳市坪山新區,有山景、海景,風景優美,氣候溫和,冬暖春早,降雨充沛的特點。生態環境良好,大氣環境質量優,山體植被總體良好。
位於該村的螃蟹屋基水庫屬國家小(一)型水庫,水域面積達239.7畝,蓄水量138萬立方米,具有保灌、養魚、垂釣、水上遊樂(待開發)等功能;全村共有山坪塘31口,水域面積130畝,蓄水量14萬立方米。

土地利用狀況

全村村域面積8400畝,其中耕地面積2326畝(山土面積955畝,水田1371畝),林地2000畝,果園800畝,坡地2000畝(退耕還林273畝)。

人口狀況

金龜村轄8個村民小組,共有806戶,3419人,勞動力人口1618人。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占5%,國中文化水平的占60%,國小文化水平的占35%,具有專業技術的農民僅占1%。
金龜村

產業狀況

金龜村目前以五個方面作為主要產業:
(1)糧食種植業:優質水稻1300畝,紅苕、小麥、蔬菜等900畝。
(2)果園種植業:現有天台山果園一個,用地800畝,果樹11.8萬株,年產果6萬公斤。
(3)水產養殖業:螃蟹屋基水庫一座,年產魚32噸,養魚池62口。
(4)觀光生態林:該村現有黃荊古樹(距今1000多年)一棵,白果樹(距今200多年)4棵,寺廟7座(唐朝文化藝術遺產),生態林600畝。
金龜村
(5)畜牧養殖業:全村養豬存欄3018頭,其中養豬大戶2戶年養豬120頭,山羊450頭,肉牛120頭,均屬分戶養殖。

經濟發展水平

金龜村無固定的集體經濟項目和收入,2008年全村經濟總產值2253萬,農民年人均純收入3100元,其中勞動力轉移及務工收入600萬元。

村落建設情況

金龜村村民居住形式以小集中、大分散為主,居住較為集中的居民點包括黃桷堡、牛長坡腳、張家灣、古樓房、牛房嘴、書房堡、螃蟹屋基、尹家大院等8個居民點。人口分別為320人、100人、80人、70人、150人、70人、90人、40人,共256戶。全村磚混結構房屋面積85475平方米,人均擁有面積25平方米,土木結構面積23933平方米,人均擁有面積7平方米。全村有獨立廚房405戶,有獨立廁所399戶,有獨立圈舍497戶,有獨立院壩的420戶。
金龜村

社會服務基礎設施

1、行政辦公 :金龜村現有辦公室1間,20平方米,遠遠不能滿足辦公的需要,急需修建。
金龜村
2、文化教育 :村級國小一所,共設定8個班(其中幼兒班2個),教師10人,在校生430人。
3、衛生事業 :金龜村現有醫療衛生點6個。
4、社會保障事業 :全村共有五保老人12人,絕對貧困戶65人,相對貧困戶130人。

村發展條件

發展優勢

(1)區位優勢 :省道205“瀘順”公路橫穿金龜村,距國道319線、省道205線4公里,交通方便區位優勢明顯,在產業發展上,具有較好的旅遊發展前景。
金龜村
(2)交通優勢:現有村級公路6公里,全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通了公路,交通運輸比較方便。
(3)信息通訊優勢:現有光纖入戶200戶,程控電話300門,信息靈通,聯繫方便。
(4)資源環境優勢 :金龜村山水相依,水資源豐富,土壤肥沃,螃蟹屋基水庫,天台山果園,森林(古樹)果樹,觀光休閒業、生態林、發展優勢明顯。水產養殖、林果業、畜牧飼養業等特色產業初具規模。佛教文化活動、餐飲業、村級文化、商貿中心突出,對全村有較強的輻射作用。

發展劣勢

(1)山多、田土少,人均耕地不足。
(2)坡高,居住條件差。
(3)基礎設施條件較差。
(4)村民文化素質普遍偏低。

規劃目標

充分開發利用現有自然資源,培育狀大支柱產業和特色經濟,改善農村生產條件,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以實現金龜村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全面、穩定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
金龜村
產業發展:形成“一心五帶”,“一心”:以觀光休閒業為中心。
“五帶”:①庫區和水產養殖業帶。利用螃蟹屋基水庫的自然資源及優勢,在自流灌溉區內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水庫內開發划船、蕩舟、垂釣游。通過稻魚田工程及山坪塘用於發展特色水產養殖,發展休閒垂釣。主要布局在一社、二社、五社、六社、七社。既可優先鼓勵農戶分散發展,也可引進“業主”整體開發;②養殖、動物獵場帶。利用山地種植飼料、草,發展養豬、牛、羊、雞產業以及野外動物獵場,做大做強特色產業,鞏固和發展現有養豬大戶。結合退耕還林及現有土地發展牧草1000畝,布局在六社、七社、八社。在天台山、西禪寺、北禪寺支持農戶進行羚、綿羊規模養殖。在中塘公路兩側規劃獵場二個,養殖可獵動物為打獵愛好者提供優質服務;③賞花品果帶。利用天台山果園基地,成片種植具有可觀賞性的花草、果樹,利用螃蟹屋基下游的優勢,發展種植蓮藕(賞荷花)300畝,開展賞花品果度假旅遊;④森林(古樹)帶。充分利用原有生態林、黃荊樹古樹(距今1200多年)、白果樹(距今200多年)、黃楝樹(距今300多年)、螃蟹屋基的田園風光和自然景觀,開展生態農業觀光游,繼續擴大退耕還林面積,培植新生林區500畝,重點分布在四社、六社、七社、八社;⑤佛教文化帶。重點布局在螃蟹屋基、金龜寺、西禪寺和北禪寺,共8座寺廟。
生產條件:能排能灌的基本農田人均達0.5畝,農業機械每年增加5台。實現“灌溉不用挑,打藥不用拋,運輸不用拉”。
收入水平:到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
人居環境:實現“六通”,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通沼氣;達到“三化”,實用化、衛生化、美觀化。實現“走路不濕鞋,煮飯不燒柴,居住不覺煩”。
農民素質:各種培訓率達90%以上。
農村道路:村域主要道路形成“一橫四縱”的路格線局。
社會事業:建成“一校、一園、三室”,計畫生育率保持90%以上。
農村社保: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達100%,到2010年養老保險參保率達80%以上,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達100%以上。
文明風尚:完善村規民約,建立和完善有關管理制度,保持良好治安狀況,村民滿意率達98%以上。
民主政治:村級班子團結、民主、有戰鬥力和凝聚力,公益事業民主決策,村務四公開,村民滿意率達85%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