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鱗魚科

金鱗魚科

金鱗魚科,Holocentridae金眼鯛目的一個科;種類:全世界共有2亞科8屬75種,台灣現有2亞科5屬31種;生態:底棲,卵生,肉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金鱗魚科
  • 拉丁學名:Holocentridae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金眼鯛目
  • :金鱗魚科
  • 生態:底棲,卵生,肉食
金鱗魚科,紅色的奧妙,會發聲的金鱗魚,分辨金眼鯛與金鱗魚,

金鱗魚科

種類:全世界共有2亞科8屬75種,台灣現有2亞科5屬31種
金鱗魚科
金鱗魚科是金眼鯛家族中種類最多的一科。它們的身體呈紅色,鱗片大而粗糙,背鰭上有一個凹刻,將前端的硬棘和後端的軟條分開,還具有深分叉的尾鰭。金鱗魚是夜貓子,白天常和天竺鯛、大眼鯛和擬金眼鯛一起成群躲在洞穴或礁岩下,夜晚再出外各自分散活動。它們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深度100公尺以內的礁區,主要以底棲的甲殼類、多毛類和小魚或大型浮遊動物為食。一般體長約17~27公分,最大體長則可達61公分。其中,黑背鰭棘鱗魚是台灣珊瑚礁區最常見的魚類之一。

紅色的奧妙

金鱗魚科魚類的艷紅體色在水族箱的燈光照射下顯得大膽而亮麗,但實際上,對喜歡夜間活動的野生金鱗魚而言,紅色卻是最佳的保護色,因為當光線通過水層時,紅色光譜在淺水處很快就會被吸收,所以金鱗魚的體色在自然環境下並不明顯,呈現的是灰色而不是紅色。
金眼鯛目的松球魚科魚類全身被覆著骨板狀的大鱗片,彼此相接形成骨甲,而且鱗片中央有一骨質的銳脊,相連成列。由於身體為淡黃色,鱗片邊緣則是黑色,乍看之下像一顆松球,也很像鳳梨,因此又稱為鳳梨魚(pineapplefishes)。而澳洲地區,則因其鱗片像騎士的鎧甲,身上又有像劍般的刺,所以稱它為“騎士魚”。松球魚的腹鰭有一根很粗壯的硬棘,其底部呈平板狀,豎起時即與兩邊夾角形成簡單的卡榫,可以鎖住而不易推倒,若要再將其推倒,只需向外拉起再折下,則可繞過夾角而將棘收下。松球魚下頜前端還有一卵圓形的發光器,外部呈黑色,可用來引誘獵物或辨識同類。松球魚因模樣可愛,因此常被水族館當作夜行性發光魚類的展示對象。它們只分布在印度-大平洋,全球僅有三種。一般體長約8~10公分,澳洲種類則可達30公分。

會發聲的金鱗魚

當金鱗魚與其他魚類相遇時,會發出“喀答”或“隆隆”等類似低吼的聲音。它發聲主要是靠鰾與肌肉的配合作用。金鱗魚亞科中有些種類的鰾和頭骨接觸,研究結果顯示和聽覺有關。

分辨金眼鯛與金鱗魚

同屬金眼鯛目的金眼鯛科和金鱗魚科一樣,大眼、大口、全身紅色,乍看下很相像。但仔細觀察:金眼鯛的身體比較側扁,腹部後緣更薄;其背鰭基較短,而且硬棘與軟條部相連線,之間無缺刻;臀鰭基則較長,此外,金眼鯛的鱗片比較小,摸起來不若金鱗魚那般粗糙。金眼鯛科分布在大陸棚斜坡,深度較深,約在200~600公尺,體長可達60公分,食用價值高。全球有2屬9種,台灣目前只記錄1屬1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