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頜鋸鱗魚(伯特氏鋸鱗魚)

凸頜鋸鱗魚

伯特氏鋸鱗魚一般指本詞條

凸頜鋸鱗魚,Myripristis berndti (Jordan & Everman 1903),鰃科屬的一種魚類。棲息深度1-50米,非有毒魚類。科中文名金鱗魚科。經濟性:是。科號科名:F282 Holocentridae。食用魚類:是。中國大陸名:大鱗鋸鱗魚。最大體長30cm。觀賞魚類。其他中文名凸頜松毬、毬厚殼仔、金鱗甲、鐵甲、鐵甲兵、瀾公妾、鐵線婆、大目仔世界分布印度至泛太平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凸頜鋸鱗魚
  • 拉丁學名:Myripristis berndti (Jordan & Everman 1903)
  • 別稱:伯特氏鋸鱗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 :金眼鯛目(Beryciformes)
  • :鰃科(Holocentridae)
  • :鋸鱗魚屬(Myripristis)
  • :凸頜鋸鱗魚
  • 英文:Big scale soldier fish
英文俗名,瀕危狀態,形態特徵,地理分布,漁業利用,

英文俗名

Squirrelfish;Bigscalesoldier;Blotcheyesoldierfish;Bigscalesoldierfish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或卵圓形,中等側扁。頭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紋。眼大。口端位,斜裂;下頜骨前端外側有1對頜聯合白拜射愚齒;頜骨、鋤骨及齶骨均有絨毛狀群齒。前鰓蓋骨後下角無強棘;鰓蓋骨及下眼眶骨均有強弱不一的硬棘。體被大型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數29-30,側線至背鰭硬棘中陵蒸拜間點之鱗片數2.5;胸鰭腋部,披一大片的小鱗片。背鰭連續,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具深凹,具硬棘XI,軟條14。臀鰭有硬棘IV,軟條12;胸鰭軟條15;尾鰭深叉形。各鱗片中央為銀粉紅色至淡黃色,周緣則為紅色;鰓膜後歸禁符緣具黑色帶,可延伸至眼睛下緣的水平線上;胸鰭基部另具黑斑;背鰭硬棘部之上半部鮮黃色至橘黃色;背鰭軟條部及臀、腹及尾鰭的前緣為白色,續接1條紅色寬頻,有時在紅色區域內會出現試愉祖騙黑色斑紋。棲所生態通常棲息在亞潮帶珊瑚礁平台的礁岩下方、珊瑚礁斜坡外緣和水道等,深度最少可達50公尺深。夜行性的魚種,白天通常項地呈鬆散的聚集在洞穴中或附近,晚上則出來捕食浮游生物,例如螃蟹幼生等。
凸頜鋸鱗魚凸頜鋸鱗魚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及東太平洋區之溫熱帶海域,西起非洲東部,延伸至南非的納塔爾;東至克利珀頓島,可可島與加拉巴哥群島,戀狼踏北至琉球群島,南至澳洲大堡礁、諾福克島與羅得豪島。台灣的四周海域及離島均可見。

漁業利用

一般以一支釣及延繩釣的灶整臭方法捕獲。魚肉白,但質地較爛,煮湯時肉易散開且多溶解油質,因此適合抹鹽油煎食用。唯須注意其內臟可能累積熱帶海魚毒。而它的鱗片及棘刺尖利,需小心刺傷。在水族館中也有人看上它鮮紅的體色,將它飼養做為觀賞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