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觀濤

金觀濤

金觀濤,1947年生於浙江義烏,197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訪問研究。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講座教授、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現任台灣政治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美術學院南山講座教授。著有《系統的哲學》《中國思想史十講(上卷)》《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與劉青峰合著)《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與劉青峰合著)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觀濤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浙江義烏
  • 出生日期:1947年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化學系
  • 性別:男
近年學術著作,研究歷程,

近年學術著作

中國思想史十講(上卷)》(與劉青峰合著),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金觀濤著作金觀濤著作
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超穩定結構和中國政治文化的演變(第一卷)》(與劉青峰合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系統的哲學》,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鷺江出版社2019年。
控制論與科學方法論》,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毛澤東思想與儒學》(與劉青峰合著),台灣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
悲壯的衰落:古埃及社會的興亡(終極版)》(與王軍銜合著),台灣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版。
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與劉青峰合著),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2008年初版於香港)。
探索現代社會的起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2009年初版於台灣)。
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與劉青峰合著),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依1992年香港修訂版刊行)。
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與劉青峰合著),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1993年初版於香港)。

研究歷程

金觀濤的父親是著名化學家、原杭州大學化學系系主任金松壽。金觀濤是其長子。
1965年,金觀濤進入北京大學化學系學習,並進入了北大宣傳隊。雖然他學的是理科,但是卻對文科有著濃厚興趣,為了反思文革,研究起了毛澤東思想,並從馬克思上溯到黑格爾,特別是對黑格爾讀得痴狂,言必稱“黑格爾”,故好友送綽號“金格爾”。此時劉青峰在北大物理系、後轉入中文系。兩人結識乃是通過一本被眾人傳閱的黑格爾哲學學習筆記,作者是金觀濤。
1970年,金觀濤從北京大學畢業,進入杭州塑膠廠當工人。劉青峰則在貴州清鎮中學教書。兩人結婚後,劉青峰調入鄭州大學教書,隨後金觀濤也調進了鄭州大學。在此期間,兩人構思了“中國社會超穩定系統”假說。並於1980年初,在《貴陽師範學院學報》分兩期發表了《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這篇論文。
金觀濤先生金觀濤先生
1978年初夫婦倆由鄭州大學調到中國科學院自然辯證法通訊》雜誌社當編輯。後來成為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科學哲學研究室主任,併兼任《科學、經濟、社會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
1985年前後的“文化熱”中產生了三個大的民間文化機構:先後以金觀濤、包遵信為主編的“走向未來叢書”編委會;以湯一介樂黛雲龐朴李澤厚等為主力的“中國文化書院”編委會;以甘陽、王焱、蘇國勛趙越勝周國平等為主力的“文化:中國與世界” 叢書編委會。在五、六年間,上述三大文化“圈子”實際上成了引領中國大陸人文科學各種思想風潮的主要“思想庫”。
走向未來叢書”,是在中國內地最早產生廣泛影響的一套西方新思潮普及叢書。編委會人員的組成頗為龐雜,科學界、人文學界、政界的許多熱衷改革的人士都參與其事。其特點是,強調科學主義、貼近現實和向大眾普及。最有影響的當然首推金觀濤提出的“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論;以及叢書翻譯的《第三次浪潮》、《大趨勢》等西方未來主義著作,對當時的社會改革造成巨大的衝擊。
學術界的“方法論熱”,也直接得力於叢書所翻譯的“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方面的西方著作。
與“走向未來”打對台或特點相異的,是“文化:中國與世界”叢書編委會。
這是以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等高等學府一批學有專精的青年學者為主要成員的“純學術”圈子。其特點是,強調人文主義、專業精神、學術獨立與非政治化。主要的工作是翻譯介紹二十世紀西方人文學界的經典著作。分專業性的“學術文庫”與普及性的“新知文庫” 兩個系列。
數年之間,本世紀西方的主要思潮,但凡哲學、社會學、政治學、法學、心理學、倫理學、文學理論等等,從難度最高的大部頭“天書”,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及保羅·薩特的《存在與虛無》,到直接引發了日後“新權威主義”論爭的亨廷頓的《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以及女權主義理論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譯書出書達數百種,成為整個社會變革的一種全新的精神資源。
“非政治的政治”是這個“圈子”明確提出的口號(暗合了捷克哈維爾提出的同樣口號)。他們每月的第一個周四總有一個學術沙龍聚會,圍繞一、兩個學術專題開展認真的討論;每一兩個月總有一次到數次家庭或郊遊聚會,高談闊論。
角色處在上述兩個編委會之間(同時人員也互相交錯)的“中國文化書院”,是想承接宋、明以來朱熹等先人創辦的“書院”、“學舍”的方式,由梁漱溟任榮譽院長,以函授與假期講習班的形式研討、傳授學問。兼任的講師都是海內外學界關於中國文化研究的“一時之選”(包括海外的杜維明教授)。其特點是,強調從傳統的再出發,強調文化的延續性和文化批判中的建設性。
林毓生的“傳統的創造性轉化”論和杜維明的“儒學的第三期發展”論,都曾引發了範圍廣泛的討論而一度被認為是“中國文化書院”的“招牌主張”。他們溫和、漸進、包容廣大的辦學方式,不但被各方面廣為接受,同時也帶來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收益。據說每年寒、暑假全國各地報名聽課的人數常達數百上千之巨(大多是各地高校的教師),更不必說函授教材令一時“洛陽紙貴”。其造成的文化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各界名流都曾與會,可見文化書院的號召力與包容性。同類的書院還有更注重整理出版古籍的“幽州書院”等。
在內地期間,金觀濤夫婦的關注點基本上停留在社會史方向,對社會轉型進行探索,這其實也是金觀濤夫婦對現實的關注,力圖通過對歷史的研究來探索中國現代社會的發展之路。
1989年,金觀濤夫婦應香港中文大學邀請進行學術交流,後被迫留在香港,被當時的校長高錕光纖之父,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挽留,聘任為中國文化研究所講座教授、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並創辦了香港唯一一本學術性雜誌《二十一世紀》。劉青峰任主編。只是,兩個孩子仍然留在內地,由親戚照顧長大。
在香港期間,兩人從社會史轉入思想史和觀念史的研究。
金觀濤先生金觀濤先生
1989年以後,內地的思想界偃旗息鼓,進入了另外一個階段,不再關注社會及思想。但是從1998年開始,有了一些新變化。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和法制及個人權利之間的衝突日深,出版界的管理逐步放鬆,從而出現了一股思想新風。在有關出版人的推動下,內地重新出版了八十年代金觀濤夫婦的幾本舊書,還首次出版了個別未在內地發行過的著作。
2008年,金觀濤夫婦先後從香港中文大學退休,旋即被台灣政治大學聘請為講座教授。2009年,金觀濤夫婦正式定居台灣,重新開始進行社會轉型的研究,延續1980年代開始但是中斷的第二次啟蒙,只是這次啟蒙源於現代性的研究,對八十年代的啟蒙又有了更深層次的探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