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

金融科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是上海財經大學建設的虛擬仿真實驗課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融科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
  • 課程負責人:劉莉亞
  • 建設院校:上海財經大學
  • 授課教師:閔敏、柳永明、鄧辛
課程性質,教學目標,

課程性質

課程背景
當前,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等生產工具的革命推動工業經濟迅速向信息經濟轉變,隨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技術在信息獲取、傳輸和分析過程中開始扮演重要角色。而金融行業一直是高度依賴信息的行業,其本質是基於信用的資金融通行為。而信用形成的基礎是信息可以有效地傳導、處理與建模分析,以及相關的風險控制與管理,因此信用領域一直以來都是交叉學科金融科技的重要套用方向之一,是教學與研究熱點。

教學目標

(1)打破真實的場景限制,反覆試錯中尋找最優的徵信方案
利用虛擬仿真技術,可以有效避免徵信失敗導致的授信壞賬結果,所以可以在虛擬場景中利用真實數據反覆試錯尋求最優的徵信方案。雖然現實中金融機構也會對信用模型進行定期的模擬考核測試,如通過ROC曲線進行模型評分,但由於涉及客戶以及模型參數的機密性,現場幾乎難以進行實訓和觀摩學習。所以利用新技術可以較好地重現整個徵信流程,讓學生對操作的細節和誤區進行有效規避,並利用自由開放的平台使其從一個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換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與發現者,進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和研究的效果。
(2)通過真實的授信數據,探索克服徵信中的逆向選擇問題
徵信中一個重要的難點在於對於客戶自提供數據的逆向選擇情況的識別,即在真實環境下,被徵信對象可以主動造假,從而大大加大識別成本與難度。而實驗基於全球著名的個人貸款金融機構的真實數據,通過多維度的量化評價標準來重現這一徵信領域的經典難題。而學生需要在多種技術中深入探索各類解決之道,努力克服這一難題,從而更加深入理解信用的本質與內涵。
(3)基於難度的自由搭配,深度理解徵信的“能與不能”
實驗提供了不同的實驗難度與實驗模式,學生可以自由探索不同技術在場景中的套用。但由於使用的是真實的市場數據,學生可以在不同實驗難度與模式中逐漸得到徵信技術上的提升,卻無法實現對於被徵信對象的百分百識別,哪怕是智慧型徵信技術,也始終會犯第一類和第二類錯誤,這是以徵信場景為代表的金融市場的複雜性所決定的,其背後是人作為市場參與主體的反覆博弈。學生可以通過虛擬仿真技術進行反覆實驗,深刻認知技術的“能與不能”。
(4)利用豐富的可擴展性,讓學生深度參與實驗設計與拓展
由於實驗系統提供了豐富的外部擴展接口,因此在實驗設計與開發中可以讓學生深度參與。可以藉助實驗開放與實驗參與,讓參與實驗的同學進行有效的能力分層,即讓學有餘力的同學深入參加課程的維護與實驗的開發,為另一些同學進行實驗服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這些學有餘力的同學,不僅可以在實驗系統中學會基礎的知識技能,還可以掌握系統開發與虛擬仿真實驗的高階技術。目前,全系統的智慧型算法部分均是由學生主動參與獨立編寫,真正體現了“實驗育人”的最終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