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困境

金融的困境

《金融的困境》是2011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威廉·貝克。

基本介紹

  • 書名:金融的困境
  • 作者:威廉·貝克
  • 譯者:李鳳
  • ISBN:9787508624167
  • 定價:45.00元
  • 出版社:威廉·貝克
  • 出版時間:2011年1月7日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後記,

內容簡介

信貸危機不是什麼新生事物,早在羅馬共和國時代它就出現了。然而,2008年金融業的崩塌依然讓整個世界大驚失色,而美國還在不斷地發行出越來越多的貨幣,一個貨幣泛濫的時代就此誕生。如今,美國乃至全球正陷入一個由自己導致的艱難境地。
在《金融的困境》中,你將發現為什麼當今的經濟和資本市場正面臨著公共信貸與私人信貸的長期累積;為什麼政府的支出和稅率越高,納稅人所承擔的債務就越多;為什麼世界金融系統的巨大變化是文化墮落的結果。書中充滿了真知灼見。集權管理的法幣體系與稅法體系會榨取勞動所得,而不是溫和地調控財富,這是對企業家和社會的毀滅性打擊呼籲徹底的變革,如美聯儲監管權力的減少,美元對黃金的大幅貶值和收入所得稅的廢除。
揭示了一個充滿危險性的事實,即個人的輕率行為由國家買單——無論是在金融方面還是其他領域。始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或許能讓教們重新深刻地審視銀行體系和政府權力,《金融的困境》對美國財政政策以及政府權力和自由市場之間關係的探討,一定能給我們有益的借鑑。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威廉·貝克 譯者:李鳳
威廉·貝克,註冊金融分析師,股票投資經理和投資分析師,從業經驗超過之5年。

圖書目錄

序言
導言
第一篇
暴風雨前的平靜/1
第一章 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5
危機的信號/7
未知的金融市場/15
第二章 潛伏的風險/19
虛假的收益/22
操作風險/24
證據投資/27
最大的風險/29
第二篇
無法估量的貨幣/33
第三章 硬通貨的興衰/37
金本位制的典型標誌/39
貨幣體系的變化/42
銀行貨幣與公共王程:從興旺到衰敗/45
從美元到黃金/49
當銀行變得強大/53
國債的勝利/55
脫離金本位的後果/62
第四章 黃金是無罪的/65
第五章 被延遲的爆炸/105
第六章 巨大的道德風險/121
第三篇
第七章 富人與你我不同/149
第八章 虛幻的“美國夢”/169
第四篇
政府的權力/183
第九章 金融體系的核心/189
危機四伏的抵押貸款/191
“兩房”的漏洞/193
問題解決的假象/195
租金控制新手段/198
第十章 經濟與精神危機/201
債務深淵./202
福利“爆炸”時代/202
隨心所欲的預算/204
是再分配還是破滅./207
美國國會會再陷入低谷嗎?/209
第五篇
金融的未來/211
第十一章 債務美國/215
第十二章 黃金本位的回歸/219
黃金能支持美元嗎?/220
有彈性的金本位制/222
如果黃金再次成為貨幣/226
第十三章 未來的復甦/233
經濟復甦近在咫尺/234
未知的威脅/236
後記/243

序言

學習金融市場和政府政策的時光是非常有趣,甚至令人感到愉悅的。世界還從未見證過經濟學家路德維希·馮·米塞斯所謂的“全球崩潰性繁榮”。歷史呈現的只是孤立事件:1781年,美國大陸會議時期的貨幣體制逐漸崩潰;1923年,德國馬克急劇貶值(當時滿車紙幣只夠買幾片麵包)。然而,還未曾發生過某件席捲全球的事情。
或許,我們將成為親歷這種事件的第一代人,並且因此被載入史冊,你覺得呢?
2008年秋季,信貸市場的動盪幾乎波及全球經濟的各大主要市場,新興的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經濟趨勢隨同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以及德國股市的走弱而下滑,在貿易繁榮期受益於大量投機行為的商品市場也受到影響,甚至連真正看好該市場的投資者也選擇離場。

後記

有兩種人會閱讀這本書。第一種人已經意識到自己被賦予的公民責任,並希望重新認識它的人。他也可能希望重新調整他的投資選擇,我想他現在已經能夠預見我們的未來趨勢了。第二種人在某種程度上感覺有心無力,周遭的變遷使他不知所措。但是這兩種人有一些共同之處,比他們自己所認為的更多。
你也許會覺得奇怪,儘管有一些強有力的觀察,但是我對未來的思考依然表達得模稜兩可。其中的原因前幾章已經提到,並貫穿了整本書。就像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和哈耶克所指出的,我們都屬於一個更偉大社會的一部分。這個社會反應很活躍,由密集的人類組成,他們作出的決定會對彼此產生影響。想想歷史上曾經發生的某些變遷。沒有希特勒,德國人民會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嗎?是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仍有各種聲音在高呼種族純淨,也許會有另一個希特勒做同樣的事。如果邦克·亨特未曾企圖壟斷白銀,白銀市場是否會像1980年一樣崩潰?誰知道呢,但是沒有多少億萬富翁願意深究這些問題,除非他們想揚名立萬,或者自毀財路。也許還有人與希特勒一樣試圖壟斷歐洲政治市場。在索羅斯之前,從未有人花費50億美元用於改變公眾的意識,他的大多數財富用來“組織”當地社區並影響國家媒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