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動員:國家或政治集團為應對戰爭或其他軍事危機,組織調動金融資源的活動。國民經濟動員的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融動員
- 類型:活動
-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金融動員:國家或政治集團為應對戰爭或其他軍事危機,組織調動金融資源的活動。國民經濟動員的組成部分。
金融動員:國家或政治集團為應對戰爭或其他軍事危機,組織調動金融資源的活動。國民經濟動員的組成部分。國家或政治集團為應對戰爭或其他軍事危機,組織調動金融資源的活動。國民經濟動員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通過金融機構為戰爭融資,動...
財政金融動員是指國家為保障國防建設和戰爭需要而採取的籌集資金的活動。是籌集巨額國防費,保障戰爭需要的重要手段,是國民經濟動員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動員的程度,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具有重大影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金融動員對於戰爭物資籌措和調控經濟活動具有樞紐性的作用。它有兩個基本渠道:一是財政,二是金融...
(1)財政與金融動員方式及基礎因素的分析;(2)公共投資引發經濟風險的分析;(3)危機事態下的應急機制與經濟政策。研究結果顯示,第一,研究體系不完整。以往文獻對財政與金融動員的研究,僅限於政府如何籌措資金來滿足治理危機之所需,沒有對財政與金融動員引發風險進行防範的準備。第二,缺乏一個統領財政與金融動員總...
12月30日,我縣召開了全縣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動員大會。縣委副書記、縣長王強出席會議並講話,縣委副書記徐廣友主持會議,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許正航,副縣長陶旭升、王興德,縣政協副主席高有才出席會議。各鄉鎮(園區)、縣直各單位、在鳳金融系統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會上,王興德宣讀了《鳳陽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
國民經濟動員,是指國家將國民經濟各部門和相應的國家機構有組織、有計畫地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充分調動國家的經濟能力,提高生產水平,保障戰爭的需要。國防動員法的一項基本內容。包括:工業動員、農業動員、交通通信動員、物資儲備與動員、財政金融動員等。主要做法是:根據戰爭的需要,調整國民經濟比例,重新分配...
一 兩種金融動員方式 二 管制性金融動員:政府的金融管制 三 轉型發展中的金融支持 第六章 金融支持政策的績效評價(I):轉型發展中的金融支持 與漸進改革邏輯 一 金融支持政策的增長效應 二 貨幣發行收益及其分配效應 三 金融支持政策的結構調整效應 四 金融超前市場化的風險 第七章 金融支持政策的績效評價(II...
金融支持政策是政府實施管制性金融剩餘動員,並通過銀行信貸干預、差別化貸款利率管理等措施,為公有經濟部門配置超過市場競爭均衡水平的信貸資金並相應提供金融租金補貼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內容 金融支持政策主要包括:(1)銀行的支持作用。各商業銀行向高新技術企業提供金融支持的出發點應是:以效益為中心,加大信貸投入,...
《中國經濟動員論》是2007年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 國民經濟動員的內涵規定性是指為應付戰爭和突發事件的需要,有計畫有組織地提高國民經濟應變能力,將國民經濟由平時狀態轉入非常狀態所進行的一系列活動。理解這一定義應把握以下幾點:第一,國家是實施國民經濟動員的主體。宣布國民經濟動員與宣布戰爭...
金融可持續發展,是指金融體制和金融機制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調整,從而合理有效地動員和配置金融資源,提高金融效率,以實現經濟和金融在長期內有效運行和穩健發展。定義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現代人的需求以不損害後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一個可持續的金融中心是一個金融市場,它作為一個整體,在經濟、環境和社會方面...
美國經濟學家羅納德·麥金農(Ronald I. Mckinnon)和愛德華·蕭提出的金融壓制和金融深化合稱為“金融二論”。內容簡介 當金融業能夠有效地動員和配置社會資金促進經濟發展,而經濟的蓬勃發展加大了金融需求並刺激金融業發展時,金融和經濟發展就可以形成一種互相促進和互相推動的良性循環狀態,這種狀態可稱作金融深化。...
國民經濟動員法規 國民經濟動員法規,國家為動員經濟力量保障戰爭需要而制定的法律規章。包括工業、農業、交通運輸、郵電通信、科技、醫療衛生、財政金融、商業、物資以及人力動員等方面的法規。
歷史經驗證明,要成為經濟強國,必須以健全、完善的金融體系為支撐。前蘇聯為什麼解體?金融落後是一個重要方面。儘管他們在鋼鐵、能源、交通等物質生產力方面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但落後的金融體系不能有效地動員和配置全社會的資源,經濟效率低下,國民經濟難以協調發展。現代經濟的競爭,也是金融的競爭,是金融制度 的...
金融深化 E.S.肖認為,金融體制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相互推動和相互制約的關係。一方面,健全的金融體制能夠將儲蓄資金有效地動員起來並引導到生產性投資上,從而促進經濟發展;另一方面,發展良好的經濟同樣也可通過國民收入的提高和經濟活動主體對金融服務需求的增長來刺激金融業的發展,由此形成金融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的...
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等七部委31日聯合印發了《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出台這一指導意見有何政策考量,將對綠色產業和生態文明建設產生怎樣的影響?如何看待中國在這一議題上的國際影響力?新華社記者就此獨家專訪了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動員和激勵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綠色產業 問:制定《指導意見》的主要...
金融資產是其持有者對其出售者的股權和債權的憑證。金融投資者通過持有證券,分享證券出售組織利潤和股權獲得回報。由於金融資產使財產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成為可能,它有助於集中社會閒置資金,將其轉化為實質生產的投資資金,是動員和再分配資金的重要渠道,因而是已開發國家投資的基本形式。定義 在資本主義發展初期,資本...
金融效率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指標,有很多種分類方法。按照不同金融機構在經濟中的作用,我們可以將其劃分為巨觀金融效率、微觀金融效率和金融市場效率三種。定義 金融巨觀效率 金融巨觀效率包括貨幣政策效率、貨幣量與經濟成果的比例關係,金融市場化程度和金融體系動員國內儲蓄上的效率等幾個方面。根據金融壓制論的觀點,...
3、從銀行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看,金融對經濟的滲透是絕對可能的。我們知道;銀行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有四個方面:一是通過信貸中心,起到動員和分配資金,促進工農業生產發展和擴大商品流通的作用;二是通過轉帳結算中心,起到加速資金和物資周轉,使社會再生產得以順利地不斷進行的作用,三是通過貨幣發行和現金出納中心,起到...
凱恩斯理論認為,經濟成長的合意水平的前提條件是,投資等於儲蓄。但在開發中國家,由於出現了金融抑制,使儲蓄很難達到最佳水平,金融動員起來的儲蓄也不能有效地轉化為投資,導致了投資不能等於儲蓄的結局,最後經濟也就達不到合意的增長水平,金融抑制影響了經濟成長。3、限制了銀行體系適應經濟成長的需要。抑制論者...
金融產品創新是指金融資源的分配形式與金融交易載體發生的變革與創新。金融產品創新是金融資源供給與需求各方金融要求多樣化、金融交易制度與金融技術創新的必然結果。一方面,金融產品的創新活動最大限度地動員和分配了可支配的金融資源,滿足了社會經濟發展對金融資源的需要;另一方面,金融產品創新適應了社會財富不斷增長的...
為籌備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2010年初,包括中財辦、中編辦、國研室、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等在內的20個部委“總動員”,並分頭領銜由國務院直接部署的“15項重大金融課題”。這“15項重大課題”包括: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制度、加強金融監管幹部隊伍建設、完善金融監管協調...
江蘇省“十四五”金融發展規劃 “十四五”時期,是我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自覺踐行“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奮力譜寫“強富美高...
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是以銀行間接融資方式配置金融資源為基礎的金融體系。在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中,銀行體系發達,企業外部資金來源主要通過間接融資,銀行在動員儲蓄、配置資金、監督公司管理者的投資決策以及在提供風險管理手段上發揮主要作用。在銀行主導型的金融體系中,銀行在將儲蓄轉化為投資、分配資源、控制企業經營、...
80年代江蘇一帶鄉鎮企業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資本動員方式的成功,當時由於正式金融帶有很強的計畫色彩,所以通過基層政府動員資本成就了鄉鎮企業在計畫經濟的體制外發展。浙江溫州一帶並沒有多少鄉鎮企業,但經濟也發展得較快,其資本動員方式更多地是依靠市場化的民間借貸和私募,民間借貸和私募成就了溫州家庭企業...
國民經濟動員,是國家為應對戰爭或其他軍事危機,運用國民經濟資源以保持和增強國家防衛能力的活動,涉及工業、農業、商業、貿易、財政、金融、交通、運輸、郵政、通信、醫療和物資儲備等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國民經濟動員是國防動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舉措,擁有現代化的國民經濟動員能力,對於和平時期...
行政資源如動員社會力量、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等,但更重要的是經濟資源,而且要動用大量的經濟資源來進行救助。顯然,救助能否順利實施、信心缺失的彌補,都將取決於國家的經濟實力。其次,金融體系的完善程度。可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該國的巨觀經濟環境是否與金融體系相協調,即金融體系的正常運行是否有良好的巨觀經濟...
2021年8月26日,第十五屆上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洽談會(下稱“金洽會”)動員會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行。上海金融業聯合會將第十五屆金洽會的主題確定為“有溫度的人民城市、可觸及的金融服務”,集中展示金融科技服務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解決經濟發展實際問題的套用場景,生動展現上海金融業助力人民城市建設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