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董明墓戲台及戲俑是金朝時期文物,先收藏於山西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董明墓戲台及戲俑
- 館藏地點:山西博物院
- 出土時間:1959年
- 所屬年代:金朝
金董明墓戲台及戲俑是金朝時期文物,先收藏於山西博物院。
金董明墓戲台及戲俑是金朝時期文物,先收藏於山西博物院。文物歷史1959年在侯馬市西郊牛莊村發掘的出土。文物特徵尺寸:長77厘米,高105厘米,俑高2022厘米。文物價值金代董明墓磚雕戲俑是我國早期戲劇表演藝術的再現,為研...
董海墓為前後兩室,系我國北方地區傳統的四合院形制。結構複雜,比例適當,磨磚對縫,手法嚴謹,墓室內壁雕刻有翎毛花卉,八仙人物,戲劇故事以及飛馬、奔鹿、走獅等動物,琳琅滿目,華麗似錦,具有很高的建築與雕刻藝術價值。董明墓的北壁,砌有一座小戲台及生、末、淨、旦、醜五個戲俑,生動活潑,惟妙惟肖,是...
金董明墓戲台及戲俑是金朝時期文物,先收藏於山西博物院。文物歷史 1959年在侯馬市西郊牛莊村發掘的出土。文物特徵 尺寸:長77厘米,高105厘米,俑高2022厘米。文物價值 金代董明墓磚雕戲俑是我國早期戲劇表演藝術的再現,為研究宋金戲劇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文物鑑賞 這組侯馬金代董氏墓戲俑就是根據當時最流行的金院...
1959年1月12日,省文物考古隊在牛村村南發掘出兩座金代磚雕墓,其中的董明墓中有磚雕製作的戲台模型和5個磚雕戲俑。這不僅是研究金代建築的重要實物,也是研究我國戲台演變和演戲形式發展的重要依據。它的發現,把我國戲劇由平地走向舞台的時間提前了二百年。1961年1月6日,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田漢同志到侯馬視察,...
董明墓戲台及戲俑 玉器 西周晉侯夫人組玉佩:最大璜長15.8厘米。1993年曲沃縣北趙村出土。出於晉侯墓地63號墓。由玉璜、玉珩、玉管、料珠、瑪瑙管等組成,共有204件。整個玉組佩展開長達2米,紋飾多用雙勾技法,工藝精湛。下端2件玉雁昂首展翅,生動活潑。 [25] 西周晉侯夫人組玉佩 商玉鴞:高6.9厘米,寬3.8厘...
侯馬董明墓——金代戲曲磚雕墓的一朵奇葩 炎黃地理, 2009年9月總第385期“侯馬專號”從戲曲文物看宋金元雜劇的腳色行當 中華戲曲,2006年第34輯 山西古平陽與金元雜劇 社會科學報,2006年12月14日 戲養神:金代北方民間的戲曲觀 文藝研究,2005年第12期 蒲縣媧皇廟宋雜劇石雕香台訂名及年代判定的一個旁證 ...
南宋浮梁戲曲瓷俑(淳佑十二年[公元1252年]瓷俑 浮梁縣查曾九墓1965年出土)元代景德鎮瓷戲樓(引自中國戲曲志·江西卷)元代青花梅瓶《蕭何月下追韓信》雜劇瓷畫 明代《伯牙撫琴》戲曲瓷畫碗 明代民窯《貂嬋拜月》戲曲瓷畫盤 清代《西廂記》戲曲瓷畫盤 清代《三娘教子》戲曲瓷畫筆筒 清代青陽腔《紅梅記》瓷畫碗游湖 ...
該祠是後人祀奉董氏先人十五世董明善之所,也是村中現存最大的明代宗祠之一,進深28.75米,面闊13.83米,占地面積397.62平方米。兩進一天井,三開間,雖經數百年風霜雨雪,其構架仍保存完好。前門由條石砌成台階,門額懸有“繩武先生公祠”木匾。繩武先生祠內柱礎均鼓形石質。木構架為穿斗式,天井間縱向亦以...
是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初建於元代,明、清時期擴建,其造型獨特,布局別致,整體呈城堡狀,以山門、戲台、獻殿、台王殿、春秋樓為中軸,左右對稱,前後呼應。經考證,西台神台駘廟是汾河流域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一處祭祀汾神的建築群。主要祭祀的是台駘,同時還供奉著十大閻王、藥王、關公等儒、佛、道等各方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