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市殘疾人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為加快我市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開啟我市殘疾人事業現代化新征程,根據《浙江省殘疾人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和《金華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制定本規劃。規劃期限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華市殘疾人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 規劃期限:2021—2025年
檔案發布,檔案內容,

檔案發布

金華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金華市殘疾人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索 引 號:
11330700002592599F/2021-157474
發布機構:
金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文 號:
金政發〔2021〕30號
公開日期:
2021-11-11 16:21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現將《金華市殘疾人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金華市人民政府
2021年11月4日
(此件公開發布)

檔案內容

一、“十三五”發展回顧
(一)發展成效。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省殘聯的有力指導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圓滿完成殘疾人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各項目標和任務,殘疾人事業實現快速健康發展,各項指標爭先進位。2020年我市殘疾人小康實現程度達到10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目標如期實現,為“十四五”全面推進我市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更高台階奠定了堅實基礎。
1.殘疾人生活質量明顯提升。全面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計發放資金10.28億元,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14.39萬人次,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25.99萬人次,目標人群實現全覆蓋。重度精神殘疾人免費服藥全額保障實現全覆蓋。全市自費人工耳蝸補貼標準從3萬元提高到7萬元。紮實開展就業援助活動,全面落實殘疾人就業服務和補貼獎勵政策。“十三五”期間累計培訓殘疾人1.3萬人次,新增殘疾人就業6754人。“三個清零”、“一個顯著改善”行動取得積極成效,實現困難殘疾人存量危房清零、殘疾人家庭年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情況清零、有就業意願殘疾人大學畢業生未就業問題清零,以及“黑、髒、臭、亂”殘疾人家庭居住環境顯著改善。
2.殘疾人公共服務不斷擴大。紮實推進康復服務提質擴面,持續推廣全省社區精準康複試點,促成市殘疾人康復托養指導中心與金華市第五醫院建立學科協作關係,新增康復和托養床位670張,基本康復服務惠及1.8萬人次,輔助器具適配服務惠及20.5萬人次。大力推進“殘疾人之家”建設,建成規範化“殘疾人之家”133家,庇護托養2600餘人,同時注重規範化、信息化、品質化建設,做到“一站多用”“一家多能”,相關經驗得到王文序副省長批示肯定,取得“庇護一人、解放一家、穩定一片”的積極效果。《譜好“共建曲”,織密“康復網”》《構建社區精準康復服務新體系》等案例獲評中國殘聯、省健康辦優秀案例。《獨腳農場主——張運發》在中殘聯輔具助力脫貧攻堅案例評選競賽中榮獲一等獎。
3.殘疾人參與能力顯著增強。紮實推進殘疾人就業創業平台和渠道建設,創建市級、省級殘疾人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在全省率先組織殘疾人網路直播培訓和舉辦網紅大賽,促成200多名殘疾人在直播平台上就業創業。常態化開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殘疾人崗位專考專招和國有企業帶頭安置殘疾人工作。組隊參加“創新浙江”助殘幫扶創業創新大賽和殘疾人工匠大賽,我市代表隊獲團體總分第三名。成功舉辦第六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浙江省木雕、竹編、剪紙項目訓練選拔賽,選派選手參加第六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表現出色,吳向東獲得木雕項目第一名。成功舉辦金華市第六屆殘疾人運動會,組隊參加浙江省第十屆殘運會取得優異成績,獎牌數和團體總分均位列全省前茅;選送5名運動員參加巴西里約殘奧會獲得1銀1銅的成績。金華市殘聯被國家體育總局和中殘聯評為2015—2020年度全國體育先進單位。廣泛組織開展適合殘疾人的民眾性文體活動,持續辦好“全國助殘日”“國際殘疾人日”等重大節日活動,殘疾人文化藝術周、殘疾人健身周、全國特奧日等“文化助殘”活動取得積極成效。8890光明影院實現全市覆蓋;組織開展“新時代 共奮鬥”特殊藝術百場巡演活動;成功舉辦浙江省第二屆殘疾人書畫攝影大賽。全市31名殘疾人及殘疾人工作者當選縣級以上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評選產生1名全國和3名省級自強模範。義烏市殘疾人企業家吳忠尚榮獲“全國自強模範”稱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東陽籍李中慶創立“東潮木雕”傳承木雕技藝,獲評2020年度“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4.社會扶殘助殘環境日益最佳化。加強殘疾人服務設施和服務機構建設,全市新增殘疾人服務設施5處,面積43838.19平方米。完成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4853戶,創建省級無障礙社區30個。市殘障人康復托養指導中心一期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建成被評為“錢江杯”工程。法律救助站建設紮實推進,依託8890便民服務平台,開通12385殘疾人服務熱線,殘疾人信訪辦結率達到100%。市縣兩級人大政協高度重視殘疾人工作,不定期開展調研視察和執法檢查活動,促進殘疾人法律法規有效實施。持續辦好市殘聯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等宣傳平台,深化金華廣電總台《情滿金華》《殘疾人之聲》和《金華日報》殘疾人專欄等項目合作,全社會扶殘、助殘、愛殘氛圍日益濃厚。健全志願助殘運行機制,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和獅子會等社會助殘組織的作用,我市助殘志願服務活動排名全省第一。
5.殘疾人事業改革創新縱深推進。全市殘聯改革有序推進,基層組織不斷夯實,專門協會有效加強,實現市、縣兩級全覆蓋,殘聯組織和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圓滿完成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換屆工作。落實市、縣兩級殘聯“一兼兩掛”副理事長要求,配齊鄉鎮(街道)殘聯理事長並享受同級人民團體負責人同等待遇。助殘服務“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突破,創新推動助殘服務“1+X”聯辦機制建設,助殘服務“一件事”改革試點取得成功,改革成果全市推廣,實現助殘事項“網上辦”“掌上辦”和民眾辦事“零次跑”,“讓最不方便的人享受最方便的服務”成效顯著,市委改革辦簡報12期專題刊登市殘聯做法,受到時任市委書記陳龍批示肯定。殘疾人全周期服務“一件事”集成改革縱深推進,“走轉改、三服務”活動形成長效機制。國家審計署、中央電視台專程來我市拍攝《審計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民生專題片,報導了我市助殘服務“一件事”改革情況。紮實開展東西部對口協作幫扶工作,幫助對口協作地區1751名殘疾人脫貧增收。全力投入抗擊疫情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行動。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紮實開展“拼搏實幹、爭先進位”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全市各級殘聯呈現轉作風、提效能、優服務新氣象。市殘聯黨總支《黨建“三合”工程,打造助殘扶殘“鐵軍”》案例榮獲第九輪全省機關黨建工作優秀創新成果獎。
專欄1:“十三五”時期殘疾人事業發展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指 標(%)
權重
2020年
目標值
實際
完成值
殘疾人全面小康實現程度
100
96
100
1.低收入殘疾人家庭精準幫扶率
6
100
100
2.殘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
8
≥8.5
8.75
3.困難殘疾人低保目標人群覆蓋率
7
98
99.92
4.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目標人群覆蓋率
7
98
99.75
5.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目標人群覆蓋率
7
98
98.87
6.殘疾人社會保險補貼目標人群覆蓋率
7
98
99.87
7.困難殘疾人住房救助比例
5
≥98
99.92
8.城鄉殘疾人參加醫療保險比例
6
98
99.15
9.城鄉殘疾人參加養老保險比例
6
≥95
98.61
10.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率
5
≥90
98.58
11.適齡殘疾人接受“十五年”教育比例(學前、義務教育和高中)
7
≥90
96.17
12.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率
7
≥90
100
13.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率
4
≥85
100
14.重度和精神、智力殘疾人目標人群機構托養照料、庇護服務比例
6
≥80
98.57
15.勞動年齡段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意願的殘疾人就業率
7
≥80
96.66
16.殘疾人社區活動參與率
5
≥70
89.47
(二)主要問題。
“十三五”時期,我市殘疾人事業取得長足進步,是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誌,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市殘疾人事業發展還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問題,殘疾人事業總體仍然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殘疾人社會保障水平和就業質量還需進一步提升,家庭人均收入與社會平均水平比較還存在較大差距,殘疾人仍然是一個需要特別關心幫助的困難群體。
二是殘疾人公共服務供給不均衡問題依然突出,殘疾人就學、就醫、康復照護、無障礙、社會參與等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還沒有得到有效滿足。
三是殘疾人平等權利還沒有得到充分實現,歧視殘疾人、侵害殘疾人權益的現象還時有發生,殘疾人社會參與水平需要加強。
四是助殘服務數位化改革任務艱巨,殘疾人事業發展離整體智治要求還有不少差距,助殘智慧化服務能力還不能很好適應新時代殘疾人事業現代化發展。
二、“十四五”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加強黨對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強保障、優服務、提能力、促和諧”的主線,兜牢“生活補貼、護理補貼”兩條底線,提升“康復照料、教育就業”兩項服務,增強“社會參與、基層組織”兩大能力,營造“自強自立、社會助殘”兩種氛圍,推進我市殘疾人事業發展邁上新台階,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富裕先行示範浙中板塊和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重要視窗”的特殊靚麗風景線。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進一步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的殘疾人工作體制,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組織保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普惠與特惠相結合,解決好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保障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共享發展成果,激發殘疾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增強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強化分類指導、分層幫扶的方式,縮小殘疾人服務需求與能力建設之間的差距。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和社會力量、市場主體協同作用,整合資源、完善政策、最佳化服務,促進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堅持共建共享,和諧發展。保基本、兜底線,著力完善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確保滿足殘疾人生活保障和公共服務的特殊需求,保障殘疾人平等、充分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物質文化成果。
堅持各方協作,合力發展。發揮各級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作用,健全殘疾人工作協調機制,引導與鼓勵社會多方力量合力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合力”模式,推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
(三)主要目標。
“十四五”我市殘疾人事業發展的總目標是:爭取殘疾人事業發展各項指標爭先進位,打造“民生實事”“就業創業”“數位化改革”“精準康復”“體育競技”五大金名片,努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富裕先行示範浙中板塊和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重要視窗”的特殊靚麗風景線。
殘疾人生活保障更加健全。殘疾人生活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在生活補貼、護理補貼、住房補助、社保補貼等方面,做到應保盡保、應補盡補,補貼標準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確保我市殘疾人生活寬心、醫療安心、社保放心。
殘疾人公共服務更加完善。健全完善科學的殘疾人公共服務體系和規範標準,殘疾人康復、托養、教育、就業、文體、扶貧、維權等公共服務能力得到提升,不斷滿足殘疾人多樣化、個性化服務需求,質量效益不斷改善,殘疾人滿意度明顯提高。
殘疾人社會參與更加活躍。殘疾人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平等參與軟硬條件有明顯改善,殘疾人教育和就業率、文體活動參與率得到提升,社會健殘融合能力明顯提高,積極釋放社會參與正能量。
殘疾人事業發展更加有力。將殘疾人事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體制機制更加健全,政策體系更加完善,優惠扶助政策更加有力。殘疾人工作者隊伍、專業人才隊伍、志願者隊伍不斷健全,殘疾人基層組織能力和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我市殘疾人事業2035年發展展望:全社會關心關愛殘疾人氛圍全面最佳化,社會化智慧化助殘事業取得重大突破,殘疾人生活基本保障實現高質量提升,殘疾人康復和托養庇護服務實現全市覆蓋,促進殘疾人教育和就業發揮自強自立作用,殘疾人社會參與能力顯著增強。殘疾人事業現代化基本實現,發展成果與殘疾人共享更加廣泛,殘疾人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
專欄2:“十四五”時期殘疾人事業發展主要指標
序號
指標(%)
屬性
2020年
基期值
2025年
目標值
1
殘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
預期性
與全市生產總值同步增長
2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覆蓋率
約束性
99
>99
3
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覆蓋率
約束性
99
>99
4
“殘疾人之家”覆蓋率
約束性
92
≥95
5
殘疾人專業機構托養覆蓋率
約束性
80
>90
6
規範化殘疾兒童康復機構覆蓋率
約束性
70
>90
7
殘疾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
預期性
98
≥99
8
殘疾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
預期性
99
>99
9
殘疾人就業率
預期性
57
≥60
10
殘疾學生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比例
約束性
83
≥85
11
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
約束性
95
≥99
12
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率
約束性
95
≥99
13
符合條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率
約束性
95
≥95
14
殘疾人文體服務覆蓋率
預期性
93
≥95
三、“十四五”重點任務
(一)聚焦提標擴面,提升殘疾人基本保障水平。
1.完善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堅持發展成果與殘疾人共享的共同富裕目標,穩步提高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確保符合低保、低邊條件的殘疾人全部納入生活補貼範圍,切實落實依靠家庭供養的成年重度和三、四級精神、智力殘疾人按單人戶納入低保政策。適當放寬特困供養納入標準,將殘疾等級為一、二、三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肢體殘疾人,殘疾等級為一級的視力殘疾人納入特困救助供養範圍。
2.完善落實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著力提高殘疾人醫療救助水平,強化醫療救助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互補銜接,盡力減輕患病殘疾人家庭醫療費用負擔。持續最佳化重度殘疾人生活護理補貼政策,進一步減輕重度殘疾人家庭護理支出負擔。探索建立面向所有需要長期照護殘疾人的護理補貼制度。鼓勵經濟條件好的地方先行提高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
3.完善落實殘疾人社會保險制度。健全完善殘疾人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制度,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實現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切實解決殘疾人生活的後顧之憂。逐步擴大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的補貼範圍,推動殘疾人參加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支持就業殘疾人依法參加失業保險,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提供失業保險補貼。鼓勵殘疾人和殘疾人服務機構參加適合的商業補充保險,提高由各級財政統一為殘疾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的標準。建立完善應對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特殊機制,切實保護殘疾人人身和財產安全。
4.完善落實殘疾人專項福利補貼制度。加大殘疾人福利政策供給力度,增強殘疾人專項福利獲得感。建立健全殘疾人住房救助長效機制,動員各方力量參與實施“淨居亮居”工程,確保殘疾人危舊房發現一戶、解決一戶。推動試行殘疾人就業崗位補貼機制,提高殘疾人參與就業競爭力。落實殘疾人機動輪椅車補貼制度和市內公共運輸優惠便利政策,提高殘疾人出行能力。對困難殘疾人加大臨時救助力度。
(二)聚焦精準服務,提升殘疾人康復質量水平。
1.加強殘疾人康復服務體系建設。加強醫療康復項目支付管理,切實保障殘疾人基本康復需求。調整部分醫療服務項目支付範圍和康復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統籌醫保和其他救助資源,加大新發疑似殘疾人康復服務幫扶力度。發展醫養康養聯合體等新業態新模式。提高機構康復服務能力水平,推動殘疾人康復機構與高等院校合作,加強康復專業人才培養培訓力度,每年培訓康復專業人才100人次以上,推動康復專業人才入職和培訓獎補政策落實,普及居家型基本康復技能。探索醫(康)教結合多種實現形式,培訓醫(康)教結合師資30名。
2.建立殘疾預防一體化工作機制。貫徹落實《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殘疾預防一體化工作格局。堅持普遍預防與重點防控相結合,落實相關部門管理職責,加強行業監管,建立健全新生兒疾病和未成年人殘疾篩查、診斷和康復服務的信息共享和聯動工作機制,持續加強早期診斷和早期康復。加大殘疾預防健康知識普及力度,廣泛開展殘疾預防宣傳“進社區、進校園、進家庭”主題活動,提高公眾殘疾預防和康復意識。大力普及康復理念,增強全人群自我防護、自主康復主動意識,有效降低殘疾發生率。
3.規範殘疾兒童康復服務管理。完善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及補貼制度,0—6周歲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和補貼比例達到100%。加強服務標準體系建設,提升殘疾兒童定點康復機構規範化水平,建立健全定點準入、協定管理、動態退出機制,引導和激勵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健康有序發展。積極統籌特殊教育學校、兒童福利院、醫療機構等資源,建設一批專業水平高、服務質量優、康復效果好的殘疾兒童定點康復機構,發揮引領和輻射作用。每個縣(市)至少建成1家殘疾兒童定點康復機構。
4.提升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水平。貫徹落實《健康金華2030實施綱要》,統籌整合面向社區的各類醫療衛生、養老、康復和托養等資源,提高轉診轉介效率,推動康復服務向各類助殘服務機構和平台延伸,配置適宜康復設施,推廣適宜康復技術,推進“醫康養護”一體綜合服務網路建設,提升基層殘疾人康復服務能力和水平。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將殘疾人康復知識納入家庭醫生規範化培訓內容,豐富殘疾人個性化服務內容,持證殘疾人獲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達到80%以上。符合條件的精神殘疾人門診免費服用基本抗精神病藥物比例達到100%。
5.最佳化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服務。根據殘疾人群體需求,動態調整基本型輔助器具目錄,實施更加精準的輔助器具實物配發和貨幣補貼制度,確保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服務率達到99%以上,殘疾人滿意率保持在90%以上。探索建立對輔助器具適配有特殊需求的重度、多重殘疾人救助機制。提升輔助器具適配服務信息化水平,依託信息化項目建設業務申請審核和評估系統,銜接全省構建全市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服務網路平台。依託社會化服務資源開展輔助器具租賃服務。加大科技助殘力度,在推動殘疾人康復輔助器具技術創新、產業集聚發展、服務網路建設等方面發揮引導作用。
(三)聚焦多元合作,提升殘疾人托養庇護水平。
1.健全殘疾人托養庇護服務體系。積極落實殘疾人托養庇護服務相關政策,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政策扶持、分類指導的原則,進一步健全以“居家照護為基礎、鄉鎮(街道)機構托養庇護為主體、市縣寄宿制專業托養機構為依託”和以“生活照料、康復訓練、教育培訓、工療農療、文化體育”為主要服務內容的殘疾人托養庇護服務網路體系,爭取實現殘疾人托養服務“就近就便”全覆蓋。
2.加大殘疾人托養庇護服務供給。強化各地政府主體責任,切實落實各縣(市、區)建有公益性的殘疾人專業托養機構,加快推進公辦和公建民營、民企合辦、民辦等多種模式“殘疾人之家”的和諧發展,逐步建立政府主導、企業參與、民間和社會力量為補充的殘疾人服務平台。每個鎮(街道)和年常住人口萬人以上的鄉建有規範化“殘疾人之家”,突出強基賦能,為殘疾人提供集中照護、日間照料、輔助就業等多方面照護服務,強化困難殘疾人托養庇護兜底保障。推進殘疾人庇護機構和養老機構資源共享,支持有條件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設立“殘疾人之家”。適時調整相關補助(補貼)標準,為殘疾人托養庇護提供可靠的政策保障。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殘疾人托養庇護機構,滿足殘疾人多樣化托養庇護服務需求。
3.提高殘疾人托養庇護服務質量。推動殘疾人托養庇護服務標準化建設,積極探索建立“殘疾人之家”服務管理地方標準,以標準化推動殘疾人托養庇護服務規範化、專業化、精細化發展。建立健全殘疾人托養庇護服務質量檢查評估制度,探索建立殘疾人托養庇護激勵制度,對管理規範、服務優質、績效突出的機構給予相關政策傾斜。
4.加強殘疾人托養庇護服務能力建設。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引進第三方專業機構參與殘疾人托養庇護機構日常管理和服務。完善入職獎補激勵政策,鼓勵相關專業高校畢業生從事殘疾人托養庇護服務工作。落實就業安置和獎勵政策,鼓勵殘疾人托養庇護機構優先錄用具有管理服務能力的殘疾人及其家屬。依託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和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加強對殘疾人托養庇護服務管理人員培訓,大力推進“殘疾人之家”服務隊伍建設,將其納入城鄉就業培訓體系,建立定期培訓制度。
(四)聚焦眾包眾扶,提升殘疾人就業創業水平。
1.建立健全殘疾人就業保障體系。高度重視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工作,調動社會各方力量支持殘疾人就業創業,推動建立殘疾人就業創業眾包眾扶發展體系。進一步完善促進殘疾人就業管理辦法,落實殘疾人就業保護、支持、服務制度政策,切實保障殘疾人平等就業權利。全面落實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制度,發揮財政、稅收、金融和社會保障等政策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的積極作用,對低保家庭殘疾人初次就業、再就業的,3年內所獲得的就業收入不計入家庭收入,3年後給予1年漸退期政策。
2.大力推動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強化激勵約束機制,深化推行企業超比例獎勵制度,進一步調動用人單位安置殘疾人的積極性。健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帶頭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常態化機制,市級黨政機關、市級殘工委各成員單位至少安排1名殘疾人就業;縣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積極安排殘疾人就業;國有企業應當設定或預留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崗位,並積極參加殘疾人專場招聘會;公辦醫療機構應當積極吸納符合條件的盲人醫療按摩人員就業。各級殘聯要安排一定數量的殘疾人幹部,市級殘聯殘疾人幹部比例達到10%以上,縣級殘聯安排1—2名殘疾人幹部或職工。落實按比例就業年審和公示制度,將未履行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責任用人單位的失信行為計入信用記錄,嚴格依法征繳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3.加大殘疾人集中就業支持力度。全面落實殘疾人集中就業稅費減免、社會保險補貼等制度,加大殘疾人集中就業和輔助性就業安置獎勵、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力度,落實在同等條件下政府優先採購殘疾人集中就業單位產品和服務的政策。支持社會企業創辦非營利性殘疾人集中就業機構,鼓勵更多企業通過集中安置吸納更多殘疾人就業。扶持盲人按摩行業發展,完善盲人醫療按摩人員規範管理體系,推動盲人保健按摩行業規範化、專業化、品牌化發展,盲人保健按摩機構穩定在100家以上。加強公辦民營、企業工療型“殘疾人之家”建設,強化“殘疾人之家”輔助性就業的增收和職業康復功能。
4.拓展殘疾人就業創業領域。加強產業平台資源整合,發揮金華電子商務、來料加工、工藝美術等區域特色產業發展優勢,加大優惠政策支持力度,調動社會企業力量創辦殘疾人就業公共服務平台和創業孵化基地,不斷拓展殘疾人就業創業平台。推進非遺傳承、文化創意、工藝技藝等項目傳承開發力度,積極培養一批殘疾人能工巧匠。加大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優先安排生活困難的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成員就業。全面落實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相關優惠政策,鼓勵殘疾人自主創業、靈活就業,促進殘疾婦女就業創業,拓寬盲人、聾人就業渠道。
5.加強殘疾人就業培訓幫扶。發揮各級殘聯牽頭作用,推動企業和院校開展職業培訓合作,建立產教融合、就教融合的殘疾人職業培訓機構和基地,拓展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輔導行動,培育更多殘疾人工匠和技能型人才,每年培訓殘疾人2000人次。扶持一批殘疾人技能大師工作室,深化殘疾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統工藝、現代工藝技能培訓。辦好金華職業技能大賽等殘健融合競賽活動,積極組織殘疾人參加國際國內職業技能競賽。依託公共就業服務平台、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人力資源服務專業組織和市場主體,健全覆蓋城鄉的殘疾人就業服務網路,為殘疾人提供職業康復訓練、職業介紹、崗位支持等全鏈條服務,為用工單位提供僱主培訓、就業環境改造和勞動關係協調等服務,落實各項就業補助幫扶政策。
(五)聚焦兼容包容,提升殘疾人文教生活水平。
1.大力發展殘疾人特殊教育事業。堅持康教結合、普特融合,推進特殊教育融合常態化、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標準化、特殊教育服務優質化、特殊教育管理智慧型化建設,豐富特殊教育內涵,增強特殊教育保障,提升特殊教育質量。完善殘疾兒童學前教育布局,支持特殊教育學校、兒童福利機構和康復機構開設學前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學前特殊教育體系,鼓勵普通幼稚園開展學前融合教育,吸納殘障兒童入園,提供必要的資金、資源和師資支持。加大殘疾兒童學前康復教育機構的扶持力度,擴大殘疾兒童招收規模,對困難家庭殘疾兒童的學前教育訓練給予補貼。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大力推行普特融合,實現“全納教育”,提高隨班就讀比例,推行在普通學校開設特殊教育“衛星班”,強化送教服務經費保障,努力提升送教服務質量並達到全覆蓋。探索個性化與醫教結合的教學模式,支持有條件的特殊教育學校開設孤獨症特教班,提高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和教學質量。大力發展以職業教育為主的殘疾人高中階段教育,制定實施殘疾人職業教育扶持政策,對實訓基地和實訓設備予以經費補助。積極支持殘疾人接受高等教育,鼓勵殘疾人通過自考或函授獲得高等學歷。加強特教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康復教師人才培養,提升專業化水平。健全殘疾學生及殘疾人家庭子女助學機制,完善並落實殘疾學生特殊學習用品、教育訓練、交通費等補助政策和在校殘疾大學生學費、住宿費減免政策,確保殘疾學生和殘疾人子女享有公平教育的權利。
2.加強殘疾人文體基礎設施建設。將殘疾人文化體育納入“文化金華”和“體育強市”工程,按照“殘健融合”模式,積極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動殘疾人共享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和公園等公共場所免費或優惠對殘疾人開放,配備適合殘疾人的文體活動器材。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基層文化服務中心(農村文化禮堂、社區文化家園)等公共文化和體育基礎設施中開闢適合殘疾人參與的文化體育活動場所,為殘疾人提供基本的、無障礙的文化體育服務。縣(市、區)級以上公共圖書館提升盲人閱覽區(室、角)數量並配備盲文圖書及有關閱讀設備,農村文化禮堂設立殘疾人“流動閱覽室”或“殘疾人閱讀點”;縣(市、區)設立無障礙電影放映點。殘疾人集中就業、康復托養、庇護照料等場所,配備適合殘疾人康復健身的文體設施和用品。
3.豐富殘疾人文體活動。發展和扶持殘疾人特殊文化藝術和康復健身體育,開展殘疾人文化、體育示範點(基地)建設。廣泛開展殘疾人全民健身和文化活動,組織舉辦殘疾人文藝匯演和殘疾人文化藝術周活動,開展殘疾人特殊藝術專場文藝演出“進社區、進鄉村、進校園、進企業、進軍營”等活動,活躍基層殘疾人業餘生活。推廣適合殘疾人的體育項目,建設基層殘疾人自強健身示範點,舉辦區域性的殘疾人體育展示活動,打造一批殘疾人體育民眾性特色品牌。
4.提高殘疾人文體水平。健全完善殘疾人運動員、演藝員等人才成長激勵機制,落實就學、就業、獎勵等政策。採取省市聯動方式,組建和培育有金華特色優勢的殘疾人體育運動隊和文藝演出隊,打造金華殘疾人體育和文藝全省領先品牌項目。加強對殘疾人體育人才的選拔和訓練,全力備戰第十一屆全省殘運會、2021年第十一屆全國殘運會、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和杭州亞殘運會,爭取金華殘疾人運動員賽出優異成績。精心推薦和選送體現金華精神的殘疾人文藝精品項目,參與第十屆全省和全國殘疾人藝術匯演,展現我市殘疾人文化藝術成果。
(六)聚焦融合發展,提升無障礙環境建設水平。
1.加強殘疾人無障礙環境建設。積極落實國務院《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和《浙江省實施〈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辦法》,圍繞杭州第19屆亞運會、亞殘運會,高質量推進重點工程、重要項目和標誌性服務場所無障礙設施建設、改造和管理服務。持續做好全國無障礙縣和省級無障礙社區創建工作,創建省級無障礙社區45個。積極探索出台鄉村旅遊無障礙和鄉鎮無障礙地方標準,推進交通設施、旅遊景區、文化場館、商業廣場、專業市場、公共體育場館、醫療場所、城鄉公共廁所等公共場所無障礙設施改造大提升,公共停車場所按規定設立無障礙停車泊位,全面完成市內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無障礙改造。加快推進傳統無障礙環境設施設備數位化和智慧型化升級。健全市縣兩級無障礙環境建設指導促進與督導隊伍,嚴格執行無障礙建設相關法律、法規和設計規範,積極組織無障礙環境建設知識培訓及社會體驗活動。
2.推進殘疾人家庭無障礙建設。根據殘疾人本人及家庭需求等情況,組織實施殘疾人家庭地面平整、出入口坡化、扶手安裝、房門和廁所等設施建設改造,安裝低位灶台、衛生間扶手、熱水器、高位遙控開關、安全防護網等,配發無障礙輔具,完成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3000戶以上,確保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全覆蓋。廣泛動員社會愛心力量,整合社會資源,對居住環境需要提升的殘疾人家庭實施“淨居亮居”工程,全面提升殘疾人居住品質。
3.加快殘疾人信息無障礙建設。將信息無障礙作為智慧城市和數位化改革的重要內容,納入文明城市、智慧城市建設工程。推動實現縣級以上電視手語新聞節目全覆蓋。加強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信息無障礙建設,加快微信公眾號、網站、APP等政務服務平台信息無障礙改造,同步實現無障礙發布政務信息。在公共服務行業推廣國家通用手語和通用盲文,積極推行交通場站、商貿市場、金融機構、旅遊景區等公共服務場所提供無障礙信息服務。大力推進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無障礙建設,鼓勵支持服務殘疾人的電子產品、移動套用軟體(APP)等開發套用,動員社會力量加強信息無障礙技術、人工智慧無障礙產品等先進助殘科技研發。
(七)聚焦統籌資源,提升助殘社會化服務水平。
1.營造扶殘助殘社會良好氛圍。大力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和“平等、參與、共享”文明理念,大力傳播殘疾人自強奮鬥精神和全社會扶殘助殘風尚。開展“全國助殘日”“國際殘疾人日”“殘疾預防日”等主題宣傳活動,深入打造“最美金華人”之“最美助殘人”“最美殘疾人”“最美殘疾人家庭”“最美殘疾人工作者”等最美系列和“助殘模範”“自強模範”等系列評選宣傳品牌。鞏固深化各級電視台、電台手語新聞和殘疾人專題節目,打造上下聯動的新媒體矩陣,壯大各級殘聯新聞發言人、宣傳骨幹、網評員和“愛心記者”隊伍。
2.調動發揮社會扶殘助殘力量。加大政策動員力度,建立健全政府調動社會力量扶殘助殘體制機制。推動採取政府購買服務、補貼獎勵等方式,積極引導社會組織開展助殘服務,加快社會助殘服務業發展。加強助殘志願服務平台信息化建設,健全助殘志願者招募註冊、服務登記、表彰激勵等制度,推動助殘服務項目常態化運行。推進縣(市、區)和鄉鎮(街道)建立助殘志願者聯絡站(點)。倡導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持續開展“志願助殘陽光行動”“鄰里相望”等助殘志願服務活動,助殘志願者達到5000人。
3.加大助殘社會組織培育力度。整合統籌社會愛心力量,積極培育各類社會扶殘助殘組織,建立登記管理制度,調動工會、婦聯、共青團、工商聯、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支持社會扶殘助殘事業。建立健全助殘社會組織孵化培育機制,完善政府購買殘疾人服務目錄,加大政府購買殘疾人服務力度,加強重點領域和初創期助殘社會組織培育,促進社會組織助殘服務制度化、專業化、常態化發展。加強青年團員助殘志願服務隊伍,發揮青年志願者社會助殘的引領作用,推行結對接力等服務方式,打造有影響力的公益助殘服務品牌。加強對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獅子會等社會公益組織的管理和指導,促進規範管理,確保依法依規運行。
4.推動殘疾人事業對外交流協作。堅持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攜手發展、合作共贏”為原則,推動殘疾人康復護理服務互助、殘疾人教育就業互幫、殘疾人宣傳文體互促、殘聯事業發展經驗互學的區域交流合作。積極學習借鑑國際殘疾人事業先進理念與經驗,積極傳播中國特色殘疾人事業發展成就。積極參與推進長三角殘疾人事業一體化發展項目,配合打造長三角志願助殘、社會助殘工作品牌。
(八)聚焦數位化改革,提升助殘智慧化服務水平。
1.推動“數字殘聯”疊代升級。加快殘疾人事業數位化轉型,加強數據信息安全管理,推動“數字殘聯”系統疊代升級。強化規範標準建設,按照“八統一”要求,全面梳理核心業務事項清單,規範政策檔案、辦事指南、流程圖等內容。推進“一中心(殘疾人數據中心)兩平台(殘聯數據管理平台、“一件事”辦理平台)”提升建設,不斷充實助殘服務專區內容,探索建立更多功能套用,推進“一個區、一張證、一件事、一張表、一個碼”五位一體建設,形成助殘服務線上閉環管理。進一步完善涵蓋各類助殘服務和服務全市殘疾人的“數字殘聯”體系,加快推進“金華浙里助殘”品牌建設,推動助殘服務功能在未來社區智慧服務2.0率先套用,打造“網上殘聯”。
2.推進殘疾人證智慧化建設。健全完善殘疾人證基礎信息數據管理制度,全面實施第三代殘疾人證,規範申領程式,嚴格評定標準,簡化申報資料,推進殘疾人證規範化、標準化、數位化建設。完善殘疾人“一人一檔”,提升大數據在殘疾人事業決策、管理、服務的信息化能力,建立更精準的殘疾人事業動態評估機制。推進殘疾人智慧證照與公共服務相關證照的信息融通、功能互通。加快殘疾人電子證照套用場景創設,建立“助殘服務需求”和“助殘服務碼”的場景套用,探索“事情碼上辦”新機制,最佳化殘疾人辦事體驗。加快實現殘疾人證新辦、換領、遷移、掛失補辦、註銷、類別等級變更等6個事項全國、全省通辦。
3.加快助殘智慧化系統套用。全面形成以殘疾人證為起點的“1+X”殘疾人全周期服務“一件事”機制,深化助殘公共服務“最多跑一次”改革,實現助殘服務與其他公共服務融通融合,逐步實現助殘服務事項全覆蓋。深化“用人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網上申報”系統,積極探索落實殘疾人證、殘疾人按比例就業聯網認證事項全國、全省通辦試點工作,為浙江省殘聯數位化改革工作貢獻金華樣本。發揮“數據跑腿”作用,最佳化辦事程式,簡化事項資料,推進助殘服務非依申請自動辦理。依託“浙里辦”APP完善助殘服務專區,持續最佳化“網上辦”“掌上辦”“就近辦”“自助辦”“刷臉辦”“同城辦”,力爭助殘服務事項“一證通辦”率100%,基層殘聯助殘服務數位化套用能力明顯提高,全面提升殘疾人工作者、殘疾人及其親屬的“網辦能力”。
(九)聚焦依法助殘,提升殘疾人權益保障水平。
1.健全殘疾人權益保障工作體系。推動建立殘疾人權益保障協商工作機制,拓寬殘疾人和殘疾人組織民主參與、民主協商渠道,有效發揮殘疾人、殘疾人親友、殘疾人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作用,保障殘疾人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積極推動各級人大、政協開展專項執法檢查、視察和調研,督促相關部門嚴格執行保護殘疾人權益的各項法律法規。
2.加強殘疾人法律服務和普法宣傳。健全殘疾人享受法律援助機制,擴大殘疾人享受法律援助的事項範圍,培訓殘疾人維權、普法工作人員2000人次以上。積極利用全國12385殘疾人服務熱線體系,發揮好殘疾人權益保障應急處置機製作用。推動形成家庭、社區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殘聯組織、殘疾人及其親友共同監督的殘疾人合法權益保障機制。將殘疾人權益保障內容納入“八五”普法規劃,廣泛開展殘疾人法律“六進”等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活動,開展殘疾人學法用法專項行動,提升殘疾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3.加大殘疾人法律救助服務力度。加強殘疾人法律救助工作機構建設,建立健全市、縣(市、區)、鄉鎮(街道)三級殘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服務網路體系,強化基層法律工作者隊伍建設,提高救助站法律援助服務能力。擴大殘疾人法律救助覆蓋面,拓展殘疾人法律服務工作領域和服務內容,著力解決殘疾人普遍性、群體性的利益訴求,不斷提高法律援助服務質量。充分發揮殘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協調機製作用,依託律師、法律工作者等專業力量,為殘疾人提供及時有效的專業法律救助服務。加強司法救助工作,暢通殘疾人尋求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渠道,幫助殘疾人及時獲得法律援助、法律服務和司法救助。
4.健全完善殘疾人權益維護機制。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貫徹落實《殘疾人保障法》,建立健全以司法為主、殘工委為輔的維權體制機制,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強化屬地管理,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當地。將殘疾人信訪接待工作納入各地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建設內容,充分發揮網路信訪平台作用,暢通訴求反映渠道。各級殘聯積極擔當起殘疾人維權第一責任,進一步落實信訪代辦制,努力實現殘疾人信訪“最多跑一地”。加大對侵害殘疾人權益的重大信訪案件的協調督辦力度,嚴厲懲處侵害殘疾人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
(十)聚焦改革創新,提升殘疾人工作者工作水平。
1.持續深化全市殘聯改革。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履行“代表、服務、管理”職能,提高政治性、先進性、民眾性,持續推進“清廉殘聯”建設,著力培育唯實惟先、善作善成的現代化殘聯繫統團隊文化,更好發揮殘聯組織作為黨委政府聯繫殘疾人的橋樑紐帶作用。深化各級殘聯充分履行好政府賦予的殘疾人工作職能,推進殘聯組織重心下沉、服務前移,積極發揮殘聯組織所屬事業單位作用,加快實現殘聯繫統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2.加強殘疾人專門協會建設。健全完善市、縣(市、區)兩級殘聯殘疾人專門協會功能,探索推行專門協會法人登記制度,依法依章程設定專業委員會,積極發揮鄉鎮(街道)基層組織作用。推進孤獨症殘疾人及親友協會組織建設,完善專門協會管理機制,加強隊伍建設,落實經費、場地、人員等保障措施,充分發揮專門協會代表、服務、維權、監督等作用。
3.加強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推進村(社區)殘疾人協會全覆蓋,將殘疾人工作納入村民(社區居民)委員會承擔的工作事項清單及協助事項清單。根據村(社區)“格線”設立殘疾人小組,實現殘疾人管理和服務全覆蓋。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在殘疾人比較集中的企業、新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和新媒體組織建立殘協或殘疾人小組。鄉鎮(街道)和有條件的村(社區)建立“愛心助殘服務聯絡站”,吸納愛心人士、殘疾人親友等參與。
4.強化殘疾人工作者隊伍建設。將殘疾人工作者隊伍建設納入幹部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整體規劃。最佳化市、縣(市、區)殘聯領導班子結構,選好配強班子成員,落實“一兼兩掛”要求。市殘聯班子配備殘疾人領導班子成員,縣(市、區)殘聯配備殘疾人幹部。選優配強鄉鎮(街道)殘聯理事長,並與工青婦等人民團體負責人享受同等待遇;配齊配好殘疾人工作專職委員,鄉鎮(街道)殘疾人工作專職委員薪酬參照鄉鎮(街道)其他同類用工或專職社區工作者標準執行;根據工作需要配好村(社區)殘疾人工作專職委員,村(社區)殘疾人工作專職委員納入公益性崗位,按規定落實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有條件的地方適當提高專職委員薪酬標準。推進殘疾人康復、教育、就業、托養照護、文化體育、社會工作等專業隊伍建設,完善專業人才培養、評價、激勵機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將殘疾人事業發展工作納入黨委政府工作大局,列入政府目標管理和年度績效考核內容。健全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殘疾人工作體制機制,切實發揮殘工委統籌推進和部門協調作用,明確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對其年度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和通報,共同抓好規劃組織實施。
(二)加強經費保障。健全完善穩定的殘疾人事業經費保障機制,加大對殘疾人事業的投入力度。加強政策事前績效評價,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績效。建立健全資金監管機制,加強資金分配使用管理,強化流程管控,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完善金融、稅收等支持政策,引導社會資本、慈善捐贈等資金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
(三)加強監測評估。建立完善規劃指標評估體系,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監測、督查和跟蹤問效,強化對重大決策、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大額資金使用的評估監督,及時發現和解決規劃執行中的問題。市政府殘工委對規劃實施情況實施中期評估和期末總結,及時公開有關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四)加強工作合力。加強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切實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民眾性,密切與殘疾人聯繫,了解反映殘疾人需求,為殘疾人爭取權益。加強殘疾人專職、專業和志願者隊伍建設,提高為殘疾人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參與、支持殘疾人事業,培育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社會風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