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原料配方,製作方法,食療作用,產品特點,
原料配方
製作方法
1.將豬肉剝掉板油和碎肉,開成片。然后里外用鹽擦遍(鹽內要加少許白硝),一般用鹽量在15%左右,而且要分三次敷鹽。第一次叫擦鹽,用3~4%的鹽放在肉上用手擦遍,使鹽分滲入內部,促使血水排出。第二次敷鹽在第一次擦鹽2天以後進行,用7~8%的鹽。第三次叫復鹽,在第二次敷鹽七八天后進行,用鹽量約5~6%。這次用鹽是在將肉上下翻換後加的一些鹽。
2.敷鹽後,將肉平疊堆放,一批壓一批,正中間既不能凸出,也不能凹進,要使鹽滷不致流出來,每片肉中間都有鹽。並且要注意室內溫度是否適合,如果遇到氣溫過高,要及時翻堆加鹽,使肉堆內溫度正常。大約醃25天便成。醃好後,放在鹹肉池或缸內,灌入滷水,可以保持品質不變,顏色紅潤,不生蟲,不發黃生腐。但要經常檢查滷水是否清潔,鹹肉是否全部浸在滷水內。由於採用分次加鹽,肉質淡而鮮,若一次用鹽,肉質鹹而澀,這就是家鄉肉的風味與眾不同的原因。
食療作用
豬肉味甘鹹、性平,入脾、胃、腎經;
補腎養血,滋陰潤燥;
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
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燥、乾咳、便秘和難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