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豐碑:台灣企業與金融業的成長與共生

金色豐碑:台灣企業與金融業的成長與共生

《金色豐碑:台灣企業與金融業的成長與共生》是九州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圖書,由台灣金融研究院編著。

基本介紹

  • 書名:金色豐碑:台灣企業與金融業的成長與共生
  • 作者:台灣金融研究院
  • ISBN:9787801957573
  • 類別:圖書 > 經濟 > 中國經
  • 頁數:316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1-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金色豐碑-台灣企業與金融業的成長與共生》內容書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台灣金融發展簡史》以“口述歷史”的方式重現台灣的金融脈絡。文中包括對台灣許多專家學者及平民百姓的採訪資料,記錄他們對於關鍵議題及事件的看法或經驗談。
第二部分《與錢共舞》介紹台灣不同領域之六大成功企業,並深入採訪其財務長;文中融合了豐富的金融專業知識、職場與人生的議題。受訪的企業包括:巨大捷安特公司(腳踏車製造業)、台灣大哥大公司(移動通信業)、宏基公司(電腦業)、“中鋼”公司(鋼鐵業)、兆豐金控公司(金融業) 與統一企業(食品業)。採訪當中收錄了許多位受訪者對於在大陸拓展市場與經營的寶貴經驗與精闢看法。
第三部分《眾口說金》的採訪對象有赤手空拳、胼手胝足的創業家,也有工程師、律師、銀行家、基層金融業者、創投業者,及傑出的財務長、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和傳媒業者等。讀者能夠分享到他們的寶貴經驗、豐富學識及敏睿智慧;其中有許多地方可以反映台灣社會對經濟、金融及兩岸關係的看法。

目錄

第一部/台灣金融發展簡史
第一章/無中生有的年代(1949-1960)
第一節/回首來時路
第二節/戰後金融——扭轉乾坤
第三節/農業金融——興利固本
第四節/工商金融——蓄勢奮進
第五節/社會金融——互利共生
第六節/金融改革——擘畫藍圖
第二章/挑戰巔峰的年代(1961-1989)
第一節/金融體制與資金來源
第二節/白手起家的金傳奇
第三節/科技創業的推手
第四節/金融市場的建制
第五節/金融管制與開放
第三章/全球競合的年代(1990~ )
第一節/金融戰國時代
第二節/理財與融資新趨勢
第三節/金融創新——變法圖強
第四節/金融環保——險中求勝
第五節/金融大未來
第二部/與錢共舞
第一章/聆聽大地呼喚
巨大捷安特的飛馳雙輪
第一節/巨大捷安特的故事
第二節/CFO訪談時間
與巨大公司杜繡珍財務長對談
第二章/千里漫遊撥指間
大哥大牽動你我的心
第一節/台灣大哥大的故事
第二節/CFO訪談時間
與台灣大哥大公司前財務長鄭慧明對談
第三章/用心關懷、不斷創新
宏基敲響品牌的金鐘
第一節/宏基的故事
第二節/CFO訪談時間
與宏基公司前財務長彭錦彬對談
第四章/煉鐵成鋼的傳奇
四大精神成就"中鋼"文化
第一節/"中鋼"的故事
第二節/CFO訪談時間
與"中鋼"公司鐘樂民執行副總經理對談
第五章/全球金融國際觀
兆豐金控有容乃大
第一節/兆豐金控的故事
第二節/CFO訪談時間
與兆豐金控公司謝劍平副總經理對談
第六章/美食心靈的盛宴
統一食品的交響曲
第一節/統一企業的故事
第二節/CFO訪談時間
與統一企業公司蘇崇銘財務長對談
第三部/眾口說金
訪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
訪雷虎科技公司董事長賴春霖
訪聯發紡織纖維公司總經理葉清澤
訪台灣大哥大公司總經理張孝威
訪華信銀行前董事長林立鑫
訪中華開發金控公司董事長陳木在
訪合作金庫銀行董事長陳冲
訪財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紀
訪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慎
訪台灣證券交易所協理彭光治
訪宇智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小波
訪建邦創業投資事業董事長鬍定華
訪板橋市農會總幹事王雪慧
訪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侯金英方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薛琦
訪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楊雅惠
訪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高承恕
訪財訊文化事業執行長謝金河
訪麥肯錫公司董事計葵生(Greg Gibb)
訪英國金融時報駐台北特派員席佳琳(Kathrin Hihe)
·

前言

三百年前的法國經濟學家奎內(Francois Quesnay),把金融在經濟活動中的角色與功能,生動而貼切地形容為“貨幣就像人體內的血液”。血液要能順暢流通,才能將氧氣、養分及荷爾蒙等根據身體各部位所需進行分配,而金融與血液之間也存在著許多相似的地方。
常言道:“金融是根、產業是葉”。資金的到位與否,關係著產業發展的命脈。產業的興起與繁榮能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而單個企業的成長離不開資金的支持。透過不同的融資渠道所獲得的資金就像是企業的血液,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金融體系順暢流通的運作、而又能夠在“效率”與“公平”兩者間找到均衡,將是社會與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原動力之一。
二戰後,台灣從戰爭的碎瓦殘磚之中,創造了經濟奇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1960年代前後,許多台灣的中小企業主在全球市場上奔波著。此時,金融雖然仍是配角,但隨著金融專業的累積與逐漸地國際化,以及金融人才的培育開始產生了效果,使得金融事業在台灣,逐漸有了自主發展的生命力,而原先的中小企業也逐步發展為中等、中大甚至是國際性的大型企業。
1990年代,隨著全球金融環境的巨變,台灣的金融業從開放新銀行起始,到成立金控公司,這中間的“量變”(資金增多)所帶動的“質變”,逐步地建立起金融業的自主性。金融業競爭的腳步日益加速,金融新意的“商品化”與“制度化”,以及金融體系的穩健運作,都使得金融業跳脫了過去依附在產業發展背後的刻板印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