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長857.7厘米高27.8厘米,共由15張經紙粘接而成。 宋代《金粟山大藏阿毗達摩法蘊足論卷第一卷》 每紙長60厘米,幅幅紙心鈐蓋:“金粟山藏經紙”小紅文長方印,並繪朱絲欄行界。金粟山(浙江省海鹽縣廣惠憚院)藏經紙,乃宋代特有的著名紙品,此紙大約造於宋代熙寧至元豐年間(公元1068年至1085年),紙坊在蘇州承天寺。系經楮樹皮加工而成,專供寺院寫經之用。其內外加蠟加砑使之硬,黃藥濡染而發黃。兼因紙厚重,紋理粗,精細瑩滑,久存不朽,甚為名貴。其內外加臘砑光工藝,乃宋代造紙業由箋紙生產發展過程中所創造之技法,與唐代的僅僅加臘使紙堅挺平滑、透明美觀之法不同。故其不但書寫效果尤佳,而且歷經千年滄桑,紙面仍然黃艷硬韌,墨色如初,黝澤似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粟山藏經紙
- 總長:857.7厘米
- 拼音:jīn sù shān cánɡ jīnɡzhǐ
- 年代:宋代名紙
簡介,詳細介紹,
簡介
金 粟 山 藏 經 紙
jīn sù shān cánɡ jīnɡ zhǐ
宋代名紙
詳細介紹
金粟山在浙江省海鹽縣西南,山下有金粟寺,寺中藏有北宋質量優良的大藏經紙,紙上有朱印“金栗山藏經紙”。明代董榖《續澉水志》(1557)說:“大悲閣內貯大藏經兩函,萬餘卷也。其字卷卷相同,殆類一手所書,其紙幅幅有小紅印曰‘金粟山藏經紙’。間有元豐年號(1078—1086),五百年前物也。其紙內外皆蠟,無紋理。”以後,人們多喜用它裝潢珍貴書畫作為引首。從工藝上看,宋的金粟箋是唐代硬黃紙的延續。經檢驗,證明其原料為桑皮紙,有的為麻紙。這種經紙,為歙州生產,具有濃淡斑紋,又名“金栗箋”。屠隆《箋譜》:“徽州歙縣地名龍鬚者,紙出其間,瑩白可愛,有黃白經箋,可揭開用之。”即指這種經紙。《金粟箋說》引 潘澤民 《金粟寺記》:“寺先有 宋 藏數千軸,皆硬黃復繭,後人剝取為裝贉用,零落不存,世所傳 金粟山 藏經紙是也。或雲 唐 藏矣。”
金粟寺在浙江省海鹽縣西南18公里,寺建於三國吳代。該寺曾經藏有北宋紀年的經藏數千軸(或稱萬餘卷),每幅紙背後印有長方形紅色小印“金粟山藏經紙”文字,紙張兩面加蠟磨光,由於紙質堅挺平滑,抄寫文字“墨光黝澤如髹漆可鑑”,因而“日漸被人盜去,四十年而殆盡”。“好事者剝取為裝潢之用”。使金粟山藏經紙名揚四方,求者甚多,屢有仿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