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閣位於海南省海口市國興大道與美舍河交叉口的南側,供奉千手觀音菩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悲閣
- 時間:不詳
- 地點:海南
- 特點:年代久遠
大悲閣位於海南省海口市國興大道與美舍河交叉口的南側,供奉千手觀音菩薩。
大悲閣位於海南省海口市國興大道與美舍河交叉口的南側,供奉千手觀音菩薩。...... 大悲閣位於海南省海口市國興大道與美舍河交叉口的南側,供奉千手觀音菩薩。...
大悲閣又名佛香閣、天寧閣。在隆興寺內。是主體建築之一,高33米,五檐三層,面闊七間,深五間,歇山頂,上蓋綠琉璃瓦,外形莊嚴端正。北宋開寶四年,宋太祖駐蹕正定...
大悲閣:河北省隆興寺大悲閣大悲閣:海南省海口市大悲閣...... 大悲閣:河北省隆興寺大悲閣 大悲閣:海南省海口市大悲閣 V百科往期回顧 新手上路 成長任務 編輯入門 ...
大悲閣,又叫佛香閣、天寧閣。這座木結構樓閣式建築物處於隆興寺的後部,始建於宋代開寶四年(公元971年)。以後,金、元、明、清各代,都對這座樓閣進行過維修。...
《大悲閣望筆架山》是清代文人趙熊飛的五言古詩。...... 《大悲閣望筆架山》是清代文人趙熊飛的五言古詩。中文名 大悲閣望筆架山 朝代 清代 作者 趙熊飛 格式...
《春日登大悲閣》 作者錢惟治 ,據考證是宋朝的一首詩詞。...... 《春日登大悲閣》 作者錢惟治 ,據考證是宋朝的一首詩詞。中文名 春日登大悲閣 作者 錢惟治 ...
《春日登大悲閣二首》是宋代詩人錢惟治的作品之一。...... 《春日登大悲閣二首》是宋代詩人錢惟治的作品之一。作品名稱 春日登大悲閣二首 創作年代 宋代 作者...
大悲寺位於北京市西山餘脈平坡山半腰,三山庵西北一里的密林深處,從三山庵上去,山道兩旁有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寺宇朝南,入門翠竹滿院(竹名“黃皮剛生”,為...
宋初,太祖趙匡胤敕令在龍藏寺內鑄造銅佛,並蓋大悲閣,遂大興土,以大悲閣為主體的一組宋代建築先後告成。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間,又兩次大規模維修和增建,寺院...
隆興寺大悲閣內供奉的銅鑄千手千眼觀音,通高21.3米,鑄造於北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銅像身軀高大,比例適度,其形體之巨、雕工之細實為罕見,是世界古代銅鑄佛像...
峽口廟又叫大悲閣,坐落在嶗山區王哥莊鎮大橋村東,在三標山北,唐代普豐和尚所建。...... 峽口廟又叫大悲閣,坐落在嶗山區王哥莊鎮大橋村東,在三標山北,唐代普豐和尚...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名大悲閣。位於保定城北51公里處定興縣城內。...... 據《定興縣誌》載,慈雲閣原名大悲閣,其始建年代不詳,以閣內大悲佛銅像而得名,後毀於...
大殿、大悲閣、會館 始建於 清康熙年間 山東陽穀阿城海慧寺。時海慧庵比丘隆盛,在金陵(南京市)募造大佛3尊,在運回東阿途經阿城時,應鎮內商民請求,將佛像供奉...
吳興寺坐落在嘉定區外岡鎮,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十年(511年)。初建時,占地10餘畝,分東西兩院,東院崇福,西院永德。正中有大雄寶殿、大悲閣、文昌閣等建築100餘間...
五代開平二年(908)釋梵清擴建大雄寶殿,增建大悲閣、千手觀音堂,寺僧50,寺產100廟。棲真寺,宋元明間,數度興廢,康熙五十七年(17t8)追回寺產,乾隆二十年...
大殿、大悲閣、會館 始建於 清康熙年間 山東陽穀阿城海慧寺。時海慧庵比丘隆盛,在金陵(南京市)募造大佛3尊,在運回東阿途經阿城時,應鎮內商民請求,將佛像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