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後,設金社鄉。
1961年,為金社人民公社。
1984年,復置金社鄉。
2017年,撤銷金社鄉設立金社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金社鎮轄楊市、桃山、雲嶺、長溪、龍口、向榮、楓沖、金山、秀山、金渡、星河、鰲山12個行政村。
截至2021年10月31日,金社鎮轄1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楊市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金社鎮地處白盪湖畔,境內地勢東北高,西南稍低,東南、西南平坦,地形多
丘陵、
山地,屬丘陵山地,最高點位於為牛角尖,海拔407米;最低點位於鰲山圩,海拔15米。
氣候
金社鎮屬
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
氣溫在16.5℃。最熱月份為7、8月,氣溫在32℃左右,極端最高氣溫38.7℃。最冷月份為1月,1月平均氣溫6.3℃,極端最低氣溫-5.7℃(1984年1月)。年平均
日照時數1345小時。
無霜期年平均286天,年平均
降水量1080毫米。
水文
金社鎮境內河道屬於
長江流域,
白盪湖水面有2000多畝,楊市河道長6千米,由雲嶺村入境,由北向南流入白盪湖。
自然資源
金社鎮境內主要礦藏有
玄武岩、
銅、
鐵等,主要分布在秀山、金山、向榮等村。玄武岩儲量200萬噸,銅儲量15萬噸,鐵儲量20萬噸。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金社鎮轄區總人口4316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852人,城鎮化率4.3%。
截至2017年末,金社鎮常住人口有38957人。
截至2018年末,金社鎮戶籍人口有43706人。
根據樅陽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金社鎮
常住人口為20346人,占全縣常住人口的4.34%。
經濟
綜述
2011年,金社鎮有規模企業9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億元,比上年增長20%。
截至2017年末,金社鎮有企業157個,
工業企業42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個,企業從業人員1180人。
截至2018年末,金社鎮有工業企業43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6個。
截至2019年末,金社鎮有工業企業42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9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9個。
農業
金社鎮
糧食以
水稻、
小麥、
玉米、
薯類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橘子、茶葉、花生等。畜牧業以飼養牛、生豬、羊、家禽為主。
工業
截至2011年,金社鎮形成以建材生產、紡織服裝、太陽能設備、雨具製造、美術陶瓷、琉璃瓦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金社鎮
工業總產值達到44050萬元。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金社鎮有居民儲蓄2.5億元,比年初增加5000萬元;各項貸款餘額7190萬元,比年初增加3000萬元。
社會事業
文化藝術
截至2011年末,金社鎮有鄉綜合
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1個,農家書屋12個,藏書10萬冊。
截至2011年末,金社鎮有有線電視用戶1500戶,通過廣播電視“村村通”建設工程,安裝直播衛星電視接收設施3500套,用戶3500戶。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金社鎮有國小11所,專任教師96人;國中2所,專任教師121人,中國小在校生3831人,國小
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醫療衛生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金社鎮有體育場地18處。
社會保障
2011年,金社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2戶,人數23人,支出5.244萬元,比上年增長10%;醫療救助100人次,支出13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10戶,人數1610人,支出91.2萬元,比上年增長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4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3萬元,比上年增長10%。享受農村社會養老金待遇有5848人,發放基本養老金192.984萬元。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金社鎮有郵政網點2個;電信服務網點8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000門,固定電話用戶3526戶,行動電話用戶2.1萬戶,光纜線路總長15000千米,網際網路連線埠總數2500個,其中已占用連線埠總數2200個,寬頻接入用戶2200戶。
交通
2011年,金社鎮境內有銅安公路、白金公路、翼楊公路、項龍公路穿境而過。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金社鎮因境內有山峰金雞嶺,有河流社崇河,取兩地名首字,命名為金社鄉,故得名。2017年撤鄉設鎮為金社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