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眶鶲鶯華南亞種

金眶鶲鶯華南亞種(學名:Seicercus burkii valentini)。在中國大陸,分布於甘肅陝西四川湖北廣西福建湖南貴州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陝西。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金眶鶲鶯華南亞種
  • 拉丁學名:Seicercus burkii valentini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鶲科
  • 亞科:鶯亞科
  • :鶲鶯屬
  • 金眶鶲鶯
  • 亞種:金眶鶲鶯華南亞種
  • 定名人及年代:Hartert,1907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

外形特徵

體小(13厘米)的偏黃色鶯。具寬闊的綠灰色頂紋,其兩側緣接黑色眉紋;下體黃;外側尾羽的內翈白色。眼圈黃色有別於白眶鶲鶯和灰臉鶲鶯。有些亞種具一道黃色翼紋。
虹膜-褐色;嘴-上嘴黑,下嘴色淺;腳-偏黃。

棲息環境

繁殖期間主要棲息于海拔1000-3000米的山地常綠或落葉闊葉林中,尤以林下灌木發達的溪流兩岸的稀疏闊葉林和竹林中較常見,也棲息於混交林和針葉林。冬季多下到低山和山腳的次生闊葉林、林緣疏林和灌叢中,有時也到農田和居民點附近的小塊叢林內活動。

生活習性

除繁殖期間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其他時候多呈小群,有時也見和其他柳鶯與小鳥一起活動和覓食。常在林下灌叢中枝葉間跳躍覓食。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甘肅、陝西、四川、湖北、廣西、福建、湖南、貴州、雲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林下灌叢中地上或距地不高的灌叢與草叢上,也在山坡、土坎、岸邊岩坡和岩石腳下營巢,巢附近均有灌木、草叢或小樹隱蔽。巢呈球形,主要由苔蘚和雜草莖葉編織而成,側面開口。大小為外徑10-12.7cm×7.5-10cm,內徑4-5cm×2.5-5cm,高7-14厘米,深5-7.5厘米。也有報導巢的形狀為淺碟狀,由茅草和苔蘚鋪墊而成,巢的大小為外徑12-13.5cm,內徑6.2-7厘米,高5.8-6厘米,深3.5-4.0厘米。每窩產卵3-4枚,卵白色或淺土黃色,大小為14.4-7.1 mm×11.6-13.4mm,平均16.0mm×12.7mm,重1.3g。雌雄親鳥輪流孵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