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眶鶲鶯

金眶鶲鶯

金眶鶲鶯(學名:Seicercus burkii)小型鳥類,體長10-11厘米。頭頂中央冠紋灰色或灰沾綠色,側冠紋黑色,眼周金黃色。上體橄欖綠色,兩翅和尾暗褐色,大覆羽具窄的黃綠色尖端,在翅上形成不甚明顯的翅斑,外側兩對尾羽內翈白色。眼圈黃色有別於白眶鶲鶯灰臉鶲鶯,有些亞種具一道黃色翼紋。

相似種白眶鶲鶯眼周不為金黃色而為白色,翅上有兩道明顯的黃色翅斑,頭側為灰色。野外不難識別。

多隱匿於林下層。叫聲為嘹亮的“chip"、“chiwoo”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金眶鶲鶯
  • 拉丁學名:Seicercus burkii
  • 別稱:大吉黃、灰頂鶲鶯、竹葉青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雀形目
  • 鶲科
  • 鶲鶯屬
  • :金眶鶲鶯
  • 命名人及年代:Burton,1836
  • 英文名:Green-crowned Warbler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亞種分化,地理分布,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雌雄羽色相似。前額黃綠色或橄欖綠黑色,中央冠紋灰色或綠色,有的為灰色沾橄欖綠色,側冠紋烏黑色或黑色,從額往後一直到後頭;耳羽頭側暗黃綠色或橄欖綠色,眼先稍暗,眼圈金黃色。背、肩橄欖綠色,腰和尾上覆羽稍淡;內側翅上覆羽顏色同背,其餘翅上覆羽和飛羽暗褐色,羽緣橄欖綠色;大覆羽具窄的、不甚明顯的淡黃色或黃綠色尖端,形成一道不甚明顯的翅斑,有時缺失。尾暗褐色,羽緣橄欖綠色,最外側兩對尾羽內翈白色或大都白色。下體鮮黃色,兩脅沾橄欖色。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厚而闊,上嘴暗灰色或角褐色或黑色,下嘴黃色,腳橙黃色或角黃色。
體重♂5-9g,♀7-9g;體長♂95-115mm,♀95-107mm;嘴峰♂9-12mm,♀9-10mm;翅♂49-58.5mm,♀49-54.5mm;尾♂42.5-51mm,♀43.5-45mm;跗蹠♂16-18mm,♀16.5-18mm(西南亞種)。(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繁殖期間主要棲息于海拔1000-3000米的山地常綠或落葉闊葉林中,尤以林下灌木發達的溪流兩岸的稀疏闊葉林和竹林中較常見,也棲息於混交林和針葉林。冬季多下到低山和山腳的次生闊葉林、林緣疏林和灌叢中,有時也到農田和居民點附近的小塊叢林內活動。

生活習性

除繁殖期間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其他時候多呈小群,有時也見和其他柳鶯與小鳥一起活動和覓食。常在林下灌叢中枝葉間跳躍覓食。
遷徙:主要為留鳥,部分冬候鳥和旅鳥。
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甲蟲、金花甲、金龜甲、象鼻甲、葉跳蟬、螞蟻、蟋蟀、蜂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等。此外也吃昆蟲卵和少量蜘蛛。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林下灌叢中地上或距地不高的灌叢與草叢上,也在山坡土坎、岸邊岩坡和岩石腳下營巢,巢附近均有灌木、草叢或小樹隱蔽。巢呈球形,主要由苔蘚和雜草莖葉編織而成,側面開口。大小為外徑10-12.7cm×7.5-10cm,內徑4-5cm×2.5-5cm,高7-14厘米,深5-7.5厘米。也有報導巢的形狀為淺碟狀,由茅草和苔蘚鋪墊而成,巢的大小為外徑12-13.5厘米,內徑6.2-7厘米,高5.8-6厘米,深3.5-4.0厘米。
每窩產卵3-4枚,卵白色或淺土黃色,大小為14.4-7.1 mm×11.6-13.4mm,平均16.0mm×12.7mm,重1.3克。雌雄親鳥輪流孵卵。

亞種分化

金眶鶲鶯(5亞種)
序號中文名學名命名人及年代
01
Seicercus burkii burkii
Burton,1836
02
Seicercus burkii distinctus
La Touche,1922
03
Seicercus burkii tephrocephalus
Anderson,1871
04
Seicercus burkii valentini
Hartert, E,1907
05
金眶鶲鶯西喜馬拉雅亞種
Seicercus burkiiwhistleri
Ticehurst,1925
註:表格信息來源參考。

地理分布

原生種分布地:孟加拉、不丹、中國、印度、尼泊爾。
金眶鶲鶯地理分布金眶鶲鶯地理分布
迷鳥分布地:斯里蘭卡。
在中國主要分布於甘肅南部、陝西南部、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廣東、香港、廣西、雲南和西藏等地。

種群現狀

全球種群未量化。在原產地屬局域常見物種,但在某些區域少有分布(del Hoyo et al. 2006)。金眶鶲鶯在中國種群數量較豐富。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3年評估。
註:金眶鶲鶯圖冊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