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把持朝政,仕途風波,與李昰應的恩怨,個人作品,家族關係,人物評價,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把持朝政
金炳冀從十七歲起參加過幾次科舉考試,但都名落孫山。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朝鮮憲宗九年)中小科進士,歷任童蒙教官、副司果、漢城主簿、工曹佐郎、永柔縣令、果川縣監、水原判官等職。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憲宗十三年)庭試文科丙科及第,歷任司憲府持平、兵曹正郎、弘文館副校理、副修撰、承政院右副承旨、同副承旨、禮曹參議、成川府使等職。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憲宗十五年),隨著哲宗即位、純元王后金氏垂簾聽政,安東金氏的勢道政治從此進入全盛,而金炳冀作為哲宗時領議政金左根之子,亦是平步青雲,逐漸把持朝政。哲宗即位後,金炳冀即被任命為成均館大司成,其後歷任弘文館副提學、吏曹參議、奎章閣直提學,道光三十年(1850年,朝鮮哲宗元年)九月被特旨欽點為禮曹參判。這是一個從二品的高級官職,而此時距金炳冀登科不過三年。翌年正月入備邊司,參與機務,之後又相繼出任吏曹參判、司憲府大司憲、平安道觀察使等要職,到鹹豐三年(1853年,哲宗四年)四月又被特旨除授戶曹判書,從此躋身中樞,成為朝鮮王朝的權臣之一,與同樣出身安東金氏的金炳國、金炳學並稱“三卿”,一時炙手可熱,門庭若市。三家的住地都在漢城的典洞、校洞,因此坊間將這一時期稱為典校時節。
金炳冀先後擔任許多要職,其中尤以財政部門為多,多次擔任戶曹判書的職位,他“前後判六曹,而居於是者為五”,可見他當時把握著財權。而安東金氏的政權是非常腐敗的,終於釀成了“三政紊亂”的現象,以致同治元年(1862年,哲宗十三年)在三南地區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壬戌民亂),金炳冀對此難辭其咎。朝廷不得不成立“三政釐整廳”,由金炳冀出任句管堂上,負責整頓三政(指朝鮮王朝三種財政收入來源:田政、軍政、還政)。
仕途風波
同治二年(1863年,哲宗十四年)十二月,朝鮮高宗李熙即位,由其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攝政,安東金氏的勢道政治迅速衰落。大院君大力打壓安東金氏,金左根、金炳冀父子首當其衝。繼金左根卸下領議政的職位後,金炳冀被任命為判敦寧府事,這雖是從一品的高官,但卻是一個閒職,隨後又被外放為廣州留守,他在大院君的打壓下一度淡出政壇。
金炳冀雖然遭大院君打壓,但仍然堅決維護安東金氏利益,並未向大院君屈服。大院君執政後採取“四色平等”的用人方針,即打壓以安東金氏等外戚集團為代表的老論、少論勢力,拔高失勢多年的南人、北人,同時重用長期以來被安東金氏壓迫的全州李氏宗親。一次會議上,大院君盛氣對眾臣說:“吾欲引千里為咫尺,吾欲剗泰山為平地,吾欲高南大門三層,於諸公何如?”眾臣都聽不懂大院君的意思,唯獨金炳冀悟到了,並針鋒相對說:“千里亦咫尺則咫尺矣,南大門亦三層則三層矣,大監今日何事不可為?若泰山則自泰山也,豈易平地哉?”等到金炳冀出去後,大院君凝思久之曰:“渠自可兒,蓋千里咫尺者,右宗親也;南大門三層者,闡南人也;泰山平地者,抑老論也。”可見金炳冀清楚洞悉大院君的算盤,也決不向大院君投降,大院君也拿他無可奈何。且金炳冀也確實有為大院君欽佩之處,同治五年(1866年,高宗三年)法國入侵朝鮮,史稱丙寅洋擾,此時漢城官民紛紛逃難,一片混亂,金炳冀當時在驪州閒居,聽聞法國侵略的訊息以後,對家人說道:“我世受國恩,當與社稷共存亡,汝輩勿怕死!”隨後就攜家眷在最危急的時刻入京,大院君“聞之心折”。再加上金炳冀原本就有理財方面的經驗和才幹,大院君又不可能將安東金氏連根拔起,因此仍然起用金炳冀,同治六年(1867年,高宗四年)任命他為吏曹判書,暫時利用金炳冀。
後來金炳冀與高宗王妃閔妃一族聯結,慫恿高宗親政,打倒大院君。同治十二年(1873年,高宗十年)再度被除授為吏曹判書,同年十一月高宗親政,大院君下台,當時金炳冀正在為生父丁憂,守制期間的同治十四年(1875年,高宗十二年,時朝鮮尚未改元光緒)正月十六日病卒,享年五十八歲,諡號“文獻”。
與李昰應的恩怨
大院君李昰應早年落拓不羈,又向權貴搖尾乞憐,以隱藏其野心。而金炳冀對李昰應“甚輕之,不待之以禮”,李昰應對此懷恨在心。唯獨金炳冀的家僕孫德重對李昰應頗為照顧。
為了巴結安東金氏,李昰應以數百金購買精絹,在上面畫他最拿手的蘭花,然後做成屏風,加以裝飾,托人獻給金炳冀,誰知金炳冀不屑一顧,直接把這個屏風扔進倉庫,李昰應聽說後大為失望。後李昰應為了讓他的兒子李載冕科舉及第,讓他的夫人閔氏典當釵釧衣服,並召集妓樂,以生日為名邀請金炳冀賞臉赴宴。金炳冀讓他先去請南秉哲(金炳冀的妻舅兼過繼表兄)才同意去。李昰應便去請南秉哲,南秉哲也答應了。到了開宴那天,金、南雙雙失約,李昰應派人去接他們,但金炳冀藉口有病,南秉哲則藉口有公事。李昰應又親自去接金炳冀,金炳冀說自己無病,只是在國王生病期間外戚不宜與宗室接洽,所以謝絕前往;李昰應轉去接南秉哲,南秉哲說:“我知道你來是為了說什麼,不用開口。我們雖然不去你的生日宴,但心領了,令郎科舉的事不用擔心了!”李昰應愣了半晌,繼續哀求他賞臉,但南秉哲說什麼也不去了(也有說法是李昰應為李載冕科舉之事去央求金、南二人,金炳冀內心嘲笑,無一言回答,李昰應又去求南秉哲,被婉拒)。
高宗繼位並結束哲宗國喪後,據說趙大妃(神貞王后)欲處死金炳冀等人,大院君則招來金炳冀等,令其獻土於趙大妃以免禍。然後問大妃:“娘娘是要盡滅安東金氏還是殺個別人?”趙大妃說:“金氏無罪,有何可罰?”大院君說:“如果只想殺個別人,還不如盡滅金氏,不然就會激怒他們,金氏當國數十年,滿朝臣僚皆為心腹,娘娘萬歲之前,他們不敢生心,萬歲之後,豐壤趙氏恐怕禍不可測,請娘娘洞燭!”趙大妃聽從其請,饒過金炳冀等人性命。金炳冀在高宗初年退出政壇、閒居驪州時,大院君任命曾被安東金氏迫害的王族李寅應(原名李晧、李世輔)擔任驪州牧使,欲借刀殺人,但終究不能傷到金炳冀一根毫毛。
個人作品
金炳冀遺著《思穎草稿》6冊,後被安東金氏後人整理為《思穎詩文抄》並刊行於世。
家族關係
- 生父:金泳根
- 養父:金左根
- 生母:楊州趙氏
- 養母:坡平尹氏
- 元配:宜寧南氏
- 繼配:溫陽鄭氏
- 兒子:金用均(鄭氏生,甲申政變後改變金用圭)、金重均(庶子,甲申政變後改變金重圭)
- 女兒:安東金氏(庶女,嫁閔泳緯之子閔肯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