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縣金南鎮中心學校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和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這一課程是無現成教材,無具體指標,無固定模式的“三無”課程。回顧六年多來的探索歷程,我們從“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樓”、“摸著石頭過河”,經過幾年的努力,探索了一條課程改革的新路,搭建起一座新課程的標誌性建築。全體師生立足農村廣闊的田野,積極引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學生的綜合知識明顯增長,綜合能力明顯增強,學生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湖縣金南鎮中心學校
  • 所屬地區:金湖縣金南鎮
  • 類別:公立學校
  • 學校類型:綜合
組織與引導,選題與策劃,問題與對策,

組織與引導

1、執行制度,課時落實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基於學生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這是該課程目前僅有的法律性指導檔案《國家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對它的詮釋。它是國家規定的課程。我校在課時上按規定安排,與學科課程一樣,排在課表中,不得隨意改動,更不得改上其它課程。每月的4節綜合實踐活動分成“2+2”制,前者“2”為教師指導,後者“2”為個人實踐活動,匯報交流,這樣可以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質量。
2、加強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超越教師,超越課堂,超越教材的嶄新課程,幾乎攜帶著新課程的所有基因。各科知識的全面涉及,研究流程的熟練把握,活動過程的巨觀調控,個別學生的微觀指導,這些要求對指導教師而言,不是人人可以做好的。因此,針對我校教師的現狀,為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質量,我校以“通才+專家”“教育家+實踐家”的標準去培養教師,從理論學習,內容選擇,過程指導,活動交流等方面加強培訓,讓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在“研究性學習”中與學生共同學習成長。
3、加強教研,相互促進
為了使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出水平,上出成效,每學期,我校都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納入教研活動計畫中,認真計畫,周密安排。一學期,校內研討都在兩次以上,每學年對外進行公開教學,每次活動都有充分的準備,召開專題會議,確定研究專題,落實活動內容,選派執教老師,確保每次活動都卓有成效,上出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特色。
4、適時總結不斷提高
為了不斷地在活動中反思提高,我校建立了階段性總結制度。其中包括課堂教學總結,學生活動總結、教師指導總結、活動成果總結。通過這些階段性總結,及時發現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對這些問題的反思,對總結中發現的好的做法,好的經驗及時得到推廣,有效地指導個別薄弱環節,有效促進教師邊活動邊總結邊提高。

選題與策劃

為了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落實到實處,我們首先認真學習《國家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組織教研組成員深入研究,結合本地本校的實際,三個緯度設計和組織活動,即“親近與探索自然”,“體驗與融入社會”,“認識與完善自我”,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及其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繫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1、親近與探索自然
為了豐富學生的活動生活,我校打破過去關門閉守的陳規老套,積極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充分利用家鄉的有利資源,組織學生親臨大自然。為學生探索自然搭建良好的平台,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熱情。我們組織學生進行“春到馬草灘”春遊活動,讓學生親臨馬草灘,仰臥在馬草灘上,呼吸新鮮的空氣,仰望碧藍的天空,聆聽湖面上鵝鴨的叫聲,騎上馬草灘上放養的牛馬,追逐奔跑的羊群,那場面,那情景,簡直是在馬草灘上舉行盛大的聯歡會。太陽剛出,高年級同學就立足高郵湖畔,目睹高郵湖上的“海市蜃樓”;我們組織學生走出卞塘,來到金湖翠湖公園,欣賞那一簇簇鮮艷的花朵,不少學生上腳踩小船,蕩漾在湖面上;三河灘上一棵棵柳樹,碧綠的草地,讓學生仿佛來到了另一個世界,深深感受家鄉之美,自然之美。
在迎接北京奧運會期間,黨中央提出實現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綠色奧運的目標,結合黨和政府提出的禁止焚燒秸桿的號召,我校組織開展“禁燒秸桿,我們在行動“的綜合實踐活動,學生通過調查、走訪、生活體驗,進一步認識焚燒秸桿的危害,動員家長杜絕焚燒秸桿,還家鄉一片藍天。回響縣政府提出的三城同創的活動中,我校結合家鄉實際,針對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一些環境污染現象,組織開展”一方淨土,一片藍天“綜合實踐活動,教育學生愛護環境,從身邊做起,從我做起,爭當衛生小衛士,爭做環保宣傳員。與此同時,我們還開展了以“鳥是人類的朋友”、“取消免費提供塑膠袋的調查”為主題的實踐活動,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體驗與融入社會。為了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我校讓學生融入社會,走進社會這個大課堂,親身體驗,實踐鍛鍊。經常性地組織學生深入工廠、企業、敬老院、村委會,走上街頭,了解有關信息,參加一些社區服務。我們先後組織學生走上街道,打掃衛生,深入工廠,體驗工廠生活。利用逢集市時機,宣傳《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在老人節期間,組織學生帶著禮品去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家鄉,了解新時代農民的生活,以及現如今農民收入情況,我們先後開展了“走進打工者”、“我家一年的收支明細帳”、“農民負擔問題研究報告”等一系列的綜合實踐活動。大大激發學生對農民伯伯的愛戴,對幸福生活的珍惜。針對社會上關注的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困惑,我們還組織學生進行“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調查”和“讓父母放心,做聽話的留守孩子”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留守兒童懂得該怎樣去做,在四川遭受地震災害後,我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抗震救災的活動中,舉行“關愛災區,我們在行動”的實踐活動,不但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捐款,而且還宣傳救災工作中的感人事跡,學習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認識與完善自我。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是學生不斷學習新知識,認識新社會,從而達到完善自己的過程。這也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為了使學生在活動中學到知識,我們根據新課程理念,探索與學科性課程結合,積極有效地進行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專題試驗,並大膽進行“農村國小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市級課題試驗,目前正在試驗中,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提高自學能力;為了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我們精心挑選了一些主題,積極採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活動,如:我們組織“與書報交朋友”活動,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與此同時,我們還舉行“名人名言伴我行”實踐活動,教育學生學習名人精神,牢記名人教導。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學習勞動技能,我們在中高年級中開展“養花”綜合實踐活動,不但讓學生在養花過程中學習到養花的知識和技能,還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我們發現,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了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促進合作習慣的形成。

問題與對策

1、學生“有效活動”問題
活動,強調學生的參與,更強調學生的參與狀態。學生不僅要全員參與,更要自主選擇,主動實踐,要真正地“動”起來,有效地“動”,探究地“動”,“思”與“動”結合。而目前我校現實存在的問題是:敏捷的學生極其主動,包攬了許多任務,沉穩的學生則被剝奪了思考和動手的機會,處於被動狀態,導致部分學生被動參與,收益甚微。
2、教師發展問題
綜合實踐活動是新課程改革的一門嶄新課程,涉及到各學科的知識,要求教師真正成為“通才+專家”“教育家+實踐家”。對照這一標準,目前,我校大多數教師尚未完全具備執行新課程的能力,達到這一標準,還有待於教師加強學習,發展自我。
3、對策
針對我校的現實狀況,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特別注重合理組織,有效指導,教師所組織引導的活動精心預設,創設生態化的教育情景,並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上,激勵學生勤于思考,引導學生探索、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驗證,發展自己的假設。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教室無閒人,眼中無死角”,引導學生圍繞主題“聚焦動”,活動過程“探究動”,互相配合“協作動”,共同學習“師生動”。
在教師自我發展方面,一是抓好教師自身的學習,悟透、內化新課程理念,力爭早日成為新課程理念下的優秀教師。二是構建該課程實施支持系統,組建教師指導小組,進一步完善建立校本教研製度,形成教師之間,家庭之間和社區之間的合作互動,在學生自主選題的基礎上結合教師特長安排工作。
回顧幾年來新課程的探索歷程,特別是對能夠後實踐活動這一嶄新的課程的研究與實踐,我們有較多的感慨,有激情也有行動,有努力也有成效,有探索也有收穫。今後,在新課程發展的漫漫長路上,我們將不斷探索,學習先進學校的寶貴經驗,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讓我們在課改的道路上邁開大步,向前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