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論語》是2015年新華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路世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文論語
- 作者:路世明
-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 ISBN:9787516614716
- 類別:古籍、國學、書法、藝術
- 原作品:論語
- 定價:960.00
- 總策劃:宋雙江
- 責任編輯:米俊峰、崔晶茹
- 作序:張鐵英
內容簡介
背景介紹
![金文論語 金文論語](/img/b/875/AO2EWMmRjMwQjNiFGZlhjZyMjN0MWZ0QjZhFWNyAjM4AjZzczMxAD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金文論語 金文論語](/img/5/d3d/QM5YTOxQ2NzcTZ0UzYlhzN2MmN0MjYhVTMwkzM5UWMwATMkhTOkR2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金文論語》是2015年新華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路世明。
《金文論語》是2015年新華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路世明。內容簡介《金文論語》的書法創作者路世明先生對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簡帛書、磚陶文、印璽文字研究多年,經過潛心研究金文書作,遍臨殷周金文拓片,對《散氏盤》、《諫...
全書精選《論語》中的名言警句,以書法、篆刻兩種藝術形式呈現,共收錄60幅書法作品、60件篆刻作品,一書、一印,對應展示。書法用金文書寫,篆刻採用古璽造型,彰顯古典氣息和韻味。作品後附《論語》全篇,以便讀者賞析閱讀。圖書目錄 《論語》 名典書印六十品 002 有朋自遠方來 003 有朋自遠方來(印)004 本立...
《論語清源》是2014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史賾源。內容簡介 《論語》本是儒家文化的源頭與核心,也是上古文明的百科全書,更是中國人都應該讀的一本書。但是由於《論語》一書自身的體裁特點,以及承傳與文字的流變,加之注釋的曲解誤讀,導致《論語》這部對中國影響極其深遠的巨著,卻成為最難讀懂的經典...
《論語新解》是一本2023年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漢。內容簡介 《論語新解》是一本從漢字角度解析國學名作的普及讀物。作者從漢字字根入手,追根溯源,探究漢字字形、字義、字音等方面的起源和流變,從字根的角度分析漢字的產生、發展歷程,從邏輯學的角度來分析漢字,揭開漢字的造字之謎。將研究漢字的...
國學典籍書法版系列叢書涵蓋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重要篇章(包括《小楷大學》、《小楷論語》、《金文論語》、《小楷孟子》、《小楷中庸》、《書法詩經》、《小楷老子道德經》、《楷體金文三字經》等),邀請書風正統、德學雙優的書法家書寫,假以中國傳統韻味的版式設計,宣紙精印,函套封裝,奉獻給讀者融合國學與美學於...
包括《左傳》、《國語》等先秦敘事散文和《論語》、《莊子》等先秦說理散文。先秦時期,文學與非文學的界限還不分明。當時的散文,只能說是與韻文相對的一種文體,基本上是哲學、政治、倫理、歷史方面的論說文和記敘文,但由於它們具有較強的文學性,在中國文學的發展中產生過很大影響,因而被視為先秦文學的一個...
《小楷老子道德經》、《小楷論語》、《金文論語》、《楷體金文三字經》、《書法詩經》、《楷書金剛經》、《楷書黃庭經》、《楷書龍文鞭影》、《楷體金文陰符經》、《楷體金文千字文》、《小楷中庸》、《小楷大學》、《小楷心經》等。典籍作者 盧中南、劉俊京、蘇澤立、孟天宇、閻銳敏、任懷殊、吳玉生、路世明、...
張鐵英為《金文論語》作序:序中寫道:路世明先生是當代聞名遐邇的金文書法大家。他的成功源於兩個方面:一是超常的書法“素描”功底,二是精通“六書”,具有深邃的古文字學修養。我國古文字的資源不僅在於文物,文獻的傳承更為豐富,兩者相加,才是中國古文字的一片沃土。路先生的金文書法深深紮根於這片沃土之中,...
金,漢語常用字,讀作jīn,最早見於金文,金本義為赤金,即銅,引申為金屬總稱,後詞義縮小指黃金。金在古代又作貨幣用,故又引申為貨幣。黃金在自然界儲量稀少,故又指高貴、貴重之物等。也用於漢字部首中。不變形時仍為“金”,常見於下部件中,如“鑒”,“崟”和“鎏”,上部件較為罕見,如“鑫”。左...
今古文,文學體裁,由劉歆而起,經漢,大爭有四。鄭司農注,今古文日漸弭痟。所謂今文,指漢代通行的文字隸書。在這之前的先秦古文字則是古文(如篆書、金文、甲骨文等)。今古文定義 今文,皇漢大興之時,漢文帝廣開獻書之路,鴻儒耆老所口授者,以皇漢通行之隸書寫就,與周秦古文有別,故曰今文;古文周代所...
古文主要是指《易經》、《論語》、《春秋》、《尚書》、 《周禮》、《呂氏春秋》、《孝經》等等古書上的文字,是比較早的筆書文字。孔氏古文稱後者為史籀大篆。魯恭王(公元前155~前129)壞孔子宅而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魏正始(240~248)三體石經中,首列古文,只刻成《尚書》《...
定州漢墓竹簡《論語》成為研究《論語》的新材料,啟發了新的研究方法,有助於我們釐清《論語》研究中諸多聚訟紛紜的問題。通過根據出土文獻對傳世文獻中謬誤的校勘,使文獻的記載更加貼近歷史事件,使歷史面貌得以更好的恢復。通過研究這些恢復後的文獻,可以極大地促進研究者的工作,使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出土文獻...
鈍詞也。從白,鮺省聲。《論語》曰:“參也魯。”說文解字注 “鈍䛐也”註:孔注《論語》曰:魯,鈍也。《左傳》:“魯人以為敏。”謂鈍人也。《釋名》曰:“魯,魯鈍也。國多山水。民性樸鈍。”按,椎魯,鹵莽皆即此。“從白,魚聲”註:各本作鮺省聲。按,鮺從差省聲,在古音十七部,今之歌麻...
其實,認為《荀子》未存《金人銘》全文是一種誤解,《荀子》中的《金人銘》原文和《說苑·敬慎》以及之後的《孔子家語·觀周》(註:《漢書·藝文志》著錄《孔子家語》二十七卷,列在《論語》類,可見其早於《說苑》。但今本《孔子家語》是在晉人王肅作注後流行起來的,其卷次與《漢志》不同,內容又多...
《漢書· 藝文志》尚書類後序:“古文《尚書》者,出於孔子壁中。武帝末,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以其出於孔子壁中,故稱“壁中書”。因漆寫的筆畫,頭粗尾細,形似蝌蚪,故又稱“蝌蚪文”。這些古文,包括了庖羲氏所作的“龍書...
劉教授於2010年4月辭世,遺願將畢生積蓄合共港幣二千一百三十六萬及其《論語》、《孟子》、《老子》三書英譯所得版稅悉數捐予中心,作為發展中國古籍研究之用。大學為紀念劉教授對中國古籍研究中心之貢獻,予以冠名。研究計畫 甲骨文 甲骨文全文電腦化資料庫計畫 計畫簡介 本計畫於1996年起,兩度獲香港政府研究資助局...
在古代,在床上睡覺叫“寢”,不論睡著或睡不著。《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寢。”(宰予白天睡覺)睡著了叫“寐”。《國語·晉語一》:“歸寢不寐。”(回家睡覺可是睡不著)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七】【宀部】七荏切(qǐn)寑,臥也。從宀,〔⿱帚又〕聲。𠖗,籀文寑省。說文解字注 “臥也...
在表示敬重有禮貌的意思上,敬和恭是同義詞,文獻中常對舉。《論語·子路》:“居處恭,執事敬。”分開說,“恭”側重於外貌的謙遜有禮,“敬”側重於內心的嚴肅敬重。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九】【茍部】居慶切(jìng)敬,肅也。從攴、茍。說文解字注 “肅也”註:肅部曰:肅者持事振敬也,與此為...
按照叢書構想,單就中國古典文獻而言,就須把從甲骨文、金文、先秦直至魏晉南北朝的所有文獻全部譯成英文。目前叢書已有8部專著面世,其中的兩部《古代中國紀年》和《孔子的政治——論語》,是林先生本人編著的。1997年,在中國第二屆世界古代史國際研討會上,英國牛津大學高級研究員戴麗真誠地說:“現在我們可以傾聽...
第一本包括古代神話、卜辭、金文、尚書、詩經、左傳、國語、國策、論語、墨子、莊子、孟子、苟子、韓非子、楚辭等類,第二本包括兩漠辭賦、史記、漢書、兩漢樂府及五、七言詩等類。為了使讀者多接觸原著,所選各類作品的篇目較課堂上實際講授的數量為多。由於這些作品時代較古,語言較艱深,除卜辭、金文外,每篇都...
“本立而道生”出自《論語》,《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類聚群分”思想出自《周易》,《周易·繫辭上》云:“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信而有徵”思想則源於《左傳》,《左傳·昭公八年》云:“君子之言,信而有徵,故怨遠於其身。”而“...
先秦諸子百家在著作中使用被稱為“雅言”的共同語。“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論語·述而》秦朝重新統一之後,進一步規範了文字,以小篆作為正式官方文字。中古漢語 中古漢語使用於南北朝、隋朝、唐朝和宋朝前期(公元7世紀到10世紀),可以分為《切韻》(公元601年)涉及到的早期以及《廣韻...
1、郁(yù)郁:文化繁盛的樣子。《論語·八佾》:“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2、征(zhēng):證明,證驗。3、穴居野處,易以室宮;結繩而治,書契(qì)彝(yí)銘:《周易·繫辭下》:“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書契彝銘,指甲骨文、金文...
40米長卷 書寫內容 《論語》全卷 作品採用“一篆對二楷”的風格創作,長40米,寬46厘,書寫的是思想家孔子的《論語》,全卷共20章,兩種字型32000字!其篆體部分為大篆體(金文)書寫,小楷部分為歐體風格。入選《世界藝術家中國專號》作品,四條屏草書 毛澤東詞 沁園春《長沙》139cm×34cm×4幅 歐體楷書作品 ...
有對幽而言者,《論語》務民之義,《左傳》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是也。有對已而言者,《詩》民莫不穀,我獨於罹。是也。有對農而言者,《漢·食貨志》粟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是也。況四民兼士農工商,豈力田始稱民乎。《六書略》之說穿鑿,不可從。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橫折)的豎段在...
《論語》中記錄孔子多次引用《詩經》和《書經》,表明《詩》、《書》確實早已成書,並為孔子尊崇和徵引。至於《春秋》,亦非孔子所作, 而是根據舊有的魯國《春秋》編次而成。所有這些,可以證明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以前,中國的正規書籍早已產生。進入戰國時期,奴隸制社會急劇向封建社會轉化,在思想界形成百家爭嗚...
他將金文書法融入篆刻,研究金文布局。再從篆刻藝術走到金文書法藝術,二者相輔相成,很好地促進了他的藝術發展。王治冶的作品大量摘錄《論語》、《詩經》等四書五經以及古今中外經典詩文中的名詞名句名篇,在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傳遞著激勵人們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作品風格 王治冶兼擅金文與篆刻,師古師自然,其作品...
惠定宇曰:“《論語》賢者識其大者,蔡邕《石經》作;多見而識之,《白虎通》作志。《左傳》曰以志吾過,又曰且曰志之,又曰歲聘以志業,又曰吾志其目也;《尚書》曰若射之有志,《士喪禮》志矢注云:‘志猶擬也。’今人分志向一字,識記一字,知識一字,古只有一字一音。又旗幟亦卽用識字,則亦可用志...
“野,郊外也”注:《邑部》曰:歫國百里曰郊。冂部曰: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林外謂之冂。《詩·召南》《邶風》傳皆曰:郊外曰野。《鄭風》傳曰:野,四郊之外也。《論語》:質勝文則野。包鹹曰:野如野人。言鄙略也。 “從里,予聲”:羊者切。古音在五部。 “𡐨,古文野,從里省,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