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肖勤著短篇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1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寶》是肖勤創作的短篇小說,首發於《民族文學》2010年8期。

該小說寫一個上訪的故事,情節不複雜,金寶不過是這個故事的一個引子。作者從金寶引出的故事中,從不同的視角對人性與道德衝突進行了深刻的探索。就作品反映的內容看,上訪無疑是當代中國突出的社會問題,肖勤通過巧妙的敘述,將故事寫得意味深長,別具一格,顯示出作者較高的敘事能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金寶
  • 作者:肖勤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字數:1.5萬字
  • 首發時間 :2010年8月
內容簡介,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鄭老四超生了一個男孩,取名金寶,為此,鄭老四“打脫”了工作,但鄭老四覺得“值”。因為金寶不僅是兒子,還長得眉清目秀,深得街坊鄰居的喜愛,也成為鄭老四最大的希望。後來金寶因未考上大學被考上大學的女同學拋棄,精神受挫,而後又暗戀上信用社的何小芍,變成花痴。何小芍的被殺,使金寶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並被帶到派出所訊問,由此變成了痴呆——從而造成了鄭老四心理的失衡,他要上訪,要將失衡的心理找一個存放處,於是,不斷的上訪最後演化為纏訪。作品中涉及此事的三個主要人物也在這連綿不斷的纏訪中淪入悲劇的命運之中:派出所所長李春被撤職貶到邊遠地區;金寶再度變傻;鄭老四傾家蕩產並徹底絕望。

人物介紹

金寶
清俊明秀的金寶在戀愛失敗刺激下變得痴傻,轉而暗戀上信用社新來的姑娘何小芍,“金寶的眼神直勾勾的,嘴角笑得有點痴。”“今天取一百元,明天又存一百元,何小芍的櫃檯前人再多,他也排著隊等何小芍給他辦業務,趴在櫃檯上,眼睛盯著何小芍就不放,把何小芍看得頭扭到一邊,白淨的脖子窘得通紅。”這種情況,“鎮上人陸續看出了不對勁”,知道金寶患“花痴”了。一個夜晚,何小芍值班時被殺了。面對躺在血腥中的何小芍,金寶的爹鄭老四不由得想到自己的兒子,接著派出所所長李春也來到金寶家,把金寶帶到派出所協助調查,“半夜時分,李春開著派出所的車把金寶送回來了。燈下,鄭老四發現兒子有點不對勁,兒子以前只有提到何小芍或看到何小芍時眼神才發直,但現在兒子從下車一開始眼神就是直的,不拐彎,那眼神穿過鄭老四的身體,像一枚子彈,直直地打透過去。”金寶瘋了。
鄭老四
好不容易生了個兒子,鄭老四為此丟掉了工作,但他並不後悔,相反,鄭老四心中充滿的是驕傲,這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兒子,是鄭家代代相傳的根。所以,金寶沒考上大學,他並不生氣,但金寶一聲“你真要和我分手,我就去死!”對鄭老四卻驚嚇不小,“整個人便齊頭齊腦地摔倒在地”。好在金寶沒死,並很快戀上了鎮上信用社新來的何小芍,但隨即鄭老四發現了兒子的不對勁,以致當何小芍被殺後,鄭老四自己都懷疑與兒子相關。當確認兒子不是殺人兇手後,鄭老四心中如釋重負。當金寶從被叫到派出所詢問回來後,鄭老四發現金寶的痴呆更為嚴重,長期以來積壓在心底的失落、不安、擔憂、恐懼和無奈,使他本能地想找一個“替罪羊”發泄,“你們把我兒子怎么了?”一直逃避現實的鄭老四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兒子的病是由於派出所抓押而致的,要由派出所負責。這在心理學中,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下的“環境藉口”,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李春生硬態度引發了鄭老四更不舒服,“你兒子本來就不對頭”,不僅當眾傷害了鄭老四的“自尊”,而且將鄭老四的心理防禦機制砸得粉碎。於是,他的心理發生裂變,自尊迅速轉化為虛榮,還要轉嫁自我的痛苦——訛派出所。於是開始了漫長的上訪、纏訪。
李春
作為派出所所長的李春,因為何小芍被殺一案到鄭家帶走嫌疑人金寶詢問,並在案情弄清後“開著派出所的車把金寶送回來了”,本是件正常的事情,因為公民有協助公安破案的責任和義務。但他忽略了他帶走的本身是一個病人,而在面對家屬詢問時又大大咧咧,以執行公務的“正義性”回絕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他萬萬沒有想到,他的生硬態度引發了鄭老四的糾纏,由此帶來了鄭老四的上訪。從本質上說,李春並不是一個“壞人”,甚至連“官僚”思想都說不上,但是,長期的基層工作,瑣碎而又複雜的事務,造成了他們對人的心靈缺乏關懷,缺乏悲憫情懷,因此表情和態度顯得冷漠而堅硬。對前來糾纏的鄭老四,他只是覺得“有病”,將工作部門的正義性當成了自身的正義性,結果帶來的是鄭老四無止無休的纏訪和李春提副局長希望的破滅。

作品鑑賞

肖勤在《金寶》的敘事中,其敘述採用的是全聚焦視角,但又出自幾個不同的聚焦主體,他們聚焦對象各不相同、但互相關聯。第一個聚焦點是敘述主體的聚焦點,他關注的是金寶,從感知方向上看,讀者可以認為是在寫一個超生子女成長的故事,故事敘述時,作者是冷靜、客觀,忠於現實,有條不紊地講人見人愛的金寶怎樣變成了痴呆,其中也有一些營造氣氛的描寫,如對金寶外貌的刻意渲染,但整體上作者並未流露明顯的思想感情。另一個聚焦點是鄭老四,一個對兒子充滿愛和希望的父親,在兒子瘋後愛、痛、無奈、自尊糾集下扭曲的人性。作者在敘述這一人物及相關故事時,作為女性,觀察的細緻和情感的細膩豐富,使她流露出天然的悲憫情懷。但隨著情節的深入,作品中出現了另一種聲音,開始強調鄭老四的固執,無聊,加入趙德這樣的上訪專業戶慫恿,表現出一種矛盾的情感色彩。實際上,作品中隱含了作為鄉鎮幹部在處理這類事件的無奈、煩躁和厭惡。這種厭惡與本性中對善與美的固守又有矛盾,於是,內隱的敘述者就逸出全聚焦視角,表達自己對“上訪”的態度,這就形成了第三個聚焦點:基層幹部對“上訪”的處理方式以及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變異,由此實現對現實的思考。
肖勤的小說是她參與生活、認識社會、表達自我的重要載體。作為2000年後具有代表性的黔北年輕一代作家,她的創作始終交織著三重身份,從職業的角度講,她是鄉長,後來又走上副縣長的崗位,這一角色使她必須以上級的指示和要求為行為準則,理性、靈活地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維持地方的穩定;但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女性,天生的敏感帶來的感性思維方式,使她概嘆於社會生活中每天發生的悲喜劇,以纖細的女性情感感知著人情世態,在悲天憫人中融合著母性的溫柔敘說著她心中的喜怒哀樂和關懷,使她的小說具有了人性的溫暖;同時肖勤還是仡佬族作家,仡佬民族在歷史上所經歷的苦難及其存在方式,在作家心中無意識的積澱,使她想發出民族的、自我的聲音。三種身份,帶來了她創作三大資源:農村生活的經驗,女人生活的經驗,民族生活的經驗。而長期的鄉鎮幹部經歷,使她對農村、鄉土底層尤為關注,“鄉土是五味雜陳的……我想給大家一個真實的農村,一個靈動的、鮮活的、與泥土一樣富有多種生命元素的農村。然而,寫作與理想之間總是有差距的——我也經常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把握鄉土敘事中苦難與光亮之間的關係。”作為寫作主體的肖勤,真實地反映了生活於底層百姓的生存狀態,思考和關切人的存在與人性的變遷,是她一致的努力。因此,關注農村、關注底層是寫作主體向來的視角,她不僅關注著農村留守兒童,也剖析瑪麗蓮這樣的墮落者,當然也見過不少鄭老四式的人物。在敘述這些人物和故事時,作者的身份總是自覺不自覺地顯現於其中。《金寶》的敘述,也同樣是在寫作主體一貫視角中交錯著身份的曖昧與焦灼。
“作為敘事作品講述者的敘述者,客觀上都不可避免地與思想價值、意識形態等產生著某些內在的關聯”,《金寶》的敘述,傳達了肖勤在生活中的個人經驗和生命感覺。上訪作為一種社會生活中的客觀存在物,特別是自身如果曾親歷其中,其感覺與感情上的五味雜陳非一般人所能體會到的。敘述從同情、理解到反感鄭老四,而這不應該是一個基層幹部應有的態度,於是,安排了一個趙德作為鄭老四救贖,感知到的表象和實際的思考出現了裂痕,一個具有社會深度的故事就消解在“好—壞”二元對立的簡單模式中了。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金寶》獲《民族文學》2010年度小說大獎。

作者簡介

肖勤,女,1976年生,貴州遵義人,魯迅文學院第十二期高研班學員,中國作協會員,曾獲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貴州省第十四屆“五個一”工程獎、貴州省青年作家特別貢獻獎等。作品見《人民文學》《新華文摘》《小說月刊》《十月》《芳草》《中篇小說選刊》《小說月報》《山花》等。代表作有《暖》《所有的星星都有秘密》《丹砂》等,已創作近兩百萬字小說。有多部小說、詩歌入選中國各年度選本並譯為韓、法、蒙古、哈薩克斯坦等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