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建設歷程
橋樑位置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 整體布局
- 設計特點
結構 | 設計特點 |
---|---|
索塔 | 主塔採用鋼筋混凝土門式框架結構橋塔,塔柱為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塔柱間設定單箱單室混凝土橫樑,橫樑為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索塔採用矩形整體式承台與群樁基礎; 承台為台階形構造,每個承台下端承樁按行列式布置,設多根挖孔灌注樁。 |
主梁 | 主梁採用板桁結合加勁梁; 加勁梁主要由正交異性鋼橋面板和鋼桁架構成,正交異性鋼橋面板與鋼桁架焊接連線,並設定縱梁、橫樑; 加勁梁梁端豎腹桿的位置設定豎向支座,端橫桁架的上、下橫樑外側設橫向抗風支座; 鋼桁架由主桁架﹑橫桁架和下平聯構成﹐主桁架為帶豎腹桿的華倫式構造,採用三角形桁架; 行車道板下設U形縱肋加勁,其餘部位以板肋加勁; 主桁架桿上弦桿、下弦桿件採用Q420qD 鋼材,其餘桿件及正交異性板均採用Q345qD鋼材; 主跨鋼樑兩端設定液壓緩衝阻尼裝置。 |
纜索 | 主纜採用預製平行鋼絲索股,鍍鋅平行鋼絲; 吊索採用鋼芯鋼絲鋼絲繩,吊索上端與索夾為騎跨式連線,下端與加勁梁為銷銨式連線,跨中區域短吊索銷銨接頭帶有關節軸承; 主纜跨中設定柔性中央扣。 |
錨碇 | 兩岸錨碇為隧道式錨碇,主要由散索鞍基礎、錨體、前錨室、基礎等幾部分組成; 散索鞍支墩基礎均為擴大基礎; 前錨室前半部分外露出地面,前錨室後半部分、錨塊、後錨室均為地下結構; 前後錨室採用錨桿、噴射混凝土、鋼筋網、鋼拱架組成初期支護與二次模築混凝土相結合的複合式襯砌形式; 前錨室和後錨室之間設定連線通道,左、右後錨室之間設定連線通道; 錨塞體部位不設二襯; 錨碇採用可更換的預應力錨固體系連線主纜索股; 錨固系統採用預應力錨固系統,預應力採用環氧樹脂全噴塗鋼絞線與防腐油脂的無黏結形式; 預應力鋼束錨固構造分單索股錨固和雙索股錨固兩種類型; 單索股錨固類型為GJ15EB—3擠壓錨固鋼絞線,雙索股錨固為GJ15EB一6擠壓錨固鋼絞線; 單束擠壓錨固鋼絞線由錨具、防腐鋼絞線、HDPE護套組成。 |
參考資料: |
設計參數
- 技術標準
技術標準 | |
道路等級 | 高速公路 |
車道設定 | 雙向四車道 |
荷載標準 | 公路Ⅰ級 |
設計速度 | 80千米/小時 |
橋面縱坡 | 1.0% |
橋面橫坡 | 2.0% |
設計洪水頻率 | 1次/300年 |
設計基本風速 | 27.2米/秒 |
地震烈度 | VIII度設防 |
地震動峰值加速度 | 0.2伽爾 |
參考資料: |
- 組成參數
結構 | 組成參數 |
---|---|
索塔 | 古城岸索塔塔高194.35米,塔底以上索塔高度為191.53米; 永勝岸索塔塔高為230.1米,塔底以上索塔高度為221.53米; 主塔承台下設16根直徑2.8米的挖孔灌注樁,樁長45米; 左右兩側塔柱中心間距在塔頂位置為27米,在塔底位置為39.818米; 永勝岸索塔順橋向尺寸為9.0米至13.0米,橫橋向尺寸為6米至9米; 古城岸索塔順橋向尺寸為9.0米12.35米;橫橋向尺寸為6米至8.512米; 上塔柱壁厚1.0米,下塔柱壁厚1.2米; 上橫樑高8.0米,寬8.0米,下橫樑高9.0米,寬10.0米,壁厚均為1.0米; 承台輪廓尺寸為23.4米×23.4米×8米; 永勝岸端承樁樁長為45.0米,古城岸路線左側樁長為43.0米,右側樁長為65.0米; 樁頂區域鋼護筒樁壁厚30米,長8米,埋入承台中的深度為3.0米。 |
主梁 | 主梁中心間距寬27米,桁高9.5米; 加勁梁端支座共設4個,下橫樑端抗風支座共設8個; 標準節段長10.8米、重206噸,節間面板重60噸,全橋共128個梁段。 |
纜索 | 全橋設2根主纜,每條主纜由169股127絲平行鋼絲組成; 吊索鋼絲繩直徑54毫米,單根鋼絲直徑5.25毫米; 吊索減震架間距20米; 主纜跨度為(330+1386+205)米,垂跨比為1/10,主纜抗拉強度1770兆帕,吊索抗拉強度1670兆帕,雙索主纜力設計載荷為6.215×10千牛頓; 主纜索夾內設計空隙率為18%,索夾外設計空隙率為20%,相應主纜直徑分別為849毫米和860毫米。 |
錨碇 | 隧道錨長約70米,中心入射角42度,擴展角8.5度。 前錨面洞口尺寸為11.6米×10米,頂部半徑5.8米; 後錨面尺寸為17米×24米,頂部半徑為8.5米,後錨室端部尺寸為17米×21.299米,錨室長3米; 錨塞體長度為40米,錨塞體最小淨距10米,最大截面尺寸為17米×21.299米。 |
參考資料: |
運營情況
- 票制票價
- 通行事項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 建設難題
- 施工技術
- 技術創新
科研成果
文化特色
- 《走遍中國》
- 《經濟半小時》
- 《我們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