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壇市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

金壇市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

《金壇市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是金壇市發布的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壇市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日期:2015年1月5日
工作回顧,工作任務,

工作回顧

2014年
過去的一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巨觀經濟形勢和繁重艱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市政府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定不移圍繞“常金一體、東擴南移、苦幹三年、強基進位”的總體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招商引資、項目推進、園區建設、社會發展、民生改善等各項重點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市人大十六屆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全市經濟社會保持了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強基礎謀發展,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經濟運行穩中發力。加大對經濟工作的組織力度,先後出台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培育總部經濟、鼓勵企業股改和上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服務企業、服務發展,有效推動了經濟快速增長,預計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55億元,同比增長1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30億元大關,達到30.1億元,同比增長16.3%,稅收占比88%;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7580元、18767元,同比均增長11%。工業經濟逆勢上揚。全年實現工業開票銷售收入634億元,同比增長31.4%。支柱產業支撐作用明顯,裝備製造、化工新材料等產業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工業開票銷售收入同比增幅均超40%。重點企業貢獻份額不斷提升,金昇實業入庫稅收首次突破2億元、中鹽鹽化和晨風集團均超1億元,億晶光電等5家企業淨增工業開票銷售收入均超10億元。“波仕曼”品牌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億晶光電完成定向增發,成功募集資金12.28億元。現代農業穩步提升。農業基本現代化水平繼續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陣,榮獲中國河蟹產業先進縣(市),“畝產噸糧縣”通過省級認定。創成國家級示範合作社4家,新增常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9家。金西農產品加工集中區成為常州市首家省級農產品加工園區,三德利、永康牧業、台灣品旺藍莓飲料等農產品加工項目開工建設。高標準通過省村級“四有一責”建設示範縣(市)考核驗收,完成40個村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基礎工作。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東方鹽湖城、華夏寶盛園、金沙灣精品酒店等重點旅遊項目加快推進,長盪湖旅遊度假區創成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新引進南京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在壇銀行總數達到17家,榮獲省“金融生態優秀縣(市)”稱號。紮實做好企業主輔分離工作,分離發展19家服務業企業。成功舉辦雀舌茶道會、長盪湖籽蝦節、“茅山杯”山地腳踏車公開賽等宣傳推介活動。
抓開放促創新,發展後勁不斷增強。載體平台全面提升。開發區創新管理機制,不斷完善道路、管網、綠化等各類基礎設施配套,開發範圍擴大到78平方公里,承載重特大項目的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華羅庚科技產業園和金城科技產業園獲常州市政府批准設立,各鎮工業集中區基本實現“七通一平”,工業標準廠房和鄰里中心等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園區承載項目的條件加快完善,一大批工業項目和企業正加速向園區集聚。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深入開展全民大招商活動,領導帶頭、鎮區主導、部門聯動、全社會參與的招商機制日益健全,新增簽約項目161個、協定總投資523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73個。成立重大項目引進工作領導小組和五大辦公室,主攻重大項目引進,眾泰汽車整車及發動機、同方威視安檢系統、凡登新型特種輔助材料等一批重大項目落戶我市,其中年產30萬輛乘用車、總投資85億元的眾泰汽車整車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項目建設強勢推進。全力破解土地、資金等各種要素制約,列入省和常州市重點的14個項目進展順利,年初排定的269個市級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34.6億元,港華燃氣儲氣庫、蘇格達斯鋁合金等項目開工建設,億晶光電100MW漁光一體光伏電站、順豐鋁業等項目加快推進,埃馬克高端工具機、晨風高檔服裝製造、隆英特鋼、南方光纖等133個項目竣工投產。改革創新繼續深化。啟動薛埠鎮擴權強鎮試點工作。新(改)設堯塘、東城、西城3個街道,調整金城鎮、指前鎮、堯塘街道行政區劃範圍,進一步最佳化行政管理體制和區域發展空間。成立金壇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整合盤活政府性存量資產,使之有效發揮作用。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成立首家外籍院士工作站,新增省級“三站三中心”14家,分別設立南京大學和江蘇理工學院技術轉移中心金壇分中心。
拓功能優環境,城鄉面貌明顯改善。城鄉規劃日益完善。《金壇市城市總體規劃(2013—2030)》已形成最終成果並報請省政府批准,開發區總體規劃、茅山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等編制完成,城鄉統籌規劃、園鎮一體(產城融合)規劃、長盪湖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等加快推進,逐步構建覆蓋全市的規劃引領和服務體系。基礎設施提檔升級。金武路(金壇段)快速化改造、華城路東延(一期)等常金快速通道加快推進,延政路西延、240省道(城區段)景觀化提升改造、南環二路和201縣道(儒林段)改擴建等17條道路主體工程完工,市綜合公交站場建成運營,城鄉主幹道亮化工程全面完成,城建及交通基礎設施累計投入近60億元。城鄉燃氣主管網和移動4G(TD—LTE)網路實現全覆蓋,110KV鹽港輸變電工程竣工投運,千畝以上圩區圩堤全部達到20年一遇防洪標準。城市環境持續改善。深入開展“931”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丹陽門中路、華城社區分別創成“省城市管理示範路”、“省城市管理示範社區”。華勝南路、華苑南路、東河路等背街小巷完成整治,華城二村、春風二村等老小區改造完成,東方村、北環西路等城市低洼易澇片區整治到位。國家節水型城市創建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城市慢行系統、公共步道系統進一步完善,公共腳踏車租賃服務系統投入試運行。生態文明穩步推進。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點示範市創建工作,制定完成生態紅線區域保護和生態補償資金使用計畫。編制完成《金壇市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規劃(2013—2017)》,愚池灣水利風景區躋身國家級水利風景區行列。關停並轉“兩高一低”企業3家,完成錢資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和下塘河景觀四期工程,實施第二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惠民生增和諧,生活質量持續提高。民生實事取得實效。加大公共財政向民生領域傾斜力度,較好地完成了促進城鄉居民增收、加大社會保障力度等10件民生實事。社保體系日趨健全。連續7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企業養老、醫療和失業三大保險覆蓋率達98.5%。深入實施普惠城鄉居民的就業促進政策,新增就業崗位1.5萬個,援助困難群體就業500人,提供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5250個。發放社保卡34萬張,城鄉低保待遇提高到每人每月460元,農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養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7200元和6200元。社會事業協調發展。高中教育質量持續提升,本二以上達線率較2013年提高9個百分點,連續三年實現高位增長。常州市金壇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建設進展順利,東城實驗國小主體工程完工,水北中學、華城實驗國小等6所學校校舍改造完成。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建昌衛生院綜合門急診病房大樓竣工投用,儒林鎮衛生院中醫婦科醫院開工建設,人民醫院被評為2013—2014年度全國“民眾滿意的衛生計生機構”。省文明城市考核測評順利通過,省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成功建成,第十八屆省運會獲得60枚金牌、列全省縣(市、區)排名第六,兒童劇《黎明的河邊》榮獲省“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優秀劇目獎”。社會管理不斷加強。全面推進“平安金壇”、“法治金壇”建設,紮實開展社會維穩“五大專項行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改等一系列專項行動。深化市領導信訪接待制度,健全民眾利益協調、訴求表達、矛盾調處和權益保障機制,完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大力開展城市巡邏體制重組,實現城鄉社區格線化管理全覆蓋,人民民眾安全感得到進一步增強。
轉作風提效能,自身建設逐步深化。行政效能顯著提高。以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抓手,實施第五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開展重點項目、民生實事專項督查,行政效率得到有效提升。“12345”政府公共服務熱線共受理民眾訴求2萬餘件,辦結率達99.6%,民眾滿意率達96.5%。民主法制繼續加強。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完善行政決策機制,健全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制度。推進政務公開,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認真落實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書,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33件、政協委員提案109件。廉政建設得到強化。深入開展反腐倡廉教育,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加強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和追責問效。嚴格規範機關辦公用房管理,“三公”經費支出同比下降20%以上。

工作任務

2015年
2015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左右,服務業增加值占比提高0.8個百分點;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6%左右;工業開票銷售收入增長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投入均增長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以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減排完成省及常州市下達指標。
強化招商引資。發揮鎮區招商主陣地作用,加強招商隊伍建設,依託各自產業特色,開展產業鏈招商、差別化招商。進一步落實部門招商責任,形成信息共享、上下聯動、橫向互動的招商新格局。整合最佳化重大項目招商辦公室,重點對接央企、大型民企、世界500強企業,全力招引重大項目。圍繞現有主導產業,全力服務好落戶企業和項目,發揮企業家的人脈優勢,吸引產業鏈關聯企業落戶我市發展。充分發揮金昇海外併購的典型示範效應,全力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收購國際品牌返程來壇投資。完善招商體系,建立項目分析、洽談推進、評估準入等機制,認真算好成本賬、效益賬和風險賬,保證招商引資質量。細化量化招商引資考核辦法,嚴格考核、兌現獎懲,充分調動廣大招商人員的積極性。全年力爭引進投資超50億元項目1個、超20億元項目2個、超10億元項目10個。
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深化茅山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注重旅遊功能與旅遊要素的配置,開工建設茅東小鎮一期及配套工程,確保東方鹽湖城、華夏寶盛園、壹號農場年內開園迎客。編制完成長盪湖旅遊度假區核心區19平方公里詳規,啟動觀音島宗教旅遊景區項目,繼續舉辦湖鮮美食節等各類旅遊促銷活動,提升長盪湖旅遊品牌的影響力。突出發展生產生活服務業,加快推進中央商務區、江南銀行金壇“三大中心”等項目建設,重點發展總部經濟、金融服務等新型業態。繼續引導製造業主輔分離,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提高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社會化水平。
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堅持以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推動農業生產園區化、品牌化。推進上阮經濟林果產業園、長盪湖河蟹產業園兩大省級農業園區建設,完善園區內基礎設施配套,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擴大園區的輻射帶動效應。創新茅山萬畝茶產業園、朱林光伏農業科技園等農業園區開發模式,加快農業“接二連三”發展步伐,吸引各方資本向農業園區投入,各種要素向農業園區集聚,各類企業向農業園區集中,形成多元化投資新格局。組建國有農業產業集團,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新增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家。積極引導各類經營主體提升品牌創建意識,新增省級以上名牌(農)產品3隻。
三、堅定不移統籌城鄉,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環境
完善城鄉規劃體系。加快實施“多規合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土地利用、城鄉發展、生態保護等各項規劃的科學對接。啟動老城區更新規劃編制,圍繞未來老城區住宅與人口預測、公共服務配套建設等內容,明確老城區發展定位。推進儒林、朱林、指前、直溪的中心區城市設計和控制性詳規編制,逐步實現全市控規全覆蓋,為項目引進和城鄉建設提供科學依據。完成重點特色村莊建設規劃編制,因地制宜做好規劃保留村莊改造提升工作。加強規劃管理信息平台和地下管線資料庫建設力度,促進規劃服務管理更加規範高效。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開工建設金壇東外環(233國道一期)、265省道(一期)等道路工程,改擴建241省道(金壇至指前段),全面完成金武路快速化改造、延政路西延、華城路東延(一期)、240省道(開發區段)景觀快速化改造和金壇港一期等工程,力爭完成金壇大道、錢資湖大道、環湖路(一期)、站前路和錢資湖環湖風光帶北區景觀工程等基礎設施項目,做好沿江城際鐵路建設前期準備工作。有效整合城市公交、城鄉客運以及鎮村公交,建立全市交通運輸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啟動鎮村道路建設前期工作,逐步實現城區到鎮通一級公路、鎮到鎮通二級公路、鎮到村通三級公路的目標。實施龍山水利樞紐工程,開展新一輪小農水重點縣、千億斤糧食產能和高標準農田等重點項目建設,提升水利保障能力。
推進產城融合發展。加快濱湖新城建設步伐,開工建設紅星美凱龍、吾悅廣場、碧桂園高檔住宅等商業項目,全力推進晨風國際培訓中心、市民中心、規劃館、圖書館等功能性項目,逐步完善濱湖新城功能配套。實施老城區功能提升工程,啟動老城區城市綜合體項目,完成一批雨污分流、內澇整治、道板更新、停車設施、路燈改造等建設工程,改善老城區居住環境。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研究,科學編制收儲徵收動遷計畫,合理有序安排經營性用地出讓。以“小城市”理念推進集鎮建設,結合工業園區建設,深化產鎮融合規劃,統籌考慮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因素,精心打造規模集聚、功能完整、宜居宜業的現代江南小城鎮。合理規劃村莊布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環境優美、生活便利的現代化新農村,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水平,創建美麗鄉村示範村2個以上。
提高城鄉管理水平。進一步強化城管督查點評制度和責任考核機制,有效提升城市長效綜合管理水平,創成省城市管理優秀城市。加快建設城市管理大數據中心,將“數字城管”平台升級為“智慧城管”平台,實現城市管理要素、過程、決策等全方位的智慧化。鞏固城管重心下移成果,深化“格線化”管理模式,把力量和觸角向鎮區、社區延伸,促進市鎮管理同質提升。落實物業屬地化管理責任,切實加強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實施沈瀆生活垃圾填埋場封場工程,做好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前期準備工作。
四、堅定不移改革創新,著力增強區域發展活力
推進重點領域改革。逐步規範清理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統籌整合各類產業扶持專項資金,實施財政專項資金“撥改投”、“撥改貸”和“撥改獎”等新模式,發揮專項資金引導的槓桿撬動、放大作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創新園區開發建設模式,改變傳統的園區管委會行政管理運行體制,設立園區產業發展公司,負責園區的開發、建設、招商、經營與管理。圍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完善金壇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組織架構,培養和引進職業經理人,鼓勵開展各類經營業務,提升資產經營和資本運作能力。研究制定國有公司承接政府性投資項目實施辦法,推進投融資平台公司實體化運作。探索發行私募債、收益債等融資方式,提升政府融資能力。紮實推進薛埠、儒林擴權強鎮,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激發市場競爭活力。繼續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在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生態建設等領域,嘗試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鼓勵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參與投資建設,有效增強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提高供給效率。參股設立創業投資基金,引入國內知名基金投資管理公司參與,按照商業運作模式,定位於全市範圍內高成長性科技型新興產業企業的戰略投資者,既支持企業成長、又分享成長收益。積極開展與常州產權交易所的合作,設立常州市產權交易市場金壇分中心,發揮價格機制導向作用,加快發展和培育要素市場。
匯聚發展資源要素。啟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期評估工作,加大閒置土地處置力度,用好土地點供、獨立選址、增減掛鈎等政策,拓展建設用地供給渠道,盡力爭取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最佳化金融生態環境,繼續加強對企業的金融服務支持,建立完善實體經濟與金融行業信息共通、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聯動機制,確保新增貸款突破100億元。完善企業用工資料庫,調活市域內人力資源,對接省外剩餘勞動力,促進城鄉勞動者就近轉移就業,全力保障企業用工需求。精心編制“十三五”規劃,研究確定重大戰略、提出重大舉措、布局重大項目,爭取更多的資源集聚金壇,助推金壇加快發展。
營造全民創業氛圍。積極開展全民創業活動,加強服務引導,全面激發全民創業熱情。深入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放寬創業領域和準入條件,對創業者實行“一站式”審批和綠色通道服務,最佳化審批流程,最大限度減少預審和前置審批環節。加大創業支持力度,建立專項扶持資金,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全力打造全民創業的成本窪地。加快工業園區標準廠房建設,整合閒置公共設施和社會資源,積極搭建全民創業的優質平台。鼓勵成功人士回鄉創業,最大限度激發民間資本活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新飛躍。
五、堅定不移改善民生,著力提高民眾幸福指數
健全公共服務體系。開工建設新人力資源市場,最佳化公共就業市場管理服務。做好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工作,紮實推進城鄉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新增城鎮就業5000人、就業技能培訓3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規範企業工資支付行為,健全工資支付預警與處置機制。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由450元增加到550元,市鎮兩級住院政策補償比例由80%提高到85%。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鼓勵民營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推動慈善幫扶、助殘濟困等工作由“生存型保障”向“發展型保障”轉變。
均衡發展社會事業。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積極創建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改革發展示範區,最佳化教育布局和資源配置,努力促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力爭引進1所本科院校並啟動建設。推進醫療集團一體化管理機制,加強二級醫院綜合能力建設,提高基層醫療機構診治能力。大力推進省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提檔升級30個鎮(區)、村(社區)全民健身工程,全面完成鎮村有線電視數位化雙向網路改造。組織舉辦第六屆全民運動會和第七屆文化藝術節,辦好華羅庚誕辰105周年、逝世30周年紀念活動。
創新社會管理服務。提升社區自治水平,全面推進“政社互動”和“減負增效”工作。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建立健全“大調解”機制,繼續推進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和多元矛盾糾紛解決機制建設,從源頭上化解社會矛盾。加強“平安金壇”、“法治金壇”建設,推進技防設施改造擴面,進一步提升公眾安全感。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企業主體責任,持續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確保人民民眾飲食用藥安全。強化應急隊伍建設,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對機制。
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積極開展中國人居環境獎創建工作,加快生態綠城建設步伐,著力培育生態文明特色亮點,推進開發區創建國家級生態工業園。繼續保持對環境違法行為高壓嚴管態勢,積極推進環境聯動執法,有效化解民眾身邊環境問題。深入開展廢氣、揚塵等各類污染物綜合治理,確保PM2.5濃度下降比例完成省、常州市考核目標。深入開展省級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啟動長盪湖綜合整治工程,完成飲用水源地網圍整治,推進退圩還湖、生態修復等項目建設,努力實現太湖流域考核斷面水質穩定達標。
同時,我們將全力辦好長盪湖水廠建設工程等10件民生實事,讓廣大市民更多更好地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
六、堅定不移提升效能,著力塑造政府良好形象
加快職能轉變。建立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清單、政府行政權力清單、政府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清單、政府部門專項資金管理清單、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等5張清單,紮實做好“清權、減權、曬權”各個環節工作,釐清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統籌推進事業單位機構整合,推進機構編制資源向重點領域、部門和崗位傾斜,嚴格控制並逐步壓縮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編制。做好工商、質監、藥監行政管理體制調整及整合工作,完成衛生與人口計生機構改革合併。
推進依法行政。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方式調節經濟運行、管理社會事務,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堅決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支持政協參政議政,自覺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深化政務公開,對涉及民眾利益的事做到公開透明、公正公平,保障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把權力真正關進制度的籠子。
堅持務實高效。狠抓工作落實,聚焦行政公權力和服務視窗單位,開展“中梗阻”專項整治行動,採取理順職能、強勢督查、專項評議等措施,扭轉和消除“工作飄浮、責任空轉、庸懶散拖”等現象,著力解決職責不清、定位不準、執法不公等問題,確保政令暢通。最佳化政府內部運轉程式,完善和落實條線分工、協同推進的責任體系,構建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考核激勵機制,做到工作落實具體化、項目化。
保持清正廉潔。鞏固提升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健全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長效機制,持續解決“四風”問題,使優良作風成為政府工作人員的自覺行動。突出重點領域風險防範,著力規範村級財務收支管理,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領域專項治理,加強政府重點投資項目的全程監管。按照教育從實、制度從細、監督從緊、懲處從嚴的要求,落實完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各項規定,嚴控一般性支出,確保“三公”經費只減不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