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繡川書院
- 地理位置:四川省成都市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門票價格:免費
- 始建年代:北宋
- 保護等級:青白江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金堂繡川書院一般指本詞條
繡川書院 位於四川金堂。原名金堂書院。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知縣陳舜明捐建於城東。近臨清池,遠面高峰,前為講堂,後為寢室,左右傍舍近百楹。雍正七年(1729)知縣太崇望置學田。十一年世宗特賜帑金以資膏火。乾隆十六年(1751)知縣張南瑛修葺,更名“繡川”。二十六年知縣饒學曦重修並新置學田300餘畝。五十八年...
四川省金堂中學校(JIN TANG MIDDLE SCHOOL)簡稱“金中”,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是四川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17年學校成功創建為四川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23年學校被四川省教育廳認定為引領型四川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辦學歷史 學校肇端於宋代嘉佑年間。北宋-乾隆十六年,名為金堂書院。乾隆十六年-1905...
繡川書院位於城廂鎮東街,占地面積5085平方米。書院分為四進:一二進為庭院,兩側有廂房;三進為外講堂;四進為內講堂。均為磚木建築結構,青瓦屋面,花格門窗。清道光10年,時任金堂縣令呂偉崍在書院修建了考棚。1964年考棚被拆除,改作城廂中學操場。繡川書院是原金堂縣修建最早、規模最大、藏書最多、聲譽最高...
成實外教育集團學校城廂中學,原名金堂縣立中學,創辦於1927年3月,其原址為繡川書院(公元1751年建),是一所四川省二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占地面積122.53畝,現有29個教學班,學生1479人。學校先後獲得教育部“國防教育示範學校”、“國家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網球特色學校”、“四川省...
民國金堂縣政府,現為城廂幼稚園。青白江區教育委員會。清末繡川書院 趙君陶於1936-1937年秋,在金堂縣立中學工作時居住過的舊址 93-97教委領導班子。原金堂縣立中學仿西歐教堂式校門 毗河旁畔的祥福鄉中心校 原崇本國小校門。地處山區的雲頂鄉中心校。位居大彎鎮的紅衛中學。步入“全國名校”行列的大彎國小。位居...
繡川書院:繡川書院位於東街,始建於宋代,占地面積5085平方米,建築面積1969平方米,共四進。書院是金堂縣修建最早、規模最大、藏書最多、聲譽最隆的一所書院。在七八百年間,培育了理學家謝湜、文史學家張晉生……近現代史上有辛亥革命功臣彭家珍、哲學家賀麟、植物學家何鑄、著名作家流沙河等。壽佛寺:壽佛寺...
李成棟 李成棟,清代人,字華亭,四川金堂人。舉人。性和而介,主講繡川書院多年。善書法,求書者雖牧童、樵夫亦與之,而不輕與富貴人書。謂不樂與勢利中人作書傭也。(出自《益州書畫錄》)
青白江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四川省保存最為完好的古代縣一級最高學府繡川書院;位於彌牟古鎮的旱八陣圖遺址,是蜀漢丞相諸葛亮建推演兵法、操練士卒的場所;城廂鎮是四川省第二批歷史文化名鎮,相繼為白牟、金淵、金堂縣治,秦漢時期有居民聚居,鎮內的壽佛寺、三清觀相繼建於明清時期,淨土寺建於南朝齊梁年間,現存...
繡川書院 繡川書院位於城廂鎮大東街125號,原名“金堂書院”,始建於宋代。繡川書院坐北朝南,粉牆黛瓦,花格門窗,石道通幽,其庭院結構甬深,院前栽種松柏,濃蔭滿庭,建造布局為四進四合院,穿斗式木質結構,小青瓦懸山屋面,占地5085平方米,建築面積1969平方米。繡川書院曾是四川省成都地區最大的書院,也是晚清...
龍泉驛區,四川省成都市轄區,位於成都市中心城區東部,西與錦江區接壤,西南與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毗鄰,北接新都區,西北接成華區,東與青白江區、金堂縣、簡陽市交界,是成都市中心城區,總面積557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龍泉驛區轄7個街道、3個鎮,區人民政府駐龍泉街道東街79號。截至2023年末,龍泉驛區常住人口137.76萬...
張南瑛,字石渠,雲南姚安舉人。乾隆十二年,任金堂知縣。振興文學,創建奎閣,增修書院,培植士類。尤長於水利,堰有壅塞,皆為輸瀹,初大河灣有十里地,平疇衍沃,無水灌溉,居民僅種菽麥。南瑛為相其地宜,度其高下,遂繞冠紫山南,鑿渠接繡川河水,名“普利堰”,開良田數千畝。上鄉余水,盡匯於此...
明教寺覺皇殿是一座明代古建築,位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原金堂縣縣城),是原明教寺建築群僅存的建築。覺皇殿建於明成化元年(1465),代表了四川地區明代中期木構建築深受官式建築風格影響的特點,其殿內還保存了大量的明代建築彩畫、壁畫,以及兩尊明代彩塑(一尊佛像、一尊童子像)。歷史沿革 明教...
1943年,創辦西山書院和川北文學院(西華師範大學前身)。1953年,任四川省圖書館館長,並先後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委員、四川省人民代表、四川省政協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四川省委常委等職。藍夢九 藍夢九,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7月生於今蓬安縣河舒鎮。順慶聯中畢業後,考入了北京大學農科。1926年(民國5...
隋朝大業三年(607年)改瀘州為瀘川郡,仁壽中升為瀘州總管府。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復置為瀘州,武德三年(620年)置總管府,武德四年(621年)升為都督府。北宋瀘州瀘川郡置瀘川軍節度。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升本路安撫使。宋、元之際,蒙古軍入蜀,瀘州城先後遷治於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磧,合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