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寺覺皇殿

明教寺覺皇殿

明教寺覺皇殿是一座明代古建築,位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原金堂縣縣城),是原明教寺建築群僅存的建築。覺皇殿建於明成化元年(1465),代表了四川地區明代中期木構建築深受官式建築風格影響的特點,其殿內還保存了大量的明代建築彩畫、壁畫,以及兩尊明代彩塑(一尊佛像、一尊童子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教寺覺皇殿
  • 地理位置: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
  • 所處時代:明成化元年(1465)
  • 保護級別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結構形制,建築平面,柱礎和柱身,斗栱,梁架,裝修,建築彩畫,彩塑,題記,文物保護,

歷史沿革

明教寺創建無考,唐鹹通九年(868年)重建,中和二年(882年)賜名淨土寺。[i]北宋景德三年至大中祥符五年(1006年~1012年),胡嗣等人捐資抄寫經藏,並建五間大堂,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改稱明教寺。當時其寺“前望通衢,外連平野,周圍三里,雄峙一方”[ii],幾乎占據了今城廂鎮東北部的全部街坊。
宋元之間,戰亂頻仍,明教寺遭到破壞,經過明代累次重建、擴建才奠定了以後的規模。明初,“僧文雄重建佛殿三間……中塑佛像三,左右為僧房、齋堂各六間,又東為鐘樓西塔各一座”。[iii]洪武十五年(1382年),各縣設僧會司[iv],金堂縣即設於明教寺內,當時的僧會惠顏“建方丈三間”。正統間(1436年~1449年)僧會正昌“復增法堂、山門,飾金剛像”。
天順年間至成化元年(1457年~1465年),明教寺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修繕和擴建,“凡舊殿兩廡山門,既支傾植仆,易腐維新,則又相地於殿後建大(間)[閣][v],規加於舊而不浮於度,且摶土肖像,金相玉質,而殿之兩壁繪以十二圓覺菩薩、十八羅漢、諸天三府神聖,皆出國工而妥奉如式,又前浚金剛池若干畝,後陸地若干畝,植松柏竹箭之類,為游息之處。……經始於天順十月初一日,訖工於成化元年正月初四日。”[vi]寺後有土丘稱金剛山,為僧人瘞骨處,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金剛山“被人劃掘白骨縱橫,知縣陳嘉謨捐俸金培修掩埋,種松柏其上”。[vii]
明末清初,明教寺在張獻忠、清兵等勢力的混戰中焚毀,僅覺皇殿“焚之不爇”,僥倖保存下來。[viii]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任知縣的李廷宰看到明教寺頹敗後感慨“殿宇傾頹存血印,傷心六十年前劫”。[ix]後累次增葺,乾隆十六年(1751年)曾對塑像進行重裝(殿內榜題,詳見後文),至嘉慶六年(1801年)已初步恢復,“佛像莊嚴,棟宇宏闊,左鐘樓,右西塔”,但“垣墉殿角到處傾頹,甬道廊廡榛莽叢伏”。嘉慶十年至十三年,知縣謝惟傑主持修繕。[x]
民國時期,明教寺內設金堂縣佛教分會。民國四年一月,於明教寺內開辦佛教會國民學校。1928年,於考棚開辦金堂縣立中學,1931年遷入明教寺,山門、鐘樓等建築拆毀。[xi]直至解放前,明教寺內仍有數名僧人在此修行,與學校並存。[xii]解放後,寺院則一直作為學校使用,直日。寺內其他建築被毀年代眾說各異,或說毀於民國,或說毀於建國初,殿宇名目有中軸線上的天王殿、接引殿及兩側的觀音殿、孔雀殿、雷祖殿、燃燈殿等。[xiii]
1958年,覺皇殿兩根金柱下沉,危及建築安全,因經費不足,校方採取頂升柱子加固基礎的方法,因此拆毀了連附於金柱的兩尊佛像及天王、童子等塑像,並將筒瓦屋頂換成小青瓦以減輕荷載。[xiv] 1981年,明教寺覺皇殿被公布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
注釋:
[i] 嘉慶《金堂縣誌》卷三,明教寺條:錄北宋《明教寺新造藏經記》載“大唐鹹□□年僧行遠募眾重建,□□壬寅歲賜淨土寺之號”。志書中分析:唐代年號以“鹹”開頭的只有鹹亨、鹹通,“年字上微存小勾,似元,似九。鹹亨無九年,元年距壬寅三十三年,在武后之末,相隔太久。鹹通九年戊子,越十五年為僖宗中和壬寅,疑行遠重建至此乃落成而賜名也。”因此推測為鹹通九年(868年)重建,中和二年(882年)賜名淨土寺。這樣,重建恰好在845年的會昌滅法後不久,比較合情理。見清·謝惟傑:《金堂縣誌》,嘉慶十六年刻本。
[ii] 北宋《明教寺新造藏經記》,出處同上。
[iii] 嘉慶《金堂縣誌》卷三,明教寺條:明成化《重修明教寺記》:“國初,僧文雄重建佛殿三間”。張誠毅認為“國初”指明玉珍大夏政權統治四川時期,即1361年至1371年。見張誠毅:《青白江區明教寺覺皇殿》,《成都文物》2004年第1期。
[iv] 《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四。
[v] 習慣上無“大間”的說法,疑為“大閣”,該志多訛誤,如城池條有“南門”作“南問”、“北門”作“比門”等。
[vi] 嘉慶《金堂縣誌》卷三,明教寺條:許恩:明成化十七年《重修明教寺記》。
[vii] 嘉慶《金堂縣誌》卷三金剛山條及卷四陳嘉謨條。
[viii] 嘉慶《金堂縣誌》卷三,明教寺條。
[ix] 嘉慶《金堂縣誌》卷三,明教寺條:李廷宰《明教寺題壁》。
[x] 嘉慶《金堂縣誌》卷三,明教寺條:清嘉慶《修葺明教寺更僧贖田記》。
[xi] 金堂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金堂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725頁。
[xii] 據胡方慈老人回憶。老人現年82歲,1939年左右從廣漢來城廂鎮,以出家人的身份在明教寺內修行、讀書,直至1945年抗戰勝利。
[xiii] 張誠毅:《青白江區明教寺覺皇殿》,《成都文物》2004年第1期。據當地老人回憶記錄。
[xiv] 張誠毅:《青白江區明教寺覺皇殿》,《成都文物》2004年第1期。

結構形制

建築平面

明教寺覺皇殿坐北向南,北偏西13°,南距大東街約100米。占地面積407平方米,現存台基高約20厘米,除階條石外,其餘部分均已改為水泥地面。面闊五間,寬18.57米,西起各開間尺寸依次為1.98、4.78、5.05、4.79、1.97米;主殿進深九檁用四柱,深13.67米,南起柱間距依次為3.53、6.58、3.56米,後檐建抱廈,深3.44米,柱網採用滿堂柱的形式布置。明間和次間面闊相近,原配置三身佛像,現僅西次間存石砌佛壇及佛坐像一尊。殿四面均為磚牆,其中僅東牆為古代遺存,壁面殘存壁畫痕跡,南、北向開有數門,室內用紅磚或板壁分隔為儲藏室、後勤辦公室、醫務室、音樂教室等房間。

柱礎和柱身

覺皇殿柱礎為鼓鏡式,主殿柱礎尺寸較大,現高16厘米,平面方形,邊長73厘米,鼓鏡直徑56厘米,柱徑均在50厘米左右。抱廈柱礎多被水泥覆蓋,僅有一方露出,現高9厘米,邊長44厘米,鼓鏡30厘米,柱徑24厘米。
覺皇殿檐柱高4.55米,有較明顯的側腳。建築四面檐柱間均施大、小額枋。大額枋出頭刻霸王拳,小額枋僅出一段榫頭。柱頭施平板枋,截面成扁長方形,寬於大額枋。

斗栱

平板枋上施五踩斗栱,布置疏朗,前後檐明、次間平身科各兩攢,山面明間四攢、次間各一攢。斗栱用材規整、做工精細,斗口寬95~96毫米,單材高135毫米,足材高200毫米。
全殿斗栱總計40攢,均為五踩,山面、後檐斗栱以及所有斗栱的里拽、正心栱形制均與明代官式建築幾乎一致,前檐斗栱的外拽雕飾則富於地方特色,不同於明代官式建築。
(一)前檐斗栱形制:
1,平身科:五踩重昂,第一跳昂刻成象頭狀,第二跳昂形態修長、隱刻華頭子,耍頭做麻葉頭;里拽與明官式建築做法一致:第一跳出翹,第二跳為菊花頭,其上為六分頭,撐頭後尾為麻葉頭交三幅雲。
2,柱頭科:昂寬120厘米,較平身科斗口略寬,並將第二跳昂刻成龍頭,耍頭上承雙步梁,梁頭出頭,寬300厘米;里拽第一、二跳與平身科一致,六分頭上直接承托雙步梁。
3,角科:在平身科基礎上組成,並採用搭角鬧頭昂形式,由昂刻成鳳頭狀。
(二)山面及後檐斗栱形制:
五踩重翹,與前檐斗栱不同的是外拽第一、二跳出翹,其餘形制、尺寸均與前檐斗栱一致。

梁架

覺皇殿自建成以來,經歷了數次修繕和改建,特別是屋頂和屋面有了較大的改變,但五架梁以下的大木結構仍基本保持了明代原貌。
殿內檐柱與金柱間用雙步梁及隨梁枋聯繫,隨梁枋下有一對雀替,枋上置荷葉寶瓶雲紋雕刻的柁墩承梁,樑上置瓜柱及角背,柱根與梁交接處刻成兩個倒U型凹痕;瓜柱與金柱間用單步隨梁枋拉結。南北金柱間用五架梁及隨梁枋聯繫,隨梁枋下施一對帶三幅雲的雀替。枋上置雲紋雕刻的柁墩承梁。五架梁以上的部分後世改動較大,每品屋架上僅有一對帶角背的瓜柱為原構,其餘若干瓜柱則粗細不一,間距不等,無任何雕飾,直接承托屋檁,顯系後代改建。殿內東西金柱間以穿枋相連,枋下亦施一對雀替,每間一對,共3對,明間雀替為龍頭紋樣,次間雀替帶三幅雲,為花卉卷草紋樣。全殿使用雀替總計15對,各雀替雕刻紋樣各不相同,線條流暢柔和,頗具特色。
歇山做法為直接收山至次間外側的一品屋架,山面椽子搭於五架梁的隨梁枋上,出際0.83米。角梁自角科搭至次間外側雙步梁瓜柱上,但已非原構。
北側抱廈經歷代改修,現面闊五間,深3.44米,用穿枋連線主體建筑北檐柱與外檐柱,枋上立兩瓜柱承月梁,樑上安羅鍋椽,外檐柱與瓜柱上又墩接柱子,外檐柱墩接處還有桁碗遺蹟,主體建築屋面直接延伸下來,用挑枋出檐,檐口高4.0米,兩山為現代磚牆,沒有木構架。
建築屋面於20世紀50年代改建,添加瓜柱使原有舉折變低,現存殿高僅9.485米。改建以後在正立面和兩山面的檐下增加了若干木支條作為斜撐,並改為小青瓦屋面。

裝修

覺皇殿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外檐裝修有較大改變,均已改為現代門窗。內檐裝修僅存部分天花支條及部分佛道帳遺蹟。天花直接釘於五架梁及老檐枋上,每間5×7個井格,或為清代維修時添加,天花板於20世紀50年代拆除。佛道帳位於兩盡間山牆上,僅存外框線,底板固定於小額枋上,頂部有波浪線形掛板,佛道帳局部遮擋了額枋彩畫及斗栱里拽,可能也是清代添加。

建築彩畫

殿內各梁、枋、墊板、柱頭、斗栱里拽以至檁條上大多保存有精美的明代建築彩畫,彩畫直接繪製於構件表面。後期在天花以下刷了半透明的油漆,彩畫變色嚴重。西南轉角處梁架因為曾有天花遮擋,尚有部分原始彩畫保存,呈現出青綠為主的色調。其餘內部梁架的彩畫褪色、變色較為嚴重,但多數輪廓仍可辨認。

彩塑

殿內原有佛像三尊,明間及東次間佛像於1958年拆除,據張誠毅老人回憶,拆除佛像時發現裝藏,有銅鏡及明萬曆時期的黃曆。西次間佛像保存,木骨泥胎,造像通高5.87米,背屏高4.73米,佛坐像高2.7米,蓮座高0.5米,亞字形須彌座高1.2米。該佛像為螺形肉髻,身披袒右袈裟,結跏趺坐,左手撫膝,手心向下,右手手指曾殘損,2008年修復為護法印。佛像西側金柱上懸塑童子像一尊,保存情況完好。距地3.2米,像通高1.4米,童子身高1.1米,腳踏五彩祥雲,雙手作持物狀,面帶笑容,生動傳神。

題記

明間前金柱間屋內額上有“成化元年歲在乙酉正月己酉朔四日壬子吉時修造僧會司僧會兼明教寺住持法心鼎新重建”題記,與文獻記載吻合。 其他梁架上還寫有十多條題記,但大都被現代油漆覆蓋。
左一縫前金柱上刻有“四川成都府金堂縣街鄉住居奉佛燃點萬年長壽燈一盞姓名……崇禎十五年四月初八日”榜題。
佛像兩旁金柱上各掛木牌一塊,右一縫後金柱上的木牌有墨書 “金堂縣鶴鳴鄉舍財主員劉永盛……住持僧明懷……發心重裝塑:清淨法身佛一尊、左右天王二尊、童子二尊。大清乾隆十六年冬月二十一日穀旦。”字樣,應為明間已毀佛像的榜題。右二縫後金柱上木牌上已無字跡。

文物保護

2008年,青白江區文管所委託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對覺皇殿內的兩尊彩塑進行了文物修復。
2012年,明教寺覺皇殿被公布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