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方義》是現代段富津等編著的一部傷寒金匱類中醫著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匱要略方義
- 作者:段富津等
- 類別:中醫著作
- 出版社: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4年
《金匱要略方義》是現代段富津等編著的一部傷寒金匱類中醫著作。
《金匱要略方義》是現代段富津等編著的一部傷寒金匱類中醫著作。內容簡介全書以明代趙開美校刻《金匱要略方論》為藍本,按原書章節順序,刪除附方、食療方、禽獸蟲魚禁忌及果實菜谷禁忌等方,對其中一百七十五方詮解釋義。每方下設組成、...
《金匱要略》是我國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部分,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論述雜病診治的專書,原名《金匱要略方論》。“金匱”是存放古代帝王聖訓和實錄的地方,意指本書內容之珍貴。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載疾病60餘種,收方劑262首。所述病證以內科雜病為主,兼及外科、...
澤瀉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中。具有利水除飲,健脾制水之功效。主治飲停心下,頭目眩暈,胸中痞滿,咳逆水腫。組成 澤瀉五兩(15g),白朮二兩(6g)。用法用量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功用 利水除飲,健脾制水。主治 飲停心下,頭目眩暈,胸中痞滿,咳逆水腫。方義 方中...
澤漆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上。具有宣肺,滌痰之功效。主治水飲內停,咳而脈沉者。症見咳嗽喘促,身體浮腫,二便不利,脈象沉伏。臨床常用於治療飲熱迫肺,病位偏里之證。歌訣 澤漆湯方九味藥,澤夏紫白參芩草;桂姜助藥瀉水毒,大腹水腫咳全消。組成 半夏半升,紫參(一作紫菀)五兩,...
還魂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下。主治卒死、客忤死,諸感忤卒厥暴死,及客忤、鬼擊、飛屍,奄忽氣絕,不覺口噤。歌訣 仲景還魂湯,麻杏甘草匡;卒中因客忤,通陽庶可康。組成 麻黃(去節)三兩,杏仁(去皮尖)七十個,甘草(炙)一兩。用法用量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令咽之。主治 1.《...
《金匱要略心典》:髒堅癖不止者,子髒乾血,堅凝成癖而不去也;乾血不去,則新血不榮,而經閉不利矣;由是蓄泄不時,胞宮生濕,濕復生熱,所積之血,轉為濕熱所腐,而成白物,時時自下。是宜先去其髒之濕熱,礬石卻水除熱,合杏仁破結潤乾血也。注意事項 作為局部用藥,如陰中有糜爛,則不宜使用...
附子粳米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上。具有《醫宗金鑒》:勝寒氣,和內外之功效。主治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歌訣 附子粳米湯五藥,附半米草加五棗。肚腹腸中疝痛症,一劑寒去病即好。組成 附子一枚(炮),半夏半升,甘草一兩,大棗十枚,粳米半升。用法用量 以水八升,煮米熟湯成,...
黃土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中。具有溫陽健脾,養血止血之功效。①《溫病條辨》:健脾滲濕,保肝腎之陰。②《血證論》:滋補氣血,清和。③《中醫治,法與方劑》:溫陽健脾,益陰止血之功效。主治脾虛陽衰,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婦人崩漏,血色黯淡,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赤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上。具有逐寒散飲,通陽和中之功效。主治寒氣厥逆。症見脾胃寒飲遏陽證,脘或腹疼痛,臨寒則增,脘腹中有振水聲,或便瀉,或嘔吐清粘水,手足厥逆,舌淡,苔滑而白,脈沉或遲。臨床上用於治療慢性胃炎,慢性腸炎,結腸炎等病症者。歌訣 赤丸方內苓硃砂,烏頭細辛合...
②《金匱要略心典》:“妊娠之後,最慮濕熱傷動胎氣,故於芎、歸、芍藥養血之中,用白朮除濕,黃芩除熱。丹溪稱黃芩、白朮為安胎之聖藥。夫芩、術非能安胎者,去其濕熱而胎自安耳。”③《金匱要略方義》:“本方用藥,具安胎之常法。方中以當歸、白芍養血益陰;配以川芎,又可調肝和血,使肝血充盈,肝氣條...
《金匱要略(第2版)》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姜德友。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2版,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之一。非根據《金匱要略》本科教學大綱編寫,注重提倡中醫臨床思維的訓練與培養,以宋·林億等詮次、明·趙開美校刻的《金匱要略方論》為藍本。全書內容共分23章,設【釋義】、【典型病案】...
《金匱直解》:“侯氏黑散、風引湯、防己地黃湯、頭風摩散、礬石湯,所主皆非中風歷節之證,是宋人校正附入唐人之方,遂盡刪之。”《金匱要略》:“風引湯,除熱癱癇。據《幼幼新書》,癱當做癲。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兩...
金匱百七十五方解略 《金匱百七十五方解略》是清代楊希閔編著的一部傷寒金匱類中醫著作,成書於清鹹豐二年(1852)。內容簡介 收載《金匱要略》方劑一百七十五首,每方均錄出處、組成、劑量、方義,閱有兼釋病證者,書末附有宋孫奇等校正《金匱要略》附方三十五首。
《金匱要略疏義》是日本喜多村直寬編著的一部傷寒金類中醫著作。內容簡介 全書六卷。作者熟思涵泳,疏其可通,闕其可疑,更采葺前人諸說,纂為六卷。卷首有淺田惟常序、自序 及統論,論中介紹《金匱要略》的流傳情況。卷一為《辨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至《辨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五篇,卷二自《辨血痹虛勞...
瀉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中。具有瀉火燥濕之功效。主治邪火內熾,迫血妄行,吐血、衄血;或濕熱內蘊而成黃疸,胸痞煩熱;或積熱上沖而致目赤腫痛,口舌生瘡;或外科瘡瘍,見有心胸煩熱,大便乾結者。別名 大黃黃連瀉心湯(《類證活人書》卷十四)、三黃湯(《聖濟總錄》卷三十)、三黃瀉心...
《金匱要略方義》:胃脘痞悶,氣逆上攻作痛,嘔惡噯氣,畏寒喜熱者。附註 附方橘枳薑湯 組成:橘皮一斤,枳實三兩,生薑半斤 功用: 行氣化飲,和胃降逆 主治: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出處: 《金匱要略》卷上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桂枝生薑枳實湯與橘枳薑湯都可以治療痰阻胸痹證,主要病理均為氣鬱痰,以氣鬱...
①《金匱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並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②《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冶》:“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2.方論選錄 《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卷2:“命門之火,乃水中之陽。夫水體本靜,而川流不息者...
”(《金匱要略》)故治當溫陽化飲,健脾利水。本方重用甘淡之茯苓為君,健脾利水,滲濕化飲,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飲,又善平飲邪之上逆。桂枝為臣,功能溫陽化氣,平沖降逆。苓、桂相合為溫陽化氣,利水平沖之常用組合。白朮為佐,功能健脾燥濕,苓、術相須,為健脾祛濕的常用組合,在此體現了治生痰之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