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罐為金代磁州窯燒造,白釉作地,褐彩裝飾,罐體肩部裝飾花卉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代磁州窯白釉褐彩詩文大罐
- 所屬年代:金
- 分類:陶瓷
- 材質:土
- 所屬博物館:觀復博物館
- 所屬地區:北京
此罐為金代磁州窯燒造,白釉作地,褐彩裝飾,罐體肩部裝飾花卉紋
此罐為金代磁州窯燒造,白釉作地,褐彩裝飾,罐體肩部裝飾花卉紋,腹部書寫的蘇軾詩文透著宋代書法自如的感覺,與蘇軾的《功甫帖》的字很相似。蜀人蘇軾遇同鄉途徑,既親又喜,遂作詩兩首(此為其中一詩)壯行。...
磁州窯白地褐彩罐 磁州窯白地褐彩罐,是一件文物。2020年11月,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該文物在列。
宋磁州窯白釉褐彩瓷罐 宋磁州窯白釉褐彩瓷罐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磁州窯概述 宋元時期,磁州窯的主要窯系有修武當陽峪窯、鶴壁集窯、禹州扒村窯、登封曲河窯、新密西關窯、窯溝窯等。生產著形形色色的民用器皿,有白釉、綠釉、白釉褐彩、白釉珍珠地、白釉刻花、白釉黑花、三彩、黃釉、青釉、彩繪、剔花等品種,造型有碗、盤、壺、罐、碟、盒、杯、盂、枕等涉及民用的器皿。...
及其該窯產品以白釉為主,醬釉次之,黑釉、褐釉、絞胎、絞釉、三彩、綠釉等較為少見,造型有碗、盤、缽、罐、燈、壺、花瓶、瓷枕等。白底釉下彩繪劃花是當陽峪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紋飾流利灑脫而為人們所讚譽,又以強烈的黑白對比而獨具一格,裝飾之美居“磁州窯系”諸窯同類產品之上。當陽峪窯還以絞胎...
磁州窯白地褐彩龍鳳紋大罐是元代一件文物,規格是口徑18.4,足徑11.6,高28.7厘米,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文物特徵 短直口,豐肩,上腹鼓,脛部內斂,隱圈足。肩部繪一圈纏枝菊紋,罐身繪雲龍紋,線條流暢蒼勁,龍瞠目昂首,鬚髮張揚,腹部密布鱗片,身體蜷曲盤繞,雲紋呈漩渦狀,朵朵疊壓。器物胎體灰黃粗...
白釉褐花龍紋罐 元代(1271-1368年)White-glazed pot with dragon pattern (1271-1368 AD)高23.4 口徑16.5 底徑11厘米 1976年大連莊河市蓉花心鎮出土 直口,短頸,溜肩,鼓圓腹,平底內凹,造型敦厚。通體施白釉,繪褐彩紋飾,肩部為四朵葵花紋,間飾草繪葉紋。腹部雙線畫兩個開光,內繪雲龍圖案,蛟龍...
宋磁州窯白地褐彩開光三鳳大瓷罐 宋磁州窯白地褐彩開光三鳳大瓷罐是宋代時期的文物。
高10厘米,口徑7.4厘米,底徑5.5厘米。北宋磁州窯白地褐彩花卉紋雙系罐,高10厘米,口徑7.4厘米,底徑5.5厘米。其造型朴中見巧,尤其是簡潔別致、素雅清新的褐彩紋飾,如花似草,洋溢著生命力。還有腹部寬窄不一的刮坯痕跡,長短不一的垂釉痕跡,都是自然流淌著的人的技藝氣息,表現著人的淳樸和智慧。
現收藏於武漢博物館。頭盔蓋,蓋面繪有卷草紋。鼓腹,主體紋飾為分別有飾人物、花卉的三個菱花形開光,人物神態各異。開光外有一橢圓形褐帶紋飾,褐帶之間有上下相對的三角垂雲和雲紋。其他上下均為弦紋。此罐器形碩大,渾圓厚重,自上至下呈S形變化,穩重中見秀美,具有元代磁州窯的特徵。
耀州窯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唐代開始燒制黑釉、白釉、青釉、茶葉末釉和白釉綠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宋、金以青瓷為主。北宋是耀州窯的鼎盛時期,據記載且為朝廷燒造“貢瓷”。金代延續北宋時期繼續發展,元代開始轉型,走向末落,經明代、清代,終於民國。發展歷程 耀州窯始於唐代,北宋末為鼎盛期,宋代...
明磁州窯褐彩人物山水紋罐,明代磁州窯燒制 【簡介】:口徑9厘米,底徑10.8厘米,高19.5厘米。唇口,豐肩,圓腹,下部漸收,玉璧形底,深褐色粗胎,胎上滿塗一層潔白細膩的化妝土。器表釉面暗淡,無光澤。口沿及內壁用褐彩料塗刷。全器用數道粗線條分隔成三組紋飾,肩部一周飾八組如意紋,如意紋間飾...
第一展廳——窯火初燃 該展廳展覽磁州窯北朝至隋朝的產品,展品多為以生產白瓷、黑瓷、青瓷為主的北方民窯。第二展廳——化境黑白 該展廳是整個陳列的核心展廳,將各個時期的磁州窯文物,特別是宋金元鼎盛時期的器物集於一堂。該展廳展品有金代龍紋大盆、金代梅瓶、元代龍鳳罐等。該展廳還包括瓷枕廳部分。該...
金磁州窯白釉褐彩長方枕 金磁州窯白釉褐彩長方枕高13.6厘米、長39.5厘米、寬17厘米。枕面四出沿,錦花地中開光繪人物故事。枕四周為折枝花卉紋,前面為牽牛花,後面為牡丹花,左右兩側為菊花。枕底有“王氏壽明”印款。該枕面主題紋飾近似水墨畫筆法,點染皴擦,自然生動,充滿了生活氣息。
宋磁州窯褐彩黃釉瓷瓶 宋磁州窯褐彩黃釉瓷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磁州窯白釉褐彩鶺鴒圖虎枕 磁州窯白釉褐彩鶺鴒圖虎枕是宋金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文物特徵 重量:2870g 尺寸:高12.8cm 縱19.5cm 橫39.6cm
高26.2厘米,口徑14.3厘米,通體為白釉褐彩刻劃龍鳳紋,腹上部一周繪有龍鳳紋,下部為雲紋。 此罐紋飾:畫龍鱗甲玲瓏,指爪利勁,矯健勇猛,造型生動;畫鳳翩翩起舞,展翅飛翔。其裝飾手法:在龍和鳳身上刻劃出輪廓、脊背、鱗甲,劃掉其黑彩,露出白色化妝土,施一層薄而透明的玻璃釉,入窯燒制,使黑白兩色...
扒村窯善於利用白色化妝土的方法,做到粗料細作,精益求精。實用、經濟、美觀,合乎當時民眾的需求。扒村窯有自己的特點特色,那就是多彩,加褐彩、加紅黃、紅綠彩,使瓷器更美觀,有加彩之精,加彩之美的稱呼。白如蠟,黑如漆,綠如翠。是磁州窯系中出類拔萃的品種。文物遺存 白地黑花罐 白地黑花罐,宋代...
至正十一年是元代青花雲龍紋象耳瓶紀年款。全文為:“信州路玉山縣順城鄉德教里荊塘北奉聖弟子張文進喜舍香爐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星源祖殿胡淨一元帥打拱。”書於瓶頸。另見磁州窯白釉褐花罐外壁釉下有褐彩書寫的“至正十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款。至正為元惠宗妥懽帖睦爾年號,...
在靈武窯遺址中沒有發現西夏大件剔刻花瓷,不能說在寧夏的其他窯口,難道名不見經傳的中衛下河沿窯就沒有生產過西夏大件剔刻花瓷和近似磁州窯系列的產品?。2013年冬天,在中衛市沙坡頭區常樂鎮棗園村東邊,一處從老窯溝拉來的堆積如山古瓷片文化層渣中,發現了老窯溝窯西夏褐釉剔劃花瓷器瓷片標本、西夏白釉剔...
在色釉基礎上,又創造了在已燒制的白瓷表面加彩,二次燒烤成色的世界上最早的釉上彩繪宋"紅綠彩"。單以上兩項技術成果與藝術成就,已確立了在世界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賦予創造性的磁州窯匠,在宋、金、元時代共創造了三十多種裝飾陶瓷技法,如:"白地刻劃"、"鐵鏽花"、"珍珠地"、"白地褐彩"、"白剔花"、"...
德化窯青白釉印花雙系罐 德化窯青白釉葫蘆瓶 德化窯青白釉印花喇叭口瓶 德化窯青白釉粉盒 銅環 “半洋礁Ⅰ號”南宋沉船 福清東張窯黑釉兔毫盞 福清東張窯黑釉盞 福建青白釉花卉紋芒口碗 福建青白釉花卉雙魚紋芒口碗 福建青白釉嬰戲紋芒口碗 福清東張窯褐釉草葉紋盆 綏中三道崗元代沉船 磁州窯白釉褐彩魚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