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歷,論述,
履歷
1962.09——1966.09 在中央財政金融學院財政系學習。
1966.09——1968.10 留校待分配。
1968.10——1977.08 在雲南省永勝縣糧食局工作。
1977.09——1980.05 雲南省永勝縣糧食局副局長、縣財辦副主任、財貿黨委副書記。
1980.06——1982.02 中共雲南省永勝縣委常委、縣革委會副主任、副縣長。
1982.03——1983.08 中共雲南省永勝縣委副書記、代縣長、縣長。
1983.08——1985.07 中共雲南省麗江地委委員、行署副專員。
1985.08——1991.08 雲南省副省長。
1991.09——1995.01 財政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1995.01——1995.03 財政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1995.03——1995.10 國務院副秘書長、機關黨組副書記。
1995.10——1995.11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
1995.11——1997.12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
1997.12——1998.04 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副市長。
1998.04——2003.03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黨組書記。
2003.03——2007.08 財政部部長、黨組書記。
2007.08——2009.11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正部長級)。
1996年2月被聘為第九屆北京市工商聯名譽會長。1997年5月任北京市規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1997年6月當選為北京市工商聯第十屆名譽會長。1997年12月當選為中共第八屆北京市委常委、副書記。1998年1月再次當選為北京市副市長。2003年3月在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被任命為財政部部長。2007年8月30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決定,免去金人慶的財政部部長職務,任命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正部長級)。2009年11月,國務院免去金人太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職務。
是中共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六屆中央委員。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論述
“紀念中國財稅改革30年”座談會2008年12月12日下午在北京召開,財政部原部長金人慶在大會上發言,對中國的財政改革走過的30年不平凡歷程做了回顧和總結。原文摘錄如下:
作為一位從事財稅工作的老同志,我也深深感到我們財政、稅收,30年來風風雨雨,我們記錄著改革開放的每一步經驗。
大家回想一下,中國的改革開放,農村包產到戶,聯產承包責任。中央和地方,放權讓利、分灶吃飯,一直走到1994年比較規範的、統一的稅制改革的分稅制。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陣地,我看就是財政稅收。因為所有改革最難的一個是權,一個是利,並且權很多是建立在利的基礎上。現在要來見證改革開放的成績,我看最最能夠說服問題的,最最讓大家心中有數的恐怕還是財稅政策。現在我們有很多數字,大家說不可信。財政稅收這個數,我不敢說100%,但是我看99%還是有的。
另外財政改革確實也是我們進一步改革開放的一個很好的基礎。1978年,我們的財政1132億,去年五萬一千三百零二億,原來我估計今年六萬三,估計現在到不了。六萬二左右,我認為還是有可能的。比去年增加一萬億。因為9月份以後不是很好,負增長,但是也是八九不離十。所以財政蛋糕30年,增長了44倍。平均每年增長14%。現在我們一個禮拜的財政收入等於1978年一年的財政收入。
第二,30年,我們的財政地位作用提高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財政的巨觀調控作用過去是不提的,現在越來越明顯了。1997年以前,我們中國巨觀經濟出現的問題基本上都是過熱、膨脹,所以治理通貨膨脹,我們經驗比較多一點。簡單講,把水龍頭關了。搞緊縮的財政政策。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後,給我們帶來一個新的挑戰,也取得了一個新的經驗,叫治理通貨緊縮。1997年到2002年,我們自己差不多發了9800多億的國債,調動了3萬多億的資金。2003年以後我們又取得了一個新的經驗,既要防通貨膨脹,又要防冷,開始執行穩健的財政政策。這次金融危機來了,我們是胸有成竹。我們緊縮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財政政策,都有經驗。我希望我們要進一步配合的更好一點,治理我們的問題,我很有信心,我相信大家也有信心。
第三,這30年,我們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開始確立公共財政體系,並且不斷地完善。正好符合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我想,能不能公共服務均等化。這句話絕對不是我的發明,有一個領導說什麼叫小康社會、什麼叫和諧社會?最本質的是三件事:第一,小孩有錢讀書;第二,病人有地方看病;第三,老了有人養。我覺得這三句話說的很樸實,就是這個意思。假如小孩子讀不了書,病人看不了病,老了沒人管,那還叫小康社會?而這三件事就是我們公共財政、社會保障要做的事。2003年以後,我看有了一些提高,義務教育免學費。
第四,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要求的財稅的一系列的改革,為我們做大企業蛋糕、做大經濟蛋糕創造一個好的巨觀經濟環境,創造一個好的促進經濟發展的財稅體制和服務。
剛開始我們國家放權讓利、分灶吃飯、稅利分流,包括搞承包,事實證明,從中長期看,承包不是一個規範的財政制度。但是臨時是有作用的。1994年的財稅改革分稅制,經過很多年,儘管裡面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問題,但是十年來功不可沒。包括2003年以來,我們又搞所得稅的統一,馬上又要搞增值稅的轉型。通過這些改革,真正進一步處理好財政稅收制度,處理好國家、部門、企業、個人的關係,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另外,我們財政部、稅務部門自身的改革也搞得轟轟烈烈。儘管大家還有很多看法,但是實際上財政部只有自身權力的改革。我們財政稅收經濟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個良性循環。
回顧這30年,有這么一些光輝的人,肯定大家都為這個事業付出過心血。我們應該感到欣慰。下一步我們還要往前走。儘管現在國際金融危機還沒見底。我們中國的經濟基本面不會改變,我們把握住戰略機遇期,再有一二十年,二三十年平穩、較快、又好又快的發展,我看這個趨勢還是有的。所以在這一方面,財稅還有很大的歷史責任。
30年來風風雨雨走過來,我覺得有幾條我們還是要繼續往下走。首要的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採取公共財政政策。把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的思想,作為我們財政的指導思想推動下去。特別是今天在座的有很多學者、專家、校長、老師,在這一方面,我認為中國應該有我們自己財政稅收改革的理論總結。從現在的金融危機來看,西方的經濟理論不一定完全適合中國的國情。我們一方面要堅定不移地推動我們的改革。第二,我們還要堅持發展。要把支持經濟發展放在我們的首位。我想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些觀點,不是什麼發明。通過財稅改革,淌平經濟槓桿中的不穩定、不協調因素。在當前考慮結構的時候,恐怕財政稅收比貨幣政策更有效、更靈活一些。我認為這方面我們還應該想辦法怎么樣把企業蛋糕做大,把經濟蛋糕做大。第三個方面還是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我們的公共財政進一步地完善。特別是研究很多有效的制度、機制,把公共財政、公共服務的錢用好、花好,真正花到老百姓身上。第四,堅定不移地推進財政制度改革。現在我們緊緊盯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目標,緊緊地把握住我們已經有的基礎,怎么樣進一步地完善好。通過完善、通過新的改革,能夠鞏固我們的成果,開拓新的陣地,取得新的效應。再有一點,還要重視我們的財稅隊伍,幹部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