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漢語辭彙)

金融學(漢語辭彙)

金融學是研究價值判斷和價值規律的學科。本專業培養具有金融學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能的專門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融學專業
  • 外文名:Finance
  • 學術領域銀行學、證券、保險學、信託學
  • 性質:研究價值判斷和價值規律的學科
  • 範圍:傳統金融學理論
  • 起源:現代經濟社會產物
歷史起源,主要分類,微觀金融學,巨觀金融學,交叉學科,相關比較,專業介紹,培養目標,應具備能力,課程設定,就業方向,專業院校,

歷史起源

金融、金融學均為現代經濟產物。古代主要是農耕、農業經濟,主要是易貨和簡單的貨幣流通,根本不存在金融和金融學。如在中國,一些金融理論觀點散見在論述“財貨”問題的各種典籍中。它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最早形成於西方,叫“貨幣銀行學”。近代中國的金融學,是從西方介紹來的,有從古典經濟學直到現代經濟學的各派貨幣銀行學說。
20世紀50年代末期以後,“貨幣信用學”的名稱逐漸被廣泛採用。這時,開始注意對金融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並結合中國實際提出了一些理論問題加以探討,如:人民幣的性質問題,貨幣流通規律問題,銀行的作用問題,財政收支、信貸收支和物資供求平衡問題等等。不過,總的說,在這期間,金融學沒有受到重視。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的金融學建設進入了新階段,一方面結合實際重新研究和闡明金融學說,另一方面則扭轉了對待當代金融學的傾向,並展開了對它們的研究和評價;同時,隨著經濟生活中金融活動作用的日益增強,金融學科受到了廣泛的重視;這就為以中國實際為背景的金融學創造了迅速發展的有利條件。
金融學研究的內容極其豐富。它不僅限於金融理論方面的研究,還包括金融史、金融學說史、當代東西方各派金融學說,以及對各國金融體制、金融政策的分別研究和比較研究,證券、信託、保險等理論也在金融學的研究範圍內。
在金融理論方面主要研究課題有:貨幣的本質、職能及其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信用的形式、銀行的職能以及它們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利息的性質和作用;在現代銀行信用基礎上組織起來的貨幣流通的特點和規律;通過貨幣對經濟生活進行巨觀控制的理論等等。

主要分類

微觀金融學

微觀金融學,也即國際學術界通常理解的Finance,主要含公司金融、投資學證券市場微觀結構(Securities Market Microstructure)三個大的方向。微觀金融學科通常設在商學院的金融系內。微觀金融學是目前我國金融學界和國際學界差距最大的領域,急需改進。

巨觀金融學

國際學術界通常把與微觀金融學相關的巨觀問題研究稱為巨觀金融學(Macro Finance)。我個人認為,Macro Finance 又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微觀金融學的自然延伸,包括以國際資產定價理論為基礎的國際證券投資和公司金融(International Asset Pricing And Corporate Finance)、金融市場和金融中介機構(Financial Market And Intermediations )等等。這類研究通常設在商學院的金融系和經濟系內。第二類是國內學界以前理解的“金融學”,包括“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等專業,涵蓋有關貨幣、銀行、國際收支、金融體系穩定性、金融危機的研究。這類專業通常設在經濟系內。
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簡稱BF)
金融市場學(Financial Market,簡稱FM)
公司金融學(Corporate Finance,簡稱CF)
金融工程學(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經濟學(Financial Economics)
投資學原理(Investment Principles)
貨幣銀行學(Money,Banking and Economics)
國際金融學(International Finance)
公共財政學(Public Finance)
保險學(Insurance Finance)
數理金融學(Mathematical Finance)
金融計量經濟學(Financial Econometrics)

交叉學科

伴隨社會分工的精細化,學科交叉成為突出現象,金融學概莫能外。實踐中,與金融相關性最強的交叉學科主要有兩個:一是由金融學和數學、統計、工程學等交叉而形成的“金融工程學(Financial Engineering)”;二是由金融和法學交叉而形成的“法和金融學(Law and finance)”。金融工程學使金融學走向象牙塔,而法和金融學將金融學帶回現實。
數學、物理和工程學方法在金融學中被廣泛套用,闡述金融思想的工具從日常語言發展到數理語言,具有了理論的精神與抽象,是金融學科的一個進步。當我開始涉足金融學理論時,正是將物理和套用數學套用於金融模型的高峰期,比如使用差分、偏微分方程和隨機積分等數學工具描述股票走勢、收益率曲線等。我讀金融學博士時的一個同窗是義大利人,他本科學的是物理,之所以選擇金融,是因為期望金融能成為20世紀後期的物理學。11年後的今天,事情並沒有像他當初預期的那樣,物理和數學並未能統治金融學,完美的金融模型並沒有出現,金融學經歷了對物理數學的狂熱期後,回歸到了基本面分析的基礎上。
那為什麼高深的數學和物理方法在金融研究中作用有限呢?金融是人文學科(Art)而非自然科學(Science)。物理學理論模型使用確定性的參數,而金融學研究不確定性條件下的決策,所以不存在完美的金融模型來指導實踐。科學利用理論模型引導人們的認識由未知走向已知,而金融利用理論模型從一種期望變成另一種期望——如股票定價、期權定價模型的參數分別是期望紅利和期望收益變動率,永遠是一個不確定性。
基於以上原因,加之我國金融衍生產品等金融工具的缺乏,估計金融工程學在中國不會有太大的現實意義。金融學人應該學會“走過數學”(Go Beyond Mathematics)。另一方面,我國金融改革實踐的發展卻亟需法和金融學的理論指導,可以預見法和金融學在我國將會有相當發展。
中國金融改革的結構性難題大多都同時涉及法律和金融兩方面問題:如在轉型期的法律體系下,什麼樣的金融體系最能有效配置資源?怎樣為解決銀行壞帳的資產證券化業務等金融創新提供法律支持?怎樣修改《公司法》、《證券法》、《破產法》和《商業銀行法》等法律中不合時宜的條款,激勵金融創新?類似的研究在國際學術界已成風潮,而且逐漸形成了一門新興學科,謂之“法和金融學(Law And Finance)”。
“法和金融學”是自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法和經濟學(Law And Economics)”的延伸,Rowley(1989)把法和經濟學定義為“套用經濟理論和計量經濟學方法考察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結構、程式和影響”,法和經濟學強調法學的“效益”:即要求任何法律的制定和執行都要有利於資源配置的效益並促使其最大化。法和金融學有兩大研究方向:一是結合法律制度來研究金融學問題,也就是以金融學為中心、同時研究涉及的法律問題,強調法律這一制度性因素對金融主體行為的影響,這也是本叢書的核心任務。二是利用金融學的研究方法來研究法學問題,本叢書同時覆蓋這方面的重要問題,例如金融立法和監管的經濟學分析。
法和金融學對中國的金融創新和司法改革意義尤為深遠。這門學科在我國尚屬空白,吳敬璉教授和江平教授已開始倡導經濟和法的融合研究,不過學術界的研究還停留在概念引進階段,其對實際工作和教學科研的意義尚未顯露。換言之,要實現法和金融學由概念詮釋到實務操作、教學普及直至學科發展的躍升,學界仍需付出巨大努力,從頭做起。
微觀金融學是金融學的兩大分支之一,是仿照個體經濟學建立起來的一套研究如何在不確定的環境下,通過資本市場,對資源進行跨期最優配置的理論體系。核心內容是個人在不確定環境下如何進行最最佳化;企業如何根據生產的需要接受個人的投資;經濟組織(市場和中介)在協助個人及企業在完成這一資源配置任務時,應起的作用;關鍵在於怎樣達成一個合理的均衡價格體系。微觀金融學藉助正統經濟學的基本方法(例如,個人最最佳化和均衡分析等),意味著它必然帶有濃厚的新古典特徵;同時也最大限度地使用現代數學提供的有力工具—— 隨機過程理論。

相關比較

凱恩斯選美論
選美論是由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創立的關於金融市場投資的理論。凱恩斯用 “選美論”來解釋股價波動的機理,指出金融投資如同選美,投資人買入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股票並非至關重要,只有正確地預測其他投資者的可能動向,才能在投機市場中穩操勝券,並以類似擊鼓傳花的遊戲來形容股市投資中的風險。
隨機漫步理論(Random Walk Theory)
1827年,蘇格蘭生物學家羅伯特·布朗(Robert Brown),發現水中的花粉及其它懸浮的微小顆粒不停地作不規則的曲線運動,繼而把這種不可預測的自由運動,用自己的名字稱之為“布朗運動”。1959年,奧斯本(M.F.M Osborne) 以布朗運動原理作為研究視角提出了隨機漫步理論,認為股票交易中買方與賣方同樣聰明機智,現今的股價已基本反映了供求關係;股票價格的變化類似於布朗運動,具有隨機漫步的特點,其變動路徑沒有任何規律可循。因此,股價波動是不可預測的,根據技術圖表來預知未來股價走勢的說法,實際上是一派胡言。
基於布朗運動的對數正態隨機漫步理論,逐漸成為金融市場的經典框架,也為之後量化金融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現代資產組合理論(MPT)
1952年,美國經濟學家馬科維茨(Harry M.Markowit)在他的學術論文《資產選擇:有效的多樣化》中,首次套用資產組合報酬的均值和方差這兩個數學概念,從數學上明確地定義了投資者偏好,並以數學化的方式解釋投資分散化原理,系統地闡述了資產組合和選擇問題,標誌著現代資產組合理論(Modern Portfolio Theory,簡稱MPT)的開端。該理論認為,投資組合能降低非系統性風險,一個投資組合是由組成的各證券及其權重所確定,選擇不相關的證券應是構建投資組合的目標。它在傳統投資回報的基礎上第一次提出了風險的概念,認為風險而不是回報,是整個投資過程的重心,並提出了投資組合的最佳化方法,馬可維茨因此而獲得了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由於現代資產組合理論做了很多在現實市場中並不存在的理想化假設,所以該理論無法得到普遍套用。
有效市場假說(EMH)
1965年,美國芝加哥大學金融學教授尤金·法瑪(Eugene Fama),發表了一篇題為《股票市場價格行為》的論文,於1970年對該理論進行了深化,並提出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簡稱EMH)。有效市場假說有一個頗受質疑的前提假設,即參與市場的投資者有足夠的理性,並且能夠迅速對所有市場信息作出合理反應。該理論認為,在法律健全、功能良好、透明度高、競爭充分的股票市場,一切有價值的信息已經及時、準確、充分地反映在股價走勢當中,其中包括企業當前和未來的價值,除非存在市場操縱,否則投資者不可能通過分析以往價格獲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超額利潤。
歸納起來,EMH對於投資者的意義是:若市場弱式有效,則技術分析是無用的;若市場半強式有效,則基本分析也是無用的;當市場完全有效時,市場組合(Market portfolio)是最優投資組合,意味組合的被動管理是有效的。
有效市場假說提出後,便成為證券市場實證研究的熱門課題,支持和反對的證據都很多,是目前最具爭議的投資理論之一。儘管如此,在現代金融市場主流理論的基本框架中,該假說仍然占據重要地位。
2013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授予美國經濟學家尤金·法瑪、拉爾斯·皮特·漢森以及羅伯特·J·席勒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們在研究資產市場的發展趨勢採用了新方法。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三名經濟學家“為資產價值的認知奠定了基礎”。幾乎沒什麼方法能準確預測未來幾天或幾周股市債市的走向,但可以通過研究對三年以上的價格進行預測。
“這些看起來令人驚訝且矛盾的發現,正是今年諾獎得主分析作出的工作”,瑞典皇家科學院說。
值得一提的是,尤金·法瑪和羅伯特·席勒持有完全不同的學術觀點,前者認為市場是有效的,而後者則堅信市場存在缺陷,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至今為止人類對資產價格波動邏輯的認知,還是相當膚淺的,與我們真正把握其內在規律的距離,仍然非常遙遠!
行為金融學(BF)
1979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卡納曼(Daniel Kahneman)等人發表了題為《期望理論:風險狀態下的決策分析》的文章,建立了人類風險決策過程的心理學理論,成為行為金融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簡稱BF)是金融學、心理學、人類學等有機結合的綜合理論,力圖揭示金融市場的非理性行為和決策規律。該理論認為,股票價格並非只由企業的內在價值所決定,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資者主體行為的影響,即投資者心理與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價格決定及其變動具有重大影響。它是和有效市場假說相對應的一種學說,主要內容可分為套利限制和心理學兩部分。
由於卡納曼等人開創了“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的分析範式,成為二十世紀80年代之後行為金融學的早期開拓者,瑞典皇家科學院在2002年10月宣布,授予丹尼爾·卡納曼等人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其綜合運用經濟學和心理學理論,探索投資決策行為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現今成型的行為金融學模型還不多,研究的重點還停留在對市場異常和認知偏差的定性描述和歷史觀察上,以及鑑別可能對金融市場行為有系統影響的行為決策屬性。
大致可以認為,到1980年,經典投資理論的大廈已基本完成。在此之後,世界各國學者所做的只是一些修補和改進工作。例如,對影響證券收益率的因素進行進一步研究,對各種市場“異相”進行實證和理論分析,將期權定價的假設進行修改等等。

專業介紹

金融學(Finance)是研究價值判斷和價值規律的學科。金融學是從經濟學分化出來的、研究資金融通的學科,主要包括四大學術專業領域:銀行學證券學保險學、信託學。傳統的金融學研究領域大致有兩個方向:巨觀層面的金融市場運行理論和微觀層面的公司投資理論。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寬口厚金融學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能,既可在國內外大學和科研院所攻讀研究生學位,也可在銀行、證券、信託、投資、保險等金融機構及其他企業、政府管理部門等機構任職的德才兼備的高素質複合型專門人才。

應具備能力

本專業學生能夠全面掌握經濟學科和金融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系統掌握金融學的基本理論與分析方法、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熟悉有關法律、政策和國際規則;了解國內外金融學科和金融業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較強的調研、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較強的外語套用能力,能利用外語獲取專業信息;能熟練運用現代信息化工具從事專業工作。

課程設定

主要專業課程: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會計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金融學、金融中介學、金融市場學、商業銀行經營學、金融工程學、國際金融、公司金融、中央銀行學、保險學、證券投資學、金融統計分析、投資銀行學、國際結算、市場行銷、金融法、資產評估、項目評估、期貨與期權等。
序號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學分
01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2
02
03709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4
03
00015
英語(二)
14
04
04183
機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5
05
04184
線性代數(經管類)
4
06
00051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套用
3
07
00053
對外經濟管理概論
5
08
00054
管理學原理
6
09
00058
市場行銷學
5
10
00067
財務管理學
6
11
00076
國際金融
6
12
00077
金融市場學
5
13
00078
銀行會計學
5
14
00079
保險學原理
5
S1
00052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套用(實踐)
1
S2
10198
不計學分
合計
76
15
00009
政治經濟學(財經類)
6
非直接報考加考課程
16
00041
基礎會計學
5
17
00066
貨幣銀行學
6
18
00072
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
5
19
00073
銀行信貸管理學
6

就業方向

金融行業監管部門、各類銀行、信用社、保險公司、證券/信託/基金機構、資產管理公司、上市公司證券部、高校或研究所等各類金融機構從事金融行業工作或教學科研等。

專業院校

擁有金融學學科的高校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州大學廣西師範大學廣西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礦業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山東大學、青島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湘潭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南京財經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福州大學、福建江夏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工商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外交學院、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錦城學院、西北民族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審計學院、昆明理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貴州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上海理工大學、江南大學、山東財經大學、濟南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山東政法學院、仰恩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暨南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湖南大學、長沙理工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東北財經大學、遼寧大學、廣東財經大學、廣西財經學院、安徽大學、安徽財經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浙江財經大學、吉林大學、重慶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浙江工商大學、集美大學、大連財經學院、西安財經學院、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上海金融學院,廣東金融學院、天津商業大學、安陽師範學院、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河南大學、鄭州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深圳大學瀋陽工學院、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財經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 、江西財經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江西理工大學、河北經貿大學、華北理工大學、 海南師範大學、 海南大學、 海口經濟學院、寧波理工學院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江蘇理工學院、黑龍江大學、河南工業大學、山東交通學院、山東工商學院、蘇州大學文正學院、五邑大學、防災科技學院、石河子大學、深圳大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